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疗法联合苗药五藤散冷湿敷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2023-02-11韩珊周静马武开肖丽娜姚血明唐芳王颜君范红芬卢林菊
韩珊,周静,马武开,肖丽娜,姚血明,唐芳,王颜君,范红芬,卢林菊
1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贵阳 550000;2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3 贵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成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呈低龄化趋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具有起病急、疼痛剧烈、反复发作等特点,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病程迁延不愈,可进展为多关节疼痛或症状频繁发作、长久持续,并且随着机体内尿酸盐的不断沉积,诱发痛风石、关节畸形、肾功能损害等症状[1]。目前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以药物为主,虽起效快、疗效佳,但不良反应多,且易反复发作。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治疗痹病、络病、痿病等诸多病证的特色疗法,研究证实,中医外治法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不仅疗效确切、安全便捷,且经济实惠,患者接受度高[2-3]。本研究通过观察腕踝针联合苗药五藤散冷湿敷对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寻找一种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患者120 例。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5 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及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4];②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2017 年我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痛风湿热蕴结型的诊断和证候分类标准;③年龄18~75 岁;④急性起病,本次病程≤48 h;⑤意识清晰,能够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关节炎;②伴严重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患及神经性病变;③处于妊娠、哺乳期、月经期;④皮肤过敏、破溃,晕针,严重关节损伤、畸形。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4 例,年龄(48.87 ± 15.49)岁,本次病程(24.83 ± 10.07)h;腕踝针组男27 例、女3例,年龄(48.10 ± 12.97)岁,本次病程(25.47 ± 12.78)h;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男29例、女1例,年龄(45.20 ± 13.19)岁,本次病程(22.07 ± 12.14)h;联合组男24 例、女6 例,年龄(42.07 ± 11.76)岁,本次病程(22.80 ± 11.35)h。四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Py2020055),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给予依托考昔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120 mg 口服,每天1次,连续7 d。饮食方面,限制饮酒,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高嘌呤食物以及富含果糖的饮料,控制食物(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和总热量;多吃有助于降低尿酸的蔬菜、水果、奶制品等碱性食物;多喝水以促进尿酸排泄。运动方面,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并制动患肢,疼痛缓解后72 h方可逐渐恢复活动量;运动量由小开始,以舒缓、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如太极拳、散步等。
1.2.2 腕踝针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操作流程参照《腕踝针疗法》[6]和《针灸技术操作规范》[7]。患者取舒适体位,疼痛局部用75%乙醇消毒。操作者拇指在下,示指、中指在上,三指固定好针柄,针尖以30°刺过表皮层后尽可能在皮下平行进针约1寸,进针缓慢,不必捻转进,针刺方向“趋向病所”,以不引起酸、麻、胀、痛等感觉为准。若针刺入后痛觉未缓解,可调整针刺位置、方向、深度。进针完毕,用一次性无菌输液贴固定,留针30 min。每天1次,7 d为一个疗程。
1.2.3 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苗药五藤散冷湿敷治疗,操作流程参照中药溻渍法临床外用技术规范[8]。取黑骨藤30 g、雷公藤20 g、大血藤30 g、鸡血藤30 g、香血藤30 g、小花青风藤30 g、络石藤30 g、麻黄20 g、桂枝30 g、乳香20 g、僵蚕30 g,加入75%乙醇泡制成苗药五藤散液,放入冰箱冷却至10~15 ℃。将医用无菌纱布浸入药液后取出拧干,冷湿敷于患处,以保鲜膜包裹固定。每10 min 更换一次纱布,持续湿敷20 min。每天2 次,7 d为一个疗程。
1.2.4 联合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联合苗药五藤散冷湿敷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症状体征积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采用痛风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于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
1.3.2 中医证候积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于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评价患者的中医证候症状。
