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点解决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3-02-12

机械职业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辅导教师来访者焦点

王 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焦点解决模式是从焦点解决短程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1]3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助人模式。因其短程、易操作、高效的问题解决思路和良好的预后,不仅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防性和发展性,而且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者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积极人格的“涓滴效应”,激发大学生的内力觉醒。焦点解决模式中相信学生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等理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师生之间传统的“教”和“受”模式,适度消解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一些原始阻力。引入焦点解决模式技术,可以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是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

SFBT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主张是,避免来访者囿于过往失败经历的悲观情绪,不从矛盾或者困扰的问题修改入手。“找到原因不代表解决了问题”,反而可能陷入因果纠缠的逻辑矛盾,阻碍问题的解决进程。焦点解决模式特别注重当事人对自己所处问题情境的知觉和判断,并在此线索基础上与之共同建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当事人的生活脉络为起点,着眼于寻找问题不发生的例外状况,通过引导来访者相信自身就拥有改变困境提升生活质量的优势,通过晤谈对话促发当事人扩大正向知觉范畴,善用自身资源,助长“自我决定”。在感受例外经验给予的“希望感”和对自我、生活更稳定合理的控制力带来的“赋能感”的过程中,问题随时得以解决。

一、焦点解决模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切性分析

(一)工作主导角色相互交错

焦点解决模式作为一种心理咨询方向的助人方式,在高校中主要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咨询辅导师、心理学课任教师、接受相关培训的辅导员等具有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团队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高校党团工作人员、思政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完成,两项工作主导角色高度重合。高校思政教育一线队伍中,也不乏具备心理辅导教师资格的教师。发挥年级辅导员、班导师、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等角色的育人主体作用的同时,积极促进辅导员队伍与专职心理教师队伍的协同交流,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更利于推进具体工作,凝练有效经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工作案例反哺专业研究,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力量和思政教育工作主体力量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二)工作内容、方法各有侧重、相互借鉴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高校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主要通过思政课程学习、谈心谈话、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焦点解决模式在过去三十年的多领域治疗实践中收到了良好反馈,诸多文献和实践操作案例,都支持焦点解决模式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把握及辅导具有独特的适切性和效益这个结论。尤其在学校场域的应用中,国内外有很多案例、数据的支持。SFBT的应用领域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从个案治疗发展到团体治疗和专业督导[4],尤其是大量应用在学校辅导工作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见得具备立刻被解决的主客观条件,但解决之道仍可尝试被建构。焦点解决模式适宜以“短期取向”及“解决取向”为主的学生学业、情感方面的议题[5],用以问题处理及心理危机事件的消解等。

焦点解决模式主要通过晤谈中持续的倾听和自然同理,同步于来访者能够接受的速度并考量晤谈共同的理解基础,灵活组合运用SFBT代表技术,逐步形成、维持“解决式谈话”,协助当事人建构解决之道[6]。

(三)工作理念与价值导向方向一致

焦点解决模式是一种赋能导向的咨询取向,秉持对来访者尊重、合作、提供“身后一步指导”的工作原则,有着与积极心理学相同的视野和价值取向,但更关注由SFBT技术赋能来访者的持续效应,这与高校思政工作追求的在春风化雨中给学生以启迪和力量方向一致。焦点解决模式鼓励来访者觉察、认可已经存在的优势资源和例外经验,通过“小步进展”增加合理掌控未来的信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价值导向,坚持育心育德相结合,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两者都是正向、积极、健康的,解决之道是以学生个人真实的生活为基础,蕴藏着“以生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让学生在追求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健康心态的培养。

二、焦点解决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潜能,赋能当事人的专业价值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进行中,焦点解决模式始终主张发挥学生本身具有的心理资本(即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希望)的正向能量,鼓励学生成为自己与生活的专家,发展自我决定。使学生相信只有自信与满足感真正来源于对自身资源的执行与善用,使生活变成成功的最佳选择结果,而不是师长提供了什么帮助[1]4。在此过程中,学生意识到由于自我优势的赋能而使问题朝积极的方向解决时,更能促使他们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将自我决定最大化,这也是SFBT的专业价值所在。

