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分析
2023-02-10济南金航环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李静珍王爱颖宋振法
济南金航环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李静珍,王爱颖,宋振法
环境监控是环保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环保法规得到充分执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保证。环境监测在环境科学、规划、设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环境污染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环境监测在环保与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环境监测系统,以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因此,必须对影响环境监控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一、环境监测概述
为改善地球环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被污染的环境,进而改变人类的生活与发展。环境监控是人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各个因素进行间歇性或持续性监控、测量,从而准确地评估环境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环境监测正逐步转向全面的环境监测,其监测对象既有污染源,又有生物和生态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对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环境监测是一种及时、准确、全面反映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方法,为环境治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监测目标,可划分为:废水监控、大气、废气监控、噪音监控、土壤污染监控、固体废弃物监控、生物监控、辐射污染监控。
环境监控分为三大类:一是监督性监测,是指对各类环境设施进行定期监测,以此来评价环境质量;二是研究性的监控,是一种高水平的监控;三是具体监控,可以划分为污染事故监控、仲裁纠纷监控、评估确认监控、咨询服务监控。
环境监测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全面的环境监测,包含了全面的方法和目标。二是要保证环境监测的持续性,由于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长时间持续监测,只有通过长时间的持续监测,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进而分析其变化和发展趋势。
二、环境监测工作的必要性
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在于,有关部门在进行环境监测时,要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与规划,并能有效地掌握资料的可信度,以便使人们了解环境的真正状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环境污染是指、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环境监控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样品;对样品的污染特征和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控制。同时,环保工作也会直接影响到生态平衡,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当地的环境状况,从而间接地说明,加强区域生态平衡建设对于改善环境有很大的作用[1]。通过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可以了解区域污染状况,从而提高环境管理工作效率。
三、环境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环境监测作用的认识与职责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管理工作日趋规范、日趋成熟,政府部门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对环境监测工作重新定位,还要求相关部门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按照规范性文件履行自己的职责。然而,目前很多地方对环境监察工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其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技术监督,更是一种政府职能。
(二)环境监测数据不真实不准确
造成监测数据不真实、不可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环境监测站管理不到位,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很多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不负责,导致监测数据不够精确;由于监测的结果很可能与企业效益、绩效考核、综合指标等相关,同时也会影响到当地政府的业绩。而这些监测结果,都是要经过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审核,然后才能向上级部门汇报。在审核的过程中,一些领导为了追求绩效,对监控数据进行了篡改,从而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现有的监测技术水平难以满足管理工作要求
虽然我们的环境监控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目前的监测技术仍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2]。目前,我国很多环境监测站,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地方,还不能实时监测数据,无法为有效控制污染提供技术支撑,这既是由于我国环保工作“各自为政、块块管理”的行政特点所致,也是由于当前我国缺乏实时精准的动态环境监测技术所致。
(四)监测站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除了上文所述的两个原因是当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外,环境监测站建设资金短缺也是影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障碍。环境监测具有长期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监测站不仅要进行常规项目监测,还要进行有毒有害项目的监测,在对监测站所在的城市进行环境质量检测的同时还要对整个生态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加之当前环境污染情况日益加剧,环境污染监测难度加大,在监测范围、监测项目以及监测频率等方面相比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都使得监测成本大幅增长。一旦资金投入不到位,就会使得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硬件设施不能适应环境管理的需求,最终导致无法有效监测的情况出现。
四、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测试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取样地点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气象条件等,都会对环境监测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进行水样取样时,若取样点位置设置不精确,采样点水质不均衡,很难获得有代表性的样品。在进行大气取样时,应确保监测点周围50 米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明显的污染物,不得靠近炉、窑、锅炉烟囱。而且监测点周边的施工条件要比较稳定,否则会对监测工作造成影响。通过对实验室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同实验室环境下的空气污染类型、浓度存在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根据所在地区、实验室的装修、使用时间、运行条件等因素,对各种元素和某些有机物质的影响,都会导致微克级、毫克级的污染。因此必须保证实验室的清洁和干燥,以减少污染和减少实验的误差[3]。
