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研究方法的辩证与思考

2023-02-07陈世伦

南洋问题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华人社区分群个案

陈世伦

(中山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珠海 528478,广东)

所谓“人以群分”为社会分群(social grouping)现象提供了根本的团体动力解释,而国族主义与民族想象为国家政治发展所需的社会稳定治理确立了最终的动力方向,社会分群因此便成为国族建构的内在机理与跨境移民治理的主要框架。现代国家通常基于治理的便利性、社会动员的必要性以及经济分工的必然性,普遍通过层级化的行政管理框架、差异化的社会组织分众管理,以更加细化的权责划分来确保治理的稳定与有效,回应社会多数人的不同需求,管理境内的不同移民群体与不同的族群身份认同。(1)科恩主张将移民族群文化视为法外权力与政治动员的历程与动力,参见R. Cohen, “Social Identities and Creolization”, in Kim Knott and Seán McLoughlin, eds., Diasporas: Concepts, Intersections, Identities, New York: Zed Books, 2010, p. 69。然而,这样的社会分群结构与治理条件无法用来解释海外离散社区的内部分群以及不同跨境社群组织迥异的形成历程与原因,因为国家主权范围的差异、司法管辖权的排他性、群体身份认同形成的频繁跨境流动、主体社会与移民群体的融合竞争与界限模糊、国族教育机构社会化与族群文化身份家户习得(household acquisition)的认同矛盾、政治忠诚与文化认同间的边界模糊等6种核心冲突不断碰撞,使得祖籍地对海外华侨华人社区(2)对于“华侨华人”概念及其界定,波斯顿和张秀明根据两岸不同的数据与法律、政策解释,分别明确地界定了“华侨华人”的范围与组成差异,不过,波斯顿停留在不同名词的定义与地区分布的区隔,张秀明的主要贡献在于明确了国内的施政对象与范围,这样的定义适用于中国对华侨与华社的治理。参见Dudley. L. Poston Jr. and Mei-Yu Yu,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hinese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 24, No. 3, 1990, pp. 480-508; Dudley. L. Poston Jr. and Juyin Helen Wong, “The Chinese Diaspora: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Popul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2, No. 3, 2016, pp. 348-373; 张秀明:《华侨华人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6年第2期,第1—9页。然而,祖籍国主权与法源基础的跨境限制不适用于海外社团的分群界定,为避免这种跨境界定的本位反身性,本文寻求新的方法,根据公民身份差异进行分类讨论。的内部分群现象及其动力根源缺乏深入了解,只能普遍以既有的移民社团的领导人作为侨领与社区代表。但是,这样的组织代表性并不一定能体现移民社区的整体性与多元特性,因此本文旨在修正这种“以结果为原因”的因果错置逻辑谬误,解决海外华人社会分群现象研究的个案参照性与代表性问题。海外华侨华人分群现象的研究不但是了解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内部结构的必要前提,更是进一步理解海外华侨华人利用跨境身份认同资本而形成社群聚合的有机过程。因此,研究者应该在研究设计与田野工作之前先明确定义以及样本标的、证据采集标的,这样才能科学地理解华侨华人分群现象形成的动态过程,才能脱离主权排他矛盾、文化中心主义与身份代表性缺位的研究窠臼,(3)Stuart Hall, “Culture, Community, Nation”, Cultural Studies, Vol. 7, Iss. 3, 1993, pp. 349-363.进一步客观而全面地理解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分群事实(grouping reality)。因此,本文首先评析目前有关国内外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现象的研究方法,反思当前学术界常用的方法论和研究框架,理解(1)社会结构分化与一体化的关系;(2)社区分群与各群体联结网络的结构机理;(3)社会分群动力来源的理论思考;(4)不同研究单位的边界与异同生成;(5)以此边界与异同所区隔的身份认同层次、自我与他者或(其他)群体划分的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研究中的理论与研究方法逻辑,并提出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来回应论文指出的缺点与限制。

一、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问题的理论基础

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确立了中国民族政策与民族研究的核心范式,(4)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第1—19页。体现了在政治一体化的根本前提下,中国对平等、团结、多元民族稳定发展的追求,但是多元一体理论体系主要关注国家内部治理问题与需求,对海外新老华人群体迥异的跨境性与身份矛盾在体系中应该有的位置与理论关系则鲜有辩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侨务政策以公民身份、经济取向、统战工作、认同建设、宣传联系沟通为主要工作方向,通常依托于和商会、侨领的联系,对领导权与组织代表性缺乏思考。(5)C. Y. Chang, “Overseas Chinese in China’s Policy”, The China Quarterly, No. 82, 1980, pp. 281-303; 庄国土:《新中国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的变化(1949—1965年)——新中国政府侨务政策研究之一》,《南洋问题研究》1992年第2期,第1—11页;E. Barabantseva, “Trans-nationalising Chineseness: Overseas Chinese Policies of the PRC’s Central Government”, Asien, Vol. 96, July 2005, pp. 7-28; 刘雄:《国家安全与华侨利益的双重考量——论新中国对东南亚华侨政策的演变(1949—1960)》,《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6期,第38—48页。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兴起与开展,海外华侨华人数量不断增加,不同国家华侨华人社群间的群体关系,包括融合、团结、认同建设与发展问题成为重要的命题。近年来华侨华人研究中逐渐兴起海外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这表明中国学者在历史、政策与经济命题的研究基础上,拓展了有关华侨华人在移居地、旅居地的文化适应与文化保存过程中认同现代性变迁的研究。(6)王建民:《中国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学术史》,西北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然而,此类研究的根本矛盾在于,基于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与身份认同的研究究竟是我者的异化研究,还是异化的我者研究,或者说这样的离散观点应该是对“他者我化(other-selfness)”或是“我者他化(self-otherness)”(7)M. Cooper, “Encountering Self-otherness”, in H. J. M. Hermans and Giancarlo Dimaggio, eds., The Dialogical Self in Psychotherap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2004, p. 60.的理解。无论如何,摒除不同社群公民身份与社团组织生命周期认同阶段转化模式的差异(8)J. S. Phinney, “Stages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Vol. 9, No. 1-2, February 1989, pp. 34-49; J. S. Phinney and A. D. Ong,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thnic Identit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Vol. 54, Iss. 3, July 2007, pp. 271-281.而不谈,当前国内学界对华侨华人社群间的横向连结与互动情况缺乏有深度的讨论与关注,这种内部异化、文化多元思维与国族建构一体化的政策目标其实并不矛盾。唯有厘清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现象的本质与动力,才能更好地为华侨华人社区的治理提供智力和决策支持。或者可以说,在“大侨务”(9)习近平:《“大侨务”观念的确立》,《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第111—113页。观的机遇与挑战下,海外华侨华人分群与治理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势必成为新时代中国面临全球治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是针对新时代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治理问题的可行研究方法所作的深度思考。

