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活态传承视域下铜梁火龙龙舞艺术的创新发展

2023-02-10邓德祥罗涵冰

戏剧之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龙舞铜梁火龙

邓德祥,罗涵冰,周 熹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 400065)

2006年5月,“中华第一龙舞”铜梁龙舞荣登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源并发展于铜梁高楼镇“火龙龙舞”被冠为“龙舞”之首,铜梁火龙龙舞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第一支“国家舞龙队”,多次受文化部派遣参加中外文化交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一、铜梁火龙龙舞的发展现状

(一)铜梁火龙龙舞传承面临危机

1.火龙龙舞传承人与表演人员老龄化严重

随着现代化不断发展,乡村年轻人就业选择越来越多,火龙龙舞一时间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承受阻。目前的火龙龙舞表演,很多中老年表演者依然是火龙表演的中坚力量。铜梁火龙龙舞虽然已经引入高楼镇小学和铜梁区中学的培养计划中,但随着这些学生分散考入各高校后,大多数高校、高职院校并没有组建专门的舞龙社团,没有施展和提升火龙龙舞表演的平台,后续从事火龙职业表演的寥寥无几,极大影响着铜梁火龙龙舞的传承与发展。

2.火龙龙舞传承对象和模式单一

目前铜梁火龙龙舞非遗传承方式多是传统师徒式、家族式等传统方式[1]。传统师徒制以“言传身教”为主要传授方式,师傅对徒弟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容易出现“师傅难做,徒弟难觅”的现象。火龙龙舞的家族式传承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单位为基础,对传统龙舞表演技艺进行世代传授,因传统观念的制约,家族式传承过程中易出现“技不外传”的现象,而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拥有火龙舞表演技艺的家族成员纷纷谋求火龙龙舞之外的职业,出现了家族“技无承袭者”的现象。在教学模式上,传统师徒制教学一方面缺乏理论指导,大多为“师傅的技艺传习”;另一方面,师徒传习过程中容易形成固化思维,缺少创新内容的教学,阻碍了铜梁火龙龙舞在传承过程中的创新。传承对象和传承模式的单一,使得铜梁火龙龙舞传承的广度受到影响。

3.火龙龙舞技艺传承完整性受限

火龙龙舞表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铜梁火龙龙舞表演过程和其他种类的龙舞表演不同,它融合了民间的“打铁花”技艺作为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烘托气氛、将表演推向高潮的作用。所用铁水温度高达1500℃,危险系数极高,有经验的师傅在表演过程中也需要谨慎掌握力度、打击位置和角度来保证铁花绽放的效果,同时要避免个人以及场外观众身体受到灼伤。在学习“打铁花”技艺期间,龙舞表演者也很容易被铁水烫伤,需要个人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练习。因此,在校园内开展教学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只能将火龙龙舞的舞龙表演技艺引进校园,用水花代替铁花进行教学。因此,火龙龙舞的技艺传承完整性受限。

(二)铜梁火龙龙舞文化产业发展单一

现代化发展为铜梁火龙提供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方向,但目前铜梁火龙产业主要集中在龙舞表演方面,参与的活动形式多为龙舞比赛和国内外演出,产业发展方向单一,整体缺乏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的机制。铜梁火龙的相关文创产品在市场中存在感较低,且产品缺乏创意,没有展现铜梁火龙龙舞的特色。现有火龙工艺品的生产品种主要集中在火龙表演的道具方面,火龙文创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突出表现,也未能产生足够的经济效应。

二、完善火龙龙舞传承体系,拓宽火龙舞传承路径

(一)健全政策体系,落实火龙龙舞传承综合性措施

1.建立健全传承人保障制度

政府一方面应对铜梁火龙非遗传承人提供经济上的扶持与奖励,提升他们的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非遗传承人开发、传承技艺,并不限于家族传授。当然,政府要给予相应的专利申请、法律保护措施,为非遗传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2.建立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机制

建立鼓励民间各种形式的火龙龙舞组织和文化机构的发展机制,特别针对火龙文化链条比较薄弱的环节给予大力扶持,适当赋予民间火龙龙舞组织一定的权利,对于民间自发组织的火龙活动提供场地和经费补贴。

3.完善青年表演与创新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政府联合高职院校,构建铜梁火龙龙舞的培养体系,聘请舞龙相关研究人员,与火龙龙舞传承人共同为高职院校提供优质教学,为火龙龙舞的活态传承提供保障。

(二)集聚社会资源,拓宽火龙龙舞传承路径

1.建设龙舞数字博物馆

根据实地调研,铜梁博物馆的龙舞馆布置华丽,陈列的主要是铜梁不同种类的龙舞表演道具以及几次重大表演事件的音频资料。从普通参观的角度看,该龙舞馆较好传播了龙舞艺术与文化,但是从专业研究和交互体验的角度而言,缺乏对龙舞的历史物件和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同时,观展过程缺少与参观者互动的交互装置。火龙龙舞作为铜梁龙舞的压轴表演,看过表演的参观者会想要通过博物馆深度了解火龙的表演技艺、打铁花的流程、动作和技术难点,而没有看过表演的参观者更需要通过博物馆初识火龙表演,但表演的录影视频无法呈现火龙表演的精彩,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交互装置来真实还原表演现场是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思路。在资料保存方面,除了物质的展陈,还应该以数字记录、信息可视化的方式进行保存和展示。

2.政府设立火龙艺术文化产业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火龙文化的发展方向,主导以火龙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为火龙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业的有效融合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

