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 世纪中国“四大女高音”歌唱家群体结构解析①

2023-02-07郭燕龙

戏剧之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

郭燕龙

(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被誉为20 世纪中国“四大女高音”的黄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在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她们是老一辈声乐艺术家的代表,是我国现代声乐表演、教学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开拓者②。学者们对于“四大女高音”的研究较多关注的是她们各自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相应的历史贡献,而对“四大女高音”作为一个微群体③有着怎样共同的群体结构特征的关注则较少,这正是本文所关心的议题,亦是“20 世纪中国‘四大女高音’”系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对“四大女高音”的地缘结构、家庭因素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科层结构、年龄结构等群体结构进行解析。

一、地缘结构:乐人之都上海为发轫之地

从地缘关系统计(表1)来看,“四大女高音”中的周小燕和郎毓秀出生在上海,黄友葵出生在湖南,喻宜萱出生在江西。这样看来,出生于华东地区的歌唱家有3 位,出生于华中地区的歌唱家1 位。从青年时期就学情况来看,进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学习的有喻宜萱、郎毓秀、周小燕,而黄友葵虽然没有考入该校,但有过师从该校俄籍教师苏石林的学习经历。这样看来,“四大女高音”中虽然有的出生在内陆地区,但均有在上海从事歌唱活动的特殊经历,这说明上海是“四大女高音”歌唱家群体分布的主要地区,也说明“上海在近现代西方声乐艺术传播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④,甚至有人将上海称为乐人之都和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发轫之地⑤,笔者认为这是对上海在近现代音乐传播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的真实评价。

当然,“四大女高音”歌唱家群体在地域分布上所体现出的特征绝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近现代中国上海与内陆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上的显著差异所导致的,更与上海和内陆地区的文化势差有着直接关联。上海位于华东东部、长江入海口,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达且社会环境较为安定,这些使其成为西学东渐的前沿阵地以及中西文化教育的交汇之地。上海这种新的文化氛围为“四大女高音”提供了认识世界、转变观念、孕育革新思想的机遇和土壤,为她们远赴海外学习西洋声乐艺术打下了思想基础。

二、家庭因素结构:家庭支持奠定从艺基础

家庭因素是指家庭背景(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收入与职业等)、遗传因素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等,家庭因素结构是指“四大女高音”歌唱家群体中家庭因素的构成情况。从表2 中我们可以看出“四大女高音”的父亲均受过良好的教育,喻宜萱、周小燕的父亲都曾留学海外,郎毓秀的父亲毕业于洋学堂,接触过西方文化,思想也更加开化。其父辈所从事的职业较为体面,社会地位较高,家境殷实,经济条件比较好。她们均拥有较好的家庭艺术氛围,受到父辈或祖父辈爱好音乐行为的深刻影响。父母竭尽全力地支持她们学习音乐,比如黄友葵的母亲为其选择了美国传教士办的小学,从而接触并开始学习钢琴,哪怕是后来考入大学生物专业后,仍一直支持其学习钢琴⑥;喻宜萱在父亲的“命令”和大力支持下,踏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⑦;周小燕的父亲在儿女学习音乐方面有求必应,从不吝惜金钱,所以周小燕说她父亲是带领其走进音乐殿堂的第一人⑧;郎毓秀的父亲因家庭经济拮据,选择借钱送郎毓秀去比利时留学⑨。家庭对于“四大女高音”学习音乐、声乐的大力支持奠定了她们走上艺术道路的从艺基础。

