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永历帝在黔遗迹资源开发建议
2023-02-06邓召国
邓召国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只有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才能使旅游具有鲜活的更持久的生命力。在贵州,有不少关于永历帝的遗迹,一体开发永历帝在黔遗迹和其他相关旅游资源,可以深化对明代贵州历史的认知,进一步提升贵州旅游文化品位、实现贵州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永历帝在黔遗迹概括
1652年,南明永历朝播迁安龙,并在此建都。永历帝在安龙四年,留下了众多的遗址遗迹,其亡后葬于贵州都匀高塘山,今永历皇帝陵遗址。文旅融合背景下,开发这些遗址遗迹,对推动贵州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古遗址
1.安龙永历朝臣过南盘江码头遗址。永历六年(1652年),朱由榔率南明永历朝臣从云南广南出发,依次经……呼马、扁牙,从板屯码头渡过南盘江,最终到达安隆所城(今安龙县城)。《永历纪年》载,“永历六年……二月癸卯朔,次呼马。二日,次扁牙。三日,次板屯。四日,次板桥。五日,次峒沙。六日,至安隆所。”[1]118板屯码头即今坡脚者干码头。
2.安龙西关街。西关街位于安龙县城内,南明永历朝廷播迁安龙期间,西关街是永历朝廷六部衙门之所在。据相关史料记载,永历六年(1652年)五月,孙可望改派任之聪为安龙知府,朱用九为通判,谭江藩为推官,在城关东南南隅建造各署衙门,进一步加强对朱由榔的控制。[2]永历朝廷自安龙离开后,西关街便不复往日繁华。
3.安龙御校场。明御校场,位于安龙县城西南隅。原为空旷田野,永历帝朱由榔播迁安龙期间,常在此检阅兵马,御校场现已不复存在。(民国)《南笼续志》载,“御校场在城外西南隅竹林湾上南关坡旁,昔为永明王驻安龙时校阅军实于此,至今父老相传,口碑不改,亦南笼之一胜迹也。”[3]
4.安龙凉水井。位于安龙县城南10里,南明永历朝廷命李成爵驻于凉水井。[4]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卓布泰率兵由泗城攻至安龙东境,李成爵率兵严阵以待,终因寡不敌众,战死于一个叫梁瑞津的地方。
5.安龙石门关。石门关位于安龙县城南15里,扼滇桂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史籍记载,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将卓布泰率兵数万人进攻南明永历朝廷之安龙府,先攻占府南之石门关,才击败明将李成爵。石门关隘现仅剩遗址,有光绪时期兴义府知府石廷栋题写“独立三边”摩崖石刻。[5]
(二)古墓葬
1.都匀永历皇帝墓。位于都匀城东高塘山上,墓前原竖石碑四方,正中阴刻“明永历皇帝陵”,碑柱上有对联,主墓碑旁有石碑记。此墓原是一座较大的土墓,民国十年(1921年)经过修县志时的查访核实,垒为石墓。永历帝墓的左右置从臣邬节愍昌期、涂编修敷功二墓。[6]
2.安龙十八先生墓。十八先生墓位于安龙县马场坝天榜山南,埋葬着南明内阁大学士吴贞毓等十八人,所以被称为“十八先生墓”,其事件记载多见于史籍。(咸丰)《兴义府志·古迹志》载,“明十八先生墓在府城外西北之马场……旧志云‘城外西山麓’,《明史》云‘北关外马场’,是也。《通志》云‘在府城南’,实误。考王绍爵基碑云:十八先生尽节之日,四月八日,其地在天榜山下马场,三日后始瘗山下。”[7]367成为国内外研究南明史的注目之地。
3.安龙三王墓。三王墓,俗称“皇坟”,在城西北郊之玉屏山麓,为永历帝居安龙时夭折的三个幼子的坟墓。(咸丰)《兴义府志·古迹志》载,“明宗室墓,一在北门外五洞桥北,一在南门内东岳庙。五洞桥之北有古墓,墓石刻有龙凤纹,土人称为‘王坟’,基碑剥蚀,字漶莫辨。又东岳庙有古墓,墓石亦有龙凤纹。考《三藩本末》云:孙可望尽杀明宗室之在黔者,王处安隆,势日穷促,乃与大学士吴贞毓谋,封李定国为晋王,驱使来迎。据《三藩本末》所言,王在安隆,孙可望既有杀明宗室之事,则此二墓为永明王之宗室无疑。永明王之宗室多封王者,永明王自安隆人滇人缅,尚有宗室吉王松滋王从行同殉,见《三潜本末》。此二墓之宗室当亦封王者,故土人呼为‘王坟’也。”[7]367民国时期墓被挖掘后又复修,并在墓前建石亭一座,“文革”中,墓及石亭均毁,今仅见遗址。
(三)古建筑
1.安龙明十八先生祠。十八先生祠在小西门外马场侧,祠旧在东门内,即今天主堂继迁于上,即今学校园,回乱焚毁改建于旧试院,右植桂轩,后嗣又迁城外马神庙侧,光绪三十一年知府李祖章以先生墓后余地尚宽,祠与墓并存一处尤足,动人观感,乃拓地建修,迁祠于此,民国五年,知事洪寅加修,在墓前建石坊,以壮观瞻。《兴义府志·祠祀志》载,“祠祀明永明王之殉节臣吴贞毓等十八人,事详《流寓传》。考《明史》,祠旧在马场,后迁入今珠泉书院故址,旋圮。道光二十九年,知府张镆改建于试院之右、书院之左,祠始宏敞肃穆。”[7]335
2.明永历帝故宫。在城南桅峰山下,今安龙一中校园内。永历帝于1652年播迁安龙后,议政之文华殿及皇室所居之后宫,清代时改建为安义镇总兵署及中营游击署,同治年中毁于兵火。(咸丰)《兴义府志·古迹志》载,“永明王故宫,在今府城南门内,总兵署及中营游击署皆其遗址。康熙中,滇人马联镳有《过永明故宫诗》三十首。”[7]3622003年,安龙县采用原永历皇宫的建筑样式建设安龙博物馆。
