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及驱动因素研究
2023-06-21岳香静
陆 园,汪 洋,岳香静
(1.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91;2.安徽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2],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定位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应当不断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统筹协调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和方针政策,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3],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基本概念与基本命题[4-5]。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获得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14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6-7]。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指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8]。2022 年7 月,为深入贯彻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考察,为安徽发展擘画蓝图、指引航向。十年来,安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有效,加快建设环境优的美丽安徽。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环巢湖湿地群、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等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安徽实践的重要载体。统计数据显示,2012—2021 年间,安徽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92 m2增加到14.49 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8.8%提升到44.07%,城市污水处理率由94.53%提升到 97.1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91.14%提升到100%。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安徽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制定各项保障措施,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2—2021 年间,安徽省城镇化率由46.5%提升到59.39%,城镇登记失业率由3.68%下降到2.46%,城市人口密度由2 401人/km2增加到 2 730 人/km2,城市用水普及率由98.02 %提升到99.81%,城市燃气普及率由94.61%提升到99.48%,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由18.47 m2增加到23.74 m2,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 696.01 m2增加到2 460.17 m2。
一、文献综述
当前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有不少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涵界定。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时代发展的深度融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义内涵[9]。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空间等诸多要素的协调发展[10-11]。二是科学评价。主流研究多选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法上,有主观赋权的层次分析法[12]以及客观赋权的主成分分析法[13]、熵值法[14]。三是评价对象。在国家[15]、省域[16]、区域[17]、城市[14]等层面均有研究。四是对策建议。排污收费政策、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政策[18]以及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19]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摒弃“重速度,轻质量”发展模式[20],通过强化区域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21]等举措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五是两者关系。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载体,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是非线性的[22]、耦合协调的[17]关系。
综上,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研究已较为丰富。本文出于以下几点考虑,做进一步研究:(1)安徽省域内有淮河、长江、新安江以及巢湖、黄山、九华山等重要生态资源,同时作为新型城镇化试点省,综合评价安徽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很有必要;(2)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安徽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弥补针对安徽研究的空缺;(3)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16 个地级市统计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驱动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双向动态影响[23]。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优化效应[24]。一是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限制对于城镇化发展有约束力;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带动新兴产业兴起,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动能;三是生态文化的培育、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促进效应[25]。一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涵盖人口、经济、绿色等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高排放、高耗能产业淘汰,强化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体协调发展机理如图1 所示。
图1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机理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的模型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单晓娅等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系统出发构建32 个指标[26],暴向平等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通过梳理国内相关文献已有的基本指标,选取典型性强、操作简单、易于获得的指标,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27],本文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及2015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从生态文明压力、生态文明状态、生态文明响应3 个方面,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等10 个具体指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新型城镇化注重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评价[28],李世冉等构建了包含人口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创新要素和全球化要素5 个维度23 个指标的武汉都市圈城镇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29],纪明等从包含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五个维度的城镇化水平、民生改善、城市质量与公共服务3 个方面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23]。结合“人口经济社会空间”模型[27],本文从人口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6 个方面,以城镇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等25 个具体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表1)。
表1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
1.综合评价模型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测度。具体模型计算如下:
式(1)中:A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数或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数,wij为 指标权重,xij为指标数值。i=1,2,3,···,n(n为指标数),j=1,2,3,···,m(m为年份)。
2.耦合度模型
近年来,耦合度被广泛应用于测算多个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借鉴白玉娟等(2021)[30]的做法,计算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度,耦合度指数越接近于1,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情况越好。
3.耦合协调度模型
为进一步反应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水平,本文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测度。
式(3)中:D为协调度指数,α=β=0.5。
4.相对发展模型
为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对发展水平,本文引用相对发展模型进行测度。