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现象的研究是以社会群聚、亲缘群分的日常实践为基础,主要揭示族群与文化身份认同理论在海外“跨境微社会”中个人实践的机理关系。(10)Michel Bruneau, “Diasporas, Transnational Spaces and Communities”, in Rainer Bauböck and Thomas Faist, eds., Diaspora and Transnationalism: Concepts, Theories and Methods,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35-50.这类传统的建构论路径可以通过对分群的结构化展开研究,来进一步理解华侨华人族群理论、身份认同实践的具体形态,为新时代海外华侨华人跨境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提高华侨华人跨境族群融合与跨国多民族结构共生的可能,从而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随着中国“走出去”的程度不断加深,旅居各国的华侨华人逐步通过自发性群聚分众、社团组织与社交网络相互连结发展,(11)Kuah-Pearce, Khun Eng and Evelyn Du-Dehart, eds.,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Illusions of Open Space in Hong Kong, Tokyo, and Shanghai, Vol. 1,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廖小健:《对海外重点华侨华人社团开展统战工作的策略思考》,《港澳海外统战工作新探索》,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李明欢:《21世纪初欧洲华人社团发展新趋势》,《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5年第4期,第1—8页。大量族群与社会组织以亲缘、地缘、业缘、物缘和神缘为基础分群、横向串连组织,其交错的内部族群网络呼应了斯金纳(B. F. Skinner)提出的“执事关联”(Inter-locking)理论中多重组织身份形成的社会网络论并进一步被推论到华社组织中交错的精英网络结构,(12)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3; H. Liu, “Old Linkages, New Networks: The Globaliz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55, 1998, pp. 588-609; Ji Ma and Simon DeDeo, “State Power and Elite Autonomy in a Networked Civil Society: The Board Interlocking of Chinese Non-profits”, Social Networks, Vol. 54, 2018, pp. 291-302.而基于社区结构而凝聚的社区认同也彰显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主张的想象共同体中所述的国族主义社会化问题。(13)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and London: Verso books, 2006; A. Ong, “Chinese Modernities: Narratives of Nation and of Capitalism”, in Aihwa Ong and Donald Nonini, eds., Ungrounded Empires: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Modern Chinese Transnat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1997, pp. 171-202.

然而前述两者都没有回答的问题,也是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研究关注的两个核心研究命题:其一,海外族群社会结构的分化除了其内在的自利性社会动力、群利性经济诱因和集体政治认同建构三个主要动因之外,这些社会分群在其祖籍地与移居地之间呈现怎样的模式?换句话说,海外华侨华人在亲缘聚落(kinship settlements)、社交空间利用(social spacing utilization)、个人认同实践(Individual Identity Practices)、跨境主权转换(Transnational Sovereignty Divert)与国家治理需求(State Governance Necessity)5个维度呈现什么样的理论关系,这样的群我关系如何形塑以聚落分群、组织细化与社会复杂化(social complexity)、跨境族群网络等方式来分类(classify)群体内部属性相同的个人?其二,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如何通过单一国家华侨华人社区个案来验证当前海外华社的分群模式、可行的跨境治理范式,解决其相应面临的主权冲突问题,以进一步制定有效的海外利益保护政策,从而有效回答“应该怎么应对、理解当前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海外华侨华人社区的分群丛聚现状”这样的研究命题。透过对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微社会”分群结构与治理方式的深化疏理,方能理解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现象在社会群聚结构中的实践及其可能的实证跨境治理逻辑。为此,研究者面临的课题是对多维度框架下的国别华人社区个案展开研究,探析这类研究命题所反映出的空间性(spatiality)、跨境性(transnationality)、多样性(diversification)、群体异化(collective alienation)、结构细化(organization divergence)等根本差异,又同时具有高度标定跨境华人社群的文化根想象同质化(cultural root homogeneity)、身份相对性(identity relativism)、决策路径依赖、行为独特性(behavioral particularity)、社会资本与认同资本相交错与叠合转化等群体特征。根据这样的认识论探究(epistemological inquiry),以下两节分别从建构主义与本质主义研究方法论来理解学界探索华侨华人社会分群现象与动力。

二、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建构主义研究方法的梳理与反思

在回答前述研究方法命题之前,我们必须回归到学界研究这个核心命题的两种方法论:建构论与本质论。针对前述两个层次的研究问题,建构论的文献可以再分为理论性的“分群认同问题研究”以及实证性的“海外华人社会组织研究”。国内学界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尚处于理论探索层次,相关研究成果多半来自世界史与海外民族志的国别个案积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则相对丰富,许多成果中含有以新东方主义为基础的知识想象,这些成果多半聚焦在两大类研究上。第一类是有关海外华侨华人身份建构的国别个案与群体范式研究,(14)V. Amit and N. Rapport, The Trouble with Community: Anthropological Reflections on Movement, Identity and Collectivity, London: Pluto Press, 2002; B. Chan,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Vol. 2, No. 1, 2006, pp. 1-32; D. Chansiri, et al., Overseas Chinese in Thailand: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Emigres in Thailan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ufts University, 2006; S. Hall, “Ethnicity: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Radical America, Vol. 23, No. 4, 1991, pp. 9-20; R. Jenkins, Social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E. Yoon, “Measuring Ethnic Identity in the Ethnic Identity Scale and 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Revise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Vol. 17, Iss. 2, April 2011, p. 144.这类研究通常以政治、经济与历史为脉络、国别与社区个案为基础,更多关注个人与群体在祖籍地与移居地间的流动,把因为政治变迁导致的经济压力视为分群产生的动力和基础。第二类则是在宏观上关注华人性和跨国性建构内涵的多元化问题,(15)G. Wang, The Chineseness of China: Selected Essays, Hong Kong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R. Chow, “Introduction: On Chineseness as a Theoretical Problem”, Boundary 2, Vol. 25, No. 3, 1998, pp. 1-24; I. Ang, On not Speaking Chinese: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E. Barabantseva, “Trans-nationalising Chineseness: Overseas Chinese Policies of the PRC’s Central Government”, Asien, Vol. 96, July 2005, pp. 7-28; A. Reid, “Escaping the Burdens of Chineseness”, Asian Ethnicity, Vol. 10, No. 3, 2009, pp. 285-296; S. Shaw, In Search of Chineseness a Case Study of Edmonton’s Chinatown, Ottawa: National Library of Canada, 1997; C. K. Tong, Identity, Cultural Contact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Racializing Chineseness, Dordrecht and London: Springer, 2010; E. Wickberg, “Global Chinese Migrants and Performing Chineseness”,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Vol. 3, Iss. 2, 2007, pp. 177-193.这类研究多来自文化、艺术、文学、戏曲、人类学、社会学的讨论,试图建构一个多元文化界限与融合范式的演化过程,普遍假定融合的他我二元分化逻辑与文化主体进化方向的单一想象。这类研究大多缺乏对主权、政治结构与治理概念的包容性与复杂性思考。两类研究的共同点在于,以西方中心观点和新东方主义想象下的主观经验所推论出来的异化理论来衡量华侨华人社会个案的情况,这也一直是族群与民族认同研究者长期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要探寻、建构一个避免此类价值判断和经验先行预设立场取向,同时又具有研究操作实用性,可用来反思知识积累过程的基础方法论。为此,需解决的问题是:在思辨的理论选择过程中,如何才能更清楚地反映海外华侨华人社区个案在跨境游移过程中面临的组织性连结、文化特性与历史基础等独特性?换句话说,如何在受到研究者个人主观经验、现有实证分群与理论框架限制的情况下,为华侨华人社会分群现象建立一个科学、客观的研究框架?

