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生成逻辑、功能界定与维度设计

2023-02-09张茂聪窦新宇

高校教育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跨学科管理制度

张茂聪,窦新宇

(山东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交叉学科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交叉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彼此渗透、相互交叉而成的新学科[1]。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交叉学科不可避免地出现,逐渐成为各门类知识和研究方法的集聚地。纵观科技创新历史,前沿科技如人工智能、AI+基因组编辑等大多产生于学科边界或学科交叉领域。目前,学界对交叉学科高度重视,积极建立相关研究中心或机构、确立相关制度和组织建制以助力交叉学科发展。2014年,美国联邦政府专门实施“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培训计划”,在学科融合领域重点培养STEM跨学科人才的研究能力[2]。2018年,英国研究理事会、英国创新署和英格兰研究委员会共同组成了英国研究与创新部门,对跨学科、跨组织的研究计划提供科研资金的资助[3]。我国也十分关注交叉学科发展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4]。如此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先进科技突破和前沿尖端科技成果与交叉学科的迅猛发展息息相关。交叉学科产生于学科交叉之处,生成于不断进步的社会发展需求中,为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应“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4]。为此,我国应大力支持和鼓励交叉学科的发展,明确交叉学科在我国国家战略发展和教育事业中的关键作用,推动交叉学科向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和优势学科迈进。事实上,我国早已将交叉学科的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中。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5]。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6]。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和交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交叉学科成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4]的重要载体,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交叉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相关制度障碍。

我国高校中运行着以行政权力为主导、以传统学科组织架构为实施对象的学科制度。交叉学科是知识跨学科流动形成的新兴学科,其知识增长是对传统学科的继承和突破,发展机制灵活,无论是运行方式、研究模式还是学科性质都与传统学科存在质的差异,在原有的学科制度框架下难以与其相适应和协调。美国研究生委员会也指出,由单一学科构成的体制结构不利于交叉学科的组织优化和资源整合,当交叉学科项目影响到原基础学科教师利益时,教师会变成学科利益的捍卫者,拒绝对交叉学科项目提供帮助,项目会陷入“看不见的裂缝中”[7]。在当今社会迫切需要高水平交叉学科创新人才与技术的情况下,交叉学科的学科制度与组织建制成为其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痛点与薄弱点。构建独特、适切的管理制度体系在交叉学科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

目前交叉学科研究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但其管理制度运行逻辑与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明确的理论构建与引导。以往对交叉学科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交叉学科定义、合法性、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组织结构、学科制度、个别交叉学科的发展模式等方面。已有对交叉学科制度的研究虽然较丰富,但大多集中于宏观的制度问题研究及问题解决的实施路径探讨,具体的制度框架构建与制度维度研究相对不足。杨朔镔认为,当今我国交叉学科的制度体系存在逻辑缺失、组织僵化和生态失衡的困境,应从体制、组织和环境三方面来推进交叉学科的制度建设[8]。焦磊对国外高校交叉学科的组织建制进行介绍和探析,总结出国外高校跨学科建制的一般模式、机制与举措,为我国交叉学科的组织建制提供了借鉴[9]。陈晋鹏等人对交叉学科的发展机制进行理论创新和模型构建,期望建立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良性机制[10]。也有学者对交叉学科组织建制中的某一项制度进行深度探析,例如同行评审制度等,要求尽快推进交叉学科的学科评审工作,促进学科评估建设制度的发展[11]。总体而言,交叉学科的制度研究基本停留在问题解决的路径探索或单一层面的制度建设上,缺乏对制度构建原则、制度内容制定、制度实施方法与要求等的整体性研究。