三、学缘结构:顶尖学府铸就音乐英才

学缘结构是指群体成员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的毕业高校、所学专业等在类型、层次、分布方面的构成情况⑩。从“四大女高音”的总体学缘结构(表1)来看,她们均有国内高校求学和国外高校留学的经历。从国内高校的学习经历来看,喻宜萱(1928 年考入上海美专音乐系学钢琴)、郎毓秀、周小燕分别于1929 年、1933 年、1935 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学习声乐演唱;黄友葵于1935 至1937 年在东吴大学工作期间自费赴上海随上海国立音乐院苏石林学习声乐,并参加上海雅乐社等的演出,被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意大利籍指挥家梅·百器誉为中国第一女高音。由此看来,“四大女高音”的成长均得益于上海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的共同培养。该校成立于1927 年,是中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学府,蔡元培任院长,萧友梅任教务长,后于1929 年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任校长⑪。上海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的成立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不仅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无独立高等音乐学府的历史,而且也对20 世纪华人音乐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⑫。上海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的学生后来大都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事业的栋梁之才,为中国音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为关键的思想资源。李焕之将上海国立音乐院形容为“一只老母鸡”,居其宏称之为我国新型音乐家的摇篮。

“四大女高音”均有欧美留学经历,其中黄友葵于1930 年至1933 年在美国亨廷顿大学、喻宜萱于1935 年至1939 年在美国康内尔大学、周小燕于1938 年至1947 年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郎毓秀于1937 年至1941 年以及1946 年至1948 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和美国辛辛那提师范学院学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欧美国家迅速发展和扩张的时期,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和文化代表,法国是欧洲乃至世界的艺术中心,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更是闻名于世。由此可见,兼有国内顶尖音乐学府和国外顶尖高校学习经历是“四大女高音”共有的学缘特征。

表1:四大女高音歌唱家地缘、学缘相关信息统计表

表2:“四大女高音”歌唱家家庭因素一览表

四、学历结构:不求学历但求学问

学历结构是指“四大女高音”歌唱家群体中学历层次的构成情况。由表1 可见,黄友葵在东吴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并改学声乐,于1933 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喻宜萱是上海国立音乐院第一届毕业生,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赴美国康内尔大学研究生院留学,由于喻宜萱认为最重要的是求学求知,而不是混个头衔,所以她并没有以攻读学位为目的。周小燕在上海国立音专就读两年后赴法国留学,共在法国留学九年(期间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历经各种波折最终学成回国。郎毓秀在上海国立音专就读四年毕业后赴比利时留学,之后又以满分的学业成绩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从以上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四大女高音”歌唱家通过国内学习和海外深造,从而真正走进了音乐殿堂并掌握了西洋声乐的真谛,而且相较于学历而言,她们更看重的是真正的学识。

五、年龄结构:不拘年龄任选人才

年龄结构是指研究群体中不同年龄人员的比例构成及相互关系。科研人员的年龄是体现其科研创新能力、知识理解能力、研究热情等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科研创新的最佳年龄集中在25—45 岁之间,其峰值大约在37 岁。通过对“四大女高音”歌唱家的留学时间、年龄以及任职时间、年龄的分析(表3),我们可以发现她们的平均留学年龄为22 岁⑬,可见声乐专业留学生以在国内专业音乐院校学习声乐并具有一定基础的青年学子为主。“四大女高音”歌唱家回国入职的平均年龄为29.3 岁,由此可见她们是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从事声乐教学工作的。“四大女高音”歌唱家担任声乐系主任等职务的平均年龄为36 岁,最小年龄为32 岁(周小燕、黄友葵),最大年龄为41 岁(喻宜萱),由此可见她们在接近创造力峰值的时间点走上了培养声乐人才的领导岗位,说明当时中国音乐界在声乐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拘一格、注重青年人才与中年人才的有机结合。从担任副院长级别职务的年龄结构来看,“四大女高音”中的三位担任副院长职务的平均年龄是61.3 岁,特殊的历史背景是她们在较大年龄任职副院长的主要原因。以上年龄结构反映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的合理性与无奈性以及社会对于良好的声乐人才队伍建设环境的渴求,可谓“不拘年龄任选人才”。