另一方面,当前中文学界针对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组织的研究,基于语言、文献采集、历史积累等因素相对丰富而全面。这一路径的研究肇始于1953年田汝康对沙捞越华社组织的研究,李亦园、颜清湟、王赓武、陈志明、李明欢、周敏、刘宏等学者从历史脉络来理解以社团组织为核心的华社组织结构、社会变迁与华人族群认同在不同时空坐标体系中的转变。(16)G. W. Skinner, Leadership and Power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Thailand, Vol. 3,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8; M. Freedman and G. W. Skinner,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Essay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G. Wang, et al., Community and Nation: Essays o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Singapore: Published for the Asian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by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Asia), 1981; G. Wang, The Chineseness of China: Selected Essay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G. W. Skinner, “Creolized Chinese Societies in Southeast Asia”, in Anthony Reid, ed., Sojourners and Settlers: Histories of Southeast Asia and the Chines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pp. 51-93; Liu Hong, “Old linkages, New Networks: The Globaliz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55, 1998, pp. 588-609; Li Minghuan, “We Need Two Worlds”: Chinese Immigrant Associations in a Western Society,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301; T. Chee-Beng, “Ethnic Identitie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Some Examples from Malaysia”, Identities Global Studies in Culture and Power, Vol. 6, Iss. 4, 2000, pp. 441-480; Lin M. and Zhou M.,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Ethnic Capital: Immigrant Chinese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Vol. 1, Iss. 2, January 2005, pp. 260-284; C. B. Tan, ed., Chinese Transnational Network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Zhou M.,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 Immigration, Ethnicity, and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9; Zhou Min and Liu Hong, “Immigrant Entrepreneurship and Diasporic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New Chinese Migrants in the USA”, in Zhou Min, Contemporary Chinese Diasporas, Singapore: Palgrave, 2017, pp. 403-423.而费孝通、黄淑娉、马戎、徐杰舜、麻国庆、郝亚明则从境内地方民族关系、身份认同、地方知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来揭示“多元”与“一体”间的机理,(17)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第147—162页;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第1—19页;黄淑娉:《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第107—116页;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周大鸣、徐杰舜:《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徐杰舜:《族群与族群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郝亚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现实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22—28页。这两类看似边界不同的文献,其实就是分别对华侨华人社会的分群现象、族际关系与国家权力间的关联进行了个案思考。华人族群身份建构的理论与思考通常源自境外个案,反倒忘却了中华民族身份建构的本土内涵差异性与族群多元化。如果说跨境流动的海外华人是边界两边的灵活认同载体,(18)A. Ong, “On the Edge of Empires: Flexible Citizenship among Chinese in Diaspora”, Positions, Vol. 1, Iss. 3, 1993, pp. 745-778; W. Li and H. Zhu, “Translanguaging Identities and Ideologies: Creating Transnational Space through Flexible Multilingual Practices amongst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UK”, Applied Linguistics, Vol. 34, No. 5, 2013, pp. 516-535.那么推拉认同的动力就来自于边界两边的政治建构推动的认同外溢,而社会组织便是边界两边都能接受、认可的集体行动载体,所以忽略祖籍地民族身份建构基础的研究显然是失去了根的认同幽魂。

学界以往的研究虽然因为不同的学科路径、资料基础、方法差异、田野经验而有不同的关注点和阐述方式,但是整体来看这些可称为“华侨华人社会组织生态”研究的文献,明确地指出了华侨华人社会分群聚合的根本动力来自地方环境差异、传统聚落关系、共同回忆、文化特征与政策驱动所建构的自我与他者或(其他)群体的差异,尽管这种分群现象的共同基础都是基于共同历史记忆、空间流动、社会逻辑框架等结构逻辑,但它们都属于“华侨华人社会组织生态”这一整体的次生态系统,如五缘社团、利益集团、产业与公会、信仰与民俗群体等。另一方面,不同华侨华人群体间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相互差异、利害与共的理性动机、集体行为的自然需要、个人经验与好恶、资源争夺与生存竞争等各种认知因素构成了华侨华人内部亲疏远近、甚至势不两立的本质性社会分群基础,而个别国家境内公民身份的条件规定与限制、人口流动政策的影响更使这样的华侨华人组织生态命题显得复杂而多元,也因此说明华侨华人身份认同必然与以西方国家个案社会经验为基础的社会动力理论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分群实证个案为基础的理论化、范式建构无法仰赖外来的异化经验与认同想象,因此建构一个以本土个案为基础、群体结构为框架的华侨华人社会分群方法,在知识论上十分有必要。