1.3.3 关节疼痛评分及疼痛、肿胀缓解时间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痛风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于每日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 d 评估疼痛、肿胀程度,记录患者疼痛、肿胀缓解时间(患者疼痛强度和肿胀程度降至50%以上的天数,疼痛缓解度=[(干预前VAS-干预后VAS)/干预前VAS]×100%;肿胀缓解度=[(干预前肿胀评分-干预后肿胀评分)/干预前肿胀评分]×100%。)。
1.3.4 血清炎症指标 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 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
1.3.5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受累关节功能恢复,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95%;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受累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实验室指标稍偏高,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为70%~94%;有效:主要症状减缓,受累关节功能明显好转,实验室指标升高明显,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为30%~69%;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30%。
1.3.6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服药后的胃肠道反应及针刺和冷湿敷后的局部皮肤情况和晕针情况,患者一旦发生任何不适,立即根据病情及时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腕踝针组分别为6、12、7、5 例及83.33%;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分别为5、8、11、6例及80.00%;联合组分别为9、16、3、2 例及93.33%。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高于腕踝针组和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P均<0.05)。
2.2 四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四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 s)
表1 四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与腕踝针组比较,cP<0.05;与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比较,dP<0.05。
组别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腕踝针组 治疗前 治疗后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治疗前 治疗后n 30 30 30 30临床症状体征积分7.03 ± 2.25 3.43 ± 1.52a 7.07 ± 2.15 2.37 ± 1.25ab 7.13 ± 2.13 2.37 ± 1.10ab 7.15 ± 2.06 1.70 ± 1.09abcd中医证候积分26.27 ± 8.88 19.17 ± 4.79a 24.80 ± 8.10 15.73 ± 4.95ab 24.20 ± 8.21 15.53 ± 5.32ab 24.20 ± 8.43 12.63 ± 4.94abcd
2.3 四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四组治疗前后VAS比较(分± s)
表2 四组治疗前后VAS比较(分±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与腕踝针组比较,cP<0.05;与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比较,dP<0.05。
组别对照组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联合组n 30 30 30 30 VAS治疗前8.07 ± 1.51 7.57 ± 1.52 7.57 ± 1.43 7.50 ± 1.53治疗后4.27 ± 1.23a 2.93 ± 1.31ab 3.07 ± 1.46ab 1.73 ± 1.23abcd
2.4 四组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比较 见表3。
表3 四组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比较(d,± s)
表3 四组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比较(d,± 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腕踝针组比较,bP<0.05;与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比较,cP<0.05。
组别对照组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联合组n 30 30 30 30关节疼痛缓解时间4.33 ± 0.96 3.73 ± 0.69a 3.63 ± 0.96a 2.47 ± 1.04abc关节肿胀缓解时间5.03 ± 0.89 4.30 ± 0.95a 4.00 ± 1.02a 2.30 ± 1.02abc
2.5 四组治疗前后血清ESR、CRP、WBC 比较 见表4。
表4 四组治疗前后血清ESR、CRP、WBC比较( ± s)
表4 四组治疗前后血清ESR、CRP、WBC比较( ±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与腕踝针组比较,cP<0.05;与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比较,dP<0.05。
