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系维度: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索

2023-02-07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12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

卢 岚 卢 烨

既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聚焦于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手段的选择等边界较清晰的研究对象,且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较为单一,致使我们往往搁置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各个环节和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互联网的连通特性,不仅打破了时空界限,让人们重新找回精神的连接,锻造精神风骨,而且让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技术、文化等有了更深入的勾连,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人与机器、意识与代码、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关系也被重构。可以说,关系维度是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现出的显著症候。本文试图把关系维度作为我们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观测点,来比较权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独特性,并以其深刻穿透力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相关因素当作变革的关键,考察其理念、方式和途径,以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的延伸。

一、再连接: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从脱嵌到再嵌的现象日益凸显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个因应实践活动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重返本体、再次嵌入到复杂生动的互联网实践活动中来。因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发展工具,甚至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当然也在客观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存在方式乃至价值旨向。因此,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连接逻辑,旨在考察、分析与解决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解释与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情境与运行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去开拓延伸性的议题和进行理论建构,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展开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

(一)多链条连接、脱嵌、再连接:互联网技术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维度

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是人与人的连接的演变。互联网的演进也是连接的演进。互联网应用的风起云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连接模式的更迭。在互联网实现的各种连接中,人与人的连接是核心。而理解网络中人与人连接模式的演变,可以更好地探寻网络社会的发展脉络,诠释以个体为节点的多链条之间的连接、脱嵌、再嵌逻辑。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各种关系要素连接、贯通起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掘进。

1.以个体为节点的多重链条与多重线索的连接关系

互联网的演化和广泛渗透,促进了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连接。互联网三字本身就呈现出连接与互动的特性。互指互动;联指联接;网指网络。互联网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空间建构过程。人在网络空间的虚拟存在形式,极大地拓展了人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网络虚拟世界。如果说人的思想发展与其交往实践之间发生着深度关联的互动作用,那么人作为主体也在不断地创造和改变网络社会环境。当然,互联网环境也深刻影响着人的存在方式和精神发展。人与互联网之间形成了相互交融的连接关系。

第一,信息技术与人绑定实现了技术网络和人际网络的深度融合,并建构起一个崭新的社会网络,丰富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总是需要一定的社会连接。互联网促进了人的连接,带来了人-人连接模式的重大变化。

第二,人与人的连接是基于点对点技术,通过多重链条、多重线索将人连接起来,使得人与人的互动也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方式。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每个网民集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收者于一身,成为整个网络社会架构里不可或缺的信息节点。(1)也正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连接,使网络成为一个内涵日益丰富的社会。

第三,如果说以往的连接都是显性的,是基于一定的平台功能实现的,那么互联网时代的连接则是一种隐性的连接线索。即它以标签、代码等形式,让人与内容连接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2)因此,“互联网是一个技术的集合体,更是一个社群的集合体,它既满足了社群要求,同时又利用这些社群成功地推动了自身的发展。”(3)

2.人的连接方式的脱嵌与再连接

网络化或数字化的潮流,也带来了过度连接的重负,致使人们产生倦怠,并尝试着脱嵌。然而一旦脱嵌后,又会面临着再连接的冲动。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是看乱糟糟的信息,而是找到自己的关注点并分享。网络世界,我们也需要像真实世界里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协作,需要再连接。即通过连接、联结乃至链接,进而形成命运共同体。

首先,过度连接的重负致使人们产生倦怠,并尝试着脱嵌。互联网塑造了当代人的生活,人几乎须臾离不开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虚拟与现实中,以至于主体完成了由互联网媒介——身体联袂而成的新主体。尽管信息技术与人的广泛连接促进了人与人的普遍交往和人与机器的交互融合(这种连接既有人机交互,也有人际交互),但是互联网的强链接因其过度连接的重压、对个体约束的重负加速了倦怠社会的出现,人们尝试着脱嵌,试图从连接的重负中解放出来,以减少连接带来的压力。

