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压,解读《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2023-02-11
3亿人并排站立,3亿米恰好是光跑过1秒的长度,可以绕地球赤道7.5圈。排成队列,占去3万公顷,需要682个天安门广场才能站下。而这,就是我国全部的高血压患者(估算)。可怕的是,每时每刻,患者还在增长。
如此海量的患者与潜在患者面,也无怪乎无数医者前赴后继,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不懈努力,《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也应运而生。《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已于2022年11月13日正式发布,最令人瞩目的更新便是推荐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为130/80毫米汞柱。那么我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真的变了吗?新发患者如何逆转高血压呢?吃点什么可以帮助降压?笔者有幸采访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蔡军教授。
关口前移,我国高血压防治走过21年
循证医学十分重视证据,一个疗法是有效的、安全的,一个疗法比另一好,都必须有明确的证据支撑,由证据得到的结论,再上升到共识,便成为“指南”。1999年到2020年,从第一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血压指南算起,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正好走过了21年。随着宣传的推进,140/90毫米汞柱这个高血压诊断标准几乎人人知晓。
关注舒张压的时期
1959年,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第1届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上讨论决定了我国的第一个高血压分期标准。“当时无论是国内外,对于高血压诊断的焦点都在舒张压上。”当时对于高血压的界定是“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者,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高血压”,然后舒张压在80毫米汞柱以上的群体,按照年龄不同,对收缩压进行分组诊断。
1963年,兰州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召开,第2次修订了我国血压升高及可疑升高的标准。当时认为凡舒张压持续超过90毫米汞柱者,不论其收缩压如何诊断均诊断为高血压。舒张压在85—90毫米汞柱之间者则为高血压可疑人群。
时间来到1974年,北京高血压普查工作会议第3次修订了血压升高及诊断高血压的标准。“真正将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作为确诊高血压的指标,是在1979年召开常见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及人群防治工作会议时,那也是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第4次修订。”蔡教授告诉我们,当时参照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协会(WHO/ISH)高血压问题专家委员会上确定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大于等于16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5毫米汞柱,经核实二者有一项即可确诊为高血压。
140/90毫米汞柱时期
我国第1部真正的高血压指南发布于1999年,这也是1959年以来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治疗标准的第5次全面修订。当时基本采纳了1999年WHO/ISH高血压指南的定义及分类标准,首次提出了140/9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我国高血压防治进入的“140/90毫米汞柱时期”。
2005年,第2版高血压指南发布,诊室血压的诊断标准维持不变。核心变化是新增了动态血压正常值的参考标准,即24小时平均值小于130/80毫米汞柱,白昼平均值小于135/85毫米汞柱,夜间平均值小于125/75毫米汞柱。时至今日,在高血压的诊治中,动态血压监测已经成为重要的检测手段。
到了2010年,我國第3版高血压指南发布。高血压诊断维持不变,更加强调动态血压监测,并且增加了夜间血压和晨峰血压的内容,并且明确了晨峰的概念。“通过大量针对中国人群的样本研究,我们明确晨峰血压是指起床后2小时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减去夜间睡眠时收缩压最低值,如果这一数值大于35毫米汞柱,即为晨峰血压增高。”明确了夜间血压和晨峰血压以后,我国医生对于高血压值的把控和管理也就会更为丰满和完备。
2018年,我国发布了第4版高血压指南。这时我们的诊断指标准仍然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不变。同时,指南对动态血压的测量标准进行了完善。
2022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数十年来,我国医学人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对其患病率、治疗率等临床研究也更加全面。
近年临床统计数据显示,以高于14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诊断标准时,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7.9%,占比约3成,患者知晓率过半,可达51.6%,治疗率也可达到45.8%,但该诊断标准下高血压的控制率明显较低,仅16.8%。与此同时,专家们还对血压高于130/80毫米汞柱的大量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统计和研究,研究发现如果以130/80毫米汞柱为标准,那么高血压病的患病人数将陡增一倍不止,但其知晓率、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都下降了约1/3。
因此,为了实现控压的关口前移,及早管理高血压“隐形患者”,2022年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学术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正式颁布,建议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下调至大于等于130/80毫米汞柱。这一变化意味着收缩压处于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处于80—89毫米汞柱的人群将从“健康人”变为新发高血压患者。蔡教授告诉我们,他们其实是现行标准中的高血压“隐形患者”,或者处于高血压前期,以中青年居多。
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都是在逐渐放宽,干预的窗口也不断地前移,这既是对高血压病认识的深入,也是治疗、管理方式的变革、进步。
标准不变,仍需警惕“130/80”预警线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发布后,几乎立刻引起一场强烈的学术探讨和巨大的舆论风暴,许多人担忧自己从“健康人”一夕之间成了“高血压患者”。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消息称,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关于现行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综合多方因素考虑,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也就是说, 11月13日发布的指南中关于“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为130/80毫米汞柱”的内容属于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参考性,但尚不能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所以,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仍为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
