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博物馆短视频线上教育策略
——以中国园林博物馆为例

2023-02-08中国园林博物馆王歆音金弘毅殷伟超

区域治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普园林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 王歆音,金弘毅,殷伟超

移动短视频是一种视频长度以秒计算,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来实现快速拍摄和美化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的新型视频模式。作为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诞生的新兴媒介,移动短视频突破了传统互联网仅限于电脑与手机图文的传播途径,提高了传播效率。

科技博物馆作为科普教育场所,承担着面向各年龄层市民公众开展科学传播的责任。特别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双减”改革的背景之下,线上教育成为了“走进”博物馆的最直接的方式。如何将博物馆丰富多彩的知识转化成线上内容呈现给观众,是博物馆首要思考的问题。

一、科普短视频发展现状

(一)短视频成为科普教育重要方式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明显,达9.6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2805万,占网民整体的91.5%。[1]根据《2021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日均观看短视频超过60分钟的用户占比达56.5%,人均每天使用时长升至87分钟。[2]

截至2022年7月12日,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中,“科普”话题播放量已获得3034亿人次,证明当下短视频融入了各类用户群体的生活,主要用户群体也乐于以此开展或接收科普教育。对于各大科技博物馆而言,移动短视频已成为线上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形势与挑战

尽管科普短视频已经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但是放松休闲仍是用户主要诉求。《2021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显示,用户对短视频观看动机的整体满足评价趋于稳定,其中选择“填补空余时间”“随大流”看短视频的用户比例分别达到30%和28%,远超其他动机。尽管短视频平台加快布局泛知识领域、大力扶持创作者,但与用户满足知识学习需要的期待尚有落差。

二、园博馆短视频线上教育实践

2021年以来,园博馆通过短视频线上教育,向社会诠释园林自然生态、园林传统文化、园林历史溯源。馆内丰富的园林科普教学资源,在闭馆等“非常时期”,依然可通过短视频播出的方式履行科技教育职能。

这个过程中,科技博物馆的教育者成为传播者、受教观众即受传者、课程内容即视频多媒体、教学空间则变成互联网播放平台、教学评价反馈是短视频播放的综合热度体系,这5种传统科教要素向传播元素的转变,是开展短视频教育工作时需明确的定位和策划基础。

(一)科学内容策略化

1.选题正确权威,符合时代需求

园博馆分析了公众对博物馆的教育需求。一方面依托强大的园林行业背景,联合专家学者及馆内展览展陈体系,将特色的园林展陈资源进行多类别输出;另一方面,针对博物馆青少年群体居多的特点,以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增强科学兴趣为目标,通过线下课程实践搜集观众兴趣、知识结构,梳理教育体系,与大众需求相契合,产生情感共鸣。

2.科学教案转化,适配教育形式

短视频线上教育作为一种以秒为单位,主要依托移动智能终端开展的新型教学方式,用户通过上下滑动屏幕即可切换自身喜爱的内容,要求创作者在受众接收与处理信息实现极简化。

同时,科普作为一项与受众交流的工作,“带有科学属性的文化。板着脸说教的科普不可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3]短视频使“科学”更类似于“受教育者”的交流行为,这要求短视频线上教育在教案转化为脚本的阶段需要做到课堂知识碎片化、科普语言通俗化、科学知识可视化,以适配短视频线上教育形式。

3.场域沉浸感知,突出资源优势

园林是包容了综合学科的社会空间,园博馆作为我国唯一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在园林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自然生态方面有着天然的科普优势。基于内容选题方向,园博馆的短视频拍摄可以充分选择契合场景使观众代入式沉浸感知,丰富科普道具,将园林大场景与知识内容融合。观众通过镜头置身园林环境,利用科学的方式方法了解园林历史发展、自然生态、文化艺术等,从多维度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园林中活态传承。