其次,网络连接是并发的,是多种连接同时存在的。人们用“多重链条”的方式同时和多种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时,对不同性质、不同价值的连接会给予不同的互动策略。互联网强化了线上连接,因为较之于线下交流,线上交流可以更好地控制交流的对象、策略,投入产出比也更容易控制。这也是人们更沉迷于线上交流而冷落线下交流的一个原因。 而习惯了数字互动的人们,在现实社会中也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不适应。这种过度连接会导致个体的自主判断与表达受到干扰。人们在追求连接与反抗过度连接中彷徨与挣扎、交战与撕扯,在少连接、断链的可选项中游弋这一现象也日益凸显。

最后,以个体为节点的多重链条谋求再连接的现象凸显。连接的关键点并不在于互联网连接数量上的分布和区别,而在于接入和未接入互联网所带来的共同后果。互联网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形式,它还意味着知识生产和信息权力的分配。互联网是一个具有整体性、要素多样性和开放动态性的复杂系统。对于人所处的环境的认知与把握,应顺应网络连接与联通性的特点,进行再连接。

一是互联网线上的虚拟社会与线下的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与共同建构。这一连接关系可以用这样一个理论命题来概括:虚拟是现实的延伸,现实是虚拟的根源。它强调虚拟是现实的延伸而不是断裂。它呈现出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以及现实向虚拟社会发展的进化性和连续性。二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再连接包含了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等多元化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形成了多元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的关系。正是由于网络成为主体交往的纽带,才使得多重关系再连接成为可能。

(二)再连接: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价值的判断与弘扬乃至其实效性等,都受到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及其关系的制约。尤其是海量信息的出现,极易冲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知识,使其面临碎片化与边缘化的风险。我们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连接表明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中并未断裂与更迭,而是贯通。当然,线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拘泥于互联网上,它以两栖登场模式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全面贯通,并以全域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再连接的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脱嵌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以其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等为特质的系统化体系。且其学术话语和知识体系逐步走向学理化、抽象化的发展趋势。而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却是数字思维、图像思维、视觉思维的综合体。它崇尚无逻辑才是其逻辑,以逻辑的跳跃、断续、空白等现象为其显著特点。加之,互联网的平等交流基调改变了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政治规训。以往基于国家宏大叙事框架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远离了互联网这潭活水,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脱嵌、悬置于日常生活之上。

一方面,海量信息内容的超载,以及人与内容过度连接的重压,导致人与思想政治教育脱嵌。在人与人的连接中,内容是一种主要的粘合剂。人与人的连接链条也是内容流动的管道。因此,人与人连接的扩张,也必然带来人与内容连接量的增长。各种渠道的信息资源无孔不入地被“推送”到个体用户的空间里,加之,网络信息总体的超载也直接传导给了每个个体,致使人与内容过度连接。其直接后果是,内容总体的“价值密度”变小,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淹没在过量的信息中,反而提升了我们获得有价值内容的成本。尽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采用个性化推荐机制来减轻这一问题,但也会带来同质内容源源不断供给的过度连接、内容过载等现象。这不仅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导致思考专注力的下降。而且越来越多拼贴、碎片化的内容供给,造就了盲目吸收与信息的拿来主义者。让那些难以迅速辨识,难以瞬间深挖,光怪陆离的信息内容挤占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本学科特有的概念与命题。这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法等层面上有脱嵌的可能。

另一方面,人与内容的过度连接也会加重人们的信息焦虑与无力感。即便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把道理揉碎了掰烂了讲,也未必有效。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一个网络热点会出现不断反转,剧情轮番登场,并呈现出即时性的“一事多态”的临时架构。倘如采用较为抽象的思想观念、政治概念、价值要求等干巴巴地机械灌输与说教,势必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缺少了血肉,势必因脱嵌而割裂了跟真情实感的联系。