另外,就“从身份认同理论检视华侨华人社区区隔”的研究来看,国内外的文献主要关注华侨华人族群与文化认同的历史背景、政经结构、组织实践与日常经验等四大类研究。其中,王赓武、冉凡(C. Fred Blake)(19)C. Fred Blake, Ethnic Groups and Social Change in a Chinese Market Town,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1; C. F. Blake, “The Chinese of Valhalla: Adaptation and Identity in a Midwestern American Cemetery”,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Gravestone Studies, Vol. 10, 1993, pp. 52-89.、吴燕和(20)D. Y. Wu, The Chinese in Papua New Guinea: 1880-1980,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2; A. Ong, V. R. Dominguez, J. Friedman, N. G. Schiller, V. Stolcke, D. Y. Wu and H. Ying, “Cultural Citizenship as Subject-making: Immigrants Negotiate Racial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mments and Reply]”,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 37, No. 5, December 1996, pp. 737-762.、陈志明、王灵智(21)L. L. C. Wang, “The Structure of Dual Domination: Toward a Paradigm for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asia Journal, Vol. 21, Iss. 1-2, 1995, pp. 149-170; C. B. Tan and C. Z. Storey, Chinese Overseas: Migration, Research and Documentation,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7.、李明欢、郝时远、曾少聪(22)曾少聪:《东南亚华人与土著民族的族群关系研究——以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为例》,《世界民族》2002年第2期,第35—45页;曾少聪:《漂泊与根植:当代东南亚华人族群关系研究》(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曾少聪、曹善玉:《华人新移民研究》,《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6期,第60—65页。、向大有、白莲娜(Elena Barabantseva)(23)E. Barabantseva, “Trans-nationalising Chineseness: Overseas Chinese Policies of the PRC’s Central Government”, Asien, Vol. 96, July 2005, pp. 7-28; E. Barabantseva, Overseas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and Nationalism: De-centering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E. Barabantseva, “Who Are ‘Overseas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China’s Search for Transnational Ethnic Unity”, Modern China, Vol. 38, No. 1, November 2011, pp. 78-109; E. Barabantseva and C. Sutherland, “Diaspora and Citizenship: Introduction”, Nationalism and Ethnic Politics, Vol. 17, No. 1, March 2011, pp. 1-13.、魏安国(Edgar Wickberg)(24)E. Wickberg, “Chinese Organizations and Ethnicity in Southeast Asia and North America since 194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Cushman and Wang, 1988; E. Wickberg, “Overseas Chinese Adaptive Organizations, Past and Present”, Reluctant Exiles, 1994, pp. 68-84; E. Wickberg, “Localism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Overseas Migr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Gary G. Hamilton, ed., Cosmopolitan Capitalists: Hong Kong and the Chinese Diaspora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9, pp. 35-55; E. Wickberg, “Global Chinese Migrants and Performing Chineseness”,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Vol. 3, No. 2, January 2007, pp. 177-193.、布朗(Melissa Brown)(25)M. J. Brown, Is Taiwan Chinese?: The Impact of Culture, Power, and Migration on Changing Identities, California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雷凯思(Cathryn Clayton)、墨磊宁(Thomas Mullaney)(26)Thomas Mullaney et al., eds., Critical Han Studies, Vol. 4, California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瓦桑库马尔(Chris Vasantkumar)(27)C. Vasantkumar, “What Is this ‘Chinese’ in Overseas Chinese? Sojourn Work and the Place of China’s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Extraterritorial Chinese-nes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71, No. 2, 2012, pp. 423-446.与丁宏等人,(28)丁宏:《民族认同意识与回族的形成和发展》,《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第92—98页。都曾在他们的著作中论证不同地域华侨华人族群认同模式与其内容的多样性。这些横跨四大洲的区域或国别个案的多样性,不但说明了认同形成的多元,而且揭示了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多元性。因此,海外华侨华人社区的内部分群显然是一个必然而普遍的跨境现象,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理解这种哑铃状的分群结构差异化,即海外华人在移居地与祖籍地两边建构的跨境连接内部机理,如何理解与概念化多元相关的身份差异、认同层次与社会分群。当前国内海外民族志研究方法在高丙中、麻国庆、何明、包智明与龚浩群等学者的推动下逐步兴起,而介于他者与我者间的海外华侨华人社区个案是世界民族志开创阶段的重要研究对象与他者社会的切入点。但是,当前国内对海外华侨华人组织研究的主要观点多半是推论“多元一体”的单核心文化与民族认同结构,其主要论述多是堆砌华侨华人社区文化主体性与认同同质性的个案与推论,这样的研究假定了海外华侨华人社区与国内社会分群有共同的聚合动力、认同生态与发展方向,而这样的假定需要更多的海外研究来加以验证,因此当前海外华侨华人的社会组织分群模式及其结构,或是单一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内部的次族群结构的差异性问题,显然是接下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总体来说,将华侨华人社会分群现象的两类研究成果和特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推论逻辑和资料运用的研究建构策略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路径选择。华侨华人社会组织研究普遍采取的是自上而下(top-down)的归纳分析,在复杂多元的个案中寻找共通性。这类研究对外关注的是个案社区的组织性结构所面临的族群阶层、族际关系、空间时间和跨境关系连结网路,对内关注的则是组织的认同延续、参与组成、分配制度、互动关系、发展进程以及世代兴迭,这样的关注使得该类研究成果更多呈现的是国别社区个案与镶嵌主体社会间的制度或结构互动关系。其不足是缺乏对个案、动机、独特性的整体考虑,过度强调关系、制度和权力的角色与功能,使得集体记忆、共同身份、组织网路和权力制度取代了个人选择、人际关系、心理动机和经济理性的认知考量,忽略了社会组织参与行为的基础仍是组织决策精英的赋权程序、组织资源与个人资本转换的决策过程,而非组织的章程、制度的形成与执行。更重要的是,这类以优势组织、领导精英为研究目标的社团研究通常还忽略了位于组织底层但占数量众多的一般会员所呈现的华社平民生活与文化日常,使得传统华社组织研究只能用来作为双边国际关系与政治变迁的社会连结证据,组织成员与侨社内部的多元分化就被容易简化为二元的政治选边(siding-up)或扭曲为移民政治忠诚的行动表态。

