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训练的好处是摆脱狭隘的经验和局限的认知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李居迁教授访谈
2023-02-08李居迁,姚嘉源,陈东阳等
访谈对象:李居迁(1971-),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法。曾任《研究生法学》第十二届编辑部主编。
访谈者:姚嘉源,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2021 级硕士研究生;陈东阳,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2021 级硕士研究生;陈钢,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2022 级博士研究生;李俊颐,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2022 级硕士研究生;李俊江,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2022 级硕士研究生。
问:李老师您好,您曾担任《研究生法学》的主编,请问您这一段编辑经历对您的学术生涯有什么影响?
答:与普通的法学学生相比,作为刊物编辑需要有两方面的考量。
第一,首先考虑刊物本身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在我担任主编时,刊物每一期都要推出一篇知名教授的文章,作为这一期刊物的重点文章。以知名学者的高质量文章为引导,可以明确刊物文章的标准。知名法学学者不论是对人类思想,或是国际社会,或是国家发展,都有深入的思考。《研究生法学》编辑也是年轻的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学者的文章,可以借助他们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去对其他投稿的文章进行比较筛选。进而要思考刊物的定位、学术品质和影响,明确刊物的品牌价值。
第二,编辑的身份有利于提高对学术的敏锐度。编辑的工作就是筛选文章,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不同学者选题的不同,或者对同一选题的不同视角。我们可能会被他们新奇的观点启发,也可能发现与我们持类似观点的“同道中人”,这让人感受到“学术共同体”下的传承和共鸣。作为编辑,我们的眼界将不局限于身边的同学,而是扩展到更为宽广的远处,对学术研究有不小的启发。国外许多知名法学院的刊物都是教授组成编委会,学生担任编辑,这些编辑需要通过十分严格的遴选考试,所以许多人都以担任过法学刊物的编辑作为自己一生的骄傲。这些编辑在进入学术界和实务界后,往往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精英。并不是说不担任法学刊物的编辑就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学生,而是法学刊物的编辑工作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刺激自身思考问题、增强研究能力的机缘。人类的所有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与当时和之前的不同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需要对不同思想进行融合,学术刊物为这一过程提供了重要平台。因此,正如刚才提及的名词,它具有“学术共同体”的意义。
问:《研究生法学》的宗旨是培育新人、繁荣学术,希望为广大法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术观点思想的平台。我们的编辑主要是学生,投稿人也主要是学生,您觉得这种以学生为主的办刊模式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答:我认为这种模式很好,在许多方面都很有意义。所有的学生都会经历成长的过程,他可能成为某个法学领域的思想者,或者是实践者,甚至是开创者。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我认为这对学生是一种很大的鼓舞和肯定。因此,刊物就是研究生们发表自己最新成果的园地。对于同一个领域,可能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路与方法,这种比较也是年轻学生锻炼学术能力的绝佳机会。
刚才提到的国外刊物,虽然以学生担任编辑,但是刊物发表的文章大多来自知名法学教授。《研究生法学》以学生为发刊主体是很独特的,我也很认同这种模式,因为这有利于培养一代代的学术人才。作为学生编辑而言,我们可以与投稿人将心比心,但是编辑也不仅仅是所谓的“为他人做嫁衣”。文章千古事,个人无法超脱时空的限制,但是文字可以穿越时空。在用心做刊物、写文章的时候,文字里都是你们的个性,都会闪出光芒。
我们学生编辑也要不断提升刊物对研究生的吸引力,可以尝试创新形式。比如在刊物中展现出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观点和思路,“制造”学术交锋。纵览之前的学术发展史,不难发现学术就是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与回应之中不断进步的,有的甚至形成了全球范围的思潮。
问: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未来都会从事学术研究工作,那么您认为学术训练对研究生的意义是什么?
