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察风云》,下一个三十年更精彩

2023-02-09刘武俊

检察风云 2023年22期
关键词:腐败案风云检察工作

刘武俊

《检察风云》,一纸风行。二十多年前,我就与《检察风云》结下不解之缘,成为《检察风云》的忠实读者和热心作者。在我眼中,创刊30年来,《检察风云》犹如一块纸质版的立体显示屏,生动彰显着风起云涌的中国法治进程。

同为办刊同道人,我一直对《检察风云》青睐有加,感觉在林林总总的法律新闻类刊物中,《检察风云》杂志可谓独树一帜,风生水起,特色鲜明,赏心悦目,文风活跃,案例鲜活,可读性强,总是能够给我不少办刊方面的启示,无愧于法治新闻类刊物中的佼佼者。

在我眼里,《检察风云》是一本有高度、有广度、有热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出色法治新闻类品牌期刊。

有高度的《检察风云》,定位立意高远,一直站在全面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法治建设的高度,紧扣国家法治工作特别是检察工作和反腐大局,谋篇布局,策划选题。正可谓站得高看得远,一刊纵览法治风云、检察风云。

有广度的《检察风云》。尽管刊物冠名为“检察”,但选题的视野颇为广泛,涵盖立法、执法、普法等法治全领域,善于把专业性较强的检察工作放在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下,堪称法治领域的“广角镜”。

有热度的《检察风云》。关注热度是新闻类刊物必须放在重要位置的工作。《检察风云》善于充分用好检察系统大量的反腐倡廉资源,报道了一大批重特大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很好的警示教育意义。刊物一直关注社会的热点,特别是法治领域的热点事件,同时结合检察工作紧密追踪报道社会关注的反腐大要案。诸如,刊物曾经刊发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腐败案、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腐败案、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腐败案等等。不少经典反腐案例是《检察风云》率先披露的独家力作。在追踪报道重大事件方面,《检察风云》不乏堪称经典的成功范例。诸如,2005年是中华民族抗战胜利60周年,《检察风云》刊发一系列纪念抗战胜利的文章,对进一步唤起民众爱国热情、励志图强发挥了积极的宣传作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牵动世人之心,《检察风云》多版面、多层次、多视角、多类型地报道各类相关信息,陆续刊发文章30余篇:反映地震救援情况,专门请社科类专家、学者就有关问题发表看法。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形象。《检察风云》陆续刊发相关文章50余篇,《世博360゜》新栏目全面报道世博会和上海检察機关及其他司法机关服务保障世博的有关情况。聚焦重大事件的热度,永远是新闻类刊物的活力所在。

有深度的《检察风云》。尽管刊物定位是法治新闻类刊物,偏重新闻案例和新闻评论类,但并不是浅尝辄止、泛泛而谈,不少案例和评论都具有一定的思考深度,读后令人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检察风云》的撰稿人和采访对象中有一批法律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专家的高见为刊物挖掘理论和思想的深度增光添彩。我一直认为,法治新闻类刊物不宜仅仅满足于纯客观平铺直叙的报道,而要善于和敢于就案例和事件发表理性的评论,剖析深层次的原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有一定专业深度和思想深度的刊物,往往更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有温度的《检察风云》。这是一本有人文关怀的刊物,既有对贪官污吏的揭露和鞭挞,也有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为人民群众发声、为弱势群体发声,让《检察风云》具有人文关怀的温度,读后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我衷心希望风华正茂的《检察风云》继续砥砺前行,为中国法治进程谱写更精彩的华章。祝福三十而立的《检察风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高度更高、广度更广、深度更深、热度更热、温度更温,拥有更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检察风云》,下一个三十年更精彩!

(作者系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社总编辑、研究员)

猜你喜欢

腐败案风云检察工作
青海木里煤田腐败案背后的“保护伞”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窃听风云(九)
象甲风云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班干部“腐败案”的警示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对基层检察工作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