与华侨华人社团研究相反,华侨华人身份或族群认同研究大多采用了自下而上(bottom-up)的推论逻辑,亦即“在个案多样性的探寻中寻求复杂性的完整理解”。研究者在选定的华侨华人社区个案中,通过对认同内涵差异的形成与表现、参数与标签的类型化与区隔,试图在选定研究范围上寻找多样性的边界,形成自圆其说的逻辑,这使得认同路径推论出来的华社分群结果通常只是在已知的现象中不断地建立个案与理解方法的多样性。这种偏好个案特殊性(particularity)、知识地方性(locality)和文化例外性(exceptionalism)的推论,(29)Rachel A. D. Bloul, “Beyond Ethnic Identity: Resisting Exclusionary Identification”, Social Identities, Vol. 5, No. 1, 1999, pp. 7-30.优点是深化了对族群认同或身份认同的变异、多元与复杂内涵的理解,缺点是研究者的主观性(subjectivity)、演绎性(interpretivism)和无穷无尽的个案积累,使得身份认同的知识理论随着动态的有机社会变化不断地成为新参数,新的分群动态研究便成为无限延伸的动态更新与积累。在社会与研究对象持续成长和发展的情况下,即便是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不同的研究者和不同的采样时间都能推导出迥异的结论,而无法迈向中程理论的学理化(generalize into middle range theory)。总体来看,两类研究成果都有其正反功能与优缺点。有没有将两类研究的不同功能属性进行融合而取长补短的研究方法?

三、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本质主义研究方法的疏理与反思

在主流的建构主义方法论之外,还有另一视角,即从本质演绎的积累过程来看华侨华人社会分群的研究范式。从当前国内外海外华侨华人或离散华人内部的多样性、次族群身份认同理论来说,“人以群分”的常识性分群概念一直是社会动力学与文化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界限划分、社区共同归属和群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30)Fredrik Barth,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1998; Jean S. Phinney and Anthony D. Ong,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thnic Identit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Vol. 54, Iss. 3, Jul 2007, p. 271.随着实体边界的模糊化、网络与沟通模式的虚拟化,巴斯(Fredrik Barth)的族群边界理论、安德森的想象共同体论、(31)Benedict Anderson, 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and London: Verso books, 2006.霍尔(S. Hall)的表征认同论,(32)Peter Hamilton,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Vol. 2, London, California and New Delhi: Sage, 1997.延续到后来埃米特(Veret Amit)与拉波特(Nigel Rapport)就边界理论与社群单位本位论展开的辩论,(33)Vered Amit and Nigel Rapport, The Trouble with Community: Anthropological Reflections on Movement, Identity and Collectivity, London: Pluto Press, 2002; Vered Amit and Nigel Rapport, Community, Cosmopolitanism and the Problem of Human Commonality, London: Pluto Press, 2012.或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者试图从认知科学角度来理解身份认同社会化范式,(34)G. P. Knight, M. E Bernal, C. A. Garza and M. K. Cota, “A Social Cognitive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Identity and Ethnically Based Behaviors”, in M. E. Bernal and G. P. Knight, eds., Ethnic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among Hispanics and other Minoriti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pp. 213-234; R. Brubaker, M. Loveman and P. Stamatov, “Ethnicity As Cognition”, Theory and Society, Vol. 33, No. 1, 2004, pp. 31-64.这类单变量理论框架与脉络变迁代表的是不同时期对群体认同以及自我与他者认同理论的不同理解。

这类以动力决定论(determinism)为基础的理论强调华侨华人分群形成、演化的必然性、与生俱来的原生基础(primordial bases)(35)P. Weinreich, V. Bacova and N. Rougier, “Basic Primordialism in Ethnic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P. Weinreich and W. Saunderson, eds., Analysing Identity: Clinical, Societal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2003, pp. 115-169; M. Bayar, “Reconsidering Primordialism: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Ethnicity”,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 32, No. 9, 2009, pp. 1639-1657.与其形成和融合的历程必然有方向性的路径依赖。这些学者对族群社会组织与其分化的关注更多的是根据社区变迁的权力程序(political proceduralism),将分群变化与群体分化的过程视为族群力与族群现代性演化的行动证据。这样的群体归属、他我群体的边界划分以及族群认同的进化推论,在国内的海外华侨华人认同研究中却很少获得关注,或许是这样切裂式的分隔(splitting classification)与通常的民族整体建构路径相互矛盾,同时这样将社会分化与群体细化视为必然,与日常的论证不会被必然地理解为文明复杂性或族群认同生态结构的多样性。这类根据文化实践、知识传递与相对性行动异同所划定的本质性差异,过度重视分群动力发展的研究更容易因为本身的个案证据基础与时序逻辑而容易被误解为文化或种族中心主义,更常常被批评是后现代研究的主观认定与本位研究建构的结果,很多时候更难以与歧视和偏见进行区分。

相反地,当前的海外华侨华人族群认同研究,多以历史及政经变迁为脉络,在文献、数据与政策等资料中寻找共通性,或尝试定义华侨华人族群与文化认同行为中的族群变量,在概括性与解释力的限制下,忽略了群体或族群社区内部的多元差异。建构论的单一认同体系及其边界划分,或是本质论的标签性身份归纳等极端方法,都忽略了族群认同包含的多层次、多结构性差异,如克里斯曼(L.W. Crissman)(36)Lawrence W. Crissman, “The Segmentary Structure of Urban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Man, Vol. 2, No. 2, June 1967, pp. 185-204; M. Hill, G. Weightman, L. Hsu, L. Crissman and G. Beattie, “Family, Kinship and Ethnic Identity Among the Overseas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Vol. 16, No. 2, 1985, pp. 137-292.、冉凡(37)C. Fred Blake, Ethnic Groups and Social Change in a Chinese Market Town,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1.、科恩(Anthony Cohen)(38)Anthony Cohen, Self-consciousness: An Alternative Anthropology of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简·菲尼(Jean Phinney)和安东尼·王(Anthony Ong)(39)J. S. Phinney and A. D. Ong,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thnic Identit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Vol. 54, Iss. 3, 2007, p. 271.等分别提出相似的族群分群结构概念。许多实证研究在族群认同概念内加入了性别、世代、方言、阶级、教育与社会化历程、社交与同代压力、政治与权力竞争、生活经验、国籍身份转变、历史背景等多样的参数,去理解华人身份细化的形态。也就是说,当前对海外华侨华人族群认同的群体分化的本质性表述,已经从过去的标签性表述、参数性身份标记与文化标志定义逐渐转移到对内部差异化的辨识,而这种辨识也正是社区分群的基本命题。

