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花卉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3-09-15林争春陈青青袁媛
林争春,陈青青,袁媛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2019 年6 月28 日,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共同发布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明确提出了“新农科”建设需要肩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使命[1]。为此,需要加快培养具有高水平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思维、可持续学习的应对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构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的农科教育体系,以应对新型职业农民素养发展的新要求。
花卉产业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推进生态文明、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我国花卉产业的壮大发展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农林高校培养具有花卉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扎实实践技能,能够从事花卉的园林应用、花卉产业化生产栽培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卓越农林人才[3]。“北大仓行动”是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行动实施方案,其八大举措中第1 条就明确指出,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切实发挥“立德树人”作用[4]。
《花卉栽培学》是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讲述的是花卉的分类、花卉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花卉的繁殖、栽培技术等。该门课程的开展是响应党中央建设生态文明大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号召的良好助力;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知识基础[5]。鉴于此,作为一名农林高校园艺专业的教师,有必要针对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教育。该文以《花卉栽培学》为例,在分析其开展课程思政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并将其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隐形思政教育,以期为后续园艺类专业课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探索提供参考。
1 开展《花卉栽培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在早期的园艺类专业课教学中,通常只会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有调查数据显示,基于工作环境、收入、职业发展等因素的考量,涉农专业的学生“学农务农”的积极性并不高,且其涉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农村生源占比相对较高[6]。面对这样的状况,既需要高等农林院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专业技能,也需要从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入手,挖掘思政元素,加强对学生的“爱农”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完整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农业农村工作之中。《花卉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主要介绍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常见花卉的基本特性和栽培技术措施,能够识别常见的花卉并且服务于美丽新中国建设。同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花卉繁殖、花卉生产管理和花卉应用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园林绿化、美化、香化的需要。当前,在“新农科”的背景下,《花卉栽培学》已经渗透到园艺生产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以《花卉栽培学》课程为载体,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能够起到良好的“立德树人”成效。通过《花卉栽培学》的讲授,可以提高学生对花卉的全面认知,提高全民认花、识花、赏花的水平;引导学生爱花、养花、用花,自觉投身花卉产业及园林行业的建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花卉产业和行业发展,还能厚植“大国三农”情怀,增强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我国花卉科研的进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2 《花卉栽培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2.1 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深入挖掘和梳理《花卉栽培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案例)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新农科”建设和课程思政的双背景下,《花卉栽培学》的教学内容应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专业素养、道德修养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扩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低碳绿色农业发展理念与园艺专业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合理并潜移默化地贯穿到不同章节中,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主动融入和服务我国现代农业农村发展事业之中。该文以包满珠教授主编的《花卉学》(第三版)教材作为授课教材,根据每一章节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点,挖掘适宜的思政映射点,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表1)。
表1 《花卉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构建
以绪论为例,在传播学习《花卉栽培学》时,指出花卉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服务美丽新中国建设,增强园艺专业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讲解“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时,以“2019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向学生展示世界花卉园艺领域的成果,介绍世界各国在花卉园艺事业发展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提出花卉业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专业认同感;结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实现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指出花卉在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党中央建设生态文明大国的决心。