(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在现场取样的时候,有许多外界因素会影响取样的品质,比如在取样的时候下起了雨,就会对样品中的成分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我们应该关注哪些事情?第一步,就是要制订一个取样方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只要按照这个步骤去做,那么这个项目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所以这个计划必须要完美,必须要清楚地说出需要的样品,以及要剔除掉的不合理因素。也就是说,在做取样计划的时候,要确保取样的目标是清晰的,而且要清楚地规划好取样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然后再根据取样计划进行取样,这样得到的样品就更有价值,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其次,在取样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那就是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不能有任何的矛盾,必须要将所有的工作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在监督的时候,每个员工都要熟悉有关的采样规则和法律,要把技术人员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而且每个人都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工作经验。第三个问题,就是在野外取样,能不能收集到一份完美的样品,这取决于工作方式,要保证能够准确地收集到足够的样品。取样的时机和位置都有相应的规定,因此每个员工必须对所用的设备充分了解,确保在操作中不会出错。最后,对取样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进行记录非常重要,能够对取样操作及有关的气象、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
(三)标准物质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标准物质实际上是指一种被识别出来的物质,通常,一种或多种被测定的特征值,而一种已被确定的物质,通常被用来测量,而标准物质则可以帮助测量仪器和设备的精度,作为一种校正。也正因为如此,标准物质在整个分析测试行业中都非常重要,环境监测也同样需要这样的标准物质,而随着,环保部门必须要通过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校准,以消除环境中的危险物质。
(四)管理制度陈旧
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想要让我们的科技水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要改进我们的技术。首先,在进行测试时,必须用到标准物质,在常规测试中,标准物质作为标准值的地方,在进行相关的环境监测时,标准物质会重复出现量值,并传输测量的不确定性,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其次,在测试设备的相关维护中,必须要用到标准物质,才能保证下一次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而现在,在现场取样的时候,对标准物质的要求越来越低,这就会造成最后的检测结果与现实不符,从而影响到我们的最终环境监测的质量[4]。
(五)仪器设备质量
根据实际情况,目前在监测工作中,采用了四种仪器,分别是:大型精密仪器、常规仪器、自动监测系统和小型现场快速监测仪器。而目前,环境污染是环境监控的重要目标,其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往往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产生。因此,化学、物理、生物等污染监测仪器的质量是影响环境监测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
(六)技术人员的技术不达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环境测试技术和检测工作的不断重视,环境测试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环境测试技术人员对工作的认识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对技术的理解不够,造成了环境监测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到环境治理。
五、改进措施和相应对策
(一)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控质量管理系统,可以保证监测结果的精确度,从而提高环境监测质量。通过该系统,可以极大地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处理突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并能全面、有效地控制和治理环境。同时,要建立自我评估、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以不断提升环保监督工作的品质与水准[5]。
(二)科学选择监测点进行采样
监测点的设置要严格按照《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不能太过密集,在选取监测点时要兼顾其代表性和可比性。为了确保取样工作的准确、及时进行,必须确保取样的速度和稳定性。收集的样品应按照规定进行标准标注,并严格科学地进行保存,尽量缩短取样时间,尽量保证取样后的数量和质量,尽量减少取样误差,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保证监测工作的环境和条件
前面已经说过,在检测的时候,温度、湿度、压力、风速等环境因素都会对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所以,应按照取样的需要,建立实验室的检测环境,尽量消除对样品质量的影响,确保检测的质量。同时,实验室内的各类检测设备也要满足对样品的检测需求,能准确、稳定地进行检测。
(四)减少数据分析的误差
系统误差通常由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疏忽误差组成,系统误差始终存在,并贯穿于整个分析试验中,而偶然误差和疏忽误差则可以通过良好的品质保障手段来防止。采用数据统计、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监督与管理。建立三级审计体系,对监控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问题一经发现,立即予以解决[6]。主要有:监测数据是否与常规数据相符,监测点位与图纸相符。监测报告中相关数据的完整性、监测和分析的时间安排、监测的标准和项目是否达到要求、监测项目是否得到了实验室和测量单位的确认。
(五)加强立法,提高环境监测的地位
环保问题已刻不容缓,必须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一,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法律层面上对环境监控技术进行规范。我们也要把环境监测技术放在第一位,因为技术是环境保护的核心,因此,要制定环境保护法、环境监测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持续改进环境监测技术,使环境监测技术和工作人员得到法律保护,执法部门严格执法。
(六)制定相对统一的环境监测标准
在提高环境监测技术的过程中,应遵循现行的技术规范,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及时、准确、有效地制定环境监控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按照国家的环保技术标准来进行,这样不但可以增强我们的环保技术的可操作性,而且还可以实现对环境监控技术的统一[7]。目前,我国对环境监测技术的执行标准仍停留在原来的模式上,并未与国际接轨,从而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的环保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也与国外的技术相脱节。
(七)加大环境监测资金投入
环境监测站是每个城市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环境监测数据最终汇集到了环境监测点,可见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完善环境监测站建设,环境监测技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要投入足够资金建设环保监测点,这是一项必须得到政府支持的工作。环境监测站建设要在国家政策许可的条件下开展,实行市场化的制度,促进环保技术的发展[8]。
(八)建立监督管理部门
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是由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的。环保主管部门引进人才时要进行严格筛选,定期对其进行考核,相关人员要持证上岗,明确岗位责任,奖罚分明、公私分明。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监测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要设立一个监管机构,对来自环境监测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促进国家的环保技术发展。
六、结束语
在此,我们要强调的是,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而随着工业化的加速,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然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