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

2023-02-11陈国阶

决策咨询 2023年6期
关键词:矛盾人类生态

◆陈国阶

如何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至今难以准确回答的新问题。虽然世界各国先贤对此有过不少较正确的论述,但还是没能阻止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严重地破坏了自然,并危及了人类自身。现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紧密又空前紧张。随之,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发展,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理论的诞生,特别是随着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等的推动,如何更科学、更客观、更深入地理解与践行人与自然协调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需要及时指导与应用的问题。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些新思考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关系。先有自然,后有人类,人类是自然演替的产物,自然可以不依人而存在,人却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人类的时候进化的,而人类从猿到人一直到现代文明一天也离不开自然[1]。

其次,自然是一个远超人类系统的超级全球系统,有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有能力逐步认识这些规律,局部改变自然系统的形态,甚至大面积推毁一个生态系统,但不能改变生态系统的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规律,不能改变大气环流、气候变化。至今,人类有能力消灭一个物种,却没能力创造一个新物种。人类可以制造无数新化学产品,释放许多原来固定于岩石矿物中的化学元素,自身却无法快速进化一套机制去适应这些新物质而使自身不受害;人类作为全球的生命演化最高生物种,却经受不了一种简单病毒或其变异的入侵而丧失生命;人类有能力进入太空,并力图到达别的星球,但其一切设施归根到底离不开地球自然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供应。极端而言,人类可以运用核武器摧毁地球的生态系统和无数生灵,但其结局人类也只能同归于尽,绝无好下场。

再次,自然没有自身的利益,人类有私利、要生存、发展、享受,要对自然索取。而自然虽然催生了人类,养育了人类,壮大了人类,甚至让人类感到人可胜天,大胆妄为,而自然却没向人类索取什么。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地球上任何生物、任何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的物种乃至算不上物种的病毒,其生存、繁衍、发展共同之点就是要占领一定的生态空间,拥有各自独特的生态位和各自所需的资源。这是任何生物或生命形态生存的本能。因此,人类作为一种生命形态,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要占有各自的生态位,占有各自的资源和自然支撑系统。这就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人类内部的矛盾叠加,特别是人类内部的矛盾和争夺,又极大地激发、加深人与自然的矛盾。使得许多时候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质有效的方法是先解决人类内部的争夺[2]。

第四,从理论上看,每种生物都是生态系统演替的产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占有自己特定的生态位、生态功能、生态传承,都应得到尊重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应该保护所有生物,避免任何一种物种的丧失。但是,从人类自身的价值取向来说,地球上不少生物对人类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此,人类早就区分出有害生物与有益生物。至今,人们家中熟悉的老鼠、蚊子、苍蝇、蟑螂;野生危害庄稼的各种病虫害,如危及作物收成的蝗虫,传播疾病的众多细菌、有害人体健康的病毒等,当这些物种泛滥时,对其消除、扑灭当无异议。但若这些物种濒危时,人类还保护他们吗?

总之,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这话不错。但自然这位母亲不会是处处维护人类这个子女的母亲,自然的存在和演替是为全球的生物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不是专门为人类设计的。更不会为着人类这群子女的安危、福利、欲望而去改头换面,去变经自然运行的法则,去改变会对人类不利乃至带来灾难的过程。就是说,自然这个母亲既是仁慈的,又是残暴的;既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的条件,又常对人类制造灾难。它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而以自然自身的变化、驱动和演替为依据。至于地质构造运动,山川变化、大气环流等更易与人类的生存发生矛盾(如地震、山崩、泥石流、飓风、洪旱等)。因此,人类与自然母亲相处,得处处留心,要适应,不能忤逆,更不能妄为。

二、人与自然协调的理论认知

协调是指一个多因素的系统内的一种状态。从哲学层面上讲,协调与矛盾是对立的统一体,矛盾是物质运动的前提,有矛盾才需协调。因此,协调的追求不是均一、同一,而是多样性、多元性、多空间形态、多发展层次的共存、互动、互补、互促,是追求多因素的有机整合、系统优化、矛盾转化、协同进化。也就是说,协调是在一个体系内不同质的事物在矛盾运动中处于互为依托、互利协同的一种较和谐状态。两者是推进事物运动和进步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共同体。但矛盾是第一性的,协调是第二性的。因此,人与自然和谐与协调是一种状态,一种过程,一种趋向。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达、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与自然的矛盾处于不被激化、尖锐化、暴发化的状态,处于自然正向演替与人类社会需求相对吻合、和谐、安全的状态。

