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中学生劳动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劳育渗透为例
2023-02-12居霄辰
徐 瑜,居霄辰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上海 200436)
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兼顾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要通过英语学科教学,实现多角度育人融合。在育人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人生正确的发展方向。
就我国当前现状而言,青少年劳动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青少年劳动主动性较弱、不珍惜劳动成果等。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所需。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容,“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包含了以下4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1]。
因此,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每一位英语教师应积极开展学科渗透劳动教育实践,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扩充劳动教育内容。在“五育融合”育人理念背景下,英语教师应抓住英语学科特点,在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中渗透劳动教育因素,捕捉劳动教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一、挖掘语篇内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中学英语教材是中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获得的主要信息来源,为中学生提供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途径,更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参考渠道之一。在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语篇内涵,利用教材的育人价值,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尤为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处在形成阶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初中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劳动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教师有义务、有责任通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
以牛津英语(上海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2模块第6单元Hard work for a better life(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中的阅读课The grasshopper and the ant(蚱蜢与蚂蚁)为例,所属模块的主题为“Better life”(更好的生活)。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劳动、自给自足的重要性,反思自我,正视自身的不足并予以改进,为将来更好地生活做好准备。本课时的阅读素材为一则关于蚱蜢和蚂蚁的寓言故事,故事中的蚂蚁勤劳生活,在秋天的时候不断努力工作为过冬囤积粮食,而蚱蜢则每天得过且过,不仅不愿意劳作,还嘲笑蚂蚁的努力,最终在冬天来临之际自食恶果,方幡然醒悟,不得不向蚂蚁求助。
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中的“引导提问”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2]。教师先通过“在故事中找出蚂蚁和蚱蜢的细节描写内容”,引导学生找出故事中对蚂蚁和蚱蜢的动作、语言描写,分析其表意功能,再由学生通过组内讨论,提出“蚂蚁和蚱蜢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们分别具有怎么样的性格”“他们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都是怎么思考又作何感受”等问题,对于故事中蚂蚁和蚱蜢的人物性格、情感变化展开分析,最终实现对故事寓意的深刻理解,明白“勤劳努力能够铸造美好幸福的生活”的道理,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教师开展启发式教学,为中学生就“劳动的意义”这一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实践路径。教师秉持生本理念,以生为本,以问题为基础,对中学生进行启示和开导,鼓励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劳动价值,理解劳动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布置实践作业,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的落实,离不开与学科实践活动的融合。实践是在发展过程中升华的基本活动技能,而开展劳动实践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学科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壁垒,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习生活等进行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兼具开放性、多样性的实践活动环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切身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3]。
以牛津英语(上海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3模块第9单元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国际食品节庆)中的阅读课Different foods for the festival(节庆中的不同食物)为例,所属模块的主题为“Diet and health”(饮食与健康)。阅读素材中包含一篇图文结合的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制作葡萄干司康的步骤。从单元整体设计角度来看,本单元的写作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葡萄干司康的制作步骤过后,为葡萄干司康的制作拟定一份食谱,包含所需配料的清单和制作步骤。
在进行语篇教学和写作指导的过程中,教师结合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分析班级学生学情,将教学目标由“为葡萄干司康的制作拟定一份食谱”调整为“为所喜爱的任意食物制作拟定一份食谱,并参考课本内容,拍摄和用英语记录下制作食物的整个过程”,适度提高了学生完成该任务的难度,但真正实现了“以学定教”。
课堂上,教师先带领学生就课本所展示的葡萄干司康制作过程进行学习和阅读。在读后环节,通过问题“你最想制作且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实现对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过渡。随后,引导学生列出制作一份自己所喜爱的食物所需的配料清单,并回顾其制作步骤。课后,要求学生根据清单准备好制作所需材料,并完成制作、拍摄和英语记录。
既往研究认为,JME难以治愈,即使癫痫长时间内得到控制,绝大多数病人也需要终生服药。近年来有些长期随访研究提示,在一些JME患者中,并不需要终身服用抗癫痫药物,停药数年后仍可保持发作终止,预后良好,有望治愈[28-29]。JME预后与发作类型、确诊时间、用药情况、脑电图表现等诸多因素有关,早期正确诊断,特别是赶在GCTS出现之前给予及时合理治疗,预后会更好,因此,更多的临床医生加强对此病的认识和判断,非常有意义。
调整后的任务要求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本体知识,能够正确表述自己所制作的食物以及原材料,同时需要对课本原文进行模仿,清楚表述每一步骤的制作要求。除此之外,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跨学科教学,要求学生将劳技课所学内容迁移到英语学科的实践作业中、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了中学生的劳动能力(烹饪能力)。
该项教学任务的调整对中学生的学科本体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劳动能力的提升。通过将初中英语学科学习内容与劳技课程学习内容进行结合,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创造了条件,学生的学习更为系统化,体现了综合化教学的意义[4]。
