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研究

2023-02-07李媛媛

延边党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运河常州运河

李媛媛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引言

2023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1]加强大运河文化弘扬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依托大运河常州段形成的常州大运河文化是中国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常州特色,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提出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策略,以期提升常州大运河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实现常州大运河文化高质量发展。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常州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一)中国式现代化内涵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中国式现代化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走自己的路,拓展了人类现代化的模式和经验,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3]。

(二)常州大运河文化的内涵

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上,大运河文化是指大运河流经地区各种文化的统称,包括运河文化、名人文化、非物质文化、红色文化等,狭义上特指运河文化,包括运文化、水文化、船文化等。新时代对常州大运河文化的界定,既不能泛化,也不能太狭义化。如果文化概念泛化,则不能凸显常州大运河文化典型内涵和常州特色,无法与扬州大运河文化、杭州大运河文化等进行差异化定位;如果文化概念太狭义化,则不能表达常州大运河文化丰富的内涵。

本文认为,可以从“传统——现代”的角度来界定常州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一是需要凸显常州大运河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常州优秀地域文化。比如大运河常州段的运河文化、名人文化、非物质文化等。二是凸显大运河在现代化变迁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时代发展融入新内容,促进现代化形态转变,体现出包容性。比如融入大运河常州段近现代工商业文化、常州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等,这样有助于打造常州典范和示范样本。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常州大运河文化内涵是指大运河常州段从传统到现代变迁中所形成的具有常州特色的文化统称。具体包括运河文化、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工商业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生态文化、饮食文化、精神文化等。常州大运河文化是中国大运河文化和常州地域文化的结晶,具有浓厚的常州特色和时代特色。其中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天宁寺、春秋淹城、焦溪古镇、安基村等是运河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代表;常州评弹、武进锡剧、龙泉印泥、掐丝珐琅画、常州梳篦、留青竹刻等是非物质文化代表;盛怀宣、刘国钧、周有光等是工商文化和名人文化代表;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是红色文化代表;银丝面、青果虾饼、天目湖砂锅鱼头、溧阳风鹅等是饮食文化代表;“勇争第一”、实业立市是常州城市精神写照。

(三)中国式现代化与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的内在联系

中国式现代化为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提供思想指导,要求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要推进大运河文化的现代化。而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常州的具体实践,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样本。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与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

1.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国文化智慧和文化基因,弘扬中国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题中要义。常州大运河文化历史悠久,贯通南北,内涵丰富,也促进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常州地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弘扬常州大运河文化,为常州现代化,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动力,成为地域文化多样性道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2.常州大运河文化要充分吸收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突出走自己的路。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要充分实践“两个结合”,坚持党的领导,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也要讲好常州故事,尤其是新时代常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围绕大运河保护和弘扬故事,为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文化需求提升提供文化支撑。走自己的路更需要突出常州特色,避免同质化。像扬州、杭州、无锡、苏州等都在弘扬大运河文化,常州对大运河文化的弘扬要找准自身定位,格外凸显常州特质和常州基因,用特色发展杜绝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的审美疲劳。

3.推进常州大运河文化现代化,既要弘扬大运河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弘扬好现代文化,体现文化的传承性,突出文化创新性。绵绵运河,历史悠久,书写了丰富的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好这些文化。对传统常州大运河文化要加强挖掘、整理和记录,加强创造性转化,让传统常州大运河文化适应现代化。在新时代更要围绕运河书写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推陈出新,做到丰富和发展常州大运河文化的新内涵、新形态、新特征。比如充实大运河新能源文化和体育文化内涵,助力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健康常州建设。

4.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的现代化,要运用现代化工具进行文化弘扬。比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用VR沉浸式体验,给人一种随船穿梭于大运河两岸的身临其境之感。利用动画视频展示运船通过闸口原理等,形象生动易懂。常州大运河文化的弘扬要充分运用VR和AR等现代化工具把大运河常州段发展历史、运河文化、工商文化、先进人物等全景式展现,增强文化渲染、增强文化体验、增强人们第一印象,形成浓浓的文化记忆。