(二)“交互式沟通”,服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教育价值

在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和辅导教师是一种合作互动的关系,这种理念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提供了参考。与谈话对象的开场,如果辅导教师是在不预设立场、自然同理和完全共情的态度下展开,释出理解与尊重,而不是以严肃的教育者姿态,可以较大程度消解来访学生消极、敌意,甚至对抗的情绪,促发改变的细微向度,催化晤谈朝向形塑的理想目标迈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提供“身后一步的指导”进而循序渐进地提供心理支持,达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化的效果。

(三)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专业化、专家化的实践价值

高校辅导员、班导师等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线团队,作为深度参与教带学生学习、生活、求职升学全过程的人群,如果没有心理学相关的学科背景或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仅靠思政理论知识的指引和愿意为学生多投入时间成本的满腔热情,很难应对数量庞大且处理难度较高的各类学生工作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群体除了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解决学生思想、心理方面的困惑,还要面对课务和繁重的行政事务,工作的难度和强度不言而喻。焦点解决模式的主要理念和操作技术逻辑清晰,易学易会。思政教育工作教师通过熟练SFBT的特定技巧并灵活运用,能实际发挥焦点解决模式的精髓,真正带给学生自我赋能、自我协助及自我决定的力量,咨询教师也在培训和实操中,逐步拥有温暖、友善、正向、支持的特质[7]。此外,SFBT其“短期取向”和“问题解决导向”非常适宜学校情境中的个人或团体咨询辅导,可逐步成为高校思政工作人员培训菜单中普及心理咨询实操技能的主要方向,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走向专业化、专家化。

三、焦点解决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构建

(一)构建焦点解决式思政教育谈话框架

用“解决式”思维替代“问题式”思维。通过导入、明确问题、构建目标、探讨例外、行动及反馈、提炼升华六个步骤帮助学生因自己独特的优势资源而自我赋能,从而更大程度地发展自我决定,协助其建构出具体、正向化、行动化的小步骤[8],逐步走向问题解决,实现谈话教育的目的。

(二)以问题解决导向开拓工作思路

综合利用焦点解决短期咨询代表性技术,以“解决导向”及“策略性导向”的问话,引发当事人的动机及具体行为的改变[9]。通过维持已有资源、探确不足以及评量自我行为策略等,引导来访者从“问题式谈话”经由“未来式谈话”,到能展开“策略式谈话”[10]。过程中易使学生产生沟通意向,也让思政教育工作更有着力点。

(三)以小步前进、有效行动中累积正向改变的方式巩固教育成果

解决问题应从最容易迈进的一小步开始。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卓有成效的标志是,每次结束会谈能让当事人有立刻开始的下一步改变。教师要以符合学生内在最大动力需求为契机制定解决问题行动的起始步骤。以当事人能知觉同步且在离开谈话场所后立刻能开始行动的一步作为起点。有了持续改变的信心,愿意有复制前一步成功经验的下一步行动,且接下来的目标和整体行动实施的顺序,由来访者自我启动,后续目标的落实必将是已被自我赋能的内化的、持久的行为。

(四)以优势力量取向视角挖掘学生成长力量

帮助来访者持续发掘自身蕴藏的优势力量和例外经验,积极地帮助当事人探寻在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尤其是类似的事件中处理矛盾和困境的策略。持“优势观点”并看重如何引发学生“自我赋能”的焦点解决模式强调,例外的思维是找寻优势、方法和资源的放大镜。例外的内容是形塑自我赋能与解决之道的重要素材。思政教育工作教师通过晤谈,将解决之道建构在来访学生隐而未察的优势力量和过往的成功经验之上,带领其沉浸式体验例外发生的美好和喜悦感,或能迅速引发当事人改变动机,造就“希望发生之愿景”的正向循环。由此会促进来访者对自身资源重新审视,在生活中促发更多的自动联结。当事人的自尊和信心会随着自我力量的成功参与而大大提升,进而扩大自我优势资源的利用,对自我和生活有了更强的掌控感,拥有并增进赋能感,向目标的达成也更进一步。