与此相应,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矛盾与协调的关系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不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内容不断变化,矛盾的性质、程度、形式、重点区域和领域等也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会发生。因此,在一个系统内(如一个区域)或多个系统之间(如多个区域之间),矛盾的内容、形式、强弱会不断变化,协调的可能性、内容、范围、程度、时间的长短等也会不断变化,矛盾无止境,协调的追求和努力也无止境。

人与自然和谐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双方的互动与责任。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和谐责任在人,需求在人,受益在人。和谐不和谐的标准是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的,不是自然的任何需求。自然对此没有标准,自然遵循的是自身的运动过程、演替方向,没有专门针对人类需求的功利偏好,更没有自然自身对人类特殊的追求。因此,人与自然和谐需求的是人,和谐的标准是以人类价值追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的,是对人类有利还是不利的判断与取舍。差异的只是人类内部的利益纷争,不同区域的利益竞争,不同发展需求的纷争。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核心是人类的自我觉醒,是人类的自我担当与责任,是人类内部利益分配的协调和自我调控[2]。

自然系统是一个复合的巨大系统,其变化过程虽遵循一定规律,但作为与人类生活、生产、生存、发展相关的无数因素与过程却具有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性、随机性、非线性,日月星辰、一年四季,风雨阴晴,冷暖起伏虽有一定规律,有相似的轮回,但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没有两处完全相同的样本,同一个生态系统也没有出现过完全相同的一天、一月、一年的自然变化记录[3]。

三、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仍是当前的重大问题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虽然世界各国对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已有共识和行动,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当前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待解决的问题和待化解的难题依然很多,与现阶段全球发展相适应的人与自然协调的机制未被提上日程,适应不同国家和区域的较可行的模式尚未建立或形成,自然修复与自然破坏同时存在,各国各地区的相互争夺对自然的破坏远大于自然的恢复能力。下面仅就几个方面作些分析。

(一)当今地球上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这包括几层意思:①地球上生活的人类其生产与生活方式及发展阶段,几乎涵盖了人类进化史的各个阶段和社会形态,从原始部落到原始狩猎、刀耕火种、游牧、原始农业、初级农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初中后各期一直到现代信息社会,在地球上至今都能找到活生生的样本,只不过主导地位和引领发展的是现代信息社会而已。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纷繁复杂的状态,很难有统一的处理模式。②当前,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几乎遍及全球的各个角落,包括地球两极、冰封雪盖的冰川、辽阔的海洋、大气层、陆地深部、生物圈、水圈、土壤圈乃至一定深度的岩石圈等。其影响的广度和强度都是空前的。③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不仅不会停止或减弱,而且会越来越强烈、越深刻、越广泛、越偏离自然生态系统自身演替的路径和方向。处理不好,人与自然的冲突会加剧。

(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空前的水平,技术的进步、创新日新月异,可上天,能钻地,游海底,到月球,造基因,玩软件,似乎无所不能。但是,面对浩瀚的自然,人类还是渺小的、渺茫的。对地球及其生态系统的认识还是肤浅的、片面的。现在对地球深部的了解还处于假设状态,最深的钻井只达10 千米,还没穿透地球的表皮。地质构造的原动力、变化趋势、物质构成都知之不多,地震不能预报,世界确凿的物种数量不清楚,对长期的气候变化只能说个大概,准确率不高。不论是地质灾害还是气象灾害,只能躲,不能抗。就连物种都算不上的病毒都能肆虐全球,如何变异?是利是弊?无法回答。因此,人类不能过度陶醉于自己的胜利,继续深入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在适当的范围和程度上,利用自然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对自然的研究尚不适应