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复杂环境下多种因素集成影响的产物。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提出的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各个要素相互联结构成的有机体,其核心思想是秉持整体观念,对系统内各要素的存在、特点及规律进行全面揭示,通过系统哲学来探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缔结关系和结构特征,为顺应客观规律与优化结构功能提供证据”[12],找到系统运作的一般规律。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交叉学科的管理制度体系是对学科内部各要素进行管理和约束的有机整体。交叉学科管理制度生成于学科、社会与高校发展的需要,包括学科文化、学科建设、学科结构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推动着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的形成、运行和演进。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生成于一定的构建逻辑,在特定的条件下生成,具备核心的内部要素和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具备要素、关系和结构的复杂巨系统,符合系统分析与层次解剖的基本条件”[12]。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作为一种整体性制度,应使得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共同完善和发展,做到理念一致、运转协调。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系统论出发构建交叉学科的管理制度体系,即在明晰制度生成逻辑与具体内部功能的基础上以及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深度剖析制度体系中的各维度以及制度维度的组成要素,逐步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

对我国高校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展开研究,其制度的实施主体初步限定为我国高校中交叉学科、相关研究组织的治理主体,可以是若干院系,也可以是高校中某几个学科共同构建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或研究中心,甚至可以是某个单独运行、在高校中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研究组织。这些组织实施的学科管理制度,即为本研究中所指的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交叉学科管理制度并不是现成、推而广之、可以照搬采用的制度规则,也不是所有交叉学科都需要遵守的相同制度规范,而是一个基本的制度框架和章程式的制度维度体系。本研究试图对交叉学科管理制度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阐明制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根据生成逻辑和制度设计起点进一步界定制度的功能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将适用于交叉学科、较为宏观的制度维度陈列出来,形成初步的制度框架和章程式的制度维度体系,为学科制度的设定提供初步参考。

二、 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生成逻辑

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天生具有差异性。交叉学科自产生之日起就缠绕在多方主体的运行逻辑中,受到多重逻辑的制约,其制度构建并非如传统学科一般遵循固定的生成和建构规律,而是具有鲜明的生成逻辑。交叉学科的产生源自学科和知识之间的交叉融合,遵循学科发展的自然规律,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科生长规律、社会发展需求和所在高校对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选取学科、社会和高校三个角度对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进行阐述,做出初步的探析。

首先是学科发展规律和知识生态演化的知识逻辑。学科知识的发展遵循科学的自然规律和学科的自组织性。交叉学科的产生不是学科的变异或变体,其出现符合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和知识生态进阶的必然法则,是知识进化的最终样态。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与发展的历史性造就了分门而立的学科。在学科产生和发展初期,知识经过不断深化和提纯逐渐具备系统完整性,边界渐渐清晰,发展出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由此形成不同的学科,在学科之林中独树一帜。随着学科知识价值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的不断扩充,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张,研究内容也随之丰富。这使得学科范围不断扩大,在此过程中触碰其他学科的边界,自然而然地与之相互作用,由此产生新学科。不同的知识研究样态和文化发展模式彰显新兴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间的差异。伴随着研究范式、语言体系和行为趋向的变革,新兴交叉学科与一般传统学科间的差异势必会造成学科研究及研究者之间的分歧和不同,交叉学科急需差异化的学科文化和组织建制,这是生发于学科知识进化的逻辑。

其次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问题解决的需求逻辑。近现代一些科技领先成果投入社会化应用后发挥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这些前沿科技大多产生于学科边缘和交界处,对社会发展、产业更新等社会需求的满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尖端科技纳米技术作为动态力学、量子生物学等学科交叉的产物,与计算机技术、核分析技术等先进技术结合催生了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器件、空间探索、材料产业等方面,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越来越依靠交叉技术,其问题解决的逻辑和导向致使某些学科之间进行交叉。如应急管理学科的产生是基于社会重大问题解决的迫切需求,作为集管理学、社会学、工程技术学等学科于一身的交叉学科,在面对重大社会问题时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法。某些交叉学科往往与社会重大事件同频共振,应运而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促使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新兴科技成果不断产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推动社会问题得到良好解决,是生发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解决的需求逻辑。

