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2023-02-09邹奋虎

名师在线 2023年3期
关键词:思政生活课堂

文/邹奋虎

引 言

自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提出后,教师便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任务之一,希望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承的重要思想,道德品质与思想教育工作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内容,高中地理教师也不例外。新形势下,高中地理教师在认识到思政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后,也结合实践教学经验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创新,逐步将思政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获取基础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提升思想品德及价值观[1]。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意义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的心智已经逐渐成熟,能够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长久发展有深远的影响[2]。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既可以促进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有利于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因此, 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注意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设计,在尊重学生个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进他们价值观的形成,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得到提升。

二、将思政教育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具体措施

鉴于思政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课堂中的重大意义,教师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措施。

(一)问题法教学,提升学生思政意识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的关键,问题教学法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思维和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法展开教学,将问题作为“刺激”学生思考的“导火索”,促进学生思政意识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人口的合理容量”一课中关于“环境人口容量”内容时,高中地理教师可先将复活节岛的故事作为例子,并提出问题,如“这个悲剧说明了什么问题”“现代人类怎样才能够不重复这场悲剧”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结合故事内容展开深刻思考,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从人口、环境与资源三个角度分析问题,为教师引出“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点奠定了基础。随后,教师可借助木桶效应再次引发学生分析“影响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使他们自主总结归纳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在问题化的课堂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结合生活经验和案例经验不断思考,既理解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自主得出其中的影响因素,又理解了当时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重要性。

(二)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整体利益观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使教育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信息技术等设备已经获得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应用此方法将课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形象又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价值观是思政教育的内容之一,地理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也可将此渗透其中,使学生站在社会角度考虑问题,树立整体利益观[3]。

例如,在教学“海水的运动”时,高中地理教师除了借助多媒体资源将海浪、潮汐和洋流以及运动规律等知识点讲解出来,还可以将近海地区污染物随着海水的运动将污染范围不断扩大,给我国带来的一些损失等内容讲解清楚。当学生认识到近海污染物处理问题与海洋污染关系密切时,自然而然就会理解之前学习的“蝴蝶效应”,进而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由此树立整体利益观。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播放一些宣传海洋环境保护的视频,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具备了整体利益观的高中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保护环境的一个小小动作就会给社会和国家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能将环保意识及相关知识传播给更多人。

(三)生活法教学,培养学生传统美德

生活就像一个知识宝藏,取之不尽,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将现实生活与教学联系到一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活教学法能够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教师的高度认可。高中地理学科知识本身就是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法展开教学,将生活中的传统美德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和提升思维品质。

例如,在讲解“地球上的水”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拿起一杯水,说道:“老师手中的这杯水来自广阔无垠的东海!”还没等教师说完,学生哄堂大笑,有的学生反驳道:“老师明明刚才接了饮水机中的水,却说自己的水来自东海!”随后,教师可将水体相互联系的观点以交互图的方式展示出来,证明自己刚才的说法是正确的。之后,教师还可以案例探究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相互补给的关系(如图1),同时通过生活中水井越挖越深的事例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逐渐减少,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节约是一种优秀的品德,节约用水不仅能够为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还可以提高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意识和价值观。

图1

(四)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地理学科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课堂知识的讲授,还要将课堂延伸出去,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实际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自然与人文知识都是地理学科中的重点,学生在心情愉悦和放松的情况下接受思政教育的效率会更高。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渗透德育,鼓励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在讲解“中国国家发展战略”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关于海洋空间远景蓝图为例,使学生分别从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认识到海洋也是我国的领土资源。课下,教师可以布置科普性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社区宣传建设主体功能区对地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爱国意识。

结 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秉承“立德树人”教育观,合理将思政教育与课堂教学合二为一,使学生在获取基础地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和思想品德,为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思政生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美在课堂花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