答:张之洞有一个很有名的文章叫做《劝学篇》,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这篇文章中说,“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世界上没有事情是不需要学问就能做好的,越复杂的事情越是如此。我们做好事情依靠的是对事物规律的洞察,掌握底层逻辑。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前,物理学界认为牛顿力学是完美的。然而爱因斯坦论证了质量与空间的关系,颠覆了人们的基础认知。相对论的伟大主要表现在看待世界的角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不是从质量大小与引力的关系这样一个空间不变的角度看问题,而是倒过来从质量大小到空间扭曲的角度看问题,洞悉到事物背后更为深刻的规律,所以相对论可以更好地解释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怎样洞悉规律,洞悉根本,有没有经过学术训练是不一样的。举一个例子,单纯从经验直觉出发,面对太阳东升西落,我们很容易得出太阳围绕地球旋转的结论,也就是地心说,古希腊人还设计了十分复杂的圆盘来展现“地心说”的过程。但是后来,天文学家通过研究提出“日心说”再到发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这就是不断掌握规律的过程。而我们现在掌握规律之后,再去分析作为表象的世界,事物的运行便了然于胸。是否掌握规律也许并不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品质和状态,但它的价值在于让你拥有更为开阔的胸怀,更加具有根本性的认知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我们自己,看待我们和他人,我们、他人和世界的关系。苏轼讲人生如梦,出生到死亡,就像是做梦的过程,昨日已经发生的事情就像是你做过的梦,我们无法让昨日重演,就像无法让梦重演,我们只能通过思想、语言去描述它,所以人生就像是睁着眼做梦,如果有一天失忆了,梦就被忘掉了。所以真正重要的是,在做事情中间,远离颠倒梦想,找到一个不变的东西,也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说的“道”。
具体到法学学术训练而言,简单来说,我常讲三个区别:事实、规则和观点。法律训练要求的一个基本素养就是分清楚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规则,什么是观点。第一,事实本身靠什么去证明?靠证据规则,民事事实有民事证据规则,刑事事实也有刑事证据规则,虽然这些事实都是通过证据证明的,但是二者之间有区别,对于证明要求的程度不同,刑事证据要求更高,“beyond reasonable doubt”。第二,关于规则,强调一点关于现行法和未来法(拟议法)的区别与顺序,也就是lex lata和lex ferenda的关系。现行法判断的是合法与否,未来法判断的是合理与否。对于事物的判断顺序,我认为法律人应当先判断合法与否,再判断合理与否,这个顺序不可以搞乱。用一个我们认为合理的东西来取代现行的合法规则成为判断的标准,这个思路是错的。尽管这个思路可能符合政治家的思维,但是不符合法律的思维。第三,关于观点,观点一定要有逻辑,符合逻辑、能自圆其说的观点未必一定正确,但不符合逻辑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目前网络上经常出现各种新闻事件的反转,往往就是因为在第一个层面上就出问题了,事实没有明确。作为一个法律人,我们应当保持这三个层面的思考和训练,如果一个事情三个层面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明确,那么一定是有大问题的。
所以学术训练的好处是什么?学术训练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摆脱狭隘的经验和自己局限的认知,能够有机会去洞悉事物背后的规律,有机会让我们的思想产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的人生是否向更美好、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实际上是和学术训练有关的,而不仅仅是找到一个饭碗。古人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有点尊古贬今的感觉,但是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古之学者为己,古人进行学术研究,是因为一件事情搞不明白,“大事未明如丧考妣“,整个生命都是浑浑噩噩的,学问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困惑;今之学者为人,我们学习似乎是为了炫耀,宣扬我懂某个专业和领域,我是哪一个名牌大学毕业,好成为自己工作的敲门砖,这就是“为人”而学。进行学术研究,最为重要的还是作为研究主体的“我们”,学术研究让我们可以掌握事物的规律,所以有机会读大学、读研究生就已经很幸运了,因为掌握了让生命主动发生变化的强大工具。我们每个人都受到各种限制,时空的限制、思维的限制,以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将“是否有用”作为标准去评判一个事物,也是一种限制,这样将无法看到更深、更高的东西。学术研究的意义,最终还是要回到自我超越的主体性上来。
问: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文章大多聚焦于当下发生的热点问题,而对于传统的基础理论研究较少,似乎随着法学学科的日益成熟,经典基础理论已经难以有突破性的进步,您怎么看待学术研究中新议题与经典议题的关系?