最后是高校职能履行和价值发挥的应然逻辑。现今我国高校面临着学科划分过细、学院设置过多等困境,学科的高度专业化和不断细分在高校中形成一个个松散的“学术部落”,学科和院系间壁垒深厚,各学科之间较为分离,不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高校作为交叉学科的集聚地,更应按照相关办法的要求承担起学科建制的职能和责任,规范学科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与各项运转机制,大力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此外,随着学科间交叉融合和科学研究的深入,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人工智能、计算经济学等交叉学科产生诸多的应用价值,高校不可避免地与学科及相关外部组织产生直接联系。加之这些新兴交叉学科涉及多学科资源和背景,有些甚至要跨院系展开研究,对高校的研究单位形态造成冲击,传统的学科组织建制不再能助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处于枢纽地带的高校应对新兴交叉学科进行合理布局,调整学科结构,理顺治理主体间关系,保障交叉学科的平稳发展,这是生发于高校职能履行和价值发挥的应然逻辑。

学科发展规律和知识生态演化的知识逻辑、社会经济发展及问题解决的需求逻辑、高校职能履行和价值发挥的应然逻辑都突出了构建差异化、系统化和组织化管理制度体系的必要性,交叉学科应具备一个系统完善、运转和谐的管理制度体系保障学科的快速发展。

三、 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的功能界定

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在多方逻辑下生成,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体现出制度体系构建的各项功能和根本目标。对制度建设的关键内部功能进行探析,有助于概括和凝练制度建设的根本遵循和核心要点,对制度构建事项做出基本的质的规定,在维度设定时做到有所侧重,更好地构建制度运行的基本框架。对于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其核心的功能目标大致包含以下几点。

(一) 构建学科制度文化

管理制度体系应当构建科学适切的学科制度文化,培育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学科制度文化潜伏在学科的方方面面,对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高校交叉学科面临学科制度文化构建的困境。每个学科都拥有自己的学科文化,在高校进行交叉学科建设,特别是创建交叉学科群或学术共同体时,是否根据学科特色文化进行区分后再聚合发展?对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审核时,是否能够摆脱传统学科发展规律的束缚,给予交叉学科足够的时间、空间和关注?对于已经发展成熟的交叉学科,其学科制度文化和院系治理规则是否可以推动学科快速发展?这些问题都发人深思。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科技工作中应“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4]。构建契合的学科制度文化有利于营造学科内部的创新氛围,涵养优良学风,化解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者之间的争端和矛盾,创建稳定平和的研究环境;有利于遇到学科建设难题时弘扬科学家精神,突破学科、院系的界限相互借鉴,化困难为机遇;有利于留住人才,保障、支持和推进学科的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制度文化有利于遵循学科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构建和谐稳定的学科环境,推动学科和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二) 明确学科建设需求

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应当明确学科建设需求,聚焦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复杂性、综合性问题解决需求,设定科学可行的方向和目标,并根据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的变动和调整,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协同攻关,推动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和新兴科技成果的不断产出,进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并加速社会问题解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4]。由此可以看出,科学研究应以国家急迫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为导向。因此,交叉学科的学科建设应寻求人才培育、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耦合。如波士顿大学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工商管理是横跨产品设计和工商管理的交叉学科,其专业课程将工程流程加入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详细教导学生如何将客户的产品设计需求转化为工程规范,并将当代产品设计需求的预测考量及成果的效益转化纳入考核,将社会需求预测、产品升级换代与课程和学生教育相联结,促使学生将个人研究与社会效益、批量生产相联系,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构建完善的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能够考虑外部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明确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对外界需求做出回应。

