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牧有为课程体系的建构探究
——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课程规划实践案例

2023-02-10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苏苑勋

新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校课程

◎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 苏苑勋

创办于1945年的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最初名叫大策直街小学,附近就是康有为的家族围绕现代教育创办的小蓬仙馆。学校依托独特的名人资源,大策直街小学根据自身的办学文化和资源特色,于2006年易名为康有为纪念小学,目前有47个教学班,在校生近2000人。

学校以康有为先生的改革创新、积极进取精神为底色,并将这种精神融合到教育中,聚焦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与创新,五育并举,立足课堂,高效提质,力争办一所教育改革先行的实验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虚拟实验校、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技管理的科学课”全国示范校、广东省人工智能实验学校、广东省基础劳动教育学科教研基地学校、广州市德育示范校、广州市红色教育示范校、广州市学校高水平艺术团队(合唱)、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 毽球)、广州市科技教育特色项目(茶文化、机器人、车辆模型)、广州市劳动教育试点学校、荔湾区赛艇高水平团队等。学校在书香校园建设、家校协同、艺术特色、人工智能教育等方面,均位列区域学校前列,成为了自牧有为,敢为天下先的教育改革实验学校。

现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2022年版)》等文件精神,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谈谈该校课程体系的规划和构建。

一、为国育人的“有为教育”理念

1.“有为教育”的理念分析

有为教育,就是“强国有我,年轻有为”的延伸。十分契合“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根本任务和精神旨归。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育人育才展开,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特色,结合康有为先生的教育精神与办学理念,以及一代思想巨擘对于现代教育的巨大影响去开展和开发一系列相关课程和活动。康有为纪念小学秉承与发扬康有为先生的现代教育理念,深挖其中蕴含的教育资源,确立了“有为教育”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规划基石,围绕“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体育人的教育体系。“有为教育”是我们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的实践样态、课程规划和理论概括,是学校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内涵发展的延伸,也是依据学校自身实际总结出来的教育理念。

2.“有为教育”的价值追求

学校的办学理念:立社会志,做有为人。“让每一个孩子立社会之志、做有为之人”是教师的教育价值追求。全体教职员工凝心聚力、追求卓越,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敢于创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培养爱家国、敢担当、勇创新、有梦想的有为少年。

我们坚信,有为是生命的一种姿态;我们坚信,过自牧有为的生活是最自在的;我们坚信,每个人都向往自牧有为的人生;我们坚信,学校是通往有为人生的必由之路;我们坚信,自牧有为是优秀教师的精神特质;我们坚信,让每一个孩子立鸿鹄之志、做有为之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教育者的使命。

二、为党育才的自牧有为课程目标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的文明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文明的传播、继承,乃至发扬光大,需要教育,而且是自发自为的教育,我校以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多元融合模式的自牧有为课程体系。

自牧有为课程是学生人生的一次身心“摆渡”,课程学习是学生成长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教育,教育需要载体,而课程就是最好的媒体,它包含知识、学问、兴趣、爱好、审美等。课程目标是落实教育目的的有力保障,是培养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准则和指南。我校“自牧有为”课程围绕“自牧、生活、经历、生长、场景”展开,具有诗意的丰富性,也有操作适用性,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

课程即自牧,即自我修养。自牧,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放牧自己。《易传·象传上·谦》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自牧包含了自由、自在、自理、自律、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重等多重含义。自牧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立其志,养其心,导其行,展其能,成其才。

课程即生活。我们坚信“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切课程也都是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都围绕着“生活”展开积极的思考与创新。

课程即经历。我们坚信,课程即丰富经历,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课程中体验生活、强健体魄、热爱劳动,在课程的体验中获得适合自己的成长养分。

课程即生长。我们坚信,教育即生长,儿童是一粒期待发芽开花的种子,每个儿童的种子属性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能在这片自牧教育课程的沃野中,逐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课程即场景。我们坚信,场景课程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广州是一座大城市,各种学习资源丰富,课程设施便捷,这种场景式课程的开展,非常有前瞻性,学习场景的多元性与舒适性、资源的丰富性与易得性,让所有场景都能释放出教育的能量,让所有时空成为课程的场景。

学校基于学生现实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围绕学科素养,分析学校课程发展优势,确定了校本课程目标—让孩子过自牧有为的学习生活,打造课程情境,为每个孩子的人生增添一抹亮色,让其富有个性地成长,并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学校不断开发和更新校本课程,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精准定位,目标准确,科学施策,让自牧有为课程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在品德、智力、体质、审美等方面实现预期设定的目标,分阶段、分学段、分社团进行培养,这是我们开设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在学校课程体系里,国家课程有统一的课程目标,而社团课程、节日文化课程、研学课程、本土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等属于开放性课程,其课程目标受多方因素影响,有一定的发展性与可变性,因此,课程目标的设定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奠定基础。

