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大型国有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02-06曹策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曹策 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人才不仅是推进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企业要重视人才培养,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培养出工作素质高、能力强、效率高的人才队伍。作为现代型企业,更应该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径,不断深化人员结构改革,建立并优化完善“选、育、用、留、出”的长效机制,逐步破除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员质效低、人才流失严重、成长发展受限等突出问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
(一)“选”的方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从源头上引来人才之“源”,坚持招录大学生培养为主,急需人才社会引进为辅的思路,从人才引源上下功夫,努力提升人才引进质量。笔者所在企业近年来和同行优秀建筑企业进行对标学习,对标的优秀企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都超过50%,且还在持续提升。因此大型建筑企业要高质量发展,就要从人才引源上下功夫,努力提神人才引进质量,主动出击,畅通人才引进渠道。一是深化“校企合作”,确保高校毕业生引进数量和质量。要积极主动对接高校,尤其是主营区域内,要以区域指挥部和项目为依托,建立起和高校固化对接机制,让校企合作持续深化,可通过选派优秀毕业生提前深入基层项目部实习体验、实践锻炼,了解企业文化,提早适应工作环境。要积极邀请高校老师深入项目部实地调研,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持续巩固校企合作成果。从公司后台来说,要与时俱进,持续完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人才引进工作流程,实施引进激励机制,不断扩大优秀本科生、研究生招收比例,从人才流入的源头上提升质量,逐步推动公司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二是强化人才引进工作,为企业发展注入“成熟”基因。应进一步与有实力的猎头公司积极开展合作,发挥专业联动优势,常态化开展网络招聘,明确引进基本条件和考核标准,针对企业急需岗位及持有紧缺注册证书类人员开展定向招聘,解决重要岗位人才紧缺、投标资源配套等问题。
(二)“育”的方面
一是做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明确基层单位人才培养责任、培养目标、培养方式,配套制定相关激励措施,为基层单位提供人才培养指南,促进项目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更好发挥。二是明确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指南,建立成长模型,结合各岗位工作职责,按照员工能力素质的相关要求,制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按一定比例选拔品德修养好、发展潜力大、有培养前途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制定优等高校毕业生培养方案,进行重点培养、定向培养。三是进一步完善精英人才领导包保制度,建立起包保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计划,明确领导在包保期内的具体职责,切实把对精英人才的培养和关怀落到实处。要为精英人才精准设置锻炼岗位,实实在在地交任务、压担子,安排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促进人才快速成长进步。四是大力弘扬学习之风,培养员工学习意识。建立人才素质提升配套激励奖励政策,将员工学习提升、考试考证等情况和薪酬、职称评审、评先、晋升提拔挂钩,特别是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关键岗位,优先提拔使用具有职业资格证的员工,树立起学习进步的鲜明导向,逐步构建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五是重视引进人员的品德素质培养与引导。加强对人才品德的培养,强化道德教育,在工作中进行磨炼,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把对人才品德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才队伍。
(三)“用”的方面
要坚持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机制,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全方位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一是严格干部选拔程序。持续完善选人用人标准,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不断强化干部考核考察工作,强化后备干部日常管理和培养考核工作,建立干部考核考察长效机制,按照“以德为先,业绩为重”的原则选拔使用优秀人才。对于干部选拔,该现场考察的就现场考察,该履行的测评、谈话等程序尽量利用平时出差的机会将其落实到位。二是实施员工“多通道”发展。工会十八大上也多次提出技术干部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大型建筑企业,就要为员工建立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多个发展通道,让员工能够“多通道”发展,让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人员与管理人员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平台。针对因年龄、学历及定员限制无法在管理通道发展的员工,开展专业能手、工匠技师和首席技师评选,激发晋升受限,且仍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职工。三是进一步强化人岗相宜机制的建立,大力提倡并在基层单位推行岗位竞聘机制,结合岗位要求,设定竞聘条件,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使用起来,为有能力的员工提供更加广阔的晋升渠道和机遇。四是完善干部队伍建设的选拔、锻炼、磨砺、提拔的闭环程序。在选拔、培养人才的阶段需要相应的制度与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实事求是,以“深思、慎思”为基准点,锻炼本领,增强精神定力,做好各项工作,推进人才机制体制改革,形成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与需求导向,制定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选拔政策,建立优秀人才评选、表扬、激励机制,努力构建“近者悦、远者来”的社会氛围。
(四)“留”的方面
要坚持“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原则,全力打造自豪企业和员工幸福之家,用真心真情留住人才。一是持续优化干部管理办法和新员工管理实施细则等员工管理办法,不断完善新员工接收、管理、考核、培养等机制。对于新员工分配,要在遵循个人意愿的基础上,考虑对人才培养重视和施工条件相对较好的项目,对新员工制定培养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让新员工成长有方向、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二是注重人文关怀。将基层项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新员工座谈会作为刚性要求,纳入项目领导人员考核,让基层项目高度重视并及时了解新员工的工作、生活、思想状况。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每月至少保证与新员工进行一次谈心谈话。企业后台职能部门也需采取电话、视频、进项目面谈等方式,在新员工见习期内与新员工开展交流谈话,务必做到全覆盖。相关职能部门对新员工也要进行动态关注,注重业务指导和考核管理,随时了解、掌握新员工动态。总之,要多管齐下,集众人之力推动公司留人机制作用更好发挥,切实让人才能够安心地工作,舒心地工作。三是营造以奋斗者为本的干事创业环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坚持以业绩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干部晋升和薪酬激励制度,为干部打造出展示才华、公平竞争的广阔舞台,让切切实实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拥有畅通的上升渠道,让每一名奋斗者都能看到进步的希望和光明的前途。
(五)“出”的方面
员工一定比例的流出和淘汰对企业来说是良性循环,换句话说,对于工作能力差、工作态度差、不服从组织安排和公司规章制度管理的一小部分员工来说,对他们的纵容就是对表现优秀员工的一种打击。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对于员工的“出”要切实做到斗真碰硬。一是结合改革目标及上级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员工淘汰机制,坚决打击出工不出力、不服从管理、工作能力和态度差的这一小部分群体,坚决做到该降职的降职、该淘汰的淘汰,以员工的适量淘汰建立起竞争意识,努力构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扎实开展长期息工待岗人员清理工作。长期息工待岗人员会对企业上岗率、平均工资和企业风气均带来不利影响,要坚定不移地在息工待岗人员清理上下功夫、动真刀。对于有意愿上班但能力较差的人员,应采取转岗培训等方式使其上岗;对于没有意愿再回公司上班的人员,要逐个进行沟通,部门内进行责任划分和包保制度,主要通过讲政策劝退、依照制度解除来进行人员清理。