(三) 理顺治理主体关系

管理制度体系在学科结构方面应当理顺治理主体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框架与结构。我国学科在高校内归属院系管理,交叉学科因其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常常需要跨学科、跨院系治理。因此,高校在设定制度框架和下设维度时应明晰学科所在院系的治理机制和治理举措,对其内部学科跨度及源学科所在院系进行了解,明确规定所在院系的具体权限,进行责任的划归与判定,做到既能科学有效治理,又能激活学科研究平台的内在动力,保障学科充分发展。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文理学院作为本校的跨学科研究中心,与化学学院、工学院等其余几所学院达成培养协议,同时开展主修和辅修课程,各院系分工协作、分别考核,进行跨学科教学与研究。除此之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推出跨学科领域研究,即依托研究项目内容建立学科交叉的学生自主研究空间,构建矩阵式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学生可自主申报加入相关跨学科研究机构,如基于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的合成生物学实验室、社会科学矩阵研究机构等,并取得相关研究成果,摆脱院系、学科等治理主体的阻隔与束缚。交叉学科教学、科研活动的计划与组织、教师的绩效评定与职位晋升等都需建立新的学科架构,学科交叉的新趋势也需要适宜的学科组织作为发展基础。交叉学科的制度构建有助于理顺治理主体间关系,建立适切的学科组织架构,为交叉学科发展保驾护航。

四、 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的制度维度构建

交叉学科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保障学科各环节顺利运行的规则体系,是宏观统领性制度、中观内容性制度与微观一般性具体工作制度的有机结合。除了构建宏观制度的总体框架外,高校还应对中观的制度内容维度进行把握,根据学科制度的核心功能对各项制度维度进行界定和构造,“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4],着重突出交叉学科特色,推动交叉学科快速发展。

(一) 制度体系构建与维度推导的核心思路

本研究根据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和核心功能,从构建学科制度文化、明确学科建设需求、理顺治理主体关系三方面出发,以“构建学科制度文化,推动学科顺利运行;明确学科建设需求,确定建设基本要素;理顺治理主体关系,提供学科发展保障”为制度构建的根本原则和目标构建学科“运行、要素和保障”的核心制度维度。

本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是一个相互支撑、互相协调的体系,既是不同层次制度体系结合而成的逻辑整体,也是由基础制度向外层扩散延伸、从宏观抽象到微观具象的相互关联的制度集[13]。其制度逻辑贯穿整个学科,以章程式制度为基础,保障交叉学科功能和目标的实现。运行类制度、要素类制度和保障类制度是从制度的生成逻辑出发,为了实现制度的核心功能组成的关键制度维度。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生成于学科的知识逻辑、社会的需求逻辑和高校的应然逻辑,构建时须以构建学科制度文化、明确学科建设需求、理顺治理主体关系的核心功能为基本要旨,以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厘清发展目标要求、推动高校学科组织建制为制度体系构建的基本目标,推动交叉学科学科文化、学科建设、学科结构的发展。因此,运行类制度的设定应聚焦学科制度文化的构建,使交叉学科的发展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形成良好的学科文化;要素类制度的设定应明确学科建设需求,厘清交叉学科发展的目标要求,促进学科建设的大力发展;保障类制度的设定应理顺治理主体关系,使交叉学科的发展符合学科组织建制要求,规范学科结构的构建。不同高校、不同学科在制度构建时应着重突出学科特殊属性,考虑到人才培育、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学科制度的创建要求,根据发展目标、自身情况等构建适合自身的制度框架和维度,方能促进学科的不断发展。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中各要素的逻辑推进关系及制度设定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的制度维度设定路径与逻辑推进关系

(二) 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的内容维度与核心组成要素

适宜的学科制度对知识进步和学科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交叉学科的迅猛发展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建设迫切需要一个适切的、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的管理制度体系。按照制度的生成逻辑和核心功能对交叉学科的各项事务进行考察并略加分类后,本研究将交叉学科的基本管理制度分为三类,分别为学科运行类制度、学科要素类制度和学科保障类制度;三个制度大类下初步选取能够实现各类制度根本目标、对其发展极为关键的十二项核心制度要素,建立起系统完备的章程制度体系。