二、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现状

常州对大运河文化弘扬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涌现出具有常州样本的经验做法,促进常州大运河文化的现代化,为常州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

(一)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的主要经验

1.加强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规划建设与研究。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论述精神,先后制定出《常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大运河常州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实施细则》《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常州市旅游促进条例》等文件,加强常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建设大运河生态人文景观廊道,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等。另外还成立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开展大运河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总结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经验、模式和样本,给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持续赋能。

2.以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为主题,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比较典型的有“常走大运”“健康走大运”活动,以及2018年常州钟楼区邹区镇大运河文创节、2020年“诉说大运河”(中国·常州)全国雕塑艺术大赛、2022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常州站)、2023大运河文化节暨金坛国际龙舟邀请赛系列活动等。这些文化活动让人们沿途欣赏运河风景,追寻运河文化,感悟常州大运河文化丰富的底蕴。尤其是2022年举办的“常州礼遇”常州文旅文创设计大赛就有很多常州本土特色,有龙城香牌、常州梳篦套装摆件、常州茶礼、留青竹刻摆件、金坛刻纸、乱针绣非遗摆台、紫砂套壶等,对于传播常州大运河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3.充分利用工业遗产建立常州大运河文化场馆。常州大运河流经区域拥有丰富的工业遗存和文化遗迹,尤其是工业厂房。常州将这些厂房进行改造,成为大运河文化弘扬的重要场所。例如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将旧厂房改造成常州大运河记忆馆、恒源畅历史陈列馆、百年工商档案展示馆。除此之外还有咖啡馆、餐厅、酒吧等娱乐休闲场所,可以说这里是一个学习运河文化和消遣娱乐的最佳场所。最突出的还是运河文化场馆设计理念独特,在老旧厂房的基础上匠心改造,让这些工业遗存变成新地标,利用文旅融合再度焕发生机。一方面实现传统工业遗存的再利用,盘活老旧遗存资源,避免街区建设大拆大建;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历史遗存周边的居住环境,提升人居感受。

4.加强常州大运河文化风光带和文化公园建设。常州积极响应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和运河公园建设号召,加强常州大运河文化的弘扬,建立大运河文化风光带。比如沿着运河建设景观带,进行党建文化宣传。积极用好运河资源,发展运河旅游,打造出若干人气地标,比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丁堰运河公园、三保湾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常州大运河记忆馆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地标建筑有利于展现运河文化和常州文化。其中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较为完整地体现常州的街巷形制、建筑风貌、运河风光、名人文化等。史良故居、周有光图书馆、唐荆川纪念馆等名人故居见证“书香盈巷,墨迹飘河”的文化底蕴。常州不断优化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将常州代表性的常州菜、常州特产、常州梳篦等常州特色融入,推进常州大运河文化的弘扬。游客对青果巷的感知正日益增加,青果巷成为运河旅游和运河文化弘扬的重要抓手。

(二)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有待提升之处

1.常州大运河文化记忆馆体验感有待提升。常州虽然建立大运河文化记忆馆,但从整体看来与周边城市,比如扬州、杭州、无锡相比还是缺少“热”度,体验感不强。具体表现为常州大运河记忆馆缺少“活”力,馆内没有利用AR、VR等数字技术展现大运河的相关内容,多是通过文字图片展示,观众会缺乏身临其境的感受。相比之下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做法就非常吸人眼球,尤其是“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两个展馆,利用5G技术,打造了一个有历史场景和真实业态,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互动体验的展厅,观众可以全景观看运河之美,全方位解读中国大运河。由于AR、VR等数字科技运用不足,导致常州大运河文化记忆馆的吸引力不强,体验感不强,弘扬的效果有待提升[4]。

