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的优化策略

2023-02-11高本杰夏子健余路阳

决策咨询 2023年6期
关键词:基础学科国际交流国际化

◆高本杰 夏子健 余路阳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引领下,各高校依托教育部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等因校举措、因材施策,通过一系列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国际化培养是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抓手,是国家和社会“走出去”战略的关键保障。

一、历史梳理: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实践历程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发轫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事业和国内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为国家的迫切需要,一些高校开始了培养拔尖人才的改革实践,如1978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办的“少年班”、南京大学于1989 年开始实施的“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后来许多高校开办的“基科班”“实验班”“教改班”等。在浙江大学混合班成立之初,就倡导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出国深造,日常授课中强调使用外语授课、选用外文原版精品教材等,使得仅开设十年后就有大批学生赴海外高校进一步深造,在反映外语水平的国家四、六级统考中长期遥遥领先校内其他院系学生。

进入新世纪,随着“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于2009 年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正式启动,人才培养战略进一步得到了国家制度化、体系化的支持和推进。教育部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充分开展国际化培养,并就可行路径、培养目标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学习和交流,师从世界一流科学家,进入学科前沿,从事高水平研究。

2018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推出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其特征是培养的拓围增量、学科领域和入选高校类型进一步呈现多样化。2.0 计划进一步强调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不同层面深化实施推进。与1.0 相比,2.0 计划中不仅继续单列“深化国际合作”专项,提出国际化培养过程中的若干重点举措,还以全过程、全环节的方式落实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如强调要推动学生国际交流、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国内外高水平教师合作交流等工作的开展。

进入拔尖人才培养的后2.0 时代,各高校在1.0 计划和近四十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培养方案,逐步形成范围更广泛、体系更完善、培养更精细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已成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设计和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向。

二、评估与评价:对拔尖人才培养中国际化水平的观测指标分析

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的意见》中,特别提出要充分完善培养过程中的绩效评价机制和检测反馈:推动高校加强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持续改进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定期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计划实施效果、经费使用效益等进行评估,加强质量监管,构建动态进出机制。国际化培养过程作为拔尖人才培养的必然环节,其独特性和全过程性使得在进行评价评估中要充分考量如下特征指标。

一是国际化交流的参与率。在相当部分高校的培养计划和方案中提出要实现“在校学生均需参与国际交流实践活动”,而在实际评估中,需要对参与率进行多维度综合测定,不仅要考察参与国际交流学生的数量和占比,还应当具体到每一项国际化交流活动中进行考察。如在一项国际化交流活动(如交换生、短期访学或暑期科研计划)中,通过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学生的整体占比、交流人次、外方接受率等;在国际竞赛和会议中,学生入选率、参与形式、出场展示占比、竞赛水平等都需要进行量化。这意味着国际化的参与率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人员统计,还必须进一步丰富测量方式和测量参数,以便于更加详细地量化评价。

二是国际化交流的水平层次。主要指国际对接的高校、导师水平和交流项目本身。选择外方合作高校应坚持优中选优原则,参考世界大学四大权威排名、学科排名、行业声望评价等,选择国际排名位居前列、学科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交流。在国际化培养的科研合作、讲座交流中,应对涉及到的外方合作教授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和评价。此外,还应积极关注并加入知名的高质量国际间交流项目,选择利用好国家公派国际交流等多种途径,如教育部主办的全球研修计划、教育部和国内外高校合作举办优秀本科生暑期夏令营、联合国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等。

三是国际化交流的深度。要突出深度培养,避免浅尝辄止或广撒网式,需以关键性深度考察参数作为引导。统计拔尖学生在国际化培养交流活动中的频次和持续时间,观测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实际投入时间和收获体验,通过双向问卷调查量化交流过程中的有效环节和手段,指导完善沉浸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应选择实地赴海外高水平院校、参与具体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全日制时间较长的交流活动,如暑期学校和科研训练、学期制交换生等。

四是国际化交流的质量。由于经国际化培养的基础学科人才往往选择以继续深造作为主要发展目标,成长成才路径延长,其国际化培养质量的显现具有一定滞后性,因此国际化交流的质量测定需将在校和毕业后的情况共同统计,结合分析。主要观测学生在国际交流过程中的表现,如竞赛获奖、会议展示获奖、论文成果质量、外放交流评价等,此外还需统计学生就业情况、国际顶尖大学深造率等。