1. 运行类制度。为构建适切的学科制度文化,我们需设定学科的运行类制度,确定学科运作的基本规范和流程,使其遵循学科发展规律,营造良好的学科发展环境,推动学科文化的发展。从学科运行的宏观角度出发,高校应确立学科整体的管理制度和学科评估制度[14],对学科各项工作和事务进行具体规定,审视学科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与举措,使交叉学科的发展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形成适切的学科制度文化。从学科运行的微观角度出发,高校应确立学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15],对课程教学工作实施的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进行规范和优化,创建良好的学科内部环境,减少发展阻碍,推动学科发展。运行类制度主要包含四项核心制度要素。一是学科管理制度,主要对交叉学科的各项日常事务和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治理。交叉学科同传统一般学科存在质的差异,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容易引发学科间的矛盾和冲突,不利于学科的顺利发展。因此,我们在治理时应设定学科的管理制度,突出学科差异,做出明确规定;对学科内的关键事务进行跟踪调查,对工作要务做出反馈及经验总结,在基本问题上做到有章可循,推动学科的快速发展。二是学科评估制度。评估制度涉及交叉学科评估的主要过程和内容。交叉学科因其成果产出的长周期性、成果划归的复杂性等,学科评估难度大大高于传统学科。因此,我们在评估时应正视交叉学科研究容易遇到的困难,体察其与传统一般学科的差异,并将这些差异纳入评估考核的标准,制定合理的学科评估制度。同时,评估监察标准应覆盖交叉学科的各类人群及事务,对人才培育、知识生产、社会服务等各环节进行事无巨细的评估。如英国在2021年实施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Rea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建立了完善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从学科分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各方面进行详细的界定。除学科各项事务的评估外,高校也应对评估主体,即评估委员会进行元评估,保证评估过程的公正合理。对于差异较大、外行不甚熟悉的交叉学科,权威专家和学者更应对其评估主体、评估事项和评估的权责分配进行监察,以做出合理判断。评估过后各评估主体应及时公示结果,保证评估的公开透明性。三是教学管理制度。交叉学科的教学涉及多学科、跨学科,教学方法、模式和所需资源都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应设定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科中基础课程体系开发、教材体系设定、教学质量监测与考核等各环节进行规定,制定并完善交叉学科的教学机制,推动学科教学的顺利展开。如日本东京大学的交叉信息学研究中心是从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单位,下设的研究生院为了保障学生更好地接受跨学科教育大力推行第二主修专业,要求学生将参与其他系的相关课程作为对主体课程的补充[16]36。四是教师管理制度,主要涵盖交叉学科关于教师的一应事务。交叉学科涉及多个院系或学科,教师常常被跨学科调任或聘任,甚至在不同院系、学科进行升迁也是常有之事。如何对教师的跨学科流动进行规范?如何保障教师跨学科流动后的合理权益?要解决以上问题,进行妥善的安置和处理等显得十分重要。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于1998年启动交叉学科教师的“集群聘任计划”,旨在打破现有学术部门的边界,通过竞争的方式使不同学科的教师进入交叉学科的研究集群,开展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教师进入集群后即脱离院系管辖,由高校对其工作进行统一安排。此外,高校、研究中心等在聘任教师时应着重考察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成果,以此判定其是否有能力进行跨学科任教;符合任教条件的青年教师应参加专业培训,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2. 要素类制度。为厘清学科发展的目标要求,推动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应确定对学科建设至关重要的发展要素,重点突破、着重发展。学科建设发展的基本任务包含两方面,即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从科学研究的任务出发,对学科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要素主要为学术研究和导师指导[17];从课程教学的任务出发,对学科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要素为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18]。对此“两类五项”核心因素进行制度设定,有利于对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做出基本规定,明确学科发展的基本目标,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满足学科建设的基本需求。一是基本学术制度,主要涉及交叉学科中与学术研究相关的事务。基本学术制度对学科领域研究进步和学科建设水平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是交叉学科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交叉学科研究的跨学科性、长周期性和各学科资源的联结性等也都要求高校必须考虑学科间差异,建立符合学科实际情况、促进学科快速发展的学术制度。因此,基本学术制度应突出与传统学科学术研究的不同,如学术交流制度不仅要包括多学科的学术交流,还要包括校际、省际交叉学科群以及国内外交叉学科组织的合作交流;学科的研究成果应来自多个学科,且要合理分配学术成果;交叉学科的研究项目不能照搬传统学科项目的申报原则和规律,应按照交叉学科的自身特点量身定制申报规则与时间期限。如浙江大学要求文科学科交叉预研专项项目的申报至少涉及两个学科,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文科一级学科;项目采用双负责人制,两个项目负责人须在不同的一级学科,其中至少有一位在文科学科,且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二是导师制度。对导师的相关聘任、分配工作做出制度规定,有利于交叉学科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导师指导,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根据研究方向和交叉的具体情况为学生配备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指导,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学生可参与不同方向的导师小组进行问题探讨和合作交流;不同学科开展的学术会议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知识互通,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如南开大学建立跨学院、跨学科的科研训练导师团,以跨学科的课题研究为指引,引导不同学科的导师团在课题研究中相互交流和探讨。跨学科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学生交融互通的思维模式,养成跨学科思考的思维习惯。三是招生制度。交叉学科由于涉及多学科内容和知识,对招生标准进行设定有利于选拔多学科背景和高质量的生源,从根源上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如麻省理工学院在进行跨学科专业研究生招生时,会特别关注学生的学科背景并欢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加入,认为其能为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从源头上保证学科的交叉性[16]31。四是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涉及学科中的培养工作。人才培养是学科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推动学科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应划拨专项人员和经费,提供充足的知识和物质资源;关注学生的专业背景,加强跨学科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如浙江大学提出 “理学+X”“信息+X”“文科+X”等七项“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利用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结构层次丰富、研究平台聚集等学科生态多样化的优势,建立起极具高校特色和学科优势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利用自身的优势学科资源为学生提供探索学科交叉的空间。五是学位制度。交叉学科的学位授予决定了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未来发展去向和就业归属,对学科发展和成果审核起到关键作用。高校对授予交叉学科毕业生的学位类别、学科归属和学位名称等应界定清晰,设定专门的规范,合理划归学科归属并仔细审核,避免含糊不清的问题。如麻省理工学院制定了跨学科的学位制度,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学位均覆盖,规避了学位归属不清的尴尬局面;上海交通大学为交叉学科的博士生培养设立专门的博士学位点,并将其挂靠在与源学科基础理论相近的一级学科下进行成果的统计和归属,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