3.安龙文华殿遗址。位于县城北门坡安龙一中、一小校园内,南明永历朝廷播迁安龙期间,朱由榔一直居住于此。清代以后,此处先后建为书院、试院,后改建为中小学校,文华殿不复存在。2003年,安龙县政府仿明清建筑风格,重建安龙博物馆,将馆内主楼命名为“文华殿”,设南明历史文化陈列室。
4.安龙玉泉寺。玉泉寺,俗称大佛寺,在城东门外大佛山上,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清康熙、嘉庆年间多次修葺,大佛山古树参天,绿荫匝地,玉泉寺殿宇宏伟,古寺疏钟。明末清初,禅师月幢来寺住持,永历帝适居安龙,国事艰危,心情抑郁常与月幢谈禅,并赐紫袈裟一袭,上印“广印之宝”,又赐子鹤顶珠一串。(咸丰)《兴义府志》载,“玉泉寺,今俗呼为大佛寺,明初建。寺中有明末永明王赐月幢禅师之袈裟鹤顶珠。月幢禅师,详《方外传》。康熙五十年,通判杨某为定寺租。五十七年,通判张士佳修。嘉庆二年,知府曹廷奎重修。寺中有联云:绿水青山,随处可通觉路;松风花雨,触来尽是禅机,彼教中佳语也。并附张桐《玉泉寺怀古》诗一首”[7]340-341,现玉泉寺已倾圮不存。
(四)安龙摩崖
在十八先生墓后天榜山麓,石壁上刻满题咏,内容系历代文人墨客凭吊的诗文,书法均出自当代贵州名家。较早一幅为兴义府知府余云焕所题“十八先生成仁处”,刻于光绪九年(1883年),其余大多刻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系国民党中央及贵州军政要员所题。依序为:贵州省主席吴鼎昌题“重如泰山”;贵州西路巡视专员胡刚题“浩气常存”;辛亥江西都督李烈钧题“瀛州胜境”;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题“浩气长存”;国民党中央监察院院长任可澄题“藏碧辉岩”;贵州省参议会议长平刚题有凭吊诗一首,“文革”中被毁,字迹难以辨识;辛亥安徽都督柏文蔚题“天地正气”;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居正题“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仁至,所以义尽”;贵州第三行政区公署专员刘时范、王庆芳分别题“天地正气”“忠烈可风”;安龙县县长王佐题“成仁取义”;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国民党第八十九军军长刘伯龙题“天地同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国民党第八师师长吴俊题凭吊诗一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时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中正,题有“碧血千秋”4字,刻青石碑一通立于“多节亭”后。[8]710
(五)古钱币
“永历通宝”钱,圆形,中有方孔,正面有“永历通宝”4字;背面铸“壹分”或“五厘”。壹分币直径约3.8厘米,重约24克;五厘币直径约3.5厘米,重6.5克。正背面文字均为楷书,黄铜质。关于永历通宝的铸造地,有的文献记载为永历朝廷于永历二年(1648年)在广东肇庆铸造,有的记载为郑成功托请日本人在日本长崎铸造。近年,贵州省金融研究所据道光《遵义府志》引郑珍手稿《棠阴札记》载,考证出孙可望遣其总兵田子绿曾在遵义设“永历钱局”铸钱,因此,永历通宝得以在贵州流通。永历朝廷人居安龙四年,钱币当于是时流入。
“兴朝通宝”钱,黄铜质,圆形,中有方孔,五厘币直径约3.4厘米,重约4.2克,比“永历通宝”薄。正背面文字均为楷书,风格朴厚,与“永历通宝”相近。“兴朝通宝”系孙可望遣总兵田子绿在遵义设局铸造。[8]712南炳文《南明史》亦载,“又铸造‘兴朝通宝’铜钱以便流通,大者文抵一分,次者文抵五厘。”[9]“兴朝通宝”系孙可望派遣总兵田子绿在遵义设局铸造。
二、永历帝在黔遗迹价值
(一)历史价值
从物质存在层面看,贵州永历帝所留文化资源最重要的一块就是永历朝廷播迁安龙期间留下来的一系列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有全国仅存的南明历史文化遗存,出土的永历帝文物为研究永历帝以及南明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为开展各种学术研究、交流、培训提供价值非常高的史志资料,是研究南明历史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同时贵州都匀还留有永历帝墓葬,是一篇可资利用并值得深入挖掘的大文章,在文旅资源融合开发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古城西关街民居文化遗存,西关街古民居保存完好,商住合一,“腰门”是民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6]是有别于他处民居的独特魅力之所在。明十八先生墓、祠保存完好,系贵州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南明历史遗迹,较完整地记录着永历帝进入贵州期间的活动过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同时文物本体众多,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以及一定的建筑美学和艺术价值,是贵州境内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各种文化遗存都有它的典范之处,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二)爱国主义价值
