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异彩纷呈 助幼儿健康成长
——基于多种途径探索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
2023-02-12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第一实验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第一实验幼儿园 陆 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要在幼儿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活动或是体育活动,在愉悦幼儿情感的同时,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增强幼儿发展体质,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和生理基础。在幼儿园中开展户外活动,目标是锻炼幼儿的体魄,维护幼儿的身心健康。3~6岁阶段的幼儿是好动的,户外活动满足了他们机能释放的要求,激发了他们活动的兴趣,在积极主动性的作用下,其针对身体的锻炼成为可能。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导,其实开展幼儿户外活动有多元化的途径可寻。同时《纲要》也指出,针对幼儿的活动环境创设要尊重幼儿阶段性的发展特点,要尊重不同幼儿间的个性差异,在轻松自然的环境创设中,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导性作用,引发幼儿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在完整而又顺畅的游戏中收获成功的体验。
一、当前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实践存在的问题
户外游戏对幼儿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不过,从我们的资料调查和实践观察情况来看,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效果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在游戏内容设定上,多以动作技能的实践和掌握为主,忽视了对幼儿身体素质的提升,至于非智力因素感官层面的培养被搁置在一边;二是在活动的组织方法上呆板僵化,灵活性不足,教师成了活动的主导者,幼儿成为被动的知识技能摄入者,幼儿的主导性地位被剥夺,其参与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幼儿对活动存在敷衍情绪,甚至抗拒参与到游戏中;三是在游戏材料和资源的开发运用上,自相矛盾,一方面幼儿园急需游戏资源,游戏资源的供应存在严重短缺现象,另一方面大量的游戏资源被搁置,得不到开发,造成极大浪费;四是体现在管理层面,教条主义氛围浓厚,对户外游戏的创新性认识不够,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男女教师比例失调,女性教师普遍对户外游戏不感兴趣,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能力的成长与进步。
二、多样途径入手推进户外游戏活动实践策略
(一)活动内容多元化,体技感能全面开花
《指南》指出,多样化的内容设置满足了幼儿不同的个性需求,给幼儿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同时也给予了幼儿更多实践的机会,对幼儿不同层面能力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活动内容的设定上,我们在强调内容的技能化指向的同时,也要兼顾到硬性的身体素质提升,比方说,身体的忍耐力、抗力、坚持力等方面的内容。再者也要兼顾到非智力因素方面,要通过户外活动的实践培养幼儿的感官意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客观来说,户外活动针对幼儿能力的培养是全面的,不仅仅限定于一方面,通过户外活动实现幼儿体能、技能、感官能的全面提升,是推行户外活动多元化的目标。
例如,在野战区活动中,我们把整个游戏分成了三部分:将幼儿分成两组,备战备荒;幼儿完成各自指定的任务;“推塔”对抗赛。第一部分中幼儿要利用现有的沙袋、砖块,在规定的时间内建好工事,防止对方进攻。第二部分则是由教师规定任务,各自完成,如让幼儿找到二十个贝壳、捡拾砖头垒工事、制作伪装树枝等。第三部分是进行对抗赛,我园提供了玩具枪、盾牌等,在两组对抗中,幼儿学会了如何团队协作、如何掩护、如何卧倒,在“射击”“中弹”过程中学会了新的技能,身体机能也得到了锻炼。许多小朋友一开始对抗就气喘吁吁,可团队的荣誉和玩耍的兴趣,让他们一次次地去坚持,奔跑的时间在加长,身体的稳定程度在增强,在“危机一刻”的应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组织方式灵活化,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指南》指出在针对幼儿的活动组织中,要平衡处理师幼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户外活动的组织上,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户外活动开展形式,要多考虑幼儿的想法,要给予幼儿自主实践的权利,在保证基本的体育锻炼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实现组织方式的灵活化,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表达,实现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进一步促进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活动实践中,在实现实践锻炼的同时,培养其方法意义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户外角色游戏”中,将娃娃家、医院、银行、幼儿园等角色游戏放到户外开展此类活动,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树叶、木棒和泥土等材料,引导幼儿利用自然的游戏材料参与娃娃家的活动。