3. 保障类制度。为理顺治理主体间关系,规范学科组织建制,高校应建立学科的保障制度,使学科结构构建符合交叉学科组织建制的基本要求,保障学科平稳协调发展。构建学科的保障制度需关注以下环节。首先,在学科发展源头,高校应设定明确的资助制度,理顺交叉学科中的各资助主体与资源依赖关系,规范学科结构的构建,保障对学科的稳定资源供给。其次,在学科发展过程中,高校应设置交叉学科的激励制度,厘清源学科的成果与贡献,加强自身发展的认知,促进源学科协调发展[19]。最后,在学科知识产出后,高校应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培养学科内研究者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组织各主体间关系的和谐建构。构建学科的保障类制度有利于为学科提供隐性屏障,使学科建设既能体现规定性的要求,又能为交叉和创新提供空间,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体现引领性和保障性。保障类制度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维度。一是资助制度。交叉研究注重知识创新,与新兴科技的产生息息相关,加之科研成果的产生具有长周期性和不确定性,丰厚的资金支持与政策倾斜必不可少。在交叉学科发展过程中,明确学科资助主体和资源依赖关系有助于为学科发展形成隐形的保障。如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交叉科研基金,对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群中的博士生培养进行资金支持和扶助。我国高校应建立健全交叉学科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和学科资助机制,考察学科发展状况,扶持资助相关研究,推动学科快速发展。二是激励制度。为交叉学科制定激励制度有助于明确各主体、源学科的贡献与过失,形成更加明确的自身认知,协调学科主体间关系,促进各主体平稳发展。激励制度旨在设定明确的赏罚标准。交叉学科内各学科的知识生产和研究成果贡献应仔细划分,赏罚分明,以协调各学科主体间关系,保证源学科的稳定知识供给,促进交叉学科的平稳发展。具体而言,高校应对交叉学科的创新研究成果和突破性技术贡献授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混淆学术贡献者、成果侵占冒领者进行严厉处罚,建立档案进行专项记录。如斯坦福大学除了对教师进行学术水平考核外,还会考察其学术道德,对研究者是否遵守学术规范、是否保护知识产权等进行评定,要求其不止在学术研究上有一定建树,还应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20]。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立交叉学科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对学科主体间关系有重要的影响。建立交叉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有利于在学科内形成互帮互助、思想健康、互相关怀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科各主体形成良好的相互关系、运行机制及学科的协同发展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保障学科实践工作的开展,对学科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经理论构建与推导,本研究最终得出交叉学科的管理制度体系(详见表1)。