在统计测量实践中,还可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检测机构、实地调研与数值统计结合、动态跟踪和实时调查分析等方式进一步完善评估评价环节,进一步提升评价水平,并最终促进国际化培养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充分落实和深化发展。

三、挑战与展望:新时期下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的既有不足和优化策略

走过四十余年,我国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导向取得了突出和瞩目的成绩,培养了一批批具有杰出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基础学科人才,提升了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国际声誉,为国家教育现代化作出卓越贡献,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正逐渐暴露出的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学生参与意愿和主人翁意识不够强。长期以来,高校拔尖人才国际化培养主要是通过国家政策和学校制度自上而下进行推动,对学生主动“走出去”的意识培养设计相对不足,造成部分学生对国际化思维的重要性缺乏认同,参与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国际化培养的效果。同时,国际化培养与家国情怀涵育要同行并举,在拔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要全面提升人才的国际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更要全方位融入爱国荣校、爱党卫民的核心价值观,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链条中,真正树立起拔尖创新人才“出得去,回得来”的优秀素能与品质。

二是国际化培养模式不够丰富,守成多而创新少。高校逐渐形成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和培养实践,如国际暑期学校、学期交换生、外国专家学者讲座等,但在目前愈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经济社会影响下,既有的培养模式正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如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等影响,相当部分的国际化交流项目转为线上模式后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交流项目甚至被迫取消。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以灵活创新的思维应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是摆在各高校拔尖人才国际化培养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三是不同学科间国际化培养差异较大。相当部分高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国际化培养起步晚、规模小、培养水平不一。一方面是由于人文社科独有的文化属性,使其在学科竞赛和科研创新方面相较于自然科学稍显劣势;另一方面是人文社科类研究更趋于主观,研究周期长,研究成果的价值转化率相对较弱,加之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不明,学术理论体系与国外有一定差异,种种情况导致愿意赴境外学习交流和深造的人数相对较少。

面对当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国内高校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拔尖人才国际化培养的策略。

一是深化使命驱动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民族复兴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基础学科前沿,增强使命责任,充分激发学术志趣和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在国际化培养实践中的主人翁作用。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都应关注大学生主体的参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规划制定的积极性,并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密切联系,带动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认同国际化培养理念;积极加强与学生的意见沟通,充分调研培养需求,解决学生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课程思政、大师引领、学风建设等环节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制度激励和制度保障作用,在国际化交流的成果认定、表彰奖励等环节做进一步优化,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国际化培养实践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设计、组织、探索国际交流新趋势。

二是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形成科学宏观规划以指导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强化国际化导向的全过程培养。高校应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分析国际局势的基础上,自觉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在分析“双一流”建设需求、立足本校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实际的基础上,牵头多元教育主体共同参与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优化顶层设计,引领国际化人才培养深入日常教育管理各环节;不仅要抓好长期性的学分互认交流项目,建设好高水平国际化课程,也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学科前沿,培育国际视野和大局意识。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交流讲座外,还需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智慧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广大潜力人才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发展和完善线上学术交流机制,依托国家级教学基地组织原创性国际交流项目等新型交流培养形式,形成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国际化培养的新路径。

三是优化学科交流融通机制,坚持中西融汇、文理兼顾,进一步构筑复合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体系。在充分调研不同学科文化属性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以我为主,面向世界,优化人文社科类专业拔尖人才的国际化培养路径,提供多维度国际化培育措施。借鉴国内成熟的自然科学类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的丰富经验,结合各学科教学特色,通过不同学科人才自由组队、自主学习的形式,以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导向,搭建以高校自身为平台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和窗口。在拔尖人才国际化培养方案设计中融入学科交叉理念,跨院系、跨专业拓展交流资源,在国际化培养中加强通识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引导学生将学习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成果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基础学科国际交流国际化
打造中原武术国际交流新IP
聚焦港口国际化
以战略远见促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国际交流与合作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临床医院培养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探索与思考
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属性的认识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