不可否认,现代已形成庞大的科学技术体系,其重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相对单一的系统,可以相对独立作重复实验的系统,静态的系统,全球各地可以同时研究的系统,能够得出定性定量确定性的系统,封闭可独立的系统。而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这种包罗万象、千变万化、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变化的耗散结构系统,要给予一个定量、永恒、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论和定量不变的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前能做到的是,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理论和方法在混沌中求清晰,在非线性中求线性,在不确定性中求确定性,在动态中求静态。因为非线性中包含线性,无序中包含有序,混沌中包含清晰,不确定性中包含确定性,变化中包含稳定,随机隐含规律。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空内,系统处于协调、稳定状态。但无序、混沌、不确定、非线性、随机性、变动性、随机性是普遍的、常态的,而有序、清晰、确定、线性、规律、稳定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大数据与云计算是寻找规律的有效方法和工具[4]。而要全面系统研究和适应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应该按钱学森院士所指出的,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集成的方法才能解决[5]。

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复合系统中,一方面,需要承认,自然的运动和变化是有规律的、可认识和遵循的。但另一方面又要承认,其规律是动态的、难以定量描述的。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自然形态、不同发展阶段,各种成功的模式、经验、做法、目标等只可借鉴,不可复制,不能生搬硬套。而同一个区域内的成功模式和经验也不能一成不变一直持续,而需不断适应变化,不断调整,与变化的新形势、新条件、新目标、新内容相适应。

(四)人与自然的矛盾,特别是人对自然的破坏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内部的争夺引起的

自然是一种公共资源,在很长的时间里被无代价利用,谁占有、谁开发、谁得利,谁先开发、谁先得利,谁易开发、谁易得利,谁大开发、谁得大利,发大财。为此,人类内部不同的地区、人群、利益集团、部门,都以其拥有的权力、能力、财力、技术,加快对自然的掠夺,“奋不顾身”、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不管他人,这就造成了人类对自然无控制掠夺的局面。由此,人与自然和谐既需要自觉,更需要管理和监督。人类需要自觉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发展采取理智自律的态度,自觉反省人类开发自然的教训,自觉制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但是,人类的自觉过程需要法律和管理来实现。对不自觉的人群及其行为加以限制、制裁、处罚。我们提倡生态文明,这文明不是指生态,不是指自然,而是指人类,指人类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文明。总之,生态文明说到底是人的文明、社会的文明,是人对自然的文明、人对人与人关系的文明。

四、结语

宇宙星球在运行,地球在运转,地壳在变动,生物在演化,生态系统在演替。人类在这个浩瀚复杂、千变万化的系统中生存、发展,谋求越来越富裕、安全、幸福的生活,并谋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共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个过程无止境,需要我们世代相传,永远追求。就我国而言,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全方位、多系统、多形态的。需要作为大系统全国共同推进,着眼人地关系复合大系统,全局统筹,全民动员,全国合力,一起奋斗。与此同时,又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时制策。

一是我国现在大部分省区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或由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这是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最突出、最严重的阶段。因此,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仍是重点任务。当前的难点是处理好发展速度、发展方式、空间布局与自然的协调。要从全国和世界两个大循环着眼,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各地区不谋求建立大而全的产业体系,而是完善全国大循环的体系,各地区要突出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提高效益,力争产业系统与区域的自然环境协调,与市场配套。

二是在全国主体功能区的框架下,处理好自然区域完整性与行政区的分割性的关系。要保证自然区域和河流流域的良性循环和系统功能的发挥不被行政区的分割而破碎化。

三是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要慎重处理跨流域、永久性大型工程的建设,不应谋求改变自然地带性的区域自然性质和演化规律。

四是加快生态恢复、防治自然灾害。对自然系统的利用和恢复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农则农、宜湿则湿、宜旱则旱、宜荒则荒的原则。就是说以自然修复为主。我国地域辽阔,山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约65%,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强,灾情严重,预测预报预防难度大,对全国生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应该加强科学研究,健全抗灾减灾体系,确保民众安全与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我国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已有巨大的进步。与此同时,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践、“两山转化”等已取得重大成果。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区划、生态—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的规划正在全国各地进行和落实。这些重大的战略行动,其共同的宗旨就是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关系现代版在中国的实践、探索与开拓创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一定能实现。

猜你喜欢

矛盾人类生态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生态养生”娱晚年
矛盾的我
人类第一杀手
对矛盾说不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