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视角下经济新闻标题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2023-02-07龙萱玥

中国经贸 2023年8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认知

龙萱玥

摘 要:随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新闻广泛传播。作为新闻的眼睛,经济新闻标题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经济学人》2022年9-12月标题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浅析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作者通过对四种常见隐喻——战争隐喻、人类隐喻、拟人隐喻和上下隐喻进行具体映射分析,探究隐喻与人们认知的关系和对新闻传播的作用。结果表明,经济新闻标题中隐喻的使用不仅使抽象复杂的经济现象和术语更易被读者理解,也增强了经济新闻的吸引力。

关键词:概念隐喻;经济新闻标题;认知;《经济学人》

一、引言

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來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收集、传递、接收信息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各式各样的经济新闻报道随处可见。新闻标题被称作“新闻报道的眼睛”,是对报道核心内容的总结,在阅读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其在某一领域获得的经验说明或解释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活动(束定芳,2000)。为达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其快速抓住要点并有效感知主旨的目的,隐喻作为一种语言手段和写作技巧,在新闻标题里出现频率很高。随着概念隐喻研究的不断发展,经济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运用愈加广泛,不仅增进了经济文本的感情色彩与表现力,同时利于读者进行理解抽象的经济概念。

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结合概念隐喻理论,对经济新闻标题中蕴含的隐喻进行剖析,试图发现其中不同的隐喻范式,并阐释如何通过隐喻搭建理解的桥梁,希望为新信息的解读和掌握提供一个好的切入点。

二、理论基础

(一)概念隐喻理论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他们对隐喻的概念作了详细解释:隐喻主要是有关思想和行为的问题,它的本质是在人类自身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一件事物来体验另一件事物。隐喻被看作一个跨域映射过程,基于人们不同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生成不同的意向概念图示并储存于源域;在人们处理新信息时,从源域中调用相似或互通的认知本体对新事物产生映射,形成目标域,并用语言符号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表达出来。Lakoff和Johnson根据源域的不同,将概念隐喻划分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空间隐喻三大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隐喻贯穿人类发展始终,不仅构成了我们对经验的最基本的感知和理解,也使语言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二)新闻标题隐喻研究概况

标题是阅读新闻的起点。早期有关新闻的隐喻研究仅限于词汇层面,只将其看作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法。随着信息化时代新闻的广泛传播,新闻标题的重要研究价值愈加凸显,近年来的研究将视角逐渐扩展到了语法、语用等不同层面。如吴文月(2019)在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指导下,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新闻标题中的语法隐喻进行对比分析;Lee(2020)从语用学角度出发,考察韩国报纸和《纽约时报》标题的差异。但是目前对新闻标题中隐喻的新闻传播作用的探究仍不够深入,且多聚焦在对促进跨文化传播的翻译研究上(孙丹妮,2022)。

经济类新闻涵盖面广,包括证券、财经、金融等,涉及的内容也大多是较复杂的经济现象及理论,其面向的群体不仅仅是专业人士,还有对经济现象、经济形势感兴趣的普通大众(赵艳芳,2001)。故媒体在经济新闻报道标题中使用隐喻手段,能够简要形象地概括并传达文章大意,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并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三、资料收集与步骤分析

《经济学人》作为国际性新闻和商业周刊,提供对全球商业和金融的清晰报道、评论和分析。它在广大优秀报刊中突破重围的原因之一便是其简洁精炼、独具匠心的标题。而隐喻则是它的一个有利“武器”,能让抽象的经济事件更具吸引力与可理解性。

本文以《经济学人》2022年9-12月“Business”和“Finance”板块共计108个新闻标题为预料,参照MIP(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的识别步骤,对这些标题中的隐喻表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由于语料数据较少,故采取一般数据统计的方法。首先判断标题中是否存在隐喻;然后将含有隐喻的标题进行隐喻分类,计算每种隐喻所占比例;最后对各类含有隐喻的新闻标题进行抽样分析,以期了解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与人们认知之间的关系和其对新闻传播的作用。