答:学术解决和回应的是自己的困惑。打个比方,举例以明:在猴子面前,摆放香蕉和黄金,看着都是金黄的,那么猴子会选择什么?会选择香蕉,因为它不明白黄金的意义是什么,它无法进入人类构建的想象性概念的世界。那么如果在一个人面前摆放了两个事物,黄金和智慧,他会选择什么?可能大多数人还是选择黄金,因为他不明白智慧是什么,智慧的意义是什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明白智慧,获得智慧的过程,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获取知识的阶段,从无知到有知,我们明白了许多他人不明白的事。当开始拥有知识后,我们就会开始考虑怎样应用知识,怎样使其产生效果,这就进入第二个阶段,关于能力的阶段,没有知识而有能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在第二个阶段,学习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要训练应用知识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当我们可以运用能力时,就会感觉到一定程度的自由,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获得智慧,这就要求我们将能力提升到“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个“进乎技矣”就是智慧,这就进入了第三阶段。
回到这个问题,经典基础理论是作为一个学科基础的知识,想要发展它需要进入第三阶段,然而大部分人并不在这个阶段。比如说格劳秀斯、萨维尼这些伟大的学者,他们伟大的思想塑造国际法的很多基础理论,就是因为他们拥有智慧后,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世界,对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推断或融合。换言之,如果想要发展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就需要与这些伟大学者保持同样的思维水准,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否能发现新的路径。人类的理性是有局限的,任何重要的理论学说都有合理性,都是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反映了真理。任何学说都是有限定条件的,我们需要找出限制条件,找到这个漏洞,才可能推翻这个学说,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在真理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释迦牟尼、耶稣、斯宾诺莎、萨维尼、黑格尔、马克思,这些伟大的名字,也都要面对真理,他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真理、描述真理。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真理、描述真理,因此我们不需要描述这些大家对真理的描述,而是自己去直接认识。搞学术研究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导师的事情,也不是孔子这些大家的事情,我们要站在这些大家的思维高度去看问题。
如何才能站在人类大家的思维高度看问题?那就需要先了解人类曾经思考过什么重要问题。我常建议学生们读两本书,分别是《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通过阅读这两本书,可以大致了解从古至今全世界的思想家都思考过什么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发现自己与这些思想家的差距很大,就会知道自己需要往哪些方向去努力;或者可能发现在一些问题上自己比他们认识得更为透彻,因为在他们的时代,他们没有现在的信息和工具。所有人在真理面前都是平等的,当我们把这些思想家当作思想上的朋友,平等地去看待时,会感到很亲切,阅读他的著作就是与他们讨论,他们的智慧我们也可以获得,学术研究就是这样。
问:您认为国际法学研究与其他法学学科研究相比有什么特色?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国际法方向的训练和研究呢?
答:国际法研究的特点在于,结合普通国内法律和法律现象对国际法进行理解时,总感觉隔靴搔痒、未中肯綮,这个学科与国际政治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结合各国所构成的国际社会来研究国际法,就会发现国际法实际上也反映了国内法法律现象的本质。格劳秀斯是公认的国际法之父,也是法理学领域的大师,实际上,他研究的是人类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假设每个国家都是个人,那么国家之间的规则为什么以及如何能够产生约束力。对于国际法学者而言,写出一篇好的文章,需要足够深刻的思考。对一个具体的规则、具体现象的研究都有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更多复杂的问题,自己的观点可能被推翻。但是,我们不妨读一下王铁崖先生在上世纪20 年代写的最惠国待遇的那篇文章,经历100 年的时间,他论述的基本原理仍然有效。因此,对于国际法研究而言,时效性的限制更轻微。
包括国际法在内的所有学科,规范的文章都不好写。首先我们可以从简单做起,研究具体的现象、具体的规则。但是不要局限于此,要能够从研究国际法的角度跳出来,到达一个更高的超越的视角,从具体的法律上升到法哲学的高度,又能够在法哲学的高度结合某一个具体的部门法或者现象,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才有味道。作为学生应当知道,大家有从现象中进入到更深、更高层次的本质中的机会,不要在对外界事物的学习与观察中丧失个人的主体性。
国际法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法律的强制性上,这一点与国内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国际法的强制性需要依赖于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家自我的约束,而不是外界的力量。在运用国际法时,首先需要证明所运用的规则是存在的,是lex lata(现行法)。而对于国内法而言,从大陆法系的角度看,确定规则是否存在,通常只需要考察成文法律是否规定,再进行解释就可以了。英美法系成文法律也越来越多,因此,确定规则是否在存在,查明的方法与大陆法系日渐趋同。