3.在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火龙龙舞专业

在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火龙舞专业,聘请火龙舞传承人进校授课亲传技艺,让学生更加了解火龙文化及火龙技艺,拓展火龙技艺传承的覆盖面。依托专业设置,培养火龙龙舞产业链各类专业人才,为火龙龙舞的发展提供持续保障。

三、融媒体助力火龙龙舞文化传播新思路

在融媒体时代,我们要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传统媒体的优势是可以全面诠释非遗的文化内涵,信息传播内容相比于新媒体来说更加具体化、专业化。铜梁火龙可以借助媒体优势创新传播视角和传播内容,在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需求的前提下更全面地传播铜梁火龙文化的内涵。铜梁区政府可以联合重庆市文化与旅游委共同打造一部铜梁火龙龙舞纪录片,记录和传播或火龙龙舞的发展史,科普火龙龙舞文化。相关部门应积极与当下各主力电视频道或电视热播综艺节目合作,合力打造关于铜梁火龙龙舞的相关栏目,阐释火龙龙舞文化故事,以故事的形式传播火龙龙舞新时期的文化内涵。

新媒体的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提供了更多渠道,在非遗传播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2]新媒体的多元传播手段和传播平台深受现代年轻人喜爱。铜梁火龙文化宣传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H5小游戏等,挖掘用户需求,精准投放宣传内容,向广大群众宣传和普及铜梁火龙文化知识和内涵,增强与群众的互动性。例如,可以开发一款铜梁火龙H5游戏,吸引年轻群体的加入,以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助力火龙文化的传承,引发群体共鸣,从而主动分享、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既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也有利于火龙文化的传承。

四、科技赋能推动火龙龙舞创新发展

(一)火龙龙舞“打铁花”技艺提升

铜梁火龙龙舞最大的特色就是融合了民间“打铁花”技艺,在火龙龙舞表演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打铁花”环节,表演者需要用尽全身力气击打铁水,使高温铁水均匀地撒开在龙舞表演的上空,像烟花般绽开。整个过程需要讲究铁水开时的高度和散开的程度,如果技艺不佳、击打力度不够或击打位置不准确,就会导致铁花的高度和绽放程度受到影响,还会给龙舞表演者以及场外观众带来烫伤的危险。因此,打铁花技艺需进一步优化、创新,将传统模式、花样与时代相结合,提升游客的感官体验。一是针对打铁花表演难度较大、表演受场地空间的限制,可将打铁花技术与现代高科技有效结合,运用于裸眼3D、VR等技术运用到火龙舞的表演过程中,创新打铁花在火龙舞表演过程中的呈现方式,从而不受场所的限制。二是针对“打铁花”自身的危险性,可以通过科技研发,加快铁花在空中的冷却时间,或者研制电子铁花,确保铁花在降落时不伤害到表演者与现场观众,还可以通过技术研发,对铁花在空中绽放的形状进行改善,提升火龙龙舞的表演效果。

(二)“火龙龙舞”表演的持续创新

火龙龙舞的创新是建立在文化传承基础上的形式创新。在表演形式上,火龙龙舞可以聘请专业的舞龙教练,参考竞技舞龙的技术动作来创新原有的技艺,提高舞龙表演的审美与挑战;在音乐上可以尝试新乐器的加入,聘请专业的音乐人才,结合火龙龙舞的表演动作和技巧,编排新的节奏和音乐,也可以选择与火龙龙舞文化价值一致的曲目作为火龙龙舞表演的伴奏。持续创新可以让火龙龙舞表演保持活力和生命力,在不同时代依然能够凸显其文化价值与精神。

五、“火龙+”模式激活火龙龙舞发展新动能

(一)“火龙+旅游”模式

旅游业是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当前铜梁火龙文化的资源优势正向市场资源优势转化,文化的产业形式不单单是在商演上的盈利,而是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在“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下,铜梁高楼镇要抓住机遇,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把“以文促旅,以旅兴文”作为重要的战略思想和发展路径进行规划,将高楼镇街景进行整体规划,打造具有火龙文化特色的旅游小镇,建立集火龙龙舞表演、火龙文创产品、火龙文化体验、火龙景观、火龙艺术餐厅、火龙文化民宿于一体的火龙文化产业综合体。一方面,通过融媒体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从而促进火龙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财政和村民收入的提高,从而助力火龙龙舞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二)“火龙+文创”模式

文创产品开发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铜梁火龙文创必须要立足当代文化消费语境,面向市场文创产品消费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政府或火龙龙舞机构应与文创公司或高校设计专业合作开发火龙龙舞的文创产品,依托火龙本身的文化艺术价值开发火龙文创产品。在设计风格和品牌打造方面应注重对火龙自身文化与艺术特色的保留,在产品形式和品类上进行创新,打造火龙专属文创产品。以“文化的活态传承、创新利用”为核心,走文创振兴乡村的新方式。

(三)“火龙+研学”模式

铜梁火龙文化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诠释了中华民族的龙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对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重要意义。高楼镇政府可以依托火龙龙舞的文化价值,将火龙龙舞的表演技艺、火龙彩扎工艺介绍给广大学生群体。学生在游玩、体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火龙文化,让火龙文化在新一代年轻群体中活跃起来,让火龙文化通过研学得以传播。

六、结语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铜梁龙舞,其传承和发展关乎传统精神的弘扬,也关乎铜梁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作为铜梁龙舞之首的火龙龙舞艺术,如何随着时代的脚步发展、传承、创新,这需要更多的传承者、表演者、研究者去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龙舞铜梁火龙
灯会迎春,一夜鱼龙舞
铜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的传承与开展现状分析
火龙果园之行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六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断龙舞
“火龙”来袭
小火龙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
铜梁农村综合广播信息工程方案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