2.常州大运河文旅融合有待加强。常州作为一座典型的运河城市,临水建寺、依水建园,拥有很多运河古迹和工业遗存,文旅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如何将这些资源整合利用起来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常州大运河文化标志是一项难题。目前常州大运河沿线重点打造的“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的出口就是运河沿岸,岸边多是一些网红酒吧、餐饮店,常州本地特色小吃较少。虽然青果巷是常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代表,游客可以在这里体悟常州风味,但是与扬州东关街、南京秦淮河、苏州观前街相比,名声还不够大,知晓度和影响力偏弱[5]。运河沿岸虽设有游船,但是数量不够丰富,体验感不强,与秦淮夜景游船相比缺少知名度,夜游常州有待增强。另外从街区定位来看,在避免同质化路线上,定位轻奢文艺且高端,在大众化方面还需要做一定拓展。总体来看代表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的举措很多,但是没有合理有效利用起来,游客的运河文化体验感有待提升。

3.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碎片化问题有待解决。目前常州在大运河文化弘扬方面已经做出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也存在若干碎片化问题。比如运河五号街区与南大街青果历史文化街区有3公里的距离。这3公里的距离没有有效开展文化游船活动,也没有在沿线有效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既不利于弘扬大运河文化,又增加了游客旅游时间,旅游效率不高,获得感不强[6]。在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到青果巷虽然有党建文化等宣传,但文化种类不够丰富。像淄博八大局附近有专门文创市场,里面有画扇、字画,艺术家现场展示工艺美术,还有许多卖琉璃物件的,展示的是淄博的琉璃文化。这些专门的文创集市有效地拉近淄博地域文化和游客的密切联系。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可以借鉴吸收这类经验,在运河文化带划定专门的文创集市,拓展文化展示空间。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路径

结合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的主要经验,强化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补短板,提出如下策略:

(一)加强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教育传承

加强常州大运河文化进校园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传播常州大运河文化,又可以教育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和文明观,学习常州大运河文化中蕴含的红色文化精神、实业报国精神、勇争第一精神。

1.将常州大运河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构建大中小一体化常州大运河文化教育体系。编写常州大运河文化教材和读物,丰富教育素材,尤其是三杰文化、名人故事等,给大中小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依托研究院和高校开展常州大运河文化研究,加强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人才培养。

2.围绕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开展实践性教学。一是学校可以与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大运河记忆馆等单位合作,围绕常州大运河文化建立品牌化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打造运河文化情景教学现场点,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和感悟式教学。二是引导高校开展常州大运河文化选修课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如大学生排演的话剧《织梦运河》,以常州工业发展的典型人物为主线,讲述三堡街“恒源畅”的由来,展现老一辈工商实业家奋斗历程。该剧好评如潮,扩大常州大运河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常州高校可以借鉴《织梦运河》的成功案例,打造更多的实践性教学精品。

(二)建立数字化常州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地博物馆纷纷开启了数字化建设的热潮,打破了传统参观方式,提供了更加多元便捷的途径。随着全国“博物馆热”的兴起,有特色的博物馆也成为地域文化的标志。诸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为去扬州玩的必游景点。因此,常州有必要在常州大运河文化记忆馆的基础上借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整合常州大运河记忆馆、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等资源,建立一站式常州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囊括运河文化馆、工业文化馆、红色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馆、常州饮食文化馆、新能源文化馆、常州名人文化馆、常州艺术文化馆等,集中展现常州地区的运河文化和风土人情。丰富常州大运河文化有关的著作、碑刻、人物事迹、书法字画等,充实常州大运河文化内容,提高常州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文化性和获得性。创新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科技手段,利用VR、AR增强观众的沉浸式文化体验,系统性展现常州大运河文化的精华。

(三)建立健全常州大运河文化公园和文化风光带

目前常州已经建立若干运河公园和运河文化带,传播工商业文化、党建文化等。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健全大运河文化公园和文化风光带建设。如扬州东关古渡运河景区、三湾风景区,不同的景区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常州要充分运用大运河沿岸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常州可以采取“1+N”的方式,在青果巷和运河五号创意街区,通过兴建文化场馆的方式,集中式、一站式展现常州大运河文化。将其他运河文化公园和运河文化带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分区,根据沿岸资源打造别具特色的文化带。如可以配合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需要,挖掘和打造大运河新能源文化带,可以集中展示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带。在功能分区要将文化展示和文创开发有机融合。比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带,可以将常州的文艺人进行集合,融入文化创意人才,对常州梳篦、金坛刻纸等进行潮流开发,适应不同的群体,尤其是年轻群体和研学群体,增加文化弘扬受众面。

