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笛演奏中的指法与调性关系研究

2023-02-10贺俊宇

参花(下) 2023年1期
关键词:颤音竹笛指法

◎贺俊宇

竹笛音色特殊,在表演中以空灵著称,其灵动、美妙的声音总是耐人寻味,让人印象深刻。我国竹笛文化悠久,属于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元素,竹笛演奏有很多技巧,指法练习至关重要。但在演奏竹笛时,许多人会被指法与调性的问题困扰,例如使用筒音作2的演奏中(E调笛),为什么谱子是1=A呢?想要解释这一问题,就要明确指法与调性的关系,只有明确其中深意,才能更好地呈现竹笛音乐之美。

一、竹笛简介

(一)竹笛的结构

现实演奏中,想要弄懂竹笛演奏指法与调性的联系,就要掌握竹笛的结构。笛身材料为竹子,在我国众多竹子产地中,以余杭的白竹以及江浙一带的紫竹最为著名。竹身材料不同,竹笛音色也就不同。若以白竹为材料,实际形成的音色是比较清脆的,并带有明快之感,演奏时听众会比较愉悦。如果以紫竹为材料,竹笛音色较柔和、圆润。基于此,选料对竹笛的音准、音色有极大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吹孔膜鸣乐器类,竹笛之所以可以发出声音,与笛膜的关系紧密,嫩芦苇秆中的内膜是其主要材料。

(二)竹笛的音色

竹笛表现力丰富,在正式表演中可吹奏出连音、滑音等,并配合其他乐器,渲染情境。事实表明,竹笛自带的色彩性音符可表达不同情感,在一首乐曲中,无论有多少乐器,竹笛音色都非常独特,人们可以准确识别。除此之外,在表演中使用笛子,可增强自然之感,把听众带入大自然。

吹奏人员吹出的气流可让竹笛发音,气流与吹孔边棱碰撞,可以形成不同音阶。具体来说,吹奏人员通过风门,用平稳气流撞击吹孔前沿壁,在边棱作用下,气流分成向内和向外两部分,一部分进入笛子内,另一部分在笛子外面,得到“基音”。吹出气流的粗与细以及吹孔的角度,决定着竹笛的音度变化。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纠正竹笛音准误差较为稳妥的方法是调整气流速度,与此同时,巧妙控制气流角度。利用流向、速度等方面的调整,解决竹笛音准问题。

(三)竹笛演奏技巧

1.表演姿势

竹笛表演者在演奏中是面向观众的,所以表演姿势会影响演奏效果。表演姿势主要分两种:站姿与坐姿。站姿是否正确与气流的流畅有一定关系,站姿普遍应用于竹笛的独奏;坐姿相较于站姿,会影响气息流畅度,大型的民族乐队演奏中会应用该种姿势。通常竹笛演奏训练,都是选择站姿。遵循“两个垂直”的训练原则,头和笛身要垂直,同时保证手指和笛身垂直。训练中要放松肌肉、放松心态,动作和肢体要流畅配合。

2.演奏气息

气息训练是竹笛演奏的核心环节,属于训练的根本,直接影响演奏效果。气息特训时,需掌握吸气技巧,身体放松,用鼻腔吸气,要训练胸腹部位的肌肉,达到适宜程度。在呼气时采用口部呼气,胸肋两侧往外挤压,促使膈肌上提,通过这样的训练,保持气息的稳定性。另外,演奏竹笛时,气息应保持连贯舒缓,所以平时要加强长音、口风风门与音量的训练,适当增加循环换气训练,强化训练效果。

3.指法技巧

指法技巧较为重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表演中六孔竹笛应用最多,因此就以六孔竹笛的指法训练为例,对其技巧进行剖析。现阶段,竹笛的演奏方式很多,演奏者风格不同,指法特色也不相同,可分为南派和北派。指法训练过程中,为达到理想演奏效果,需要确保手指调度张弛有度,注意音准、持久和均匀。要在实践中,通过手指灵活配合,准确把控演奏音准。

4.舌部练习

除了上述内容外,在竹笛演奏中,还需关注舌部训练。作为竹笛初学者,其舌头的运用技巧通常难以把控,在演奏中属于难点。演奏阶段如果舌头不灵活,会扰乱竹笛演奏的气息,造成手指的局促。竹笛演奏中舌头的使用具有很大技巧性,可发挥画龙点睛的功效。日常训练中,舌头的练习要侧重吐音与花舌。

二、演奏中的指法与调性

(一)常见的竹笛演奏指法

1.倚音指法演奏技巧

在竹笛演奏中,倚音指法应用最多。如果演奏者的手指相对僵硬,会把音拉得很长,从而失去曲子的感情色彩。乐曲《喜相逢》表现的就是发自内心的隐忍和恋恋不舍的感觉。在演奏该曲目时,需要注意人物情绪刻画,借助细腻手法展现音乐。在乐曲的开篇,描绘的是离别场景,笛声要婉转悠扬。右手食指与中指要灵活配合,控制好间距,再加上腹部的震音,使表演情绪更加饱满。