本质论的身份认同细化研究中常见的去空间化与去疆域化特性,也许更适合用来理解族群与身份认同实践所产生的分群现象、组织分化、结构细化以及群际关系,但是所有以认同异同划分群体的类型学模式在华侨华人身份认同与分群研究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如DNA一样的生命科学证据来确定个人与群体差异的科学界限,同时也无法反映传播的因果与时间顺序;只有通过对全部社区成员完整的调查与访谈,才能全面地收集和反映社区内部的复杂完整性和个体特殊性。但是,这样的研究需要国家力量或是大规模、长时间的人力物力投入,很可能不符合高校学术投入与产出的评价要求。因此,以族群身份认同的本质性根源为基础的社会分群研究方法更多见于小范围、小群体在固定时间内的政策评估、社会调查以及某些针对性的研究,无法普遍运用于跨境、跨时代、大群体的国别华社个案研究。

综上所述,本质论的研究都具有切片式的群体抽样特征,以抽样为证据去推论组织分群的本质根源与动力来源。这些研究通过民族志的田野调查、社会学的抽样与统计、个案的参与观察等不同方式,对群体的局部进行抽验来检视的样本属性,通过陈述、统计、关系等侧面来呈现群体的异同,或通过群体异同的归属划定(belongingness classification of sameness and difference)来理解社会分群的行为机理、社会动力与因果关系。本质论的身份动力分群现象研究所关注的文化特征、身份标签、行为标记等本体,最适合用来研究单一群体的内部异化、时序变化或是跨境变化。例如,罗杨近年对百年内历经九个不同政体的柬埔寨华社领导权变迁的追踪研究,(40)罗杨:《“香火”永续:柬埔寨华人社团百年变迁》,《南洋问题研究》2017年第4期,第57—70页;罗杨:《柬埔寨华人精英群体族群身份调适与认同》,《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第68—78页;罗杨:《“生成”中的融入之道:柬埔寨华人社团的组织变革与社会适应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0年第4期,第40—49页。通过单一研究对象、单一结构的演化历程来理解和观察时代、环境与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诠释了柬埔寨华人社会分群的结构变化与动力来源。不过,这类本质论的华社分群研究侧重的多是以单一个案为基础的结构、程序与动力研究,对于跨民族、多群体、多跨度的分群生态与多样性则难以全面地呈现而力所不逮,只能透过持续而多视角的积累呈现国别华社个案的独特性。海外华侨华人来源地各异、移居地不同,许多群体还跨越了多个世代,调研的抽样代表性就是个难题,而浩大的调研工程与大数据成本显然也不是一般研究者或小团队所能承担的。不过,这类本质论的个案研究能为理解分群所需的边界与多样化内涵提供重要的辩证基础。

四、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现象的研究范围、对象与单位

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现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理顺华人跨境身份认同与社会分群模式间关系的理论逻辑;与此同时,通过对研究对象所镶嵌的“跨境外部结构环境”与“内部的群体行动”的交叉分析来检视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分群的外部关系、内部结构与个人实践模式,即要兼顾传统族群认同论述的结构论与本质论的特点。根据这样的需要与目标,可以将研究范围分为“华社外部环境”与“华社内部结构”两个方面来加以探讨。就多数华侨华人移民社群整体所处的两地跨境环境结构(祖籍地—移居地)而言,华侨华人的新旧移民社区都不同程度地镶嵌在祖籍地与移居地不同的政经体制和法治环境中,两地外部条件中的文化差异包容性、政经发展差异程度、涉外与移民政策的排他性、族群结构与法治主权的强弱差异都会制约、影响社群的个人身份认同与群体选择偏好。这些影响反映在两地的族群关系、公民身份限制、社会流动机会、社会适应程度、家户社会化选择等不同方面,而这些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华侨华人移民社区的身份认同实践与社会分群的形成,也成为华人社区结构化与群体分化的框架条件。华侨华人社会分群的动力来源可以从国别个案的内部群聚与分合变迁过程进行观察,对不同国别的华社进行比较研究,梳理出新时代华侨华人群体在居住地分群聚落的现状。对社群现状及其与祖籍地之间的互动网络分析,可以用来说明华侨华人身份认同形成背后的社会资本因素的表现和作用。这两个层次的比较研究虽然仍面临“跨境与本土族群身份可比性与相容性”的辩证困境,(41)A. Chun, “Fuck Chineseness: On the Ambiguities of Ethnicity as Culture as Identity”, Boundary 2, Vol. 23, No. 2, 1996, pp. 111-138; I. Ang, “Can One Say no to Chineseness? Pushing the Limits of the Diasporic Paradigm”, in Rey Chow, ed.,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ge of Theo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281-300; R. Sobczyk, R. Soriano Miras and A. Caballero Calvo, “Localized Transnationalism: The Paradoxes of Migration in the Age of Involuntary Immobility”, Migraciones Internacionales, Vol. 11, 2020.但是其所阐释的“次族群身份、地方认同或传统五缘认同模式所凝结、堆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阶层与结构功能却可以用来理解“新时代互嵌式社会结构一体化”所需的内部多元和兼容并存的内涵。(42)郝亚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现实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22—28页;张会龙:《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基本概念,国际经验与建设构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第1期,第44—48页;郝亚明:《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共生:理论评述与探讨》,《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第25—38页。

换句话说,海外华侨华人社群内部分群研究首先要厘清的问题是,海外华侨华人族群认同中的次族群、亚认同与主体社会政治身份认同形态间的结构关系。对此,笔者认为可以细化为以下三方面:厘清次族群认同与地域认同等不同身份的相对性;要完整地理解华人社区分群结构与认同实践行为差异的多样化;进一步理论化海外华侨华人的族群认同与亚身份/次族群认同之间的关系与差异,以便完整地认识海外华侨华人族群认同结构的内部机理。在此前提下,在社区分群的基本认同条件(identity assets)、本质差异、镶嵌结构范式等静态层面的完善与建构基础上,结合社区群体动力、制度变迁、分群演化、组织运作与个人决策等横向观察视角,便能更全面地理解当代华人华侨社区在不同国别环境中的社会分群方法与范式。