十八先生为保朱由榔不惜含冤受辱、牺牲生命,此举不仅是效忠君主,更重要的是捍卫国家,忠于国家,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十八先生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气节流芳千古,为人们所铭记,也被后世作为爱国的典范加以传颂。南明十八先生的故事,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可在明十八先生墓处打造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文化教育价值
由于明宗室的到来,为贵州留下了或先进或遗憾的文化、精神以及习俗的影响和传扬。相对于先进文化来说,贵州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永历朝廷建都贵州安龙,一方面提高了安龙的政治地位和声望,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先进文化对后进文化的影响、改造和再造。永历朝廷重视教育,在安龙设官学校,引入儒家文化,教化少数民族。同时永历帝在安龙开科取士,学者云集,使儒家文化及诸子百家学说在贵州得到传播和弘扬,在当时的贵州有普及文化、提高当地百姓的文明程度之功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永历朝廷在有意无意之中融合并传播了儒佛文化,扩大了儒佛文化对安龙人的影响,以至于后代产生了像张之洞、黄绍奇、贺发荣、刘体仁等文化和政治人才。[10]可见,永历朝廷在黔的过程亦是先进文明的传承和宣扬过程。
三、永历帝在黔遗迹资源开发建议
(一)永历帝在黔遗迹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是缺乏整体研究规划。就当前而言,相关部门虽对永历帝在黔遗迹资源有一定的调查与开发,但是未将永历帝在黔遗迹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且大部分遗迹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开发程度不一,没有形成旅游资源的规模效应,也没有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民族风俗、自然景观等资源结合开发。资源利用率和吸引力低,区域间合作较少,行政壁垒仍存。
二是资金支持不到位。永历帝在黔遗迹开发不仅涉及文物保护方面的资金,更包括了遗址建设规划及实施等方面所需要的资金,尤其涉及征地、周边配套设施等,资金数额会大幅度增加,后期开展的管理、维护、宣传等工作也均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宣传不到位。永历帝在黔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且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国家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1]可目前对永历帝在黔遗迹的文化内涵挖掘还不够,文物的展示、解读等都过于简单,导致旅游开发浮于表面,游客的体验度不深、获得感不强。
四是管理机制不健全。永历帝在黔遗迹开发,需要各行业协同推进,涉及历史学、建筑学、博物馆学、旅游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专业人员缺乏、管理部门庞杂、文物数量和层次分散等,也是制约其开发的重要因素。
五是产业管理落后。部分遗址所在地的基础设施虽有所改善,但缺乏与之配套的科普教育、文娱设施建设等,难以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此外,展示模式和展示手段都过于简单,现代技术手段运用不够,难以满足游客之“唯一性”文化体验和沉浸式消费需求。
(二)开发永历帝在黔遗迹旅游资源的建议
1.一体规划。即在具体规划指导下,将永历帝遗迹旅游资源一体纳入全省文旅发展的规划中,既注重其与红色、古人类、书院等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又要注重其与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自然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还要注重其与布依八音坐唱、布依戏等民族风情的深度融合。使游客在触摸贵州自然风光时,深刻体悟南明历史和文化,感受贵州民俗风情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厚植贵州旅游的文化基因。当然,要一体规划永历帝在黔遗迹旅游资源开发,首先需要不断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和深度。首先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一方面要加大永历帝在黔遗迹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力度,要组织专家对永历帝在黔遗迹旅游资源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文献梳理和遗迹勘察认定,要深度挖掘这些资源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加大永历帝在黔遗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力度,对较为完好的尚存遗迹,要更好地保护,对残缺破损的遗迹,要在专家指导下尽可能予以修复。其次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要协调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的开发及保护责任。