(五)改进工作方法,用焦点问句开创工作契机

谈心谈话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愿不愿意谈、谈什么、怎么谈都直接影响工作实效。焦点解决模式有例外问句、奇迹问句、关系问句、成果问句等8个代表性问句。如“评量问句”技术就是以1~10分为量尺,运用刻度化询问技术让学生对自身状况进行评量,让学生直面改变的可能,有助于辅导教师在晤谈之初打破僵局,一定程度纾解来访学生的对抗情绪,技术性弥补问话互动的缺陷,让辅导谈话顺利进行。焦点解决模式问句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能充分运用问句互动的语言艺术引导当事人思考的角度和深度,提供新的谈话思路,开拓工作的新格局[8]。

四、焦点解决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在焦点解决模式视角下,应用SFBT的相关理念和技术,思想政治工作预期的助人自助、育心育情的效果,可在师生的多次晤谈中,分阶段递进达成。

(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正向开场,使用倾听与正常化技术,消除咨访双方的隔阂,逐渐纾解学生的情绪困扰。正向开场是在不预设的大前提下,理解、共情、支持当事人所有主观的描述和反应。大量使用催化会谈朝形塑咨询目标方向迈进的未知态问句,让来访者(学生,下同)在诸如“今天到这里来希望我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的问句后,被迫、敌对、警惕的情绪悄然消解,以主动求助者而不是受训者的身份进入此次晤谈。在平等、尊重、接纳的气氛中让后续的咨询辅导顺利进行。

在谈话咨询的整个过程中,辅导教师保持持续的倾听和自然同理。SFBT中的倾听技术是一种开放而不预设的倾听,辅导教师会以“建构解决之道的耳朵”倾听来访者的故事,剥离出来访者未说出的,但是隐含在人物性格中的潜力或可被争取的部分,是协助教师形成后续介入技巧的关键。辅导教师可在了解事件基本情况后,在充分共情的基础上使用“正常化技术”,如提醒来访学生以他(她)目前面临的困境产生某些情绪性的行为,是多数人都可能会出现的应激反应,与身边人发生口角摩擦是每个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问题或矛盾的发生不见得只是呈现病态或消极的一面,有时也有正向功能和积极意义[11]。焦点解决模式不仅关注问题的表征,更愿意探寻问题症状蕴藏的正向功能,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有效资源,帮助来访者初步纾解负性情绪。尊重、不评价的态度,都是站在当事人立场的有效动作,可以为后续晤谈建立彼此信任的咨访关系,形成持续合作。

(二)“咨询前改变询问”,促发“自我赋能”

辅导教师对事件有预先的基本判断和评估,采用“咨询前改变询问”技术。首先要相信个体在面对困难时不会是无所作为的,不管效果如何,当事人一定已经采取方法尝试改变或解决。但可能是沟通的时机和技巧失当,暂时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导致来访学生忽略这些有益尝试背后隐藏于自身的原始力量与资源。

辅导教师可以尝试让来访者回忆事件发生之前或困难出现之前,以前类似的情境有没有出现过,最终是以怎样的状态或形式结束?自己是否尝试沟通?效果如何?自己是否有有效的改变?原因是什么?例如人际关系难题处理中,是自己不善表达,对方态度傲慢拒绝和解?还是双方情绪激动沟通又引起另一次争吵?有没有尝试沟通的瞬间让矛盾哑火?矛盾由生活琐事引起,因果对错很难厘清。争吵带来的不稳定情绪是否让双方都曾忽略彼此对这段关系做出的努力,可能这些努力有一些是有效的,一度也曾关系缓和。但这种来自性格力量的下意识的行为因双方都未觉察就未能做到有效的正向累积。老师适时提供振奋式鼓舞,增加来访学生的信心,比如“你是怎么想到这么说的?”“这个应对很棒,下次可以继续”等类似句型,学生被看到、肯定和鼓励时,会生成更有力量的改变动能和自我效能感。