另一方面,从研究的可操作性来看研究方法运用的目标,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研究成果可以分三类:第一类,将海外华侨华人认同以及自我与他者界限研究中的群体细化进行连结与比较,尝试揭示地方性在跨国身份认同理论中的作用与机制;第二类,将族群认同论述中的整体结构(日常社交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分群结构)、两个地域(母国、旅居地)与3个代理机制(个人、组织群体和国家场域)的理论模型进行梳理整合,推论决策逻辑;第三类,以华人华侨个案为中心建立本土族群身份与运用的理论模型,从而理解族群差异与地方性在华侨华人团体动力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这样的知识建构目标主要在于,首先是透过研究方法的创新来完善“个案与理论两脚走”的政策运用,通过对分群现象的社会动力学、个人决策以及社区外部环境激烈变迁的理解,进一步厘清“新时代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形成的根本动力来源;其次是第三类透过多样性的包容,拆解分离主义所扭曲的国族论述,摆正族群与地方认同在民族与国族论述中的位置,通过对华侨华人分群动力学的理解,给社会治理、侨务治理提供决策基础。

新时代区域与全球治理需要华人社群分群研究要同时满足上述的研究目标与创新需求,因此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研究方法的创新可以从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相互间的关系来讨论。3个研究对象分别是国别个案、华社组织及其类型和特定行为群体。其中国别个案可以选择大量华侨华人所在的东南亚国家或有相对完整文献档案记录的北美国家,这些国家丰富的华侨华人社区与族群组织可以提供大量的社群研究对象,基本可以包含上述各个层次的研究单位。如,斯金纳、威廉·维尔莫特、王赓武、陈志明、庄国土、李明欢、刘宏、曾玲、周敏等资深学者在其相关著作中建立了不同取向的研究范式。他们对华社组织、认同分流与族群网路的研究以国别或群体个案为基础采取自上而下的归纳分析模式,大量运用史学、社会学、人类学与政策分析路径,归纳出华侨华人社区组织的结构模式,或通过认同的分类与差异归纳以族群认同差异为基础的社会分群。这样的国别个案经验反映了海外华侨华人社区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华侨华人社区发展的影响,也阐述了历史背景、政策环境、公民与移民法规、教育与文化适应等如何构成当地华侨华人社区生存发展的政治土壤。这些个案所处的环境条件不但影响了其内部身份认同的形塑与分流,而且居住国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更对社区内部的社会分群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第二个研究对象“华社组织”通常包括老侨组织、新侨组织、海外港澳台侨组织、跨境海外华侨华人与其他等四大类。这四大类华社的公民身份、文化特征、社团结构、社区结构、社交分群与交往空间,乃至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差异都明显不同,因此可以进行平行比较和相互参照。另外,从华侨华人社团组织的形态分类研究方式来看,不同的华社组织形态与分群过程,其会员入籍条件、组织结构、参与动机、华侨华人活动形态与组织功能皆有不同,唯有通过细化的组织分类与机构访谈,才能以社团组织为单位,针对具有共同组织认同与身份的同质性群体,考察他们的社交分群动机、互动形式、决策模式、会籍条件、社交网路连结等因素,厘清当前海外华侨华人的社会丛聚生态、团体聚合动力,从而完整地理解华人华侨身份与认同的内部结构与行为动因。

这种以社团组织为研究对象的关键在于,将组织的发展历程与生命周期视为文化社会场域,以内部会员层级和领导层架构为引导,筛选、培育符合社团组织认定资格的个人;同时通过会籍控制、会籍权利管理会员与非会员,使社团组织形成良好的有机发展生态;这样的社团组织有机生态、群体集体决策便可以被视为社团组织群体与会员集体对外部环境的回应或抵抗。不过,这种以族群侨社组织为对象的研究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对社团组织的过度聚焦容易陷入精英主义、经济决定论的窠臼,关注侨社领袖精英与顶层结构的研究也容易忽视身份代表性问题和族群身份的日常实践,忽略大多数没有加入社团组织的成员。

海外华侨华人社区最基础的单元还是个人。个人层次的行为与决策研究是早年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分群研究中最缺乏投入的部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田野调查资料不足、调查成本过高、抽样容易出现偏差,而更重要的是研究对象自我身份认定的个人表述与外部验证间的叙事差异和界限模糊,也就是身份认同结构论与本质论认定的逻辑困境。族群性、文化性与身份习得(acquisition)的主观认同重叠与情境限制,往往使得这类以个人为研究单位的海外华侨华人研究只能局限于符号性、回应性、议题导向、事件导向的量化评价方面。因此,这类研究成果多半是以统计量化方法为主的内容分析、社会语言学、政治参与研究、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工作、公共政策、行为认知与市场细分研究。这些研究通常关注移民文化适应、身份习得、文化社会化进程、消费行为、组织文化,以及教育、社会福利场域中的资源分配、族际关系与认同建构,将个人差异与不同的心理性因素进行明确的分类与范围划定,通过类型定义与类别划分,以复杂的个人认知与表达来取代制度、权力结构的宏观思考。这类研究可以避免族群身份认定与组织分类中常常遇见的互动关系中的主客体认定困难、因果关系模糊、情境表达不一致的问题,补充了质性研究中对个人主观文艺创作、意见表达、故事陈述、口语传述、旁述采样等民族志、辩证讨论所需的科学证据与归纳性数据。虽然文学、艺术、戏剧、民俗、文化、民族志对海外华人个人、个案的独特性、主观差异性与表达内容的重视显得有些琐碎、片面与主观,但是相对提高了以个人为关注核心的研究取向和价值。然而,不可避免的是,不论是量化统计后的类型划分范式所呈现的标签化个人、人类学与民族志呈现的描述性陈述(descriptive narratives),还是文学研究中对表现性认同创作(staged/performative identities)的再解读与再分析,都面临着主观性演绎的批评。对于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现象来说,以个人为单元的研究设定可以将个人日常文化实践、身份表达的行动决策与社交参与纳入思考,避免基于社团组织的研究所面临的精英取向与经济决定论的缺陷,从而可以把个人决策与社交行为视为个人根据自身条件差异对外部环境、社区结构的意见表达与行动回应。

五、海华社区分群现象研究的操作性逻辑:一个复合研究方法的可能

完美的研究设计显然不存在,但是有没有一个能够尽可能规避缺陷、更适合接近研究目标的研究方法呢?作者根据前面知识论、方法论与研究设定的思考,加上长期从事国别研究、民族志研究与田野调查和政策调查的经验,针对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现象研究提出一个整合式的行动网络研究方法(action-based network studies)。