康有为纪念小学课程(包括校本课程)的设计都是依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定制的,小学阶段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多样性,旨在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找到最佳的可能性,让孩子在自牧有为课程体系学习中认识自己的优势,寻求通往幸福人生的路径。

三、课程的设置,让自牧有为教育体系开花结果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加德纳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具有8种最基本的智力,只是因为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导致学习效率和结果不同。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学校重构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之中,让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更好地发挥,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更大程度地开发出自己相应的潜能,努力实现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五育皆优的办学目标。学校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学科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展示,初步形成了兼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科体系不断优化的“四类五牧系列”自牧有为课程体系,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多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培育复合型人才,不断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1.自牧有为课程体系的构成

在五育并举的自牧有为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紧紧围绕新课程方案核心精神,以“四类五牧系列”层层展开,分步实施。

四类课程是:基础学科课程、社团个性课程、项目式研究课程、传统文化活动课程。

五牧课程系列是“自牧有为”课程的骨干支架,包括四大类课程。

(1)语言系列—我们希望有为学子通过学习语言、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等,能做到善于表达,长于沟通,精于阅读,文雅通达的时代文人。课程涵盖语文、英语、阅读、演讲、辩论、语言艺术等课程。

(2)思维系列—思维能力是非常基础和广泛的能力,一般包括理解力、分析力、比较力、整合力、概括力、推理力、论证力、演绎力、判断力等,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好指的是其身上具备了以上几种能力,它也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国家教育就是要培养智力超群的人才,填补高精尖技术人才的短板,我们的教育就是链接当下和未来的教育。

我们希望课程能开发有为学子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学习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种方式去分析问题,培养思想高远,具有创新意识,敢想敢干的有为人。课程涵盖数学、项目研究性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科学等。

(3)体艺系列—体育能塑造学生的人格和体格,而艺术则培养学生的情怀,让学生在体艺方面百花齐放,成为多才多艺,健美有为的一代新人。课程涵盖体育、音乐、美术、粤剧、书法、剪纸、合唱、舞蹈、民乐等课程。

(4)科技系列—我们希望通过课程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应用最新的技术,积极探索科学的奥秘,感悟科学的无限可能。借助人工智能去探索未来,超越现在,超越自我。课程涵盖信息技术、科学、AI人工智能课程、航模、无人机、电子制作、无线电定向等课程。

(5)品格系列—康有为先生在德育方面有鲜明的主张,“重精神,贵德育”崇尚道德修养,注重激励气节。牧道,意为传承和发扬有为精神,培养有为之人。课程涵盖道德与法治、劳动实践、志愿者服务、传统文化活动性课程等。

学校积极联系社区内博物馆资源,开设相关课程供学生亲临历史文化展览、体味特色文化;充分利用本地区声名远扬的茶叶资源,结合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学生开设茶礼仪、茶艺表演等相关主题课程活动;此外还将少先队活动与社区志愿服务相连,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活动中去,在实践中体悟课程的魅力。学校不断拓展社区资源,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多种多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幸福成长提供了一片沃土。

社会需求及学生身心发展决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性;知识的更新促进了课程设置的丰富性;智能时代改变了课程实施在组织形式上的多样性。学校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出发点,还开设了学科融合的项目式课程,精准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尝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2.多元的课程实施

学校课程实施方式是孩子接受课程学习的途径。“互联网+”时代,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主导,倡导“线上自主探究+线下协作研讨”的个体与小组相融合的学习方式。学校尽可能在保证国家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借助学校的计算机、学生的平板电脑、家长的智能手机等工具,充分利用家校合育资源,让专业老师去指导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与驱动任务,开展个性化、自主化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进程、课程内容、学习效果评价上实现自主性,实现学习自牧的教育目标。课程实施的模式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式教学、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法、特殊案例教学法、分层式小组合作学习等,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将学习与现代互联网深度融合,让自牧有为教育体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此外,激活学校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课程组织者,关注对教师的学习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组织跨学科的教师成立课程项目推进小组,从规划、筹备、实施、评价分工合作,让课程实施路径更灵活多变,更富有成效。

3.课程硕果:自牧课程体系全面开花

在自牧课程体系的有序构建与实施下,学校校本课程教育成绩喜人,比如学校的合唱队连续九年蝉联广州市合唱节比赛一等奖;语言艺术队在广州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赛艇队在广州市青少年运动会中荣获第一名;国际象棋队在广东省国际象棋校际比赛中勇夺冠军。学生参加广州市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比赛分别获得冠军和季军;参加广东省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比赛获团体一等奖,并代表广东省参加我国首次举办的世界机器人比赛,取得了骄人成绩,更有多名有为学子在全国建筑模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概而言之,学校找准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指导,以五育融合为抓手,以自牧有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在素质教育的土壤里,不断突破原有学科边界,融合丰富学科知识体系,创新学科学习新形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在自牧有为的教育大花园里,培育祖国未来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学校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学校推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奇妙学校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