例如,在户外娃娃家中,让幼儿将捡拾到的树叶当作蔬菜,进行烹饪,收集一些木棒作为屋子的栅栏,在医院中用收集起来的泥土作为药品等。幼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以自己为中心思考游戏该怎么继续组织下去,作为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参与者和旁观者,并不主导引导幼儿该怎么做。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充分自主组织活动、充分发挥想象力,不仅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还能有足够的自由度。
(三)课程开发务实化,落实四原则两步走
1.游戏化原则
所谓游戏化原则,就是要让我们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充分重视趣味性,只有新鲜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进而主动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因此,考虑到对幼儿兴趣的保持,我们有必要在材料和资源的选取投放上,做到创新性选择投放,要注重切合幼儿关注的焦点,从幼儿喜欢、熟悉的事物入手,降低他们的实践门槛,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选取投放复合性的结构性材料。此外,从幼儿的实践动手欲望出发,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易操作的材料,引导幼儿用这些材料制作自己活动所需的材料,有效提升材料准备环节的趣味性。此外,在材料的基础上,我们要给予幼儿最大性的实践自由,最大限度地释放幼儿想象、创造的活力,由幼儿自己结合材料情况自由创设游戏环境。通过积极主动的实践,激发幼儿的乐趣,进而使之锻炼各种能力。
例如,激烈的运动赛事,总是能挑动幼儿兴奋的神经,在幼儿室外活动场地,我们提供给幼儿一些塑料杆、彩旗、球网还有小足球。小朋友很快忙碌了起来,一部分幼儿用这些塑料杆在跑道上做了很多小跨栏,然后饶有兴趣地开始了赛跑比赛;一部分幼儿用球网搭建了两个球门,借着小足球,组织了一场足球赛;还有一部分幼儿拿起了小彩旗,站在幼儿当中充当了裁判的角色。借助于这些材料,在自由的环境创设实践中,一场以诸多小环境为元素的大的游戏环境、赛事场景被布置了起来,幼儿参与其中,在材料的运用中,有了一些新体验,收获了新乐趣,获得了活动的满足感。
2.生活化原则
针对幼儿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我们首先强调了环境取材的生活性。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截取经典的、富于戏剧性场景的生活片段,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游戏情境再造,吸引幼儿参与。在场景布置的顺利完成过程中,提升幼儿的实际生活能力,同时使之收获游戏运动的满足感。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场景的截取上,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要确保创设的场景幼儿能实践完成。例如,在“沙水”区域中,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的水池,在其中投入了不少鹅卵石,还装上了可爱的小水车、投放了引水的塑料管。幼儿在其中无拘无束地玩耍着,有单纯踩水玩的,也有的在水中玩起了浮水的“小乌龟”,更多的幼儿忙着架设水管,通过往水管中注水或是直接注水的方式推动水车的运转……整个活动氛围轻松自然,幼儿愉快玩耍,动手能力得以提升。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上,我们突出强调活动实践的安全保障,例如,在玩水区域中幼儿出入水池的地方要放上防滑垫,架设水管的支撑杆,要做好无锐化处理,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再如,摘果子活动中幼儿沿着梯子爬树,在实际上活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教师一般要对此有充分的预估,要做好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幼儿愉快玩耍,健康成长。
