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践行“四力”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以《孝感日报》为例
2023-02-10周应涛
周应涛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湖北省孝感市于2021年初开展“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7月中旬,孝感日报社组织开展了“走进乡村看小康、三项行动促振兴”全媒体蹲点采访活动。一个月的时间里,记者们分成7个小分队,深入全市50多个乡镇、村(社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表文字、图片、视频各类新闻作品220多篇(幅),新媒体平台累计阅读量超过50万人次。
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记录了孝感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人民小康的生活图景,也是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生动实践。
一、增强“脚力”,深入新闻现场
(一)深入基层,捕捉“活鱼”
记者通过阅读材料、座谈交流等,也能掌握一定的新闻素材,但这些都是“别人嚼过的馍”,总是少了那么一份新鲜的滋味。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实际,才能捕捉到鲜活的新闻。
我们在大悟县新城镇采访时,见到了乡村广场舞的火热场景。“晚上7时05分,激情动感的音乐声准时响起,整个广场顿时热闹起来。劳累一天的人们吃完晚饭,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聚集到广场上,尽情地享受广场文化带来的乐趣。除了和着音乐跳舞的妇女,还有嬉戏追玩的孩童、摇扇纳凉聊天的老人、摆摊叫卖的小商贩。更多的,是来看热闹的群众。”文化广场上有休闲亭廊,有绿化景观,还有“星级”公厕,旁边的电商超市也即将开业。广场舞领队田育玲说,怎么也没有想到,镇里会修建一个这么气派上档次的文化广场,她感到“幸福来得太突然”。
记者深受触动,新闻特写《小广场带来大幸福》一气呵成。作品通过对现场的细致描述和人物个性化语言的选用,让群众在功能镇区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跃然纸上。
(二)身临其境,激发热情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主编丛玉华曾说:“采访,是一种抵达。”这种“抵达”,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某一方面的深度契合,从而激发强烈的写作热情。这样写作的新闻作品,才能够打动读者。
在大悟县河口镇顺山村采访时,我们和村民们坐在村口池塘边的凉亭里,看远山青翠欲滴,望天边云卷云舒,美好的乡村环境让人感觉十分惬意。村民们把“茶”话桑麻,畅谈农村新变化。68岁的彭绍金一连说了三个“好”,我们听着也不觉得突兀,反而在心里引起强烈共鸣。美丽新农村对各类人才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新闻作品《乡村如画 人才回流》于是也水到渠成。
二、增强“眼力”,发掘新闻细节
(一)发掘有现场感的细节
好新闻能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现场”。记者要运用人物、景物、环境、气氛的描写等手段,再现新闻发生时的具体场面,使受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比如新闻作品《好生态好稻米 好生活》的开篇就是这样描写的:“青青稻田旁,一条小路直通鸭舍。上千只鸭子分成一段一段,每段都有几只大鹅带领,摇摇摆摆地从池塘边走了过来。遇到我们在路旁‘围观’,它们在短暂的不知所措后,纷纷张开翅膀,‘嘎嘎’叫着从我们身旁冲了过去。这是7月29日,我们在大悟县三里城镇望山村见到的生动一幕。”寥寥数语,画面感十足。记者接着交代,因为这群鸭子的加入,水稻生产链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不打杀虫剂、不撒除草剂、不施化学肥料,“稻鸭香米”口味清香、软糯,被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入选“荆楚美味之湖北好网货”。好生态,产出好稻米,让农民过上好生活,文章主题呼之欲出。
新闻现场感的强弱取决于记者的观察是否敏锐、细腻和深刻,也取决于记者是否具有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准确地表达事物的能力。所以,记者要亲临新闻现场,选好观察角度,“五官”并用,不放过任何一点有价值的细节。
(二)发掘有感染力的细节
人民日报社前总编辑范敬宜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说:“生活感染了你,你又通过自己的笔感染了读者。”可以说,感染力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不能感染人的新闻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
