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琴独奏曲《古道行》的技法运用与艺术分析

2023-02-07刘颖

戏剧之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泛音扬琴谱例

刘颖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36)

一、《古道行》作品介绍

《古道行》是著名扬琴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黄河于2002 年创作的一首扬琴独奏作品。黄河以丰富的演奏经验、熟练的技法运用以及大量的生活采风、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创作出一首又一首家喻户晓的艺术作品,特别是《黄土情》《古道行》《拉萨行》《天山诗画》等一批具有地域风格的扬琴作品。其中,《古道行》便是一首极具风土人情特色,以景抒情,描绘“丝绸古道”的扬琴独奏作品。作者通过展示各个音区音色的对比性色彩,在充分体现扬琴音色特点的同时,勾勒出沉寂了几千年的“丝绸古道”,描绘出一幅荒漠远景图。《古道行》打破了传统乐曲的创作模式,采用了多段体式的结构形式,各段落之间运用情绪的变化和对比相互连接。作者将中西两种不同的结构构成原则相结合,将主题呈示、发展、再现的结构与多主题的连缀结构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带有更深的民族音乐意蕴。该作品由五个部分构成。

(一)引子部分:抓弦与泛音营造出远古空灵、萦绕纯净佳音的意境,山河依旧,世事浮沉。(二)主题部分:感古叹今,往事不堪回首,在这斑痕累累的道路上,行路难、行路难,写愁寄恨,思绪万千。(三)华彩部分:战争留下的创伤,岁月的亘古神韵,音乐逐渐苍劲雄壮,动人心魄。(四)快板部分:复合节拍的使用节奏鲜明、粗犷洒脱、激情华丽。(五)动情的尾声部分:壮怀感慨,青史留名,追求一个千古不灭的民族魂传唱。

二、《古道行》演奏技法与艺术表现

(一)勾弦与泛音技法的运用

乐曲开篇别具匠心地运用了勾弦与泛音的结合,为听者营造出远古空灵之感。勾弦与泛音是两种较为常用的演奏技法。此技法的运用丰富了扬琴演奏过程中的音响效果,更形象、贴切地营造了乐曲意境,增强了演奏的艺术感染力。勾弦即用手指指腹向里勾拨琴弦,根据需要用各手指指腹双手分别或同时勾拨琴弦,可形成多声部织体的效果。在练习及演奏的过程中会发现,(如谱例1)左手中指、右手中指与拇指同时勾弦,会因力度差异使左手声部产生的音响效果被埋没。且因每次手指与琴弦之间的角度存在偏差,会使勾弦时发出的音响效果略有差异,发出的和声音响不丰满。因此,在练习过程中需要观察手指与琴弦的角度,平衡手指勾弦的力度,认真听辨不同角度与力度所发出的音响效果,注重和声的丰满性,从而为今后的演奏达到预想音质打好基础。泛音即在击弦的同时用另一只手指的指尖浮触所击琴弦,在有效弦长内以1/2 点泛八度、1/3 点泛五度、1/4 点泛十六度,一般多用八度泛音。一手击弹的同时另一手运用手指轻触琴弦约二分之一处,且在击弹结束时双手同时抬起,可奏出清澈纯透的音响效果。但由于手指轻压琴弦的位置略有偏差,产生的音响效果便不一致。为在演奏过程中保证音质,可提前做出标记。在演奏泛音时,不必刻意收敛击弹力度,使发音产生良好的共鸣。

《古道行》引子部分全部采用了勾弦与泛音两种技法相结合的形式,且所占篇幅较大。如谱例1 每乐句后半句泛音如同前半句勾弦的倒影,如影随形,两种技法相结合,充分表达了乐曲乐思,烘托营造了远古空灵、纯音萦绕的意境。演奏者要在技法熟练,保有纯净音色的基础上,了解乐曲所需表达的内容,演奏时要平心静气,酝酿乐曲的情绪情感,全身心投入演奏,气息韵律随演奏情绪自然产生,达到情感情绪、气息、技巧运用的统一,使“音乐从心中流出”,不给人以刻意进行肢体表现的做作之感。同时,可带动听者与演奏者产生共鸣,将听者引入宁静、唯有纯净佳音萦绕耳际的意境。