组别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腕踝针组 治疗前 治疗后苗药五藤散 冷湿敷组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治疗前 治疗后n 30 30 30 30 ESR(mm/h)34.17 ± 6.92 25.07 ± 5.28a 32.87 ± 5.15 22.43 ± 3.34ab 32.57 ± 5.95 21.77 ± 4.70ab 31.57 ± 6.76 19.10 ± 4.75abc CRP(mg/L)25.17 ± 6.34 18.50 ± 5.08a 23.97 ± 6.26 15.87 ± 4.47ab 23.40 ± 5.59 15.87 ± 5.07ab 25.03 ± 5.79 13.20 ± 5.05abcd WBC(×109/L)11.80 ± 2.51 8.97 ± 2.14a 11.43 ± 2.27 7.87 ± 1.74ab 11.60 ± 2.30 7.77 ± 2.13ab 11.33 ± 2.17 6.67 ± 1.75abcd
2.6 四组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过程中四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皮肤发痒、红肿、破溃及晕针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之热痹、湿痹范畴,其临床证型以湿热蕴结型最为常见[11],症见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重者伴发全身多处痛风石、骨畸形及功能障碍。其病因病机关键是湿热内阻脾胃、肝脾肾亏虚、痹阻经络,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化瘀通络为主。
腕踝针是一种起源于电刺激疗法的特色新兴疗法,具有行气和血、平衡阴阳、快速止痛等功效。其作用原理为十二皮部原理[12],将人体以前后正中线和横隔水平面为界划分为左右两侧、上下两段及六个对应区,并根据病症或原发病灶所在区分别于四肢腕部上2 寸和踝部上3 寸处确定对应进针点。取穴时遵循“分部取穴、分别取穴及上1 穴”的原则。该疗法不仅起效迅速、操作简单、经济安全,且相较传统针刺而言,更强调“没针感”理念,患者接受度较高。湿敷法是祖国医学溻渍疗法中的一种,是将纱布或棉絮浸满药液拧干后敷于病变处,药物通过肌腠毛窍、脏腑、经络作用于全身,发挥疏通气血、止痒祛风、软坚散结等功效[8]。湿敷法包括热湿敷和冷湿敷,其中冷湿敷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热症,通过蒸发水分降低患处温度,收缩皮肤局部血管,消退炎症,减轻患者不适感。与内治法相比,此法不仅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且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有效避免了胃肠道环境及肝脏“首过效应”对药效的影响。本研究中冷湿敷所用药物苗药五藤散来源于贵州民间,含黑骨藤、青风藤、香血藤、大血藤、络石藤等成分,其君药黑骨藤祛风通络止痛,臣药青风藤、香血藤祛风除湿活络,佐药大血藤、络石藤祛风通络、败毒活血、凉血消肿,使药冰片透皮、透邪,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之效[13]。腕踝针与苗药五藤散冷湿敷联合,可最大程度地发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本研究结果显示,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高于腕踝针组和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表明腕踝针组联合苗药五藤散冷湿敷能够提高治疗疗效,其效果优于单一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诱导的炎症级联反应,其炎症介质包括前列腺素(PG)、白三稀B4、白细胞介素1/6/8、肿瘤坏死因子α 等。PGE2 作为PG 中的一种,主要经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剂途径合成,不仅能使机体产生发热、水肿、疼痛等炎症症状,还可提高机体对疼痛刺激的敏感度。本研究基础治疗药物依托考昔片为新型特异性COX-2 抑制剂,可有效阻止前列腺素等物质的合成,从而起到消炎、解热、镇痛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四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VAS 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尤以联合组最低;在缓解关节疼痛、肿胀时间方面,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及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尤以联合组最优,说明四种干预方法在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VAS、缩短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时间都有治疗效果,腕踝针组、苗药五藤散冷湿敷组和联合组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最优。其机制可能是由于依托考昔片药物作用效果和腕踝针针刺作用效果或苗药五藤散冷湿敷作用效果相互叠加有关。
ESR是人体全身或局部组织急性感染的实验室常规检查指标,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的ESR 会随着凝血功能如纤维蛋白原的改变而改变[14]。而CRP、WBC 是炎症反应的血清学灵敏指标,二者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均明显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预测疾病炎症水平和发生率[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四组血清ESR、CRP 及WBC 相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尤以联合组改善最优。这说明在口服依托考昔片的基础上加腕踝针联合苗药五藤散冷湿敷在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炎症水平方面有治疗效果,各项治疗方法的作用效果相互叠加,发挥了显著的抗炎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四组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发生心悸、呼吸困难、过敏等全身反应以及皮肤发痒、红肿、皮疹、破溃等局部皮肤不良反应,表明腕踝针、苗药五藤散冷湿敷及二者联合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安全性高。综上所述,腕踝针和苗药五藤散冷湿敷治疗用于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且二者联合较单一疗法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