(二)抽象知识具象化

科学精准的知识内容表达是科普传播的基础,线下科普中观众能通过触摸教具、近距离观察科普对象等方式直接学习知识内容。但是通过网络传输的线上图文、影音就存在客观局限。园博馆通过实拍取景、动画演示、实践操作等方式,从多个维度展现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与学科知识。

1.实拍类镜头,视频取景专业化

实拍是短视频教育中最为常见的拍摄手法,通过为观众展现真实的人或物,表现教学目标的表征特点、树立科普老师的人设特征、展现科技博物馆的场域资源。这要求画面取景需要进行专业的设计规划,带给观众视觉上的美感,突出重点信息。

2.动画类镜头,复杂知识简易化

动画类镜头是短视频教育中的必要内容,科普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无法通过镜头记录的视觉影像,如生物分子的构成、无法表现的历史痕迹等。动画类镜头画面直观、寓教于乐,通过把目标人或物的表情、动作及变化过程等通过数码技术连续播放,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无法通过摄影机捕捉的影像。

3.教学类镜头,操作过程具象化

尽管在拍摄内容上,教学类镜头隶属于实拍类镜头中,但区别在于教学类镜头重点针对手工、操作等需要具体表现步骤、细节、时间等严谨的科普内容,而非视觉上的美感,做到“文字为指导方向、视频为操作指南”,为观众详细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品牌打造的个性化

在短视频线上教育中,有趣的科普讲师往往能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吸引观众观看与学习。但面对数以亿计的短视频平台用户,受众特征被大大稀释,捕捉到大众易于接受的科普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在园博馆在近两年20多位科普讲师,以不同主题,不同形象,推进着线上短视频教育工作高效进行。

1.动作自然,打造科普之友

专业的态势语言不仅代表着科技博物馆的专业形象,也是教学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短视频线上教育的形式让主讲和观众因屏幕产生距离。基于园博馆自然生态等贴近生活的选题中,使用自然且富有生活气息的肢体动作,成为营造“亲和力”的重要方法。如园博馆《长满一树小马褂的鹅掌楸》(图1)课程中,科普老师模仿和观众一同在园博馆中寻找鹅掌楸的仪式感,通过不断行走、说话、表演、录制以实现效果。

图1 中国园林博物馆《长满一树小马褂的鹅掌楸》

2.口吻亲近,拒绝标准腔调

口语表达和发音技巧不可忽视,适当的音调、语速与音色能为观众勾勒出一个清晰的人物画像。如中国化工博物馆《探秘化学元素-碳元素》线上短视频课程(图2),科普老师全程未出镜,但配合欢快的背景音乐和漫画式的镜头内容,用频繁的短句、较快的语速与近似孩童的腔调,营造出“读科普童书”的亲近感,激发求知欲。

图2 中国化工博物馆《探秘化学元素-碳元素》

3.特色服饰,营造主题氛围

服装作为影片视听元素视觉部分中的一环,对于强化影片视觉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短视频课程中,服装可结合环境烘托课程主题与文化氛围。

园博馆的实践中(图3),科普老师们结合不同主题调整出镜衣着。在园林自然科普中配合植物色彩,在园林传统文化教育选择汉服形式,而在世界读书日开展的“书香园林”视频中,则选择了具有学术气息的便服,以园林中的读书人化为观众本体,以此提升情感共鸣。

图3 中国园林博物馆不同视频主题搭配不同服装服饰

(四)结合平台功能扩大影响力

短视频平台为方便用户开展创作活动,推出了话题、地点等功能。当前,科技博物馆可结合“平台功能”,弥补线上教育中的不足。

1.平台活动,扩大影响力

2021年,园博馆在抖音与快手平台添加了科普、清明节、世界读书日等约百余个话题,提升了自身科普课程的曝光度。2021年暑假期间,首都科普、抖音青少年联合鼓励北京地区各大博物馆,联合参与首都科普主题暑期线上活动“乐享科学营”,园博馆积极参与并成为话题下的置顶官方内容,最终“乐享科学营”话题实现了2.7亿人次播放的巨大效应。