四、《经济学人》标题中的隐喻分析

根据概念隐喻分类方法对语料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08个新闻标题中,含有隐喻的标题有64个,涉及三类隐喻:结构隐喻22个,实体隐喻28个,空间隐喻14个,其中实体隐喻占比最大。

(一)结构隐喻

胡壮麟(2007)指出,结构隐喻是指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通常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有所不同,但它们在结构上保持不变,且各自的构成呈现有规律的对应关系。战争隐喻和人类隐喻是经济语篇中最常用的两种隐喻。

1.战争隐喻——“经济是战争”

战争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敌对双方为达到某种目的或实现某种利益而进行的武装斗争,自古一直延续至今。尽管现代社会大多数人未直接参与进战争,但通过新闻、影视作品等形式可以对其有所了解。人们普遍对战争具有敏感性,在提及战争时,一些战争因素会浮现脑海,如战略、武器、敌友、输赢等,这些战争因素可以被映射到具有相似结构、同样追求利益并实现战略目标的经济领域上,与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政策、经济手段、合作或竞争伙伴、经济利益或目标等经济因素相对应。因此,战争隐喻经常被应用于经济新闻标题。图1为部分战争隐喻映射过程:

例一:The West’s proposed price cap on Russian oil is no magic weapon (The Economist,Dec.14,2022)西方对俄罗斯石油限价,但这并非制胜法宝。

例二:Tech firms in emerging markets:Clash of the titans(The Economist,Sept.18,2022)新兴市场上的科技公司:诸神之战。

例子中表示战争隐喻的词分别是“weapon”和“clash”,原意为与战争相关的“武器”和“交战”,战争隐喻将其映射到“经济手段”与“商业竞争”这两个较抽象领域上,从而表示“西方取胜的经济手段”和“科技公司间的商业竞争”。战争隐喻将复杂的经济领域事件用读者已有的认知结构“战争”来映射,让经济标题一目了然、生动活泼,利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人类隐喻——“经济是人”

人类隐喻是将人自身的生长周期、身体状况等关于人的结构概念映射到其他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的领域上。人类最早的认知从自身开始,人类隐喻的高频率使用源于人们对自身的了解。经济领域中市场的成熟和人的生长周期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经济新闻标题里,通常将经济周期看作是人生阶段,将经济状况看作人的身体状况,或是将经济活动的发展或变化看作是人的发展阶段或生理变化。图2为有关人类发展阶段的部分人类隐喻映射过程:

例一:Economic growth no longer means higher carbon emissions(The Economist,Nov.22,2022) 经济增长不再意味着碳排放增加

例二:Despite thriving trade, China’s relationship with Brazil is weakening(The Economist,Oct.16,2022)盡管贸易繁荣,中国与巴西的联系却在减弱

例句中表示有关人类发展阶段的人类隐喻的词分别是“growth”和“weakening”,原意是“成长”和“使虚弱”。人类隐喻将这两个词语映射到“经济周期”与“中巴贸易联系”这两个抽象概念上,从而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经济的发展、中巴贸易联系的削弱”。将关于人的结构概念通过隐喻投射到目标域“经济”之上,不仅丰富了读者的感知,也加深了其对经济标题的理解。

(二)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是指把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有形的实体,并其对进行量化与识别,从而得到这些抽象概念的认知(Lakoff & Johnson,1980)。

拟人隐喻是最典型的实体隐喻。拟人隐喻是将人的基本身体特征和体验映射到非人实体上,赋予其人类品质,侧重于人本身的体验性。通过将非人实体拟人化,人们得以结合自身属性更好地对文本进行理解。图3为部分拟人隐喻的映射过程:

例一:Only a revived economy can save China’s property industry(The Economist,Dec.1,2022)只有经济复苏才能拯救中国的房地产业

例二:FTX’s failure and SoftBank’s struggles point to a tech investing hangover(The Economist,Dec.1,2022)FTX的失败和软银的挣扎指向了科技投资狂欢后的宿醉