基于前面的研究设定与对研究对象的分析,海外华侨华人社区社会分群现象的具体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外部群体环境与内部社会动态结构两个方面,即外部关系与内部结构。外部关系关注的动态变化、政策框架、镶嵌环境、跨境主权与政策差异等可能忽略个人决策动机与心理层面的身份认知,也可能导致其研究设计过度重视社团组织领导层,出现精英导向与经济决定论倾向;内部结构研究关注的权力、阶层、制度在不同时序下的变迁过程,更能反映会籍身份、认同条件、个人与空间关系等分群动力来源,既能有限度地关注组织与国别个案顶层结构的情况,也能通过对社区生态演变、社会流动方向、认同条件变迁的理解,反映出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国别个案与个人在跨境、跨世代下的个人社交与群聚选择的情况。

因此,对此两个维度的研究可以运用下述两个方法分别加以检视。首先,个别国家华社所镶嵌的国别外部环境可运用“跨境群际关系与群聚互动边界的社会行为网络模式(Behavioral Social Network Theory, BSC)”进行研究,在制度与关系研究中运用行为决策方法。这样的方法将政治参与、社会地位、地方知识、身份形成与社会化过程、文化特征与公民身份的差异都纳入了考虑。不过,这一路径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受访人可能有主观与功利性考虑、对远近亲疏的社交距离的判断,分析参数的制订普遍依赖相对主观的评价或分类,研究者对行为与决策参数优化的过程也容易忽略个人决策模式的心理性差异与非理性因素,但是长周期的定期回访与研究更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与此同时,不管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者本身,都容易忽略诸如访谈者性别、族群、方言、生活经验等会改变决策逻辑的后现代主体性因素。对分群与社交决策的定量分析所展现的亲疏远近的多重相对现实(relativistic realities)将个人行动决策视为证据,用以理解社交分群的最终个人决定与选择的主观多样性与相对性,而个人对有限时间与资源的社交支配顺序便是其群体认同的个人选择。

其次,对社区与组织的内部结构,以强调制度与结构的组织行为分析方式进行研究。例如,通过对当前东南亚个别国家华侨华人社区的社会结构、族群组织、会籍身份与族群认同日常实践的调查,探明当前各国不同华侨华人群体分群的内部动力和认同生态,将个别国家华侨华人社区中三个主要群体的族群组织与个人会籍的取得视为群体与个人对身份认同的谈判、互动过程。族群身份的社会化过程不但是个人对族群认同习得的过程,更是个人在人际网络、日常社交中,对个人背景、族群特性、生活文化与社会资本最优化的日常实践。华社的会员会籍与干部身份的取得与功能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标准与程序,而这些标准与程序的变化是对意识形态与社会价值观的适应,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政经环境中的族群关系、生存需要与华族身份在主体民族社会镶嵌的分群选择。因此,对同一组织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华社组织的会员会籍制度的变动与领导人选拔、改选的标准与程序的变化进行观察,可以厘清国别华社内部族群身份认同内涵的变化与差异,而组织会员人数的变化与不同时期社团领导对“正统”“传统”的现代性坚持与妥协之间的变化能反映在移居地与祖籍国不同环境条件下,个人决策、组织群体、社区结构在外部环境影响下身份认同形态的变化与细化。

研究者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同一国家不同华社或是同一时期华社进行交叉比对验证,不但能兼顾外部互动行为研究与内部会员会籍决策分析,更有助于理解以族群认同理论为基础的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现象,并通过社区组织内部结构与会籍等线索,分析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在“国族认同—次族群认同—地方认同”三层级认同结构基础上是如何形成社区内部分群结构系统的,理解华人华侨社区内部在跨境环境下分群的逻辑。

这样的交叉研究方法设计主要立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一基本前提。海外华侨华人社区是当前大侨务政策的延伸与具体政策施行对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一体化目标也成为当前海外华侨华人间的社会动力与个人身份认同日常实践经验等动态发展的最终形式,即透过社区分群范式来巩固、稳定华人身份认同的体系结构。这种以国别华人华侨社区个案多元化及其与祖籍国关系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不单是华人个案经验主义的学理化,更能成为侨务政策所需的信息基础、社区发展进程与动态模式参照的理论参考,也可以用来理解、诠释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蓬勃发展的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另一方面,这样的研究设计结合了境外社团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海外华侨华人认同形成模式及其理论层次差异、海外华侨华人社区组织治理和跨境治理涉及的主权争议等三大主题,或许对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理论、离散社区的社会结构发展、跨境移民理论等皆能有所推进,三者的结合能更完整地阐述当前中国海外利益发展的基础社会结构与治理的多样可能性,其最终的学术目标可以通过华侨华人认同形成与身份运用的个案积累与跨国比较,进一步建立华人本土的族群与身份认同理论的新范式。

六、结论

本文是对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问题研究方法的深度思考与辩证,主要是结合当前中国民族政策理论发展方向、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及认同研究方法的理论进程,通过知识建构过程、研究方法评析以及研究对象的运用评量,试图建构一个具有操作性的二元系统复合式研究方法,从而推进相关的跨境民族、离散理论、世界民族志研究方法论的创新。中国当前族群关系与民族融合的研究多以境内地方、族群和聚落个案为中心,大量运用西方种族认同与社会发展理论,所以在中国自有边疆治理与多民族融合理论的现代化进程上仍有许多努力空间。另一方面,海外华人研究虽然有大量深入的研究,但实为同样文化载体的华人族群理论的积累和推进却形成了两个平行且少有交错、连接的部分。多元个案与一体化理论的兼容性进入辩证阶段,“新时代互嵌式民族融合体系”也仍在发展与内涵推论的阶段,本文反思海外华侨华人民族认同共同体的群体分合与社会凝结过程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丰富族群理论内涵,更可以在全球跨境互动的时代确保华侨华人多样、多层次身份认同模式在跨境多元文化中保持应有的包容性与独特性。长期以来,海外的港澳台胞、华侨华人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所有的国内外研究讨论都尚未将他们的认同建构模式与治理方法视为整体研究对象,更缺乏将其在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族群认同、地方认同四个理论层次间的动态发展进行归纳与分析,因此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分群现象研究最主要的贡献可能在于,厘清不同群体的集体认同模式,并以此为动力的社会分群状况、动态群聚现象,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探寻更加有效的路径。

猜你喜欢

华人社区分群个案
基于客户分群的电力客户信用等级及服务质量敏感度研究及应用
CHINATOWN EXPRESS TEXT AND PHOTOGRAPHY
保育猪饲养管理应做好的几个方面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THE LEFT-BEHIND VILLAGE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基于遗传算法的双馈风场分群无功控制策略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