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圆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2023-02-07邓秀云
邓秀云
(金寨县梅山镇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安徽金寨 237300)
玉米是安徽省北部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玉米圆斑病是常见病害。玉米圆斑病是一种传染性病害,会危害玉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导致植株被害部位出现圆形或卵圆形斑点,引起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叶表面产生黑色霉层;危害玉米果穗,引起穗腐,并可随种子传播。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是蠕孢菌属的真菌,和寄主玉米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致病毒素(简称HC-毒素)是圆斑病菌诱发玉米发生圆斑病的主要因素。国外在HC-毒素的特性、致病机理以及毒素的应用等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报道。病原菌以菌丝形态在玉米的残体及病粒上越冬,当第2 年7 月中旬以后温湿条件适宜时发生危害。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山梨醇、木糖,氮源为硝酸钾;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6℃;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蔗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氮源为L-亮氨酸、L-丙氨酸和甘氨酸;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适宜玉米圆斑病菌孢子萌发的pH 为7。目前,国内对病害的抗病育种、病害流行和防治方面研究不足。笔者依据生产实践经验,对玉米圆斑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探析,旨在为玉米圆斑病的防治及玉米生产提供借鉴。
1 危害症状
1.1 叶片
玉米叶片遭受圆斑病侵染,常形成圆形、卵圆形病斑。发病初期,病斑散生,为水渍状淡绿至淡黄色小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菌侵染范围逐渐扩大,病斑也逐渐扩大,后形成圆形或卵圆形斑点,有同心轮纹,中央淡褐色,边缘褐色,具绿色晕圈,大小为(3~13)mm×(3~5)mm。在病情比较严重时,偶尔也会形成长条线状斑,大小为(5~21)mm×(1~5)mm。在病斑扩展后期,多个病斑常会连在一起,形成大块病斑。病斑上着生黑色霉层。有时数个病斑汇合,变成长条斑,引起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叶表面有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1.2 穗部
圆斑病在玉米果穗冒尖时期易侵染果穗,病菌可深达穗轴。果穗受害后引起穗腐,先从穗顶或穗基部的苞叶上发病,向果穗内部扩展,受害玉米籽粒和穗轴变黑凹陷,致果穗变形弯曲,籽粒变黑、干瘪,后期籽粒表面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病菌可随种子传播。
1.3 苞叶
苞叶染病后也和叶片感染一样,在前期出现散发病斑,随着病斑逐渐增多,形成大块病斑,并且病斑表面形成黑色霉层。
1.4 叶鞘
叶鞘在遭受圆斑病病菌侵染初期,同样出现褐色斑点,具有同心轮纹。随着病菌侵染逐渐加重,病斑增多,且逐渐扩大,邻近的病斑逐渐连成片,形成不规则大斑。当环境湿度适宜时,病菌产出分生孢子,呈现出黑色霉层的症状。
2 发病规律
玉米圆斑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叶鞘、苞叶、果穗上越冬,并在第2 年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成为初侵染源侵染幼苗,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萌发侵入,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从而导致第2 年病害大发生。温度和水分条件对玉米圆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影响也很大。玉米圆斑病菌的生长温度范围在5℃~35℃,最适生长温度是25℃,38℃菌丝停止生长。分生孢子在5℃~40℃均可萌发,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8℃,5℃以下或40℃以上分生孢子几乎不萌发。在具备适温的条件下,如再有充足的水分(降雨),圆斑病菌会快速侵染,玉米病情会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导致病害大面积发生,降低玉米产量和质量。病原菌生长适宜的酸碱度范围比较广,在pH 2~12 范围内都能生长,但最适宜生长的pH 为7。研究表明,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没有太大影响,不是影响病害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
一般圆斑病病原菌最先侵染玉米叶片,叶片感病后,病菌分生的孢子会继续侵染植株的其他部位,如果穗、苞叶和叶鞘。初侵染后叶片和苞叶上的病斑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风雨、人为触动都有助于分生孢子传播,当分生孢子传播到健康植株上时,再侵染环节开始,最终出现田间大范围的病害暴发。圆斑病在玉米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发生,如果苗期发病比较普遍,说明田间越冬菌源未清理干净,病原菌较多,且次年雨水及温度适宜均有利于病原菌侵染。但大部分则在玉米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始发,灌浆期至乳熟期为盛发期。玉米苗期到抽雄前后如环境条件均较适合,则病原菌通过多次重复侵染,迅速积累较多的菌量,就可在玉米出穗期间形成大流行,导致产量上的严重损失。但春玉米与夏玉米不同,春玉米一般发病较晚,前期病害扩展较慢,菌量积累较慢,而到玉米生长后期,即使病害扩展加快,积累了较大菌量,也往往由于玉米已接近成熟,一般不会引起严重损失。若种植抗病品种,则能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玉米圆斑病造成的生产损失。
3 防治方法
3.1 加强植物检疫
加强植物检疫,严禁从病区调种。不从病区调种,可以从源头上降低菌量,从而降低病害发生率。
3.2 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圆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有些玉米品种对圆斑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不易感病,应作为生产中的首选品种,尤其在玉米圆斑病易发生地区种植抗病品种尤为重要。目前尚无对圆斑病的免疫品种,在推广的玉米品种中大多对圆斑病表现为抗性,生产中应选用抗病品种,降低植株感病几率。
3.3 栽培措施防病
采取适宜的栽培措施,也能够有效防治病害。延后育苗,适时晚播,可错过发病高峰期。及时摘除病叶,清理田间病残体及杂草,冬季深翻土地,降低田间病菌量。重病地块实行轮作换茬,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水旱轮作。此外,培育壮苗,合理密植,高起垄,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均可减轻圆斑病发生。
3.4 药剂防治
玉米圆斑病可以采用药剂拌种进行预防,药剂拌种可以有效杀灭种子上残存的病原菌,降低播种后田间病原菌基数,从而降低初侵染源。在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如果生产中发现已经有病菌侵染,形成病斑,可以选用药剂进行喷雾预防病害大发生。拔节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对叶片进行喷雾防治,一般喷雾1~2 次,每间隔7~10 d 喷1 次;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