表1 高校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4]。推动交叉学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应形成支持交叉学科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在这个制度框架中,运行类制度为学科运作设立清晰可见的标准;要素类制度对学科发展中的关键事务和要素进行细致的界定和规范;保障类制度为交叉学科提供相应保障,为学科发展和创新保驾护航。此外,对不同于传统学科的关键方面进行制度规范,有利于协调各方关系,保护势力较弱的一方拥有自身话语权,创建良好的研究环境与氛围;有利于释放学科发展活力,使交叉学科走上理性、客观、科学、快速的发展道路。

(三) 交叉学科管理制度体系的实践要求

学科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须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快速发展为基准。当今我国高校某些跨学科研究还停留在简单的叠加重组和汇聚融合上,没有跳出学科范围发展超学科的认知。制度的实施需采取相关举措确保知识的融通整合。此外,由于交叉学科长期处于科技突破和创新的拐点,其在众多学科的前进发展中体现出紧迫性。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各高校应遵照“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4]的要求,将交叉学科纳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视域和范畴,给予其充分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条件大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将财务和资源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的交叉学科建设中来,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本研究从学科文化、学科建设、学科结构三方面对制度体系提出实践方面的要求,以保障制度顺利实施。

1. 学科文化方面的实践要求。交叉学科应建立良好的学科文化,培育优良的学科生态和学科文化软环境。首先,高校要形成良好的学科文化生态。高校应对各学科的文化特色进行调查,整合交叉学科群的文化与价值观,预估不同学科研究人员聚合时可能引发的潜在冲突,提前做好准备、形成应对策略。同时,高校应建立学科文化干预机制,定期修订整改,调顺学科文化的氛围与兼容性。其次,高校应建立交叉学科教师和学者群体的公共理性[21]。高校内不同学科、不同院系间的争端都反映出学者公共理性的缺失。高校要加速学者群体理性建设,倡导学术民主、自由和公平正义,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共同的目标,形成学科发展的合力;对研究者的学术道德进行考察,及时惩治学术不端或荣誉挂名者,对学术道德良好、专注研究者进行奖赏,形成公正平等的研究氛围,减少研究过程中的人为阻碍。最后,高校要协调不同学科及研究者之间的行为方式。跨学科研究者拥有迥异的研究背景和行为模式,在研究过程中必然存在范式或方法上的冲突。在制度的施行过程中,高校不能以硬性标准协调研究者之间的矛盾,应从学科现实出发给予其更多的包容,尊重研究者人格[21],倾听其合理需求,提升研究者的信任度和归属感,允许研究者群体在学科氛围内进行有益的探索,构建开放融合的学术生态环境。

