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用水源保护区乡村产业与生态振兴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以昆明市松华坝饮用水源保护区为例

2023-06-21李丽珍吴艳林赵玺景汪艳如李亚丽

关键词:昆明市饮用水水源

李丽珍,许 迪 ,吴艳林,赵玺景,汪艳如,李亚丽

(1.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规划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2;2.昆明市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规划研究部,云南 昆明 650032)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的规划、指南、实施方案,其中《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1-3]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4-6]。云南省于2019 年出台《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紧接着昆明市及各州、市也出台各自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三五”期间,依托上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各地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等工作[7-8],部分县(市、区)的乡村振兴工作也通过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进入“十四五”时期,随着云南省乡村振兴局成立,云南省的乡村振兴工作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充分顺应各地实际,尊重本土、保护地区自然资源和文化遗迹,本轮乡村振兴工作着力从“产业、文化、生态、组织、人才”五大方面进行推动,并启动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印发《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手册》,使干部回乡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获得充分调动,发挥各自才干,为乡村保护和发展出谋划策,制定出接地气、能实施、效果好的乡村振兴方案。

一、研究背景

2021 年7 月,昆明市全面启动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派出2 842 人深入昆明市的102 个乡镇(街道),1 222 个行政村,力争探索一套“措施接地气、项目能落地、实施有保障”的乡村振兴发展方案。截至2021 年底,昆明市已以1 222个行政村为单元,各行政单元分别完成产业、文化、生态、组织、人才五大振兴方案的编制并通过技术审核,为各行政村一村一个村庄实用性规划的编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2 年以来,各行政村已逐步启动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工作,以《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为参考,目前已有部分试点村庄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

本文以昆明市1 222 个涉农行政村乡村五大振兴方案编制工作为依托,着重选择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水源保护区村庄产业和生态振兴方案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笔者在参与此项工作中的总结和思考,提出昆明市水源保护区村庄产业和生态振兴融合发展的路径。

二、村庄类型划分

在《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手册》的摸底统计工作中,将村庄主要类型按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和暂不明确类进行初步划分。基于昆明市实际情况,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处于城市和城镇周边的部分村庄已纳入城市/城镇规划范畴,而此类村庄多数属于城郊融合类和搬迁撤并类[9-11],通常因城市规划建设需求,存在整体拆迁并重新规划融入城市的可能性,因此在本次的1 222 个行政村中,并未包含此类村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昆明市村庄类别的划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以村庄的地形来分,通常可以分为坝区类和山区类;按村庄的聚集情况来分,通常可以分为聚集/连片类以及分散类,集镇所在地周边、坝区相对聚集,山区的村庄相对分散;按生态重要性来分,可以分为优先保护类、一般保护类、无保护要求类,随着国家对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在昆明市的众多村庄中,分布于保护区范围内的村庄亦不在少数;按产业类型划分,又可以分为纯农业产业类、传统文化保护类、旅游观光类、三产混合类、生态保护类等。

三、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

国内外有关学者普遍认为,乡村振兴不能局限于发展农业,而是应该依据不同乡村的具体特点,充分挖掘农业多功能性价值,延伸产业链,完成相关链条及网络,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2-13]。现阶段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模式;

(2)特色农业+物流服务业模式;

(3)特色农业+电商模式;

(4)特色农业+电商+物流服务业模式[3];

(5)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模式;

(6)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生态康养模式;

(7)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物流服务模式;

(8)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电商+物流服务模式;

(9)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业模式;

(10)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电商、物流服务模式。

四、水源保护区绿色产业与生态振兴路径探讨

昆明市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7 个,市级备用水源地2 个,市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约占整个昆明市国土面积的8.6%,同时分布在大量农村区域,在保障全市良好生态环境,保障优质饮用水源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基于最严格水资源保障机制的产业与生态振兴发展路径

全市市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已划入“生态红线”范围,即各水源区产业发展受限程度较高,基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保障机制的要求,昆明市已在部分市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生态补偿机制。2005 年至今,昆明市陆续出台《昆明市松华坝、云龙水源保护区扶持补助办法》《昆明市清水海水源保护区扶持补助办法》[14-15]《关于促进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居民转移进城的实施意见》和《促进市级重点水源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生态补偿机制文件,形成覆盖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清水海水库三个主要主城饮用水源地的生态补偿体系[14,16]。现行市级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涉及生产生活和管理三个方面补偿内容,包括退耕还林补助、“农改林”补助、产业结构调整补助、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补助、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补助、学生补助、能源补助、清洁能源补助、医疗补助、护林工资补助、保洁工资补助、县级监督管理经费市级补助等方面的内容[17]。但总体而言,其补偿方式及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主要包括(1)补偿资金有限,难以达到最低生活保障需求,因此,水源保护区劳动力仍需外出务工,导致空心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数量增多,无形中增加了社会教育及养老的负担和矛盾,也不利于乡村振兴人才的引流回巢;(2)部分补偿资金未发挥应有效益,水源保护区清洁能源补偿的初衷一方面是解决群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负担,另一方面是积极引导群众杜绝使用薪柴,保护森林生态资源,但仍有部分地区生活补偿资金支付效益并不明显;(3)少数民众仍抱有靠政府补贴,不劳而获的依赖心理,甚至出现部分因不满政府补助组织上访、恶意破坏水源水质等问题。