2.颤音指法演奏技巧

颤音属于基本演奏技法,借助的是手指向前移动之后在重要节点不断重复揉搓,出现颤动的声波,颤音是特别的声音,其效果的达成需要有高超的演奏技术加持。[1]长颤音和短颤音的演奏存在区别,但都是由高音改变形成。经研究发现,短颤音大部分较为单一,在乐曲中增加短颤音,可以提升音乐的魅力。现实演奏中,颤音的音高相差2度,所以该演奏形式也被称为二度颤音。在竹笛演奏中,音高甚至超过2度,例如《枉凝眉》等。因此,在演奏颤音之时,需要通过技巧引导观众领悟竹笛演奏情感的改变以及体验从缓慢到快速的演奏技巧变化。

3.滑音指法演奏技巧

滑音可以让竹笛的声音圆润,拥有丰富的情感。滑音技巧在使用时,分为指滑和气滑。基础的指滑音是指按压音孔并逐渐释放的吹奏技巧,手指移动要精准,才能确保音色的准确。结合演奏经验可知,掌握的音孔越多,实际形成的滑音声量越大,两者成正比关系。

4.历音指法演奏技巧

历音法可以给音乐营造一种有力的气氛。《小夜曲》中就广泛使用了历音法,作为竹笛入门曲,《小夜曲》在整个乐谱中,将曲中一、三看作上音阶,同时将四、五视作下历,而六是最后的厉声。整首曲子表演中,需要用手压音孔,直到发出“/”的响动。历音所耗时间较短,手指要依次匀速张开,并快速地按住关闭口。每个音符都要很短,转换“快”“慢”两种节奏。在演奏中,由于手指要快速进行打开和关闭,所以历音指法被看作是热烈而又粗糙的方式,比较适用于北方曲调。

(二)指法与调性的关系

在竹笛演奏中,想要获得感染力,需要深度分析指法与调性,掌握两者的关系,提高竹笛演奏水平。实践中,多种指法的配合使用,可以使竹笛形成不同的调式,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最常见的表现主要有五种:按作“1”的调指法(乙字调)、“2”的调指法、“3”的调指法、“4”的调指法以及“6”的调指法。现实表演中,无论是独奏曲演奏还是改编的独奏曲表演,均要使用到以上几种指法。为提升演奏效果,需要明确指法和调性关系,通过竹笛的调性学习,提高竹笛演奏音准。[2]在乐理中,调性是重要的内容,竹笛上刻有字母,如果是“G”字母,那么该乐器就是G调笛,以此类推,E表示E调笛。通过研究谱面内容发现,如果谱面上标注的是1=C,意味着乐谱是C调;如果是1=A,该乐曲就应该用A调演奏;1=bE 就表示是bE调。其中C调、A调、bE调就是要研究的调性。需要强调的是,竹笛演奏变换指法的时候,往往第一步就是科学改变笛筒的度数,通过这样的方式,影响竹笛调性。在知道什么是调性后,还需要了解什么是度数。从演奏理论上讲,竹笛表演需要控制好度数,也就是两个音的距离关系。作“3”和作“5”中,所指的“3”和“5”,暗示的就是小三度关系。如果是由“1 ”直接跨越到“5”,两者的关系便是纯五度。

通过上述分析可发现,度数和音程有关,例如五度、八度都是纯音程。竹笛演奏中有人会奇怪,为什么明明是E调的笛子,当用2的指法演奏时,得到的却是1=A的调性,而用一个C调的竹笛,演奏效果则全然不同。通过深入研究发现,竹笛的调性和指法相辅相成,变换复杂多样,其变化组合会影响乐器的使用。换句话说,当乐曲的调性已经标注清晰时,则要选择正确的竹笛去演奏。一支G调的竹笛,表演中采用筒音作为5的指法,最终得到的演奏调性,基本上等同于竹笛本身的调性。但当指法改变时,却又可以有不同结果,指法的变化可以促使音程改变,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改变曲目的调性。以《扬鞭催马运粮忙》为例,曲的调性是1=C,如果现场只能用G调的竹笛演奏,则要选用匹配的指法。G调和C调的距离间,需要进行反向补缺,因此用筒音为2的指法,可以完美呈现《扬鞭催马运粮忙》的艺术效果。