在讲解“花卉的花芽分化和花期调控”时,提出花卉花芽分化的相关机理研究是建立在大量科学研究试验基础之上的,科学研究成果的产生离不开每个人在团队中的努力与协作,由此融入案例: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培育抗病、抗寒性强的新品种,促进月季产业升级为目标,经过20 余年的系统研发,推动了月季花卉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通过该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助推我国花卉产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在讲解“一、二年生花卉的栽培”时提出,以走自主研发之路:中国食葵打败“洋”种子为例,向学生介绍近年来我国相关龙头企业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创新、重视品种选育、推广国产品牌,坚持走品种科技化、科研产业化、产业市场化的发展之路,研发出一系列优良国产品种,取得可喜成果。通过该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花卉制种技术在乡村振兴、强国富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讲解“宿根花卉的栽培”时,以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瞄准科技前沿、服务乡村振兴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以直观的图片和数据展示该团队在菊花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关键问题、成果示范推广及花卉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功范例,让学生对花卉产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坚定其服务“三农”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在讲解“球根花卉的栽培”时融入案例:福建漳州水仙花俏销,文旅行业对接花卉产业,为漳州水仙花带来巨大商机。通过该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社区购、直播带货等新零售销售模式,对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解“室内观叶植物的栽培”时引入案例:独爱红掌——尚伟。在三明市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的红掌大棚内,尚伟选育的红掌品种已经扩展到200 多个。通过该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花卉科技工作者对科研事业的敬业精神,在掌握园艺植物育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使自身成为农林专业领域的理论型和技术型兼备人才。在讲解“水生花卉的栽培”时,引入案例:追逐梦想,涅槃重生——广东“95 后”小伙痴迷睡莲育种获世界冠军,源于对花卉,尤其是对睡莲的热爱和坚持。通过该案例,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以增加其对专业的认同感,进而启发创新能力。
在讲解“兰科花卉的栽培”时,引用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教授在第二届兰科植物保育与利用国际研讨会《中国兰科植物保育的现状与展望》专题报告的内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加强资源保护、积极引种繁育、大力恢复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兰科植物的保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讲解“木本花卉的栽培”时,以“中国茉莉小镇”:“浪漫花”变“致富花”为案例,向学生展示广西南宁横县茉莉花生产由“传统式”向“数字化”转变,通过科学数据指导茉莉花种植,花香、花量、花期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一方面向学生介绍现代化设施设备对花卉生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引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在讲解“食虫、蕨类植物的栽培”时,以“2019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食虫植物馆为例开题,通过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茅膏草等展现食虫植物王国的多样性及其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智慧,激发学生学习该专业课的兴趣。
在讲解“多肉多浆植物的栽培”时,通过安徽“95 后”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多肉植物萌动春日的案例,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新农村建设实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在讲解“草坪和地被植物的栽培”时,结合白史且“小草大事业”的坚定信念,指出草坪在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效益中的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2.2 扩充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学大纲需要融入课程思政编写。在《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重培养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研价值观。主要从该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深入思考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育人”功能。例如,绪论这一章的内容中会提及花卉栽培学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在这部分内容中恰好可以融入服务美丽新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要求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对花卉生产的重要影响,提升学生对园艺专业的认同感。在修订《花卉栽培学》教学大纲的同时,课程教案的内容也应进行适当的增加。将课程思政元素巧妙、自然地融入教案中,并在备课中不断地丰富、更新自己的案例库,搜集更多有关“育人”的案例来完善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课程教学大纲变成课程“育人”大纲,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达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进一步推进《花卉栽培学》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3 创新教学方法
为确保课程思政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进行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图1)。线上教学,利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上传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资源,构建思政教学案例库(图片、视频);学生观看后,在平台上发表思政感受、意见和建议,教师整理后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发布思政相关随堂测验,这样的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思政元素,又提升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线下教学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明确知识点中所能够延伸的思政元素,在课堂上开展合作研讨式教学,强化思政教育的效果。
图1 《花卉栽培学》课程思政教育的途径
2.4 优化课程考核与评价
合理的课程考核和评价客观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期检验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效果提供基本保障。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需要对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科学评价体系前,《花卉栽培学》课程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课堂出勤(10%)+平时作业(20%)。调整后,《花卉栽培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线上成绩(30%)与线下成绩(70%)两个部分。其中,线上为教师利用“雨课堂”平台导出的教学信息,包含思政元素课程资源学习情况、随堂测验,进行量化评价。线下成绩由“出勤(10%)+平时作业成绩(10%)+期末闭卷考成绩(50%)”组成。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思政元素是被完全融入的,并不独立存在,教师可以通过课后总结反思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3 小结
在“新农科”背景下,《花卉栽培学》与《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花卉种苗学》《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花艺》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以《花卉栽培学》作为平台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园艺专业的认同感,培养青年大学生“三农”情怀和服务于本专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当前,《花卉栽培学》课程思政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针对该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做好统筹规划,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政水平,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以便更好地实现“新农科”背景下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