2.思想政治教育再连接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连接主要体现在主体之间的再连接与空间场域之间的再连接。我们通过揭示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探索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揭示不同类型的交往场域之间的连接逻辑。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多样化的社会空间,开发出思想政治教育在线上与线下两栖登场的连接功能。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再连接提供了技术支持。互联网推动了社会交往的丰富和发展,在强化现实交往的同时,展开了交往模式的再创造与再建构。从交往空间看,互联网铸就了不同类型的社会互动,使得信息传播不断破除和超越以血缘、地缘、职缘等职业身份、特定感情为纽带的圈层壁垒。它为多元异质性主体及其活动空间的互动与连接提供可能。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连接、空间场域的接榫过程是一个动态演绎过程。一方面,不同网络场域的主体互动关系和社会交往关系,不仅引起了中介延展、空间分化,而且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复杂多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的变化,开发了主体在线上与线下两栖登场的功能。另一方面,从社会容量看,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弯道超车丰富了信息容量。过去由信息过滤与把关机制中溢出的信息流,随机地飘散在社会各个角落。这些信息激活了在过去文明进程中那些曾经被淘汰、被打压、被遗忘、被遮蔽、被边缘化的繁杂关系,使得再连接成为可能。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场域的再连接。“虚拟性不等于虚假性,也不同于虚无性。因为依托虚拟平台传播的信息及所需体系依然来自现实世界中人的实际需要。”(4)即便是现实空间的道德滑坡现象也同样浸染于虚拟空间。当然在虚拟空间里脱嵌于共同体的人们,依然保留着强烈的“共同体”情结,渴望“重嵌”于集体,投身于一场以追寻自我认同为目的的新的社会化实践。(5)这意味着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人的需求、场域发展等皆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连接。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连接在于创建思想政治教育虚与实、线上与线下全域教育模式。即运用现代科技文明成果,通过交叉学科范畴群给予理论供给,在虚与实、“形而上下”层面形成“过渡无痕”的思想政治教育两栖登场模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再连接意味着打造一元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共进、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再连接体现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人与网络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其实,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非常重要。因为把握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认识和改造环境,有助于确立起动态性、联系性、共生性、发展性等研究思维。互联网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既是主体的实践工具,又是实践环境,更是一个人与互联网共生共荣的复杂体系。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连接,改变了过去“单点着力、统一发力”的思路。它是一元引导多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无痕的方式,即教育者主动创建起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连接纽带,且这一连接的主动权掌握在教育对象手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炼不仅仅拘泥于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单向链条,而是理论与实践活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自由穿梭与融合。正是经过思想碰撞、价值交锋与观念的反复修正与完善,才呈现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互构关系,对话关系。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连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在虚与实、线上与线下的无缝隙接榫,形成了一种接地气、有深度的理论。它致力于跟受教育者的情感建立联系,重视人文关怀,敞开双方思想对话的空间。理论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穿透力是其特点。

(三)风险预警:互联网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种思维推理和思想建构模式,而且助力我们考察各种社会思潮、思想观念在交锋与碰撞时,能够洞察其场域空间、话语特质、叙事内容以及在叙事方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匹配的逻辑关系,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方法研究等方面做出贡献。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在因应网络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同时,也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但风险并不等于危险。这就要求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面临的风险置放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文明高度和境界中来理性地分析和预警,在解疑释惑的范例中呈现其力量。

首先,互联网技术已经被整合到我们对空间、时间、传播和意识的经验之中,已经结晶成了新的存在、认知和做事的方式。活跃于社交媒体上的意识形态传播主体更多的是以平等者的视角展开。主体之间双向交往的交互关系,由传统单一的主客观关系,转化为主客体关系与主体际关系(6)并存的状态。当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风险是,如何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如何基于教育主体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平等的关系、真诚的情感、朴素的语言与逻辑对话沟通?这些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

其次,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关系类型,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本身的价值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新关系的考量,即人与技术/物质的关系。人工智能的出现促使我们反思人机对话、人机协作等二元对立的关系模式,进而把人与技术拉平在统一层面重新思考可能的关系模式。无孔不入的互联网终端把人的个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被整合进互联网技术运作体系的身体也变成了“网络化身体”(7)。在人与互联网关系过度链接之下,来自于社交倦怠、圈层化约束、内容超载、隐私侵犯等的新问题也开始倒逼我们反链接的思考。(8)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面对这种脱嵌所引起的断裂,如果说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消彼长、优势互补的迭代关系,那么榜样的力量、崇高品质与感召力如何纳入网络交往中以彰显人格吸引力和精神感召力?这些都是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最后,风险是建构的,它既是文明本身的构成部分,又是体现文明“副作用”的那部分。关系视角导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风险预警,是要以问题链的方式,对诸多关系展开层层追问。但它不是发散式地去追问和解答问题,而是要向更深一层去追寻和探究事物之本质。它以系统整体性的视角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进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明确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9)。它加深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和理解。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再连接是事物之间关系的连接,意味着全域式教育模式的形成。它旨在将人类思想、情感、意志等变成可量化、易识别、能操控的数据,并在客观物质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之间以“孪生”形式平行存在与运行的空间场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10)。因此,唯有找出关系连接的机理,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平实的对话中包含款款深情,在讲透深刻哲理中透露健康的人生态度与传递美好的信心,进而带着人文激情去呼唤理性主义的乡愁,让价值照耀技术的最初驻地。