(三)画龙点睛的提醒与及时的修正反馈

辅导教师和来访学生一起设定正向的目标是好的开始。当来访者在沟通中带有明显的负性情绪描述自己的生活事件时,老师可引导当事人将“抱怨”逐渐向形塑“想要的状态”这个目标靠近,描述自己认为的愿景,通过挖掘来访者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经验,生成达成愿景或目标可能的方法,朝预定目标尝试小步迈进。

在具体的实操中,辅导教师可进一步采用“预设性提问”技术,让谈话快速聚焦来访者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我需要做什么才能走出目前这段紧张的亲子关系带给我的负面情绪?”SFBT尊重来访者对生活事件的看法和界定,在充分鼓励当事人讲出对目前所处状况自己曾经做出的努力,同时这也是一个自我赋能的过程。比如,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的毕业生,连番的打击让其本来就敏感脆弱的内心更加不自信,自我评价极低,个体的自信和成就感来自对自身资源的善用和愿景的执行力,让生活充满自我掌控而不是无助和挫败感。

(四)例外优势是问题解决的基石

在晤谈中,持续发掘来访者的优势力量和例外经验,积极地帮助当事人探寻在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尤其是类似的事件中处理矛盾和困境的策略。即便不能当下立刻解决问题,但只要是令自己在当下的环境中能控制情绪,冷静处理,让矛盾事件在可控范围内的内心建设,都是值得被重视和利用的希望之芒。比如,生活事件的矛盾、求职升学的挫败、两性关系的受困都十分常见,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是当事人在记忆中已经存在的行为模式,辅导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当事人“恢复”使用这个知觉范式,扩大它的适用范围,比让当事人开发新的应对模式和解决策略更高效。也许在交谈中,来访者已经可以“顿悟”解决之道。

在运用例外询问技术时,需把握三个要点。一是从来访者近期的生活事件问起,尽量使用例如“你们何时争吵得没那么厉害?通常争执发生在哪一类事情上?”尽量不要用可以简单肯定或否定回答的封闭性提问方式,以防谈话在第一回合就陷入困境。二是辅导教师促发当事人类似情境中的例外解决之道时,尽量追问细节,扩大例外经验多面向、更宽维度地探讨。比如,“当对方用什么语气或方式跟你对话时,你没那么生气?”不同向度、更发散的思维状况下,来访者会想起过往可能类似情况下被遗忘的例外经验,带给目前处于糟糕情绪的来访者即时的希望感。三是辅导教师在晤谈中发现的例外经验,切不可罔顾当事人的理解和意愿,强迫或说服当事人以此例外作为解决问题的起点,增加来访者的心理压力。来访者自己对此例外经验的认可、知觉和意义点的开发,才是咨访双方共同建构解决之道的良性开端。

在问题解决面向,探讨例外经验的价值并不是给来访者建构一个虚拟的美好未来,而是通过辅导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尝试让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即便没有让当事人有立刻愿意复制过往成功经验的行动,但更客观地看待、评价自己,看到自身缺点和不足时,也发现了之前从未被觉察的优势资源。不管是学业的追求,还是人际关系的觉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给自己一个适当的目标,小步的达成带来的“希望感和成就感”,能有效促发行为的可持续。回忆自己通过努力而成功的事件,或合理想象将来可能取得的成功,都有利于当事人快速走出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去建立自信,走出短暂的人生低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还应回到价值观本位的问题上,即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情智教育,读懂自己,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在经历负性事件时有能力从不利的信息中剥离,主动去关注事件积极的方向,不因情绪所控降低认知、客观判断和思辨的能力,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这也是高校育人实务的价值取向。SFBT作为一种“以胜任能力为基础”,给予学生成长、发展所需的正向支持的治疗模式,给当前具有多元挑战与期待的学校思政辅导实务提供了有益的方法指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应在具体操作层面有机融合,积极配合,力求思政育人实效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辅导教师来访者焦点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焦点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七 彩 画 廊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How to get relaxed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