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饲养管理应做好的几个方面
2018-10-21王广伟
王广伟
摘要:保育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快,对环境和疾病的易感性强,饲养管理不当会导致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易患多种疾病,死亡高,因此需要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做好进猪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分群和调教,加强饲养管理、环境的控制和疾病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保育猪;准备工作;分群;调教;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7-0035-01
1 进猪前的准备工作
进猪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育猪饲养建议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因此首先需要准备好圈舍,做好保育舍的消毒工作,在进猪前要将保育舍冲洗干净,使用高压将舍内的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料槽等都冲洗干净,尤其是要注意角落位置,都要冲洗干净。同时还要将下水道的污水排放干净,并冲洗干净。然后再对保育舍以及舍内的工具进行全面的消毒,空舍l周左右的时间后再进猪。
做好圈舍要检修工作,包括舍内墙壁、窗户、栏位、料槽等,还要检查饮水装置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检查所有的电器、电线是否有损坏,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的维修或者更换。将舍内墙壁、门窗漏洞的地方堵上,确保舍内的机器、设备、工具等都能正常使用。
2 分群和调教
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舍前需要做好分群工作,合理的分群便于管理,可提高猪群的均匀度。仔猪在断奶后需要在原圈舍饲养1周后再转入保育舍,分群时要尽量的保持原窝同圈,并且要求同一群体内的仔猪体重相近、活力相近,避免个体间差异太大,这样不但利于稳定仔猪的情绪,减少相互咬斗的现象发生,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利。
仔猪在转群后要做好调教工作。因刚转入保育舍的仔猪,采食、排泄、饮水、休息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位置,如果不进行调教,会导致圈舍环境卫生较差,不利于管理。因此对于要转入保育舍的仔猪需要在最初几天做好调教工作,以让其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固定的地点采食、休息、排泄。在调教时如果有仔猪在休息区排泄,需要及时的将仔猪赶走,然后将粪便清理干净。饲养人员每天及时的将休息区的粪污清理干净,同时要在排泄区留下一小部分粪便,一般经过3~5天的调教,可以让仔猪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可以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便于管理。
3 饲养管理
合理饲喂。保育猪在转入初期,各项机能的发育还不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对饲料的营养和原料的组成较为敏感,因此在最初喂料时不宜马上更换为保育料,而是仍以哺乳期饲料饲喂1周左右的时间,然后再逐渐减少原饲料的饲喂量,同时增加保育料的饲喂量,以减少饲料变化引起的应激,而使仔猪发生过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在饲喂保育猪时一般在断奶后7~14天限量饲喂,以后则以自由采食为主,饲料的品质要有所保证,饲料要求新鲜、易于消化。在保育猪最初转入保育舍时最好给其提供温水,保证饮水充足,并且为了缓冲仔猪的应激反应,可以在饮水中加入一些抗应激类的药物,如维生素、电解质、抗生素等,以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和抵抗力,降低疾病发生的几率,确保仔猪的健康。
加强管理。保育仔猪对不良的刺激表现的较为敏感,极易发生应激反应,因此需要对保育仔猪进行精心的管理。调整仔猪的饲养密度,在一定圈舍面积的条件下,饲养密度越大,群体越大,对仔猪的不利影响越大,会造成舍内过于拥挤,发生争水争料的现象,有害气体的浓度升高,空气质量下降,而易引发疾病。因此需要调整好猪群的饲养密度,适宜饲养密度的确定需要结合养殖季节、猪的品种、猪的大小来进行。一般要求保育舍每头仔猪的占地面积为0.5 m2。
4 环境控制
保育舍的环境对于能否成功的养殖好保育猪非常的重要。因此需要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首先保育猪对温度的表现最为敏感,如果猪舍的温度过低,会引起仔猪受凉,患感冒、腹泻,影响生长发育。仔猪在最初转入保育舍前需要将舍温提高到27℃左右,以后则按每周2℃的幅度降至2l℃,避免不良环境温度对仔猪的不利影响。除了温度外,还要保持保育舍适宜的相对湿度,如果湿度过大,密度过高,会引发仔猪产生恶癖,还易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而使仔猪感染疾病,相对湿度易控制在55%~65%。除此之外,要做好保育舍的通风换气工作,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的控制猪舍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空气质量,因此保育舍环境控制不可忽略通风的重要性。
5 疾病防治
仔猪在保育阶段对疾病的易感性强,因此保育猪重点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首先要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每天都要打扫高床上的粪污,但是在打扫时不要用水冲,否则会造成保育栏湿冷而引起仔猪腹泻。定期的对猪舍进行消毒,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可以在保育猪的饲料或者饮水中加入保健类药物,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另外,还要制定科学合理免疫计划,并严格的按计划接种相关的疫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