本次指南发布,其实已经足够引起大家的警觉,140/90虽然是诊断疾病的标准,但如果血压属于临界,未戴上高血压的“帽子”也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蔡教授告诉我们,临床证据和多项研究已经证实: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上时,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已经开始累积,及早干预和管理这部分人群的血压,既可以预防更多的心脑肾不良事件,也可以省下巨额的医疗费用,还能挽救无数未来可能因病致残、因病致贫的家庭,这也是发布这份指南的初衷。根据《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的建议,血压波动在130—139、80—89毫米汞柱之间的人群应及时进行两大类筛查。
筛查一:是否属于难治性高血压或者继发性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合理联合应用最佳及可耐受剂量的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在一定时间内(至少1个月)药物调整的基础上血压仍未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及肾病患者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者,或服用4种或4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才能有效控制。
在患者基数极为庞大的情况下,难治性高血压其实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般罕见,以下都是临床上常见的血压控制困难的影响因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肥胖、高盐摄入、饮酒等。三是药物干扰降压作用,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同时服用非降压药物而干扰降压药物的疗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促红细胞生成素、糖皮质激素等;另外,口服避孕药、兴奋剂、环孢素、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对血压也有影响。四是继发性高血压,常继发于以下疾病,如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需要及时检查,找到可能存在的病因,及时针对性处理。
另外,高血压人群具备以下特点时尤其应警惕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①年龄小于40岁,发生血压中、重度升高;②老年患者突然出现高血压;③症状符合肌无力、周期性四肢麻痹;明显怕热、多汗、消瘦;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心悸、多汗;肢体脉搏不对称;血尿、蛋白尿严重低血钾等;④规律地联合应用常规降压药物疗效较差;⑤病情进展快,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严重。专家建议符合以上任意一条的高血压患者及时就医,筛查是否存在引起高血压的原发疾病,及时对症治疗。
筛查二:心脏结构是否发生改变
新版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首次将高血压的重要并发症——心房扩大,列入靶器官损害。新版指南中除了心脑肾的血管损害,还着重强调了心房扩大带来的房颤风险。蔡教授也指出,血压长期在130—139/80—89毫米汞柱之间波动就可使心房扩大,诱发房颤,临床研究数据也表明约80%的房颤患者均患有高血压病。因此,高血压和房颤关系密切。
蔡教授建议血压长期波动于130—139、80—89毫米汞柱的人群通过心脏超声进行筛查,该检查可以发现心房是否扩大。同时蔡教授表示,部分人群如果血压控制理想,心脏结构和功能均会有所恢复。
加强控制,从严守血压控制目标值开始
按照旧版指南,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达標值是140/90毫米汞柱,高龄老人可以放宽到150毫米汞柱。而2022最新指南颁布后,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达标值都下调了,如果大家有高血压,又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甚至房颤等严重程度各不相同的基础疾病或伴发疾病,那血压控制的目标值该降到多少呢?
专家建议建议无临床合并症、年龄小于65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为小于130/80毫米汞柱;对于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高血压合并肾损伤(尿蛋白3个加号以上)的患者等,建议血压控制目标值为小于130/80毫米汞柱;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65—79岁人群的血压控制目标值建议为小于130/80毫米汞柱;80岁或以上人群建议首先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如无不适症状,可以耐受,鼓励也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大样本的研究已经证实,血压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不仅可以减少大血管的并发症,还能减少微血管的损害,有效降低肾脏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风险。
降低血压,需要兼顾快速和平稳
最新指南还建议了血压达标时间应在4周以内实现。蔡教授指出,长期高血压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处于血压高的状态,可以引起各种重要器官的损害,例如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致使管腔狭窄或闭塞,进一步引起供血障碍,从而脑部结构可能发生异常改变,使信息传输受损,认知功能会受到阻碍。因此,当血压达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上,就会增加血管性痴呆风险。临床观察也发现,相比半年甚至一年血压才控制达标的人群,平均4周血压达标人群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更低。由此可见,血压控制得越早越好。
在快速降压的同时,高血压患者还须注意另一重点:平稳降压。如果降压期间血压长期不平稳,那么即使血压有所下降,也也可能引起靶器官的损伤,因此降压需兼顾快速和平稳。如何才能快速而又平稳地控制血压呢?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应做到规律监测、及时随访、科学调药。
蔡教授强调,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血压波动。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还有人减重后基础血压下降,但由于监测不充分,未及时下调降压药剂量或更换降压药,这类情况下患者如果继续按照原有剂量服用原降压药,则很可能使血压明显低于目标值,导致血压值峰谷差距过大,极有可能造成心肌梗死、脑梗死、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建议高血压人群每星期应该保持至少3次的血压监测,发现指标下降过快或者突发不适症状,要及时随访医生,必要时调整药物。
说在最后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责任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人人都要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于这样一种全新的指南更新,也许我们不必要急着得出结论,而是应该将130/80毫米汞柱看作一条预警线,一旦超过这条预警线便应有所警惕,及时体检、就医。这样做起码可以降低自己的健康风险,为我国高血压的整体防治助力。而这,才是更科学的健康观。
(编辑 董玲、车翀、姚宇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