二、直面关系性:揭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之维

纵观近年来有关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多元化路径,其核心都指向一个事实,即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在技术与社会的双重变革下展开的。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环境的特质上做了诸多分析,而关系维度则是对既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分析较为突出的新特征,即通过网络、数据与算法、社交平台、网络语言等硬件与软件,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制度化的连接。它不仅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野的转换,其新议题与新方法的互嵌,也促进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之维的深化研究。

(一)从割裂到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野拓展

互联网媒介本身所具有的联通性、参与性激活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关系维度上的跃迁。互联网赋权与赋能不仅实现了主体之间交流与沟通,而且推动了连接化、网络化的公众在社会公共空间的协作并进。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了建立关系的新机制,形成了一对多的多态教育模式,也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更为紧密的联系与嵌入性特征,进而在对主流价值观认同建构、情感共振等新关联的探索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重构。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考察

“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11)“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12)任何人都处于各种联结与关系中。这种联结是在简单与复杂、线性与非线性、常态与异态、渐变与突变、演变与转化中展开的。它不是单向技术进步与升级,而是双向、乃至整体式的认知提升和观念转变。(13)对关系和联结的追问十分重要。一旦“将社会看作是关系化社会,一切的交流现象因此可以在技术的框架和技术所组建的关系中被不断重新理解和阐释”(14)。因此,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关系类型——人与技术的关系。

首先,技术赋能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升了我们深入事物本质的洞察力,让各种关系纤毫毕现,并转换为“数据流”,通过聚合、整合形成了“数据-决策-引导-评价”的闭环链条。这种数据描述和计算数据库既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要素之间的关系量化,也能在对量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中发现规律,缩小教育双方在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上的距离,实现教育内容的精准内化和科学外化的活动。

其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力。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彼此作用力,是由网络化形成的系统合力。它不是各要素作用力的线性相加,而是由非线性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协同合力。这种非线性所独有的非加和性与非对称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关系日趋复杂。任何小的波动,经过非线性作用的放大,最终都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各种状态。因此,对于关系之维的研究不能小觑,牵一发而动全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主客体之间、主客体与环体、介体之间都可发生作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程度,主要取决于诸要素的共同作用,且其共同作用机制是典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维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关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其核心还是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人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即便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人在日常生活里的感官感知、话语更迭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元素。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以更接地气、更具时代感和生活化的语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因此,关系视野导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携带现实的力量,去解释与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情景与运行特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延展性的议题与理论创新体系。

2.从实践过程中考察关系之维所激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经历了从一元主体性到多元主体间性,再到主体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关系逻辑的升华,折射着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关系维度激发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问题,拓展了其新领域。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具有建立关系的新机制。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崛起绝不是凭空的精神现象与纯粹的理论演绎,其创新也不可能在空中楼阁中搭建,而是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互联网赋权和赋能,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互联网端口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表评论,即时反馈意见,引导舆论走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其次,互联网技术能够精准捕捉实践活动中所有相关联系,并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构成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即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其传播内容进行扩容,而且基于全员参与与反馈机制建构了多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链。这种对实践链条的改造,旨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态数据“链”,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生态数据“网”,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辐射范围的生态数据“圈”。

最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逻辑的表达空间是有限的。技术赋能,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信息收集、计划决策、组织实施和监察评估等环节(15),以更加科学、精准、高效、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教育目标,进而实现重构。

3.强化关系维度,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研究思路

互联网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挑战主要体现在高速迭代性、高度融合性、跨地域性和物质性等特点上。这些特点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路径时,其研究的立场、思路、认知等方面均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视野,并呼唤新的研究思路。