例一中的“save”使用了拟人隐喻。“拯救”指人们帮助他人脱离危难,这里运用在非生物概念——经济复苏上,表示其“促使中国房地产业走出危机重新发展”。例二中的“struggles”和“hangover”运用了拟人隐喻手段。“挣扎”原指人尽力支撑或摆脱某物,这里表示“软银集团紧急采取措施希望脱离困境”;“宿醉”通常指人酒醉后行为和意识异常的状态,这里用在非生物——软银集团上,意思部分改变,表示“大规模科技投资后许多问题慢慢浮现”。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既能够生动风趣地展现其陷入困境的事实,同时也对人们起到警醒作用。拟人隐喻借助人类自身的感官与经历体验来感知、体验经济世界,能够拉近读者与经济世界之间的距离,从而理解较模糊的经济概念。

(三)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涉及空间关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郑银芳,2009)。空间方位是人们较早获得的基本经验,人们将“上下、前后、高低、深浅等”方位概念投射于其他事物,便可形成用方位词语描述的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及社会地位等的不同隐喻。

上下隐喻是方位隐喻中最常见的概念(林雷,2021)。人体躯干始终保持直立状态,向上生长、向下踏地,上下关系更易于被人们感知与理解,故相较其他方位关系,上下关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本文主要讨论经济新闻标题中上下隐喻的应用。在经济新闻标题中,上下隐喻通常被用来描述贸易量、产量、价格、利润、实力、发展、利率等。图4为上下隐喻的映射过程:

例一:Why China’s policymakers are relaxed about a falling yuan(The Economist,Oct.19,2022)为什么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对人民币贬值泰然自若

例二:The Fed delivers another jumbo rate rise,and it’s far from done(The Economist,Nov.8,2022)美联储再次大幅加息,离结束还早

例句中表示上下隐喻的词分别是“falling”和“rise”,上下隐喻将上述确切的空间方位词映射到“人民币价值”与“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这两个模糊、较晦涩的领域,因而可将其分别理解为“人民币贬值为下”、“美联储提高利息为上”,以此更加清晰明了地表示事物不断变化或发展的状态。空间方位与隐喻映射方向一致,有利于读者在接收信息后对抽象概念进行加工理解,同时也使新闻标题更加简洁生动。

然而,如今上下隱喻的运用很难被察觉,在修辞学上甚至不被认为是一种修辞(孙丹妮,2022)。因为上下隐喻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普遍性与易理解性,这种语言表达在人们日积月累之中已经被内化为一种通用话语模式。

五、结语

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探究了三类概念隐喻中四种常见隐喻类型——战争隐喻、人类隐喻、拟人隐喻和上下隐喻,并分析了它们在《经济学人》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各个隐喻的映射过程,可以得出概念隐喻并非一般的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认知过程;通过分析具体的标题实例,发现概念隐喻这一映射方式在经济新闻标题中的使用,能够降低读者对抽象、复杂、专业的经济现象和术语的理解难度,为读者提供更新鲜生动的阅读体验,并增强标题的吸引力,从而促进新闻的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林莺(2015)指出,一些新闻标题看似其客观公正,实则存在隐喻偏误,其隐喻产生于新闻媒体的偏颇性诱导。故读者仍需时刻保持自我判断力,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此外,研究《经济学人》标题里的概念隐喻可以为中国的报刊新闻提供借鉴与思考,有利于推动中国报刊打造中国特色,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并不断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林雷.概念隐喻视域下报刊新闻标题探究[J].新闻传播,2021(21):6-8.

[3]林莺.新闻隐喻偏误的话语博弈以及对受众认知误导的研究[J].东南学术,2015(6).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孙丹妮.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J].新纪实,2022(18):87-90.

[6]吴珏.语用身份观视角下的新闻标题主观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4.

[7]吴文月.中英新闻标题中的语法隐喻对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9.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

[9]郑婷.英语经济语篇中“经济是人”的事件结构隐喻分析[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68-72.

[10]郑银芳.隐喻理论及其发展[J].外国语文,2009(6).

[1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2]Lee,Na Yeon.Headlines for summarizing news or attracting readers’attention? Comparing news headlines in South Korean newspapers with the New York Time[J]. Journalism,2020.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认知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