作为国际法学者,把握好国际法和其他部门以及国际法内部的联系,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对于问题的认知才会更为深刻、更加准确。学习国际私法,一方面需要扎实的国际公法基础,另一方面也要有深厚的民法基础;学习国际经济法,一方面要很强的国际公法基础,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国内商事现象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此外,除了了解国际法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外,就像我刚才说的,优秀的国际法学者应当具备相应的法理学、法哲学的知识,去探究现象背后的规律。用一个比喻而言,就像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进去的人不仅需要打开宝库的方法,还要有从宝库出来的方法,否则即使进入了宝库,视野也会受它局限,无法出来被它困死了。
问:我们该如何在对国际法的研究中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
答:第一,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问题是否是自己的问题?我们在进行研究时,有没有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以刚才国际法的强制力为例,我们会发现从古至今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那么我们自己的看法是什么?我们自己研究这个问题的兴趣有多大,有多强的意愿把这个问题隐蔽的面纱给揭开,使它展露出真面目?只有我们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时候,这个问题才是“自己的问题”。
第二,这个问题对理论和现实是否有关注?国际法是与人类所有的重大事件相关的,而这些重大事件背后都有一种思想,我们对这些事件、这些思想是否有关注、思考和回应?有一些热点可能就像海上的浪花,起伏一下就消失了,但是有些事件却一直吸引着研究者的关注,这是因为这些事件背后蕴含着根本性的问题。多对这种事件进行思考,有益于培养问题意识。
第三,保持自身的表达欲。我们自己有一个想法,必须说出来,写出来才能被他人了解,与别人交流。当你们有想法的时候,要有一种写出来的冲动。西方学术研究界有一种说法,“publish or perish,不发表就出局”,其实也是一个意思。这种表达欲望的培养,不一定必须依赖于写规范的长篇论文,可以多写一些小短篇,形成基本的观点和逻辑框架,等有机会就慢慢写长了,过一段时间不断补充,就能够把一个问题思考透彻。
问: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法研究涉及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互动,例如引入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等理论来分析和探讨国际法上的问题或现象,您如何看待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呢?
答:首先法律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一个法律问题的出现与研究,一定都有其政治上的效果。司法和立法既是法律现象,也是一个政治过程,是在一个国家宪政的框架之下推动的。所以很难将法律和政治完全区分开,也很难将政治与其他现象区分开,世界就像是一套无边无际的网,每个人都在网的结点上。如果只把网上的一个结点单独取出来,就很难不破坏这张网,想要看清楚这个结点,就只能将其放在网上,并且凑近去看,在心中清楚这是网上的结点。同理,法律现象也是人类社会的现象。我们研究法律的人觉得法律很重要,但是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民在种地时并不会去研究什么法律标准,他会觉得法律与种地没什么关系。事实上我们研究法律的人会知道这个关系密切,比如会涉及到种子法的问题,也会涉及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问题。任何一个学科其实都是一种偏见,我们有某种学科的视角,这种视角让你更加敏锐了,实际上也加强了对这个学科的偏见。想要看清楚网,就需要将目光从孤立的结点上移开,将它放到整个网中去看。也像是马赛克画,当我们距离画很近时欣赏,看到的只能是一个个斑点像素,只有保持一定距离,才可以看出这是一幅画。距离一个像素点越近,研究得越透彻,也只能透彻地了解这个像素点有多大,与另外一个点的距离是多少,永远无法得知这幅画究竟画了什么。所以,这意味着我们既需要一个视角去研究特殊现象,同时也要脱离这个视角,用综合的、交叉学科的方法去分析,才能够得到更加接近真实、接近原貌的答案。
当下我们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化,但是问题和现象仍然是综合的,所以进行研究的时候,不是说国际法领域就无法运用其他的方法,可以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语义学上的语意分析,哲学的、文学的观点,只要能把问题解决了,所有方法都可以运用。在愈发精细的当下,我们反而更需要一种综合,不要自己给自己设限,而要保持宽广的胸怀。
问:今年是《研究生法学》创刊40 周年,您对《研究生法学》期刊未来的发展有何寄语?
答:《研究生法学》是一个园地,也是一片滋生广阔蓬勃的生命力的土壤,它一定能够开出很美的鲜花,也能长出参天大树。培养的年轻学子成才的会越来越多,这大概是我们刊物以及我作为编辑时的期望,也是我对刊物的信心。从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编辑、很多投稿人都成长起来了。
你们会遇到你们要解决的问题,孟子有一句话:“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所处的世界也会遇到问题。在这个时候谁遇到这个问题,谁就有责任去解决这个问题,也肯定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因为只要想把它解决好,就一定会往这方向努力的。梁漱溟的父亲曾经问他:“这个世界会变好吗?”梁漱溟回答的是:“会,一定会的。”这个回答的原因在于当你想要让世界变好的时候,你的努力,而不是他人的努力,会让它变好一些。每个人都活在这个世界上,大家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