首先,互联网技术模糊了教育主体之间的界限,促进了不同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扩散和互动。各个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之间联系与互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更为重要的考察内容。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迭代更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面临着空前的流动性和复杂性。我们既要在复杂条件下探究信息流,还要识别和分析互联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流,更需要树立不断切换对象属性的研究思路。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这种强大运算能力也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由因果关系分析向相关性分析转向,而依靠非结构化的相关关系数据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更为客观量化的衡量。以海量信息样本取代随机样本、聚焦动态即时数据、厘清教育主体之间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乃至人机关系,打造教育双方的双向互通渠道,把握受教育者的当前状态与情况变化、个性偏好、心理状态,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因此,以关系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变革,要关注创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创新的结果。

最后,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局限在以人为中心的视野,忽视了物质化的媒介实践情景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关系思维拓展了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认知。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技术与人类活动共存且互动等都是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且行动主体与物质化技术、文本、工具的边界逐渐模糊,思想和物质的二分法也将被网络化的普遍联系思想取代。这种物质性与人的捆绑,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相融合,跨学科合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

(二)新议题与新方法的互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之维的深入探究

互联网制造的虚拟空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线上与线下的新形态。关系视角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线上与线下流变的现实之中,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独立的判断立场,考察其新旧议题与新旧方法互嵌问题。探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时,传统思政与网络思政在交互辉映中,如何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语言框架?传统道德根性的元素是怎样呈现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望、继承与超越时,使其成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洞察和挖掘互联网数据、情景、行为主体的耦合状态,运用创造性的研究方法来实现关系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议题和研究方法的推陈出新与互嵌,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活动与其学科建设的高度嵌入。

1.关系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议题与研究内容的推陈出新

在关系视野下思考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始终绕不过人、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绕不过传统媒介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相互融合碰撞乃至主体之间的动态博弈与交互关系。正是差异化竞争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新议题与新发现。

首先,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迭代升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耦合的技术逻辑上。互联网科学技术与育人需求耦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重构。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取决于嵌合的技术理路,取决于融合的可能空间与限制性变量与数据算法进行的教育研判,取决于对大数据背后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内容等信息的有效挖掘。它让整个教育决策更为精准和精细化,教育内容供给更为精准和直接。

其次,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望、继承与超越,其核心要义在于捕捉关系数据,并让这些关系与传统道德根性的元素嵌合,以填补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是从时间维度上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要关注那些看似割裂的联系。因为以个性化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送,反映了“过去的自我”和“当下的自我”的一种潜在联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忽略了过去自我与当下自我的这种潜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认知。为弥补这一缺陷,必须发掘关系,以识别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关键。

二是关系型数据主要是指过去的个体行为与当下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动态的、历时性数据。对关系型数据的分析,有助于阐释个性化行为的产生机制和个性化推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逻辑。它让思想政治教育新议题能够弥散在微观生活层面,播种真善美,传递光和热。把日常社会生活领域自我产生的政治诉求、政治立场、伦理道德、理想信仰等精细化、底层化、生活化,进而让人们在庸常的日常生活之外看浩瀚与高远。

最后,关系视角导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探究受众体在不同时空节点的特征,总结相应的规律,以更好地把握和比较人们随机化使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历程,规避信息茧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议题与研究内容的推陈出新。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与学科建设的高度嵌入与协调并进

“历史的逻辑从哪里开始,理论的逻辑就应该从哪里开始。”(16)互联网技术的全方位渗透,使得“社会、人、物、数据和秩序”由互联网捆绑在一起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形成了诸如智慧课堂、大思政、数字马克思主义等等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形态,激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想象力。其实,“社会,人、物、数据和秩序”由互联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理论模型,就是纯粹的关系把握。其关键词就是信息技术带来的嵌入性与关系性。即对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进行精准分众、高效配置,勾画其各要素协调共进的演化图谱,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学以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蕴,使得每一个个体都能在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中被界定、被规定,其灵性在他者那里得到肯定。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学术框架和学术概念也要适应时代发展做调整。多元主体参与,所呈现出的参与性、融合性、瞬时变化和流动性等特点,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高度复杂化和不确定性。如果说工业时代形成了有规律可循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成为一种变动不居的实践谱系,那么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多重环境交互作用中不断自我迭代时,思想政治教育原来一些挪用的抽象概念也要与时俱进。因此,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要想焕发活力,触及到现代人的灵魂命脉,就必须重新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体,也即回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诸领域,嵌入到复杂的互联网实践中,与时代发展、社会变迁进行再度嵌合与连接。

