“导师制”视阈下新晋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协同机制研究
2023-02-13桂舒霞
桂舒霞
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要将社会“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报告中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工作,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列为专章进行整体论述,作出整体部署,是报告的一大亮点,也是再次将教育、人才提到更高的站位。将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和国家事业高速发展进程中,作为高校的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之一,就是引导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新晋辅导员个人职业能力提升尤为重要,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辅导员个人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对学生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将这种导师制度应用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对于专业教师,辅导员囿于专业背景和事务性工作,他们在理论提升、专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更加迫切需要这种职业指导[1]。
综合国内辅导员“导师制”发展研究,学者楼艳[2]提出,辅导员“导师制”,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新晋辅导员的职业初期,通过这种学术研究式的“导师—学员”关系使其建立明晰的职业规划,确立明确的职业能力发展训练计划,为职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学者曾欣虹[3]提出,对新入职的辅导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详细阐明辅导员“导师制”对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育人水平有重大意义;学者王薇[4]提出“功能性导师制”这一概念,缓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角色冲突,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导师制”视阈下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深度不够,主要基于新晋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现状及提升方法研究,对于辅导员“导师制”研究较少。为此,本文针对新晋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展开讨论,构建“导师制”下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模型,并阐明辅导员“导师制”对于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基于“导师制”视阈下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模型建设
(一)辅导员九大职责导师育人模式
根据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打造专业化队伍,形成思想理论教育小组、党团班级建设小组、学风建设小组、日常事务管理小组、心理健康小组、网络思政小组、危机事件应对小组、职业规划和就业小组、科研小组,针对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有针对地形成相关导师小组,对新晋辅导员开展培训和指导,各大高校需要在校内外聘请专业能力强的老师,成为九大小组的导师,并根据不同的老师的专业特长和能力水平,将其放置相对应的小组,并制定培训指导计划。
每个组别每年至少组织1 次为期一周的封闭培训和实践,每个月至少组织1 次线下或线上的交流探讨,同时利用学生处等校园相关平台公布探讨的时间、地点和导师的联系方式。校内的新晋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申请加入相关的导师培训组,可以根据个人时间规划同时参加3 个小组封闭训练,也可以参加每个月不同导师组织的交流会,将自己在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在交流会上分享,集思广益总结工作经验和规律,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
这种依据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进行指导的模式,导师一旦开展指导就必须针对学员开展相应中期和末期考核,考核可以根据导师需求进行开展,是否按时参加研讨会、是否正常参加封闭训练、是否在指导期顺利发表学术论文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这种学术式的导师—学员的关系、严明的培训规划、明确的考核纪律会进一步高质量、高速度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5]。
(二)弹性交叉模式
在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的过程中,不同的辅导员擅长的领域不相同,导师之间也需要互相学习,突破限制壁垒,打造成长共同体,形成交流互动模式,不同领域的老师可以定期开展讲座,集合辅导员职业发展不同领域的老师,开展研讨会、比赛、户外实践等活动,进行思想的碰撞,总结凝练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规律,帮助更多的辅导员尽快了解岗位,提升解决工作困难的能力,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同时依据2014 年3 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职级划分,可以在校内形成“高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初级辅导员”“高级辅导员+初级辅导员”三种交流互动模式,这种模式是弹性和自由的,是基于“导师制”的弹性交叉模式,打破以往单一育人发展模式的界限和壁垒,加强不同职级辅导员交流与互动,在本校内部形成传帮带机制,创造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营造一种有利于辅导员职业化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
(三)依托平台互动模式
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不仅需要一对一、一对多的导师辅导模式,也需要打破传统化的导师指导模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建立辅导员学习工作室、资助工作室、科研教育工作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职场发展工作室、情商礼仪工作室等等,通过建立工作室,让新晋辅导员加入工作室学习研究,从而提升职业能力[6]。