(四)发展常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增强文旅融合

常州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要深入挖掘以大运河文化为代表的旅游资源,增强文旅融合,实现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并举,助推常州高质量发展。

1.构建常州的运河文化长廊。紧紧围绕“一庙一园一古迹一遗存”,“一庙”即天宁寺、清凉寺、太平寺等;“一园”即未园、半园、近园等;“一古迹”即袈裟塔、文笔塔红梅阁等;“一遗存”即运河五号工业遗存、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等,充分挖掘常州运河周边的旅游资源,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推出研学游、亲子游、假日游等产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满足不同的旅游消费需求。发展旅游公交专线,方便游客出行,节省游客旅游时间。优化游船路线,精心布置夜游景观,打造经典游船地标,提高游船知名度。

2.注重运河旅游与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把常州评弹、武进锡剧等引入青果巷古运河剧场、运河五号小剧场,并在景点邀请非遗手艺人、爱好者进行现场展示。在古运河畔的江南建筑群落之间,打造“有历史、有文化、有情怀、有记忆、有故事”的城市小剧场,引导更多市民和游客走进来感受常州魅力,让旅游更加有意义。如扬州的东关古渡就有一个扬票会友团表演扬州清曲;扬州的盐商大宅成为淮扬菜馆;苏州的平江路可以听苏州评弹等,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可以仿照这些经验建立市民文化舞台,寓文化弘扬于市民生活中。此外,进一步拓展常州大运河文化的大众化,在青果巷、运河五号街区、春秋淹城建设具有常州特色的美食一条街,丰富常州美食种类,打造若干家人气高的常州特色菜大酒楼、大酒店,并且可以探索命名为“寻常楼”“常州大排档”“常州楼”等带有常州地标的特色餐馆。

3.开发具有常州特色的文创产品。一方面积极推销常州特产伴手礼,另一方面开发常州大运河冰箱贴、常州香囊、常州大运河手绘本、常州大运河明信片等文创小产品,多渠道推进“运河游盖章”,丰富文创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五)强化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的系统集成

目前,常州大运河文化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还存在文化资源碎片化的问题,没有发挥一体化的作用。新时代常州大运河文化的弘扬要强化系统集成设计,按照一站式理念进行文化弘扬场馆、文化风光带、文化产业等一体建设,将吃喝玩乐和文化教育有机融为一体。

1.在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方面,在着重文化获得感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旅游获得感建设。游客的旅游时间都比较紧,尤其是现在日益兴起的“特种兵”旅游,需要较少的时间解决众多的旅游,旅游空间不能太分散。因此,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要积极践行一站式旅游,进行区域布局。如前所述,需要精心构造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到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运河沿线的文化带建设,作为集中展现常州大运河文化标志景观带,让其成为打卡圣地。经常在文化带和文化公园举办文化艺术展览,尤其是个人展览、青年展览、创意展览等,探索公益性文化体验活动,比如吹糖人、捏面人、乱针绣等体验活动。

2.要探索运用文化IP理念,进行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的IP扩展。可以利用大运河文化创意设计,打造常州形象IP,将常州运河特色、常州文化特色、常州精神等内容融入到地标建筑、工农业特产伴手礼包装、运河主题酒店民宿等领域,形成别具风格的常州特色,给游客留下浓厚的常州印象。

结语

新时代新征程,弘扬常州大运河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意蕴。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常州大运河文化弘扬要按照活态传承的原则,保护原生态,兼顾合理改造。要突出常州特色,打造常州典范,可以探索“常风龙韵”的弘扬品牌。在弘扬过程中充分发扬人民性,践行“全民皆兵”的弘扬理念,让常州人民成为大运河文化弘扬的保护者、传承者和再造者,不断推进常州大运河文化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大运河常州运河
常州的早晨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放歌大运河
遇见“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