2. 学科建设方面的实践要求。建设一流的交叉学科,关键在于学科建设水平的切实提升。首先,“双一流”建设经费应向交叉学科方向倾斜[20]。推动交叉学科向一流学科发展有利于资源向交叉学科聚合,推进核心领域创新,体现学科优势和基本特色,引导其作出突破性贡献。同样,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要想具备一流的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大力支持跨学科的研究与人才培养。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大量优质资源,这意味着高校无法令每个学科都齐头并进。高校应避免资源分流,将“双一流”建设经费大量倾斜在交叉学科,确保政策扶持和决策优先,创建良好的资源与发展环境,推进制度更加平稳顺畅地实施。其次,不同学科的学术制度应突出差异性。交叉学科的知识拓展和成果产出几乎没有固定规律可循,学科的发展周期也大不相同,我们不应以传统学科的发展特点套用交叉学科,也不应将某一交叉学科的发展规律推而广之至全体。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资源配置、学科特色等不同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妥善制定交叉学科的各项制度,在教师聘任、学术资助、成果评估等方面考虑到学科的差异,寻求资源配置和发展目标的契合。最后,高校要加强交叉学科的合法性建设。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的合法性身份与资源分配、研究成果的划归与评定、学术荣誉的奖赏息息相关,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的评定也需要交叉学科明确自身定位。一方面,高校应给予交叉学科一定的发展空间,做出相应制度调整。另一方面,学科逐步发展渐成体系后,院系应给予交叉学科外部合法性支持,在学院归属或学位授予中体现出承认和保护,使其具备学科合法性。另外,高校也应保证交叉学科在学科隶属、成果评价、职称评定等方面拥有合法权益,提升学科合法性。

3. 学科结构方面的实践要求。高校应加强交叉学科的组织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布局。首先,高校要加强学科组织的建设。交叉学科的研究平台大多依学科而建,在其基础上建立起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但我国高校院系划分过细,导致学科割据严重,学科之间壁垒森严,不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高校应大力开展学部制改革,将相近学科归类;创建交叉学科集群,将高校资源高度聚集到交叉学科研究中。各类研究组织应以任务为导向召集研究人员进入研究组织,加强研究者和资源流动的灵活性和共享性;研究机构应根据问题变化进行灵活转变,对功能相近、研究范围趋同的研究组织进行聚集融合,减少资源浪费。其次,高校要加速完善和改革交叉学科内的各种作用机制。建立交叉学科的动态运行机制有利于保障学科的稳定,促进制度的平稳实施。一是建立专门的交叉学科管理部门和资源配置机制,如建立交叉学科部或交叉学科管理委员会等,对学科资源分配、成果归属等问题进行规定,对相关研究进行扶持和资助。二是建立交叉学科放管结合的设置机制,给予交叉学科一定的自由空间和学术权力,允许学科自主处理相关事务,同时对其课程计划、学位授予进行试点考察。三是建立交叉学科的质量监控机制,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研究领域对学科发展进行质量监控,设置招生、培养等环节的专项检查,构建交叉学科发展的质量保证体系。四是完善并改革交叉学科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工作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4]。我国高校应加强以学科创新和知识融合度为判断标准的学科评价,以差异化的思维构建学科评价机制,形成交叉学科的差异化考核机制[22]。同时,评价和考核主体应在源学科的成果归属范围内划归交叉学科自身的成果评议区域,进行同行评议。五是建立民主决策机制与执行监控机制,对于各项基本工作的决策应广泛征求学科内部群体的意见,对各项制度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控,避免出现制度执行的漏洞,保障学科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跨学科管理制度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音乐学副修专业,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高层论坛」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