依托学术沙龙平台,在资深专业的辅导员老师交流时,无形中提高新晋辅导员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困难解决能力,提高他们专业能力;依托校内外多重项目建设中,形成学术共同体,项目中资深专家作为“领头羊”,新晋辅导员在参与项目过程中,在项目实际操作中,可以快速进入角色,转变身份。
二、辅导员“导师制”保障机制建设
辅导员“导师制”形式多样,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发展特色和辅导员整体职业能力情况,选择九大职责育人导师模式、高级辅导员+初级辅导员、辅导员工作室等多种模式,从而使辅导员队伍朝着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以上无论哪种模式的构建都离不开保障机制。辅导员“导师制”的保障机制分为聘任规则、考核监督体系和奖惩体系。
在聘任规则上,遴选辅导员导师有两部分标准,在思想政治方面需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师德师风十大准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专业能力上,应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优秀的教学技能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获得过省级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副处级及以上职务,承担过学生管理相关工作并获得优秀成绩。
在考核监督体系上,前文中提到辅导员相关考核要求,各高校实施辅导员“导师制”需要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考核评价工作要根据导师自我评价和学员评价相结合、硬性指标和弹性指标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等原则,从制度体系上保障导师对学员的指导有序推进。作为新晋辅导员的导师也应该履行指导义务,完成相应考核要求,根据不同导师模式指导期可分为1 ~3年,导师必须帮助期内被指导的辅导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水平,撰写具有一定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为保障考核监督体系的公开客观性,避免考核过程中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从指导期开始到指导期结束,都应该做好指导记录,便于考核使用。除了对硬性指标的考核,还有弹性指标要求,例如对被指导的辅导员的师德师风、人品品格等方面进行考量,同时可以引入第三方进行评价,被指导的辅导员可以引入学生评价打分,实证职业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
在奖惩体系上,首先,辅导员“导师制”确保导师的付出在职称评审上、绩效奖励中可以得到体现,这样可以保障有能力的老师源源不断地加入导师队伍中;其次给辅导员提供空间和平台,高校政策上支持辅导员开展工作室、举办各类比赛、开展户外实践活动,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等等;最后加强网络宣传和引导,营造良好导师指导氛围,形成良好培养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机制。奖励和惩罚体系是相辅相成的,导师在指导期内未完成相关硬性考核要求,所指导的辅导员达不到考核标准,导师和被指导的辅导员都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完整的奖惩体系,被指导的辅导员会在指导期内为了规避惩罚从而激发其更多的努力,完成相应的考核,明确奖惩条件,导师和被指导的辅导员之间产生高质量的输出与接受互动,从而提升新晋辅导员职业水平。
三、辅导员“导师制”发展的优势体现
(一)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制度层面的完善
从自身发展来说,新晋辅导员在初任工作岗位会面临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辅导员应有的专业知识,在面对心理危机、大学生就业创业规划、大学生情感问题等方面工作效率低,实践解决能力弱。同时,一般新晋辅导员在处理大学生日常管理事务时,很多都是利用个人经验解决问题,缺乏工作创新,职业能力提升缓慢。从高校发展层面上,辅导员队伍较为年轻化,辅导员队伍大并且都是直接联系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因此,辅导员职业发展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事情。目前,辅导员缺乏系统化、科学性的管理方式和能力提升保障制度。辅导员“导师制”是结合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困境现状,以及学校整体发展基础上,融合传统传帮带及多模式交叉指导的模式,真正切合新晋辅导员发展实际而设计的政策制度。这种制度的构建,从导师模型构建到考核体系、奖惩体系一整套制度是完善辅导员职业发展制度保障。
(二)稳定辅导员队伍,进一步促进新晋辅导员职业发展专业化
新晋辅导员队伍在初入高校时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很多年轻的老师是以先就业为观点,未真正形成职业自豪感,尤其面对复杂多变的大学生发展的各类状况,辅导员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从而造成离职率较高[7]。前文中根据辅导员九大职责开设指导小组,有专业的导师对新晋辅导员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开展谈心谈话技巧指导,使得辅导员得到点对点的专业培训,科研指导小组会对辅导员以理论研究为视角,全方面对辅导员进行理论教育和职业引导。通过专业指导,建立辅导员“导师制”,对于辅导员面临的职业困难有系统的解决指导渠道,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指导,真正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和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稳定辅导员职业情绪,不断增加辅导员职业专业化和职业认同感[8]。
(三)有利于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直接体现就是更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善于应对学生群体中发生的特殊情况。辅导员“导师制”的实行就是为了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水平,促进辅导员更加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辅导员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需要一桶水,要想持续给学生输出知识,辅导员也更加需要源源不断汲取知识[9]。辅导员“导师制”就很好地给予辅导员更多学习平台,帮助辅导员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