其次,寻觅与确认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高度嵌入关系。跨学科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路径,并要符合双方的研究发展需求。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信息技术赋能与赋权以提升其内容的精准推送与个性化定制,让分众滴灌取代大水漫灌。二是信息科学的研究在经过多年对客观化、中立化信息数据的追求后,学者们也逐渐意识到信息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中立化的信息统计,更在于通过挖掘信息的社会意义而进一步建构有效的社会知识。而在解释信息意义与价值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则具有较强的理论沉淀和研究动力。因此,跨学科研究是符合双方的研究发展需要的。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就是跨学科发展成为新的路径。

最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动态转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知识分享与修正机制。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原有的碎片化的议题得以快速发展,并生成颇有体量的分支领域,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学核心环节没有显著的跃升。这迫切需要突破认知,唤起心灵觉醒与共鸣的力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高度嵌入性。因为学术理论成果的发布是一个漫长的理论提炼、论证和期刊发表过程。其成果转化较之于实践有着较大的时滞性,且往往在实践中也会遭遇误读和误解。加之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变量的操控与样本的选择等,会导致部分研究成果的合理性降低,对实践性的应用降低。为解决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不足,亟待探讨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责任及相关领域的互动关系。需要全程动态地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与学科建设研究合作,检验并提升其科学性。因此,探索信息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为信息技术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双方学科都提供了借鉴价值。

三、在互鉴中迭代:基于关系之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取向与局限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和一个学术领域,其形成和演化需要一定的过程。其核心概念、问题域、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学者们生命里隐忍的渴望,是在彷徨与挣扎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因此,我们基于关系维度对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之间关系特质的挖掘、系统地阐述、论证和完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其他研究视野进行对话和互补,它提供了一种启发性的思路而非确定性的研究方案。

(一)关系维度: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视野

互联网呈现的海量信息咨询涉及多元社会主体和多学科领域,需要我们聚焦不同类型关系的意义阐释,强化问题意识,以增进对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之间关系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及时反馈和修正研究的不足,有效地更新、完善、淬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因此,基于关系之维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理论的实效性,还能演化为一种新的充满生机的研究范式。

1.基于关系之维展开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厘定和实证考察

互联网信息的流动性和透明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也在嬗变,我们采用关系视野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旨在较为系统地厘定和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在搭建过程中的协同合作逻辑,以确立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分布脉络,夯实讨论的经验基础,避免纯粹形而上的讨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从理论上来说,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层次的关系分布的探究,关键在于把理论上存在的关系在实践中找到对应的真实存在的逻辑,并且能把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衔接起来。

一方面,关系对环境有着高度敏感性,不同环境下的关系存在形态和分布是有差别的。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转型除了其自身变革外,还叠加了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文化、组织层面的重组。这就需要识别、确认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关系形态,进而系统性、多角度、分层次地进行数据描摹和科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转发、再生产的场景所呈现出的多模态分布机理。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拘泥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领域中,而要结合实践,锚定其具体的呈现方式和运作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关系之维是弥散的,依靠互联网技术赋能,收集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各项数据,整合各种信息资源进而打通不同环节的壁垒,逐步完善信息积累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建设,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存在的种种关系在实践中得到落实,确保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的衔接。

2.互联网精神的解放与赋能为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之维提供技术支持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方法与新理念,在提升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它不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各种关系具有高度敏感性,而且使得主体能以较低的时间投入,获得更为全面、动态和详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数据,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能力。