大悟县三里城镇柏园村原来没有任何产业,几乎是全县最穷的村。严四毛带领大家发展茶产业后,“村因茶而兴,民因茶而富”。记者在新闻作品《大家一起走 才能走得远》中选用了村民言谈中的一条俚语“山大水恶,出门就爬坡;富人少,穷人多,有女莫嫁柏园窝”,不仅印证了现在的发展成就,也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以前人们只送冬天厚重衣服来洗,现在连夏天的短袖都送过来洗;以前500元的衣服都嫌贵,现在几千上万的衣服也常见。大悟县河口镇洗衣店老板孙乔简单的一句话,被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写进新闻作品中。通过这样的一句话,近年来的乡村巨变,读者也能“感同身受”了。
在全媒体蹲点采访中,记者作风扎实了、采访深入了,报道文风朴实了、空话套话少了、场景细节多了、语言鲜活生动了,新闻作品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自然也就有了。
三、增强“脑力”,提炼新闻主题
(一)抽丝剥茧
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在掌握大量新闻素材的基础上,记者需要对新闻素材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寻找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内核”。
在大悟县三里城镇柏园茶场采访时,记者听到了外来客商严四毛承包荒山,艰苦创业的故事;听到了柏园村依托茶产业,甩掉“穷”帽子的故事;听到了外出人员汪坤返乡创业,发展农庄经济新业态的故事。在政府扶持、村民参与和客商引领下,柏园村聚力发展茶产业,村集体和村民年收入大幅增长,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也越走越宽广。
从大量的新闻素材中,记者从客观的角度来观照微观,以全局的眼光理解事实,提炼出“大家一起走,才能走得远”的新闻主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一线串珠
主题具有思想统摄力,是所有新闻事实都具有的某种特质。记者要做的,就是发掘新闻素材的共有特质,发现贯穿始终的那根“线”。
在大悟县河口镇顺山村采访时,记者遇到这样的三个人:曾在武汉做了40多年生意的彭绍金,眼见家乡旧貌换新颜,于是便回乡安度晚年;从顺山村曹家湾走出去的画家曹国富,带母亲回老家休养,并发挥所长举办农民画展;孝感人孙亚舟在顺山村侯家冲水库旁承包了150亩土地,立体化种植猕猴桃、红松茸菇等特色产业。不论年龄、身份,他们都是被顺山和美乡村建设所吸引,返乡投身新农村建设,“乡村如画、人才回流”的主题就自然“蹦”了出来。
主题提炼出来后,记者可以“一线串珠”,把新闻素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整体。这样,新闻作品就会显得主题明确,条理清楚,脉络清晰。
四、增强“笔力”,讲好新闻故事
(一)讲好普通群众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并指出“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要从小处着眼彰显大主题,以平民化视角讲述老百姓故事。
在报道应城市汤池镇功能镇区建设时,记者讲述了一个“拒不赴沪”的故事。黎四红小超市的生意近年越来越红火,除了经营副食杂货,他还将超市楼上的几间房改成了民宿,一年下来能赚近10万元。儿子在上海安家后多次提出接他们去大城市享福,但黎四红却舍不得离开汤池,“这里虽然不如上海,但这里的小幸福却胜似上海呢!”
在报道安陆市雷公镇实力产业建设时,记者讲述了一个“夫唱妇随”的故事。邓朝忠是白兆村花果山生态采摘园负责人。他2015年返乡创业,短短几年就把光秃秃的“石头山”建设成为瓜果飘香的“花果山”。每年黄桃成熟时,妻子蓝丽谨开通网络直播,吸引来自武汉、广水、云梦、应城的游客自驾前来采摘、尝鲜。
普通群众的故事,很容易让受众在阅读时产生情感代入,获得心理共鸣,形成新闻宣传的价值认同。通过上面这两个故事,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主题就深深印刻在读者的脑海了。
(二)讲好高质量发展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要讲好火热发展故事,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新闻作品《一根莲藕鲜四季》讲述了汉川市惠致农贸食品有限公司的“保鲜”故事。在莲藕种植时逐“鲜”,选种“大白胖八月莲”品种藕,味道鲜甜、口感粉糯;在莲藕加工上保“鲜”,一款产品要经过近百次技术调整,确保最大化保留鲜甜的味道与脆爽的口感。
新闻作品《一颗冰糖桃的“新生”》讲述了一个矢志不渝、接续创新的故事。孝南区杨店镇将军贡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刘务极历时8年,成功摸索出“冰糖桃”的培育新技术,推动了当地桃产业从“量”到“质”的转变。刘务极因病去世后,其妹刘云继承哥哥遗志,继续探索“冰糖桃”避雨栽培技术。
新闻作品《“虾兵蟹将”上“网”横行全国》讲述了水产大市汉川市构建“互联网+”的故事。湖北蟹乡虾谷汉川水产大市场,在天猫、淘宝、拼多多开设旗舰专营店,组建直播团队、外聘“网红”,通过线上引流、线上下单,线上推介、线下交易,搭建产供销一体化平台。不只“虾谷”,还有天赐湖宝、一品蟹业等一批电商企业,让汉川虾蟹在网上“横行霸道”。
新时代风云激荡,最不缺乏的就是鲜活素材。记者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践行“四力”,讲好火热发展故事,为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