二、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激发高质量发展的青春活力
事业兴衰,唯在选人用人。在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把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扎实、经受基层考验、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口碑好的青年人才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合理使用。对于取得成就、作出贡献的青年干部,及时予以激励表扬,加强正面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激发青年干部干事激情,坚定干事信心,提升干事本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选人用人视野
在年轻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要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体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打开视野,拓宽渠道,打破干部专业化、地域化,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全方位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营造有利于干部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全方位、多层次汇聚一池活水,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采取实地考察、谈心谈话、考核评比等措施,重点关注“85后”“90 后”两个层级的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干部考察使用导向,让更多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二)完善机制,大力培养,增强年轻干部过硬本领
一是建立完善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制度,明确年轻干部培养计划,针对干部队伍现状开展调研摸底,分门别类建立年轻干部培养实施计划,建立优秀年轻干部管理信息库,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年轻干部培养。二是完善年轻干部培养机制,建立公司统一领导、职能部门主抓、业务系统协同推进、公司本部与基层项目联动,齐抓共管的年轻干部培养体系,形成日常发现、动态管理、持续培养的工作机制,及时把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可造之才”选出来,列入组织培养范围。三是让年轻干部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把专业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实施轮岗交流、交叉任职、挂职锻炼,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急、难、险、重项目、关键工作岗位磨砺意志,使年轻干部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快速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骨干力量。
(三)从严选拔,能进能出,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要始终坚持把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贯穿于干部日常管理、经常性工作之中,把好入口、从严选拔,做好高素质年轻干部储备,大胆适时使用条件成熟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一是把好入职关口。要提高新招录高校毕业生质量,对于社会人才引进注重工作经验、综合能力素质的考察,对于引进的副科职及以上人员严格限制年龄范围,突出年轻化这一重要原则。二是突出年轻导向。项目部领导班子配备、干部队伍调整和推荐提拔人选时,强化年龄结构意识,逐步从 “老带青”向干部年轻化转变,实现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常态长效。三是大胆适时提拔使用年轻干部。打破隐性台阶大胆用,看资历不唯资历,讲台阶不拘台阶,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破除论资排辈的老思想,把有发展潜力、需要递进培养的干部及时选派到基层项目部和关键岗位,大力选拔使用经过工作锻炼和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四是建立考核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动态调整管理机制,对业绩不突出、不担当、不作为、发展潜力不大、干部职工意见较大的年轻干部要调整退出相应岗位,切实推动从严管理贯穿年轻干部成长全过程。
三、加强干部思想及作风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引领
企业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干部思想及作风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特别是针对国有企业这个群体,干部政治过硬、思想先进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干部政治素养培养方面也要下大力气。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理论武装
作为国有企业,要始终把党的政治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理论武装,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政治素质培养和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努力壮大党员队伍。通过目前的干部结构来看,公司的党员占比仅为24%,可以说员工的政治面貌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映射出员工的整体素质,各基层党组织应加大对党组织先进性和党员模范性的宣传,引导优秀干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三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紧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感党恩,跟党走”“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实践活动。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精神高地
要持续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舆论引导工作,确保企业文化软实力作用有效发挥,打造精神高地。一是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情怀、爱党爱国爱企”主题活动,推进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树立标杆。二是全面贯彻《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大力弘扬“开路先锋”企业文化和五公司“崇实创新”企业精神,以三代“劳模”为依托,建立企业精神体系,切实增强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凝聚力和整合力;加大对基层项目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展示的指导力度,深化项目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三是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已有重大典型及先进集体的宣传,持续挖掘和培育新的重大典型,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聚焦重点工程,广泛开展战役性宣传报道,持续扩大企业影响力;积极推进融媒体建设,努力推出更多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产品;抓好舆情风险防控,持续开展舆情应对培训及预案演练,提高舆情管理能力。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优良作风
一是进一步提升员工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大力开展“学制度、明规矩、知敬畏”之类的活动,抓好员工学习制度、认同制度、尊重制度这个突破口,让员工明确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对制度和要求存有敬畏之心,提升员工的执行力。二是坚守廉洁自律底线,一方面加强员工日常廉洁从业教育,做到廉洁从业警钟长鸣;另一方面持续强化对廉洁从业的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查不正之风,引导员工坚守廉洁从业这个底线。三是驰而不息,狠抓作风建设。加强员工廉洁自律情况落实情况督办检查,持续抓好作风转变,大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努力推动干部作风转变。
就目前市场环境而言,企业需向生而生,需要生的愿望,需要生的外部环境,更需要持续生长的能力,还需要生长的良好机制与成长活力。但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人,国有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一套专属于本企业的“选、育、用、留、出”的干部培养机制体系,以推动企业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达到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