网络社会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特点,使得更多陌生人和机构存在于关系网络中,生活在数字空间中的个人依据兴趣、爱好等数字信息建构网络身份,并被赋予不同的标签,且被追踪。这为我们挖掘思想和行为的关联因素、关系人物和关键情景,提取关键因子提供了技术支持。由此,在关系视野导向下,我们可以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发现被忽视的各种细微关系,实时纠正偏差,实现全样本、全过程的分析与整合。它确保我们从问题意识和学科合作等方面入手,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预判问题,主动介入问题,进而将互动信息与资源适时转化为教育内容,随时调控和优化教育方案,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二)现实路径与局限性:关系视野导向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图景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与创新的版图还未有清晰的脉络,但在技术不断迭代影响下,学界对其关系的发掘与界定体现出更强的建构性。而关系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旨在采用交叉学科研究,通过互联网新技术赋能与连接,构建各要素共同参与、协同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当然,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研究路径上,关系维度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唯一的观察尺度。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多重维度思考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1.基于关系之维,探寻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路径

随着互联网日渐成为人们信息交流、思想碰撞和价值观传播的主场域、主阵地,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重心也逐渐向网络空间转移。当“信息生产与传播不再是‘政治力量’设计、主导和控制下的运行模式,而是转移到‘社会力量’手中时”(17),促成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能力的跨域式提升,便成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目标。

首先,从理论逻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高势位供给抢占意识形态阵地,拓展育人空间。

其次,基于关系视角,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思维方式的创新。我们树立互联网思维,旨在厘清网络流行话语和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之间的张力,让网络流行话语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载体。将数据范式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通过挖掘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切要素及其关系,并将其关系转化为信息流以顺应数字化趋势,打造数字化能力,应对数字时代的竞争。

最后,在策略上,运用数字矩阵来实现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跃迁战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诸如面对网络空间的内容所呈现的“吸粉”“求关注”“娱乐至上”等等所强调的即时的、简单的、重复的精神刺激现象,技术赋能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分类整理多媒体资料,对程式化内容进行批量处理,破解以主流意识形态信息高势位供给为主要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网民自主需要之间的矛盾。

2.基于关系之维,提升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自觉与自省意识

通过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关系与内容结构关系的研究,形成以内容优化牵动主体、介体、环体的适配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体、场域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着力点,把互联网作为连贯过去与未来整体性的融汇力的纽带,以提升学术自觉与自省意识。

一方面,基于关系之维,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取与内容表达的学术自觉与学术自省意识。要在关系视野导向下,根据信息资源竞争态势、网络舆论情况、受众需求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进而精准完成内容选取,围绕受众需求和教育引导的实际,搭建分众化的内容体系。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不是单一的从起点到终点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每次内容经过一轮传播之后,都应积极跟进与反馈,进行内容数字化的升级改造,推进内容供给的精准化、精细化、精致化,实现内容供给的不断更新、升级和迭代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是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技术特质。通过数字化赋能,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交互状态、理念、方法、内容体系、环境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因此,“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也应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18)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等,是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历史使命。

3.基于关系之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依靠单一要素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强化其整体性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既要充分调动一切资源,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序,又要统筹好、协调好、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发展系统的协同运行,积极推动学科体系建设,使其在空间上布局科学,各要素协同融洽,在时间上衔接自如,各步骤稳定有序。

互联网时代,我们不仅需要网络信息技术的“硬实力”,还需要与之有机融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软力量”。如何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变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最大增量”,直接关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保有连续的原创性生命活力,关乎着能否实现从学科站位谋划研究布局,从概念创新、范畴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矛盾与规律创新等方面系统地深化研究,形成体系化的创新研究成果,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历史使命,等等。这无疑需要进行系统研究、关系厘定,也是笔者提出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范式创新这一命题的旨归所在。

当然,对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变革进行“盖棺论定”还为时过早。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日益模糊,交叉学科研究不断凸显,但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学科内涵不会因互联网的崛起,不会因新术语迭出、新概念遍地开花而呈现出“泡沫”现象。即便是出现“泡沫”也会受到学科选择的淘汰与去伪存真。也正是互联网的繁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既往的“语言牢笼”“术语牢笼”里走向数据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元宇宙,或将成为一场“脱虚向实”“人文与技术”的新启蒙、新革命。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的开放性与多元特征本身就意味着基于关系维度的探究,是在众多创新路径中的一种可能性,也是对其他分析框架的补充。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议题和研究方法依然具有恒久的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其他视野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同样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