六、科层结构:行政权力助力学术实践

“科层制”曾被公认为是一种有效率的组织形式,是指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分层并以规则为主线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科层组织体系成为迄今为止最流行、最有效、最成功的组织工具。通过“四大女高音”歌唱家任职情况(表4)我们可以发现,从20 世纪中后期至21 世纪初,中国声乐界革新思想的提出者往往是握有一定权力的政府官员(特别是文联、音协)、音乐界名流或者是在专业音乐院校担任声乐系主任、教授的著名学者,而这些革新思想的践行者也往往是后两类人员。也就是说,“四大女高音”既是从事声乐理论研究的思想倡导者,也是践行声乐实践的实施者,这种科层结构特点和组织体系对于促进现代中国声乐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表3:“四大女高音”歌唱家不同阶段年龄一览表

表4:“四大女高音”歌唱家任职情况统计一览表

七、结语

黄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是独具人格魅力、融通中西音乐文化、歌唱实践丰富、理论素养深厚的声乐艺术家,被中国音乐界称为“四大女高音”。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四大女高音”作为歌唱家微群体,其群体结构较为明显:她们均与西学东渐的前沿阵地、中西文化教育交汇之地——上海有着很深的渊源,均接受过上海国立音乐院的培养;她们的父辈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较为优越,并且全力支持她们学习音乐;她们均有海外著名学府的留学经历和追求,回国后在年富力强的好时候走上了院系领导岗位,通过院系行政权力来助力声乐演唱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开展。中国现代声乐艺术自1927 年上海音乐学院成立、确立声乐学科算起,已经走过了百年发展之路,如今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对“四大女高音”这一微群体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梳理中国现代声乐百年来的发展脉络,推动中国声乐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而为中国声乐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循。

注释:

①音乐界对20 世纪初在中国崭露头角的黄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四位歌唱家冠以声乐界“四大名旦”“四大女高音”的美誉。如陈彬彬在《歌唱家的歌——记郎毓秀教授》(《人民音乐》1985 年第3 期)、莫雪川在《实践与智慧的结晶——喻宜萱声乐教学思想及其特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 年第4 期)等文中称四人为中国声乐界女高音“四大名旦”;李凌在《声乐大师郎毓秀》(姜嘉镳,2006)序言中称四人为“四个著名女高音”等。关照四位声乐歌唱家的家庭背景、学习经历、艺术成就、历史贡献,本研究以为以“四大女高音”谓之更为准确和妥帖。“20 世纪”所指为“四大女高音”的歌唱、教学等声乐活动的黄金时期集中在20世纪。

②宋学军:《歌声永恒 师恩难忘——纪念喻宜萱诞辰100 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人民音乐》,2009 年,第12 期,第72 页。

③本研究所指群体是社会学意义上相对于个体的各种社会成员的聚合,“四大女高音”虽然没有建立社团、标榜门户,但相同或相近的群体结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的音乐思想,使她们的歌唱实践与声乐理论旨趣呈现出大体相同或相似的风格。

④孙悦梅,范晓峰:《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85 页。

⑤(日)榎本泰子:《乐人之都—上海: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发轫》,彭谨,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年。

⑥黄友葵:《黄友葵声乐教学艺术》,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年,第113—114 页。

⑦喻宜萱:《喻宜萱声乐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年,第9 页。

⑧朱永珍:《中国之莺周小燕传》,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年,第20 页。

⑨姜嘉镳:《声乐大师郎毓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年,第19 页。

⑩张广义:《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优化》,《光明日报》,2003 年9 月5 日第BI28 版。

⑪丁善德,朱永珍:《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年,第245 页。

⑫洛秦:《“音乐上海学”建构的理论、方法及其意义》,《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 年,第1 期,第6—25 页。

⑬郎毓秀有两次海外留学经历,因对同一人进行统计,故本统计仅以第一次留学年龄计。

猜你喜欢

女高音歌唱家声乐
遥远和她女高音独唱
长空万里
——为女高音而作
祖国,我是你的一首歌
小歌唱家
歌唱家与报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