(二)绿色产业发展下的生态振兴发展路径

松华坝饮用水水源地所在区域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约为40∶41∶19,与昆明市第一、二、三产业比例4.6∶31.2∶64.2 相比差异较大,同时也说明水源区第一产业所占比率仍然较高。水源保护区4 个乡镇耕地总面积10 110.73 hm2,约占水源保护区国土总面积的16.3%,且旱地所占比率较高,约为总耕地面积的63.6%。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烤烟及白菜、萝卜等蔬菜,坝区水田有一定面积的水稻种植,但在实施坝区农改林后,水稻种植面积已大幅缩减。水源保护区农业产业的主要特点是特色不鲜明,产业附加值低,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比例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6 年,国内规模化生态有机农业企业芸岭鲜生开始入驻水源保护区滇源街道,开辟173.33 hm2耕地用于种植生菜、西芹、奶白菜、西红柿等30 多种有机蔬菜,并通过盒马鲜生输往全国各地,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受消费者青睐。2022 年7 月,全国首个“盒马有机村”落户盘龙区滇源街道中所村,从而也拉开了带动水源保护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序幕。此外,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阿子营街道合作,设立白灵芝及食用菌研发种植示范基地,并作为乡村振兴展示点之一。在滇源街道,民营及庭院型花卉种植也在逐步壮大,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从法规、政策等前端进行规范、示范、引导,使水源保护区产业朝着规范化、生态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以水源保护区某行政村为例,结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其农业发展的类型包括坝区水田的稻鱼种养模式,坡耕地区域的有机农业模式,以及林地区域的林下经济模式等。

(三)生态旅游带动下的生态振兴发展路径

水源保护区环境优美,不仅山清水秀,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众多的人文遗迹遍布,是昆明城市的美丽后花园。与水源保护及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在分区保护举措的保障下,有条件地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也是带动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当前,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内甸尾、黑龙潭、青龙潭、大哨、铁冲等地区依托优质生态环境资源,依托三月头龙节、苗族花山节、甸尾集市等,也为活跃乡村经济,促进乡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出于严格的水源保护规定,水源保护区旅游开发规划一直搁浅,一方面生态旅游业得不到有效引导,另一方面游客自发的旅游活动频繁而不规范,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管理和疏导途径。

九寨沟、千岛湖等地作为全国生态旅游的典范,其限制流量[18]等优秀管理经验值得借鉴;云南省内泸沽湖、洱海、普达措等地区“保护+限制性开发”经验也值得学习。总之,在充分考虑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容量,严格生态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分级分片有序开展生态旅游,也是水源保护区生态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表1)。

表1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建议

(四)优秀文化传袭下的生态振兴发展路径

水源保护区民风淳朴、文化灿烂,以滇源街道为例,花灯、舞龙、舞狮、刺绣、竹编等传统技艺经久不衰,每年春节、三月头龙节、花山节、开斋节等活动丰富,“东鱼、西燕、南仓、北马”的传奇故事世代相传,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优秀传统历代传承······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文化振兴得到高度重视,各地优秀文化传袭工作也不断深入,对优秀文化资源的梳理、调查、规划、建设等工作持续开展,并取得初步成效,但大量优秀文化元素仍有待挖掘、开发。

(五)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建议

近年来,随着绿美乡村、“两山”基地创建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国不断涌现出众多优秀先导区域,其中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滇源街道也于2022 年12 月被命名为云南省绿美乡镇。但在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融合发展方面,距离全国的先导区域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充分整合水源保护区现有资源,分区分类,在做好水源保护的同时有序引导区域朝着健康、良性、生态化方面发展是尤为必要的。结合水源保护区实际情况,建议可做如下发展定位。

以盘龙区滇源街道为例,各村委会发展模式建议如表2 所示。

表2 各村委会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建议表

五、结束语

昆明市松华坝饮用水源保护区属典型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其位处省会城市边缘,人口及人员活动相对密集,水源保护压力大,水源区发展也长期受制于保护需求压力,依托乡村振兴,本着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宗旨,为水源保护区寻求一条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尤为必要。结合松华坝饮用水源保护区特点,以保护促发展、以保护带发展,以生态、有机、高品质产品产出为宗旨,将有效提升水源保护区高质量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昆明市饮用水水源
保护水源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南水源头清如许
寻找水源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