3.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指的是在材料和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到幼儿园的综合承载能力,要确保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和利用的最大化,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既好找又有用”。经济性原则其本质要求是从普遍性的材料入手,立足于幼儿园自身,这同时也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要求。例如,幼儿园发动家长资源,收集了一些废旧饼干盒、奶粉罐、巧克力盒等废弃材料,将其固定在墙壁上,组织幼儿利用塑料棒、废旧勺子、纸棒等不同的材料进行敲打,引导幼儿观察、体验不同材质的东西敲打不同的瓶瓶罐罐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在墙上我们还挂上了自制的歌曲图谱,引导幼儿根据歌曲节奏敲打,甚至可以开展小小的音乐会。通过经济性材料的合宜性运用,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技巧运用能力。
4.个体差异性原则
由于性别和家庭生活背景的不同,幼儿在运动个性上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上,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幼儿各不相同的个性,在保证实现总体环境创设目标的同时,充分照顾到每个幼儿的个性需求,以满足其不同运动实践的需要。例如,在“穿越大气层”情境性游戏环境的创设上,我们提供给幼儿很多的呼啦圈,这些呼啦圈中有多个原地竖着的圈、高度不断提升的圈、多种组合的大直径塑料圈、一开一合变化着的圈、实时滚动的圈等。丰富的活动形式,给予了不同个性的幼儿多样化的选择,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形式,幼儿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挑战自我。在活动中,幼儿也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完成游戏活动。多样化的形式选择,给予了不同个性的幼儿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对幼儿个性化的能力成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5.立足趣味成熟,拿来主义一步走
考虑到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我们主张要在保证幼儿游戏兴趣的同时,引进一部分契合我园实际的成熟游戏活动,用以支持当前紧缺的幼儿游戏实践。这种拿来主义,不是一对一的,我们应综合考察各个幼儿园,择其各自精品,形成一个户外游戏资源库。
例如,户外树桩是许多幼儿园中常见的设备,让幼儿在户外树桩上移动,能很好地锻炼其四肢和平衡感。我们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园内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团队竞赛等互动,深受好评。客观来讲,拿来主义思考成本低、见效快,但只能是一种建立之初的应急、辅助手段,要想让锻炼发挥更大的能力培养效用,功夫还是应下在园本课程的开发上。
6.发掘园本资源,务实创新两步走
我们应组织相关教研力量,成立课题组,充分挖掘属于幼儿园自己的材料和资源,在园本课程的建立过程中,要秉持游戏化和生活化的原则,多听取幼儿的想法,发动幼儿去寻找材料,开发资源,让幼儿参与到园本课程的建设中。园本课程要充分照顾到幼儿阶段性的实际情况,有所拔高但不超越阶段,要在“新”上下功夫,形成具有自我风格且能激发幼儿参与欲望的新游戏。例如,我园有一处沙地和水池,细软的沙子和潺潺的流水总是让幼儿流连其中。我们结合沙地水池的游戏特性,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讨论,根据幼儿的喜好,先后开发出了小河钓鱼、沙子堆建等户外活动。这些活动形式新颖,并且充分挖掘了我园的实际资源,受到幼儿的热烈欢迎。
(四)管理认识深度化,平衡师资关系不足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性的影响。幼儿园可以组织相关教育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去参加各类培训,邀请各类知名教育专家来校讲课,也可以组织教师到相关户外游戏课程开展得比较好的幼儿园进行参观,也可以采取实验班的办法,就传统户外游戏开展的效果和创新性游戏开展的效果进行对比,用数据说话,从思想上切实提升广大教育管理者对游戏创新的认识水平。同时我们还要在教师的引进上下功夫,想方设法,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男性幼师,把他们分配到幼儿需要的游戏课程中去;对女性教师,我们可以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多开发或是引进一些女教师感兴趣的户外游戏,吸引她们的参与,从而从现实的角度推动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开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单一途径下推动的户外活动也能达成一定的能力培养效果,但其过于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实践的灵活度和丰富程度也不足,这制约着户外活动效用的最大化发挥。多种途径户外活动开展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幼儿户外活动的实践组成,活跃了幼儿活动气氛,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游戏选择,幼儿在自主的实践中收获了能力,身体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同时也给教师的课题开发提供了更大范围的选择,对幼儿园整体户外活动的功效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