(二)双手独立性与协调性技法的综合运用

要想准确、形象地表达一部作品的内涵,不仅需要了解乐曲的内在含义,更需要有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撑,即“演奏技术是音乐的表现手段”。而双手的独立性技法与协调性技法是在学习扬琴演奏的过程中运用较多且需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最大限度掌握的技法。在《古道行》这部作品中,双手的独立性与协调性就得到很好的体现。如(谱例2)作品的主题部分,这一部分具有很强的旋律性和陈述性。轮音即左右琴竹快速交替奏出连续密集的音,是扬琴用于表现作品线性旋律、歌唱性曲调的主要技法。主题部分中,在左手长轮音表现主旋律的同时,右手分别配以固定音型形式、轮音形式,以及分解和弦形式。不同的织体形式丰富了音乐的表达,而重点在于,练习时要把握主旋律声部与伴奏织体从属声部之间的“主辅”层次关系,即双手的独立性与协调性的协调。如(谱例2)主题部分右手单音低声部旋律采用了固定音型的形式引入主题,仿佛沉重的脚步,将我们带上这斑痕累累的古道。往事历历在目,令人思绪万千。两小节后,左手声部轻轻铺上旋律,与右手固定音型相融合,且固定音型随旋律的起伏作力度变化,使固定音型与主题旋律自然融合,旋律流动性推进,故事娓娓道来。

如(谱例3)回归主调,乐谱上声部左手单手轮音奏出绵延宽广的旋律,低声部为快速流动的分解和声。此乐段为双声部快速交替演奏技术,在这一部分中,双手独立性与协调性的体现尤为突出,两声部弹奏形式不同而形成两个声部线条,各自独立的声部线条又需要相互融合,不可互相埋没。练习这一乐段时,首先要平衡两手的力度,在慢练的同时注重击弹的音色,即双手对音的控制,在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适当提速进行练习。

谱例1:

谱例2:

谱例3:

(三)齐竹技法的运用

齐竹是扬琴演奏中的基本技法之一,演奏技巧在于,演奏者的双手在不同的位置上同起同落,也即双手在力度、速度、音色方面保持同步,双竹落下时犹如一个音一般,同时,要保证弹奏时手腕的弹性与小臂的松弛。如(谱例4)乐曲华彩乐段,该部分大量运用双音齐竹连弹。整体段落较为独立,大力度齐竹和声的演奏形式不仅表现了扬琴演奏的和声特性,更渲染了气氛。气势宏大、苍劲雄壮、动人心魄。此段在练习中的难点在于齐竹技法的掌握上,要让力度与速度自如收放,演奏华彩部分时需把握每一乐句力度与速度的收放点,从而给音乐在情绪的起伏表达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谱例4:

谱例5:

如(谱例5)为快板部分复合节奏的快速齐竹。此段乐曲在突出左手旋律的同时,右手配上三度、四度、八度以及跨越较大的十度、十三度等音程。在保证速度的快速稳定性与跨度的准确性同时,保证乐曲的连贯性。此外,乐曲节拍在八分之五拍、八分之十拍与八分之十一拍之间不断转换,打破了节拍上的强弱常规,出现重音移位的现象,使得音乐的律动存在不平衡性,进而增强了音乐的动力性。这一段落可看作在齐竹基础上难度的增加。难点在于节拍的自由多变性和旋律演奏过程中的双线条性以及音位大跳变化时的准确性。

上述乐曲中的两部分演奏均归根于以双音齐竹技法为基础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要采用“慢弹”的方法进行初步练习。“慢弹”保持放松状态的同时,注意琴竹是否“齐”、大跳时击弦点是否准确、左右手力度是否统一、重音移位后强拍的位置等。在此基础上稳步加速,最终达到在表现音乐情绪,推动乐思发展时技巧上“齐——强——松”的统一。

三、结语

扬琴演奏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地吸收借鉴着姊妹乐器艺术的优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奏技巧与表现手法。早在20 世纪80 年代,项祖华先生就总结归纳出十大类扬琴演奏技法:“单竹、齐竹、轮竹、颤竹、滑抹、揉弦、拨弦、抓弦、点弦、装饰音”。此后,许多关于扬琴技法的论著出版,为扬琴技法练习与运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演奏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工具,在乐曲中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加形象、贴切地表现音乐内容,是传达乐曲艺术内涵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独奏曲《古道行》为例,分析演奏技法对作品艺术表现的影响,从而帮助演奏者更好地诠释乐曲艺术的内涵。

猜你喜欢

泛音扬琴谱例
小提琴泛音演奏的原理与实践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武侠意境交响化:阿镗《神雕侠侣交响乐》本体论
谈谈笛子的泛音
综合性院校西方音乐史教材中的谱例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