2.利用话题,精准推送

各大短视频平台为划分用户群体推出的话题功能,实现了同兴趣用户的交流与集中观看。科技博物馆一方面可为视频添加需要的标签内容,保障自身的短视频课程最大限度地推送到兴趣用户的手机上,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参与行业领域内的话题挑战,紧跟行业与社会热点以提高短视频教育内容在平台上的曝光。

3.云端定位,反馈互动

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科技博物馆可实现科普课程与教育地点的“绑定”,以科技博物馆的地理位置推送短视频课程到智能手机上,平台用户可在点开视频时直接将端午节直接关联科技博物馆以完成记忆。

三、存在问题及路径探索

科普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和运用。[4]短视频的及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适合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使其成为了当下科普传播的优秀渠道。

但在实践过程中,园博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诸如:课程模式固化,难以培养受众观看习惯;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化教育体系;反馈机制匮乏,教学成果检验机制不成熟等。经进一步探索,园博馆将为科技博物馆提供开展短视频线上教育可参考的教育路径。

(一)按照观众需求导向,控制科普时长培养受众观看习惯

对于短视频线上教育,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在为观众带来信息便捷时,也因信息过量而产生阅读疲劳。短视频需要在15秒到1分钟的有限时间内进行知识的有效传播,做到以“短”见长。[5]科技博物馆为适应观众需求,便需要通过在脚本转化阶段筛选课程核心知识点、在拍摄阶段把控科普老师语速、制作阶段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加快课程阶段速度等方法控制科普时长,完成“1部短视频课程在1分钟内科普1个知识点”的教育形式,帮助受众培养利用零散空闲的注意力,在生活中自主参与科普学习的习惯。

(二)依据课程基本逻辑,专题化创作保证科学属性

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优化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催生了信息碎片化等传播问题。观众在线上短视频教育中容易被海量的信息淹没,缺乏对科技博物馆与知识体系的系统认知,影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正确传播。

因此,在迎合短视频传播规则的基础上,科技博物馆需要在视频间建立有效连接,在脚本创作阶段依据课程主题规划拍摄场地,强调往期课程内容;在宣传与发布阶段通过短视频平台合集、模板等功能提升系列课程辨识度、增强受众黏性。

(三)遵循科学传播规律,引入多元主体建立反馈机制

“新媒体上的内容传播,是一种基于社交的内容传播。新媒体的传播活动如果不能与社交产品或活动产生深层关联,其传播效果也就会受到抑制”。[6]尽管科技博物馆可以通过评论、私信、弹幕等平台功能收集受众体验,但其中缺乏双向互动,影响受众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对此,科技博物馆可以基于以下两点引入多元主体,建立反馈机制。第一,联动线上与线下平台,建设选题采集机制,通过线上收集观众意见、线下播放短视频课程,引入“观众意见反馈”环节,提升受众参与感,提升课程专业度;第二,联动本馆媒体矩阵,通过在其他平台开展等互动活动,扩大课程的传播效果、打造科普品牌。

四、结论

移动短视频作为科普教学方式在互联网平台方兴未艾,但也存在内容监管力度不足、无法精准实现受众学习反馈评价等现象,同时更需要警惕短视频过分娱乐化、轻量化的创作形式,从而提升科普效能。

作为科技博物馆,我们通过规划课程内容资源、掌握短视频叙事方式、精准定位自身视频性质等手段适配短视频平台操作技巧,以当下观众和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移动短视频科普工作,实现科普工作的现代化转型。伴随科技博物馆的科普工作者对移动短视频的认知加深,其将会成为线下科普的重要补充,在镜头中通过对科普教育资源的拆解与重塑,提升科普传播效果,助力我国实现建成科教和文化强国的目标。

猜你喜欢

科普园林博物馆
清代园林初探
科普达人养成记
博物馆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