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快车”驶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

2023-02-08宋长宇

中国商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快车公积金住房

◎文 宋长宇

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必将对我国公共部门的服务与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推进大数据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运用,这也反映在住房公积金的服务与管理中。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大数据管理观念,重视对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正确、高效的分析,以提升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大数据时代下住房公积金服务与管理的特点

管理观念出现了转变在传统的住房公积金业务中,由于缺少数据分析的支撑,许多工作常常缺乏针对性,加之缺少具体、成熟的指导,使其难以摆脱以经验为参考依据的桎梏。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依靠经验管理住房公积金的模式。在大数据时代,以数据为基础的分析已经逐步替代了以往的经验模型,而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时效性,并能更好地促进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服务。

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的服务与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往,企业的服务管理工作多以“人”为主,而企业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则完全依赖于员工的整体素质与服务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人”的作用不能被彻底摈弃,但应当更多地关注数据对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带来的效益。在传统的住房公积金业务中,一般都是面对面地进行服务。信息科学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住房公用设施的管理与服务不再受“时空条件”的制约,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新的服务途径。目前,居民可以通过网络申请住房资金供应。从“面对面”向“在线服务”转型,说明互联网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处理方法的多样化。住房公积金的供应包括网站、自助终端、手机银行APP、微信、微博、触摸屏、支付宝等多个渠道,是一个多元化、立体化、智能化的综合服务系统。通过集成服务平台,实现了对住房公积金业务的管理,由以往的窗口办理方式转向了多样化的信息处理方式。

通过网上和线下的有效处理,使窗口工作人员在处理工作中的压力得到了很大缓解,提升了业务操作和业务流程的精准化水平,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为广大住房公积金缴存者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服务。

信息共享提高了效率完善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平台,逐步优化了与银行、民政、公安、社保、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用户在办理业务时,不需要提交相应的证件。随着住房公积金系统的不断完善,今后,用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不再需要提交任何相关证件,只需要通过共享的信息即可查询,并且能够一次完成。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服务理念,提升了办公效率。

扩大了资金使用范围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公积金体系,扩大了缴费群体;新增租房提取、购房提取、异地购房提取、异地提取公积金贷款、省内偿还商业银行贷款等类目;在放款上,实现了线上年冲、月委托、提前还款等的无纸化办公,使企业的工作流程得到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了网上服务大厅,让缴费单位的经理不必到社保中心进行业务办理。

新成立单位办理单位账户、单位信息变更、支付依据变更、存款人人数变更等业务,有利于提高存管机构以及代理机构管理资金交易的效率,减轻单位事务工作人员处理单位交易的压力,在多个站点上搭建起了一个传送、再传送的服务平台。

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实现了跨省职工在异地进行的查询与调动,避免了人员来回奔波,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资金的安全性,便于职工统计存款年龄,帮助职工在全国范围内利用省级基金,有利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外来务工人员也可以打印支付收据、外来贷款收据等,从而打破地域界限,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利。

实现了档案管理电子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可构建出一个虚拟的数据库,实现了对住房公积金的电子档案的管理。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各种纸质文件,如财务凭证、缴交清册、提取材料、个人贷款档案等都在以数量级的速度增长,档案柜和档案室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档案的装订、查询和调动也变得日益困难。利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可以促进档案与业务之间的双向互动、互相监督,从而达到业务管理、档案管理的目的。

窗口工作人员利用高拍仪、扫描仪等设备,将顾客的资料和图片输入到电子文件系统中,确保了原始资料的真实性,方便了档案的查阅,同时也提高了便民服务的质量。

大数据时代下住房公积金服务与管理存在的不足

线下业务向线上业务转变进度缓慢离柜率是网上业务的重要量化指标。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现场业务的处理,线上业务的办理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公积金业务主要集中在柜台办理,缴存业务仍处于柜台人工受理模式,对网上办理公积金的知晓度和接受度较低。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住房公积金线上业务宣传推广不到位;二是官方网站、手机公积金APP、官方微信、微博、支付宝等平台的开通较晚;三是缴费人群的年龄差异大,在线服务主要是年轻人,而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比较慢,不愿意或者不会在网上办理业务。

信息化风险控制系统不完善在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其风险控制的技术手段、方法、途径都较为丰富,但仍处在相对薄弱的阶段,并未形成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

一是我国现行的住房公积金体系存在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随着公积金提取的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单一的融资渠道、单一的资金来源、单一的放款方式导致资金收支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二是银行的公积金贷款有一定的逾期风险。随着贷款量的增长和贷款期限的延长,在长达30 年的还款期内,由于重大疾病、自然灾害、失业、婚姻变更等原因,贷款无法偿还的风险会不断加大。而在未来的时间内,抵押品的贬值和执行难度的加大也会使其难以收回。

基于大数据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与服务创新策略

培养科学的管理思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没有一个产业可以忽略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为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住房公积金在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从管理思路上看,应摈弃传统的、保守的管理思想,建立科学的、正确的管理思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式上,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巨大优势,加大对电子办公和数据分析的使用力度,从而提升企业的日常工作效率。另外要注意的是,管理方式的改变会导致管理者的工作出现交叉。随着企业内部管理方式的变化,管理的内容和范围都发生了变化,各部门经理的工作内容难免会发生交叉,所以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进行调整。

在新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下,资料的采集和再利用是企业管理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要加强对IT 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保证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效率。

健全防范机制 加强风险防控首先是设定正常的业务政策,比如超基数、超年龄缴存、连续汇缴不足六个月申请贷款、超比例放贷、超年龄放贷等,系统会发出预警自动提示;同时,实行二级和三级审批制度,从而有效避免人为操纵的风险。

其次是开展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系统的试点工作,主要包括数据核查、风险控制等。在管理服务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基本信息不完整、数据错误、一人多户等。这些基础资料的标准化,为平台进行动态监测、实时分析、风险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再者是加强内部审计,设立内审和稽核部门,逐步完善各科室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和流程。要严格遵循谨慎原则,利用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最后是建立信用风险防控体系。利用大数据构建住房公积金信贷风险控制系统,对每个缴存者都需要进行信用评分,建立信用记录,对信用下降的贷款者进行风险预警,并对其进行自动拦截和惩罚。同时,将公积金的信用管理制度融入到整个社会的信用管理系统中,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司法、纪检部门要在打击骗提骗贷,贷后的逾期诉讼、催收、抵押物执行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共同降低逾期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回收。

精简公积金业务办理流程在大数据时代,可以充分运用智能化服务,推进住房公积金业务流程的改革、优化、创新、整合、重组。

一是增强互联网业务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优化网站服务,方便网上处理,解决大部分公司的问题。例如:建立员工个人账户,调整存款基数、转账、补缴信息,更改基本设备信息以及提款等业务流程,使线上服务成为主要业务服务通道,可以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通过与社会保障、工商等单位的数据共享,在建立社保、工商等新账户的同时,可以将数据推至房产管理中心,进行新的人事信息导入,从而减少人力资源的录入工作和数据的错误率。

二是简化程序信息。在客户办理业务时,银行账户“一键”查询客户的相关信息,能够跨部门协同查询的,无需再向客户提交相关资料;精简办事程序,实行“一窗办”,推行一次性办理,省去繁琐的填表等环节;电子档案采用电子签章等技术,照相和保存电子档案,并取消收取纸质复印件等环节。

总之,我国住房公积金的信息化管理还处于摸索的过程中。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方面,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资源共享以及深度数据挖掘和分析,配套应对策略和监管服务措施,将带动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更加开放、便捷、高效、精准。

猜你喜欢

快车公积金住房
甜甜圈快车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健康快车
健康快车
健康快车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