式(4)中:K为相对发展指数。
通过以上模型测算,可全面反映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协调发展阶段与类型划分见表2。
表2 协调发展阶段与类型划分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1.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2021 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时间跨度为2012—2020 年,对象为安徽省16 个地级市。个别年份个别指标数据缺失,采用以前年度均值计算补齐。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为了消除量纲和数值范围等影响,对所有数据进行无量纲的标准化处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有3 个负向指标和7 个正向指标,新型城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有2 个负向指标和23 个正向指标。借鉴已有做法,标准化处理方法如下:
当指标为正向指标时:
当指标为负向指标时:
式(5)(6)中:i=1,2,3,···,n(n为指标数),j=1,2,3,···,m(m为年份),为无量纲化指标值,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取值范围为[0,1]。
3.指标权重的确立
为了降低主观因素对评价研究的影响,本文采用熵值法来确定指标权重。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水平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总体来看,黄山、池州、芜湖、蚌埠建设水平较高,亳州、淮北、六安次之,省会合肥表现并不突出。从发展趋势来看,合肥、淮北、宣城、铜陵、池州、黄山较为稳定,亳州、阜阳、滁州、六安、马鞍山、安庆波动较大,宿州、蚌埠、淮南、芜湖呈下降趋势。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总体来看,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建设水平较高,亳州、宿州、阜阳、六安、安庆建设水平较低。从发展趋势来看,蚌埠、滁州、芜湖、宣城、安庆建设水平提高显著,淮南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表3)。
表3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指数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1.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分析
竖井掘进机在掘进过程中,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斜[2-4]。溜渣孔偏斜、复杂的地质地层条件、现场人为因素等,都会干扰竖井掘进机的掘进姿态,使机体运行轨迹曲线偏离设计轴线,产生位移和角度的偏斜,影响工程质量,严重的甚至会威胁竖井掘进机的安全运行。为了应对偏斜,应采取有效措施,对竖井掘进机进行实时纠偏。
表4 反映2012—2020 年间,安徽省16 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情况。总体来看,合肥、淮北、蚌埠、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及安庆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高,其中合肥和黄山基本保持在中级协调状态;宿州、阜阳、淮南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低,长期处于中度失调状态。从变化趋势来看,大部分城市保持比较稳定的耦合协调度,近年来,马鞍山、宣城、安庆耦合协调度稳中有升,但宿州、淮南协调发展水平有明显降低趋势。
表4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指数
2.相对发展类型分析
表5 反映2012—2020 年间,安徽省16 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对发展情况。除了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生态文明建设大部分年份处于滞后状态外,其他各市生态文明建设都优先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从变化趋势来看,亳州、宿州、蚌埠、滁州、芜湖、黄山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滞后逐渐缩小,淮南、铜陵、池州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滞后逐渐扩大。
表5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对发展指数
五、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一)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
为深入探索安徽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借鉴已有研究成果[17,31],本文以耦合协调度为被解释变量,并从外向动力、内源动力及政府能力3 个方面考虑,选择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财政支出水平及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解释变量,实证检验各因素对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效应,变量定义如表6 所示。
表6 变量定义表
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实证检验基于安徽省16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加之统计年鉴尚未发布2021 年度数据,因此,样本选择时间跨度为2012—2020 年度。研究数据均来源于各年度安徽省统计年鉴。利用stata14.1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实证分析
样本总量为144 个,被解释变量D的均值为0.556,说明总体上安徽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处于勉强协调阶段,最大值为0.86,达到良好协调,最小值为0.175,处于严重失调阶段(表7)。
表7 描述性统计表
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变量lnopen、lngov在1%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被解释变量,变量indstr在5%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被解释变量,变量lnpgdp在10%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被解释变量,说明对外开放程度、政府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发展水平均能驱动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变量lnasset在5%显著性水平上负向影响被解释变量,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并未能提高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表8)。
表8 回归检验分析表
六、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通过对安徽省16 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黄山、池州、芜湖、蚌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高,宿州、蚌埠、淮南、芜湖呈下降趋势。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较高,淮南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2)合肥、淮北、蚌埠、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及安庆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高,马鞍山、宣城、安庆耦合协调度稳中有升,宿州、淮南协调发展水平有明显降低趋势。
(3)合肥、芜湖、马鞍山生态文明建设大部分年份处于滞后状态,其他各市生态文明建设都优先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4)对外开放程度、政府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发展水平均能驱动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起到相反作用。
(二)对策建议
1.制定差异化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
皖南各市要以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依托,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皖北地区要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重视淮南、淮北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借鉴学习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省会地区,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发展新兴产业,倡导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2.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总体上来说,要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总量、城镇人口等简单增加。皖南地区人口减少,环境宜居,旅游资源富集,倡导打造特色小城镇,探索生态资源资产证券化,带动经济发展。皖北地区人多地少,地势平坦,便于大城镇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容易造成环境破坏,要以长三角城市结对帮扶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地。
3.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
一方面,加快融入长三角,滁州、马鞍山、芜湖、黄山等市以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发展为依托,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引进优质产业;另一方面,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走深走实,有选择地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内迁。
4.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技术创新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