2.一体开发。即在具体规划指导下,统一开发永历帝在黔遗迹资源和其他相关资源,避免无序开发。从旅游路线、交通设施的一体化构建,到行、住、食、购、娱、游各方面,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服从总体规划并纳入总体开发,不能各行其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区经济”壁垒。根据永历帝在黔遗迹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和贵州交通设施路线,可以安龙、都匀为中心,以黔西南、黔南、黔中为三角,打造“永历帝遗址”旅游专线,在点线面结合的基础上融合地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对于尚未开发或开发不足的永历帝在黔遗迹旅游资源,可以依托周边热点景区带动其发展,如以兴义万峰林、双乳峰等为依托打造安龙招堤—永历皇宫—十八先生墓—双乳峰—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万峰湖旅游路线,形成“双峰+永历遗迹”旅游线。同时还可将永历帝在黔的旅游路线纳入广东、广西、云南及周边旅行社的推介路线,形成一条全国性或国际性的旅游线路,即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缅甸的组合牌,提升永历帝在黔遗迹旅游文化品位、知名度,通过提炼永历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多元营销、探索文旅深度融合新模式。可以建立起政府、企业、学术界等多方参与、协同发展的机制,分享资源、创新理念,共同推动遗迹资源开发的进程。
3.一体宣传。即将永历帝在黔遗迹旅游资源融入各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中统一宣传。如在安龙招堤旅游品牌的宣传打造中,以十里荷香、绿海平湖、海庄田园为主要特色,融入南明永历帝在黔遗迹等人文内容,不仅可深化游客对南明历史的整体认识,还可进一步提升安龙招堤风景名胜区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利用两种景观相互衬托的效果来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吸引力。因此,做好一体宣传,应树立大旅游观和良好的整体形象,将各种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多元一体。扩大景区的宣传范围和宣传渠道,统一制作旅游网站、旅游地图和旅游产品宣传册,通过多种媒体相互宣传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企业等,[12]以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总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宣传时应该相互补充,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要深入挖掘各种旅游资源间的关联性,形成强大的旅游效应,让更多的游客来到景区,既享受美景也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结 语
永历帝是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在明朝灭亡后建立了南明永历政权,后逃至贵州安龙并在此建都。永历帝在贵州的活动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这些遗迹是研究南明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源。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永历帝在黔遗迹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但目前对于永历帝在黔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可通过“一体规划、一体开发、一体宣传”三位一体实现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和利用永历帝在黔遗迹资源,实现文旅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传承和弘扬永历帝在贵州的历史和文化,为贵州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