掌握以上理论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依照乐谱要求,对调性和演奏指法进行合理选择。首先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和乐谱调性差距不大的竹笛演奏,这类曲目演奏,筒音作为5的指法是常用的,这个时候竹笛的调性基本上等同于乐谱的调性。[3]如果和乐谱调性不一致,则要变换指法,采用有效的调性补缺。结合实际经验,如果相差纯四度(连个调性),可用筒音作为2指法完成整段表演;如果调性相差小三度,则要用筒音为3的指法。需要注意的是,整段演奏中出现了低1的要求,为保障演奏效果,只能用筒音作为l的有效演奏指法演奏。总而言之,需要结合曲谱的调性,优选指法和乐器。演奏中,需要比较演奏指法,看两者相差多少度,然后再进行调性补缺。根据两者相差的度数,采用有效的反向补缺策略,弥补竹笛调性的不足。但在实操中,需要保障补缺方向的一致性,确定谱面调性后,可借助正面相加方法完成调性的补缺。

深度研究发现,许多移调乐器中,想要提升表演效果,可以借助移调记谱的方法来实现,例如A调单簧管以及F调圆号等。移调记谱比较可行,其内在规律就是,在实践环节中选择一个固定调C调,将其作为参考值,然后观察其距离其他调性究竟相差了多少度,这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在掌握了相差度数后,可以根据乐谱的实际调性进行调整,在实操中将相差的度数补上去。经研究发现,竹笛虽是首调乐器,但以上原理同样适用于竹笛演奏中的移调。

三、竹笛指法和调性关系应用的创新

(一)揉音的运用

揉音是一种创新技法,将弦乐器的揉音手法与竹笛相结合,所呈现的效果就是上揉音。经研究发现,竹笛揉音与二胡演奏中的揉音异曲同工,需要手指在乐器发音孔上方进行圆滑揉动,发出婉转的声音。[4]手腕巧劲带着手指,让竹笛音色更加饱满。例如《春风遍江南》等,便采用了该技巧。下揉音的具体方法不同于竹笛上揉音,需要在发音孔向下揉动,同时可与腹振音结合,形成另一个技法——腹振揉音。该技法结合了两种竹笛表演形式的优点,竹笛名曲《珠帘寨》就大量使用了腹振揉音。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压揉音表现形式,该形式是上揉音的一种,需要将手指在音孔的上方移动,这种特色技巧,比较适用于“秦腔”风格音乐的演奏。

(二)交击指法的运用

交击指法同样是一种创新的竹笛演奏技巧,对竹笛上第三孔快速交击,从而得到颤音效果。现实应用中,这种颤音效果比较突出,可表现战场气势恢宏的场景。

在应用该指法时需要控制演奏速度,注重指法与调性的关系。从竹笛演奏中可以看出,指法切换速度能够影响作品真实意境的表达。在顶级的演奏中,需要控制好节奏和指法应用速度。竹笛演奏对节奏和速度的要求较高,并不是一个音调贯穿全篇曲目,要讲究缓慢递进,对观众循循善诱,实现情感的递进升华。[5]为此,在应用正确指法的基础上,还需控制好吹奏速度,将重点放到速度的快慢调节上,完整地进行音阶、速度的呈现,合理强化演奏效果。

(三)加强力度处理

竹笛演奏技法创新中,需要巧妙借鉴其与调性的关系,在掌握调性的基础上,加强力度的处理,提高竹笛演奏水平。演奏中,需要比较演奏指法,看两者相差多少度,然后再采用有效的反向补缺策略,弥补竹笛调性的不足。与此同时,还要控制好演奏力度,力度是影响作品表达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在演出中,可结合不同的调性和作品基调,把控好每个音节以及篇章的演奏力度。多数情况下,力度的变化会牵引着听众情感的变化,一些舒缓柔和的竹笛曲调往往能营造安静的情境气氛;而急速的指法转换,会令听众神经紧张,增加曲目的震撼力。结合现实经验可知,力度的控制规律性较强,可总结为:乐曲旋律攀高时,需要随机加大力度;旋律逐渐降低时,则要将力度减小。现实中,力度的变化和旋律情感的变化是相互依附的,准确把控演奏力度,可渲染乐曲演奏氛围,增强听众的互动体验,将听众带到曲目情境中。

四、结语

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增强,对竹笛演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升演出效果,提高竹笛演奏水平,演奏者在懂得竹笛乐理知识和演奏指法的基础上,还要明确指法和调性的内在关系,借此确保演奏中可以找到适合的乐器。在日常训练中,可通过调性和竹笛演奏指法的关系,提高演奏指法变换能力,增强表演者的艺术造诣。现实中,可采用移调记谱的方式,正确利用指法与调性。

猜你喜欢

颤音竹笛指法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My Mother
美声演唱中颤音技术的运用研究
我的坚守
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对长笛演奏中的颤音研究
浅析颤音技术在美声演唱中的运用
浅谈钢琴音阶的指法研究
颤音在长笛演奏中的运用探析
单簧管新指法的研究与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