三、展示劳动成果,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学生应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就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劳动成果是他们接受劳动教育后所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的物质或精神财富[3]。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展示其劳动成果,有着正向激励作用,在激励其他学生积极上进的同时,也激励被展示学生再接再厉;劳动成果的展示也具有启发作用,能够为同辈学习提供条件,为其他学生提供创新思路,实现生生互助,引导生生互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劳动成果,对于劳动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以牛津英语(上海版)八年级第二学期第2模块第4单元Newspapers(报纸)中的阅读课A new newspaper(一份新的报纸)为例,所属模块的主题为“Mass media”(大众媒体)。该阅读材料向学生展示了一份校报从编辑团队选举、报纸命名到内容版块敲定等各个环节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校报的作用和价值。
然而在备课阶段,教师意识到,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每天看报读报的学生屈指可数,随着大众媒体的更迭,越来越多的纸媒走向没落。因而,学生对于“报纸”这一媒介形式较为陌生,对于“校报”的概念也比较淡漠。校报、校刊等传统的校内宣传模式都逐步被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取代。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内容,便对报纸的作用和价值形成直观的认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尝试在教学活动设计和作业设计环节进行适当调整,并结合五育融合背景下的劳动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思考。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给养理论为课堂情景创设指引方向,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自我能力;促进学生效能的正向迁移[5]。为了使得所创设的课堂情境更贴近生活,教师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疫情防控背景下学生在线学习的现状,考虑到部分学生或家长在疫情居家期间同时承担着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部分学生为家长分担家务等情况,将该阅读课的读后活动调整为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包含疫情服务信息和家庭劳动参与情况的报纸。
课前,教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6],将班级学生分成8组,每组4-5人。课堂上,教师以疫情防控背景为切入点,完成课堂导入后,告知学生课后任务: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报纸,且报纸需包含两个必选栏目(抗疫服务信息与家庭劳动参与情况)。
课后,教师对收集到的小组作业进行展示,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开展合作式学习,通过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生生互评,优化小组评价模式。评价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对实践制作过程开展自评与互评,并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必选栏目——“抗疫服务信息”和“家庭劳动参与情况”,强调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工作和家庭劳动的重要意义,启发学生体会劳动实践与日常生活、劳动实践与英语学习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持续积极参与劳动实践。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遵循“认知—体验—再认知—实践”的循环模式,结合STEA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融合”理念,将英语学科作业内容与劳动教育主题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劳动实践的真谛,将实践作为主体,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四、渗透劳育思想,养成劳动习惯和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条件的改善,许多家长忽略了劳动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拓展和补充,也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素材来源。
在牛津英语(上海版)初中阶段的八册教材中,不乏上文所提及的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的话题,而部分单元主题虽看似与“劳动教育”并不存在密切的关联,但是经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挖掘,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并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可以在课堂中渗透劳育思想,为学生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以牛津英语(上海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1模块第1单元Relatives in Beijing(住在北京的亲戚)为例,其所属模块的主题为“Relationships”(人际关系)。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该单元的“听说课”交代了教材中的主人公(Ben和Lucy)住在北京的叔叔和兄弟姐妹们要来花园城旅行。于是,Ben和他的父亲李先生(Mr. Li)便前往花园城的旅游局,为远道而来的亲戚询问旅行建议,协助其制定旅行规划。该单元的“阅读课”则将场景迁移到了北京,Ben和Lucy一家前去北京旅游,并对其游览的四处名胜古迹展开了详细介绍。该单元的“写作课”场景则是Ben和Lucy一家从北京旅行归来后,给兄弟姐妹们写了一封感谢信。
该单元以“旅游”为话题,教师从单元整体设计角度出发进行复习课的设计,创设课堂情境,融合劳动教育中的职业体验内容,邀请学生轮流进行“旅行社代理经理”“经理秘书”的角色扮演,其他学生作为“游客”,对“经理”就旅游相关的交通、景点等问题进行咨询和提问,而“秘书”则负责问题的记录和信息归纳。
课前,教师先为学生介绍该堂课所创设的情景,并引导学生对“旅游景点”“交通方式”等信息进行资料收集,启发学生思考在现实中开展相关工作可能会面临什么困难,应该如何解决。在角色扮演完成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式学习,将课堂上“秘书”所记录的信息进行梳理,制作旅行手册。
在牛津英语(上海版)的八册教材中,还出现了很多其他职业,向学生灌输了“职业无贵贱,职责各不同”的理念。不同话题单元中,学生通过课堂模拟场景,在体验职业角色扮演过程中,可以亲身感知职业世界,获得积极且有意义的体验。通过职业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职业观、价值观、增强公共服务意识。
情境教育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在青少年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劳动意识、感受劳动乐趣、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帮助青少年促进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养成[7]。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助力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识,是全体英语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语篇内涵、布置实践作业、展示劳动成果、渗透劳育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优秀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树立自觉渗透劳动教育的意识,自觉将学科教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设计符合教学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措施,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和英语学科素养,为中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