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绚丽华章

2023-02-09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甘 勇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初步实现了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的基本需求,但距离对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等教育院校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会议精神为指引,在实践中坚持守正创新,多途径结合谱写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绚丽华章。

一、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题要求,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想信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5个层面阐释了大会的主题,突出强调了要团结奋斗,形成共创强国业、共圆中国梦强大合力的目标要求,提出“三个务必”的要求。“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无一不揭示出“团结才能胜利,不团结就会一事无成”的深刻哲理。新时代,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历史重任,更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栋梁之材重任的高等教育,更需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为契机,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在高校师生员工中落地生根,指导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学校上下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学用结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学校改革发展、教学管理的全方面、全过程,踔厉奋发、奋楫笃行,共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及人才支撑。

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扛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两化两结合”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是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也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把握好、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一)坚持学生至上的育人理念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根本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密码。学生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对象,也是高质量教育的体现,高校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把握学生的愿望,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显著特征。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办学宗旨决定要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坚定信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守正才能鉴往知来。社会主义高校必须要守正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牢固树立党对高校的领导地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创新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根源,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时代需求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原理与高校育人实际的有机融合需要强化创新理念,紧跟时代步伐,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不断深化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理念、优化育人方式方法,以新的理论指导新时代高校育人实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径,进一步完善高校育人工作。

三、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跨越了精英教育,正逐步实现大众教育的阶段,在校生人数稳居世界第一,人口素养得到较大提升。但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确定的高等教育质量愿景仍存在不小差距,与人民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还存在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实现目标愿景的正确方式就在于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上总结出来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既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最大特色,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根本要求,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教育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吸收其他国家优秀教育理念与创新科技,不断提升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出大批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意识和强烈文化自信,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

(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同样,我国高等教育人口规模同样巨大,截至2021年底,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院校共有3012所。在学总规模达到4430万人[1]。而且学历层次上看,我国高等教育既有研究生、普通本科生,也有职业本科、高职高专,还有成人本专科及网络本专科。同时,国内的高等教育还存在着区域差异、办学水平差异、生源质量差异等问题。面对多层级、多形式的复杂现状,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立足国情,各院校也要立足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中国国情这个逻辑起点,从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绝不能简单照搬国外其他院校的办学经验,要结合自身特点,坚持稳中求进,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制定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的教育管理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进学校的发展。

(二)坚持均衡原则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发展

共同富裕是五千年中华民族伟大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鲜明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高等教育同样要遵循这一要求,经过70多年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9.6%。[2]基本上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同样面临着一些迫在眉睫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人民对于更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要和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优质资源供给总量不足,而且布局不均衡的现状。当前,从地域上看,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成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洼地,严重影响了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满足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需要将更多教育资源投入薄弱地区,提升该地区的教育质量,不断缩小高等教育的区域差距,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使更多人可以享受优质高等教育。

(三)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实现高等教育物质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大伟大成果,两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3]。高等教育作为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及人才支持的专业机构,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从物质与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提升高等教育环境,共同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物质形态的文化“具有直观可视性强、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兼具、艺术价值与教育价值并重的优点,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4]。

需要各高校划拨专项经费,在学校物质形态文化建设中加大投入,通过建设相关的专题展馆、文化雕塑、文化墙、校园景观,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习实训设备,完善学校教育基础设施等,构建符合学校教育文化体系的器物文化,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文化硬实力”。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浓缩于这些物化载体之中,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品位,潜移默化中提升学校的育人质量。同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目标引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德育的根本任务,通过开展系列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文化发展的引领,树立积极向上的教育核心价值观念。

(四)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原则,提升受教育者“和合”意识

“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以“和平、和谐、合作”为核心的“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中华文明几千年发展的始终,成为中华民族统一、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新时代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的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等论断,和谐、和平的论断揭示出我国现代化的精神内涵,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社会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并传承有序的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并成为中国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文化基因[5]。中华民族一贯坚持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在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上,历来崇尚和平,主张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发展规律及其大势的科学认识和自觉顺应”[6]。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和平意识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教学、社会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现代化人才。在生态文明教育中需要从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学科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学中,“从生态责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生态安全教育、生态法制教育等方面全视角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体系”[7]。在教育中融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强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以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强化高校党建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同样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的要求。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以全面从严治党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来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则,也是确保教育方向的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需求变化都显示出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教育、党管人才的工作原则,把牢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方向,确保党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领导地位,动员、组织和协调各方力量,强化高校党的组织、政治、制度建设,提高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共同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事业。

(二)强化党的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高等教育需要深刻领会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相关理论,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凝心铸魂,确保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三)加强成果转化,落实主体责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化高校党建工作需要自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自觉,落实到具体工作,不仅要强化相关责任人的主体责任,明确领导责任,还要做好执纪监督,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在公开公正公平下开展,并以常态化的监督检查,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层层负责全面从严治党的局面,为高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筑牢组织堡垒

党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也是党建设的组织血脉与战斗堡垒,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高等教育基层党支部需要发挥高校党建工作主阵地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教育等制度,开展支部专题学习、主题活动,起到凝聚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好党支部的带头作用,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发挥坚定有力的全面从严治党作用,组织引领全校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促使学校党建取得良好成效。

五、妥善应对风险挑战,谱写高等教育更加绚丽的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内看,在基本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挑战,经济问题、民生问题、安全稳定问题日益凸显,各领域都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有不少风险隐患。国际上同样存在敌对势力的打压、围堵、渗透、制裁、断供、脱钩、抹黑等各种挑战。面对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丢掉一切幻想,增强斗争本领,战胜各种风险挑战”。

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高等教育院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同样面临着学科专业建设质量不能有效满足人民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要,“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文化倾向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四个自信”的有效落实也遇到挑战,影响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质量实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实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树立远大理想。同时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谋而后定。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锐意进取,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从供给侧加快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一)加强思政教育,树立牢固的政治方向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三观”逐步成熟期,在这一时期必须要加强思政教育,占领高校意识形态战场,帮助他们铸就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为今后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不仅要筑牢思政理论课这个主阵地,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方法入脑入心,指导行动。还要让各类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实践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增强青年学生“四个自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加强优秀文化教育,补足精神之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高校在育人工作中,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创新育人载体与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到教学、管理、服务与社会实践中去,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正心明德、正本清源,将文化自信贯通于实践行动中,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三)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高校提高育人质量,必须要顺应历史发展需要,从教育教学改革入手,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与人才质量,进而更好地担负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首先要优化教师队伍,提升育人能力。高质量大学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高校需要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力量;选派骨干教师赴高水平大学访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深入企业实践提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创立名师工作室,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等方式优化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要深化高校专业改革。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育人的主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为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深化专业改革,构建以需求为导向,自主、灵活的专业建设模式,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人才需求预警以及学生就业状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打造特色优势专业,淘汰与经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

(四)强化社会实践锻炼,深化育人成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锻炼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知行合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载体。

首先要强化制度,加大资源与组织建设,为社会实践提供有力支持。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制度,将社会实践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切实将实践表现优异的学生作为评优评先、推优入党的重要参考,将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情况纳入业绩评价、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同时,要不断开发新的社会实践基地,将红色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多类型的教育场所纳入实践范围,并创新技术支持,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全面记录实践活动并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其次要聚焦主题,树立大局意识。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的根本目的在于知行合一,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使大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聚焦主题,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进一步筑牢思想基础,不仅要利用好红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还要聚焦主题,强化宣传作用,利用各种媒介资源将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自觉树立大局意识,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生活、社会服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