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2023-02-06贾婧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文│贾婧(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可将其称为羊支原体性肺炎,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支原体引起,具有咳嗽、高热、胸膜及胸产生纤维与浆液性炎症,病死率极高。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感染山羊的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尤其是3岁以下山羊,而感染绵羊则为绵羊肺炎支原体。近几年,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呈现四季频发、地区性流行的趋势,具有极大危害,增加了羊养殖风险。养殖户应重视该病,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发现羊有异常表现应及时诊断防治,避免该病在羊群内传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情况
该地区某养殖场共养216只山羊,其中羔羊89只。一例患病羔羊,8周龄,羔羊突然发病,病程极短,从数小时到1天,没有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有几只病程稍长的羊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高热,流鼻涕,精神萎靡,呼吸浅表,同时出现脉搏紊乱,站立不稳,后长卧不起,2天后死亡。养殖场成年羊已注射过疫苗,包括小反刍兽疫疫苗和口蹄疫疫苗等。养殖户误认为是羊感冒,自行使用青霉素和鱼腥草注射液进行治疗,只缓解了发病羊的病情,没有痊愈的迹象。兽医出诊,听养殖户描述后,结合临床症状,初步判断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之后对病死羔羊的肺部和淋巴结等部位进行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该病属于传染病,因此对发病羊进行隔离饲养,并使用恩诺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注射2天后症状明显好转,7天后基本痊愈。由于及时进行了隔离,其他羊群未大面积出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
二、发病原因
经调查得知,该羊场实行全进全出养殖制度,所处地理位置较高,羊舍建设背风朝阳,羊舍外部环境符合养殖要求。但羊舍内部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养殖户未及时修补羊舍棚顶,遇上下雨天,羊舍内漏雨潮湿,病菌滋生,是导致羊场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羊场周边也有多家肉羊育肥养殖场,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羊只患病互相传染的概率。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极强,若健康羊频繁接触患病羊,则会导致健康羊感染此病,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的因素较多,例如气候突变、羊营养供应不足、居住环境潮湿寒冷、羊舍粪便和污水未及时清理、羊群数量过多等均可导致该病发生。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健康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抗病能力会降低,容易受到病原体侵染,导致羊群患病。另外,长途运输过程中,羊食用饲料以及饮水均会减少,再加上路程颠簸,会使羊产生应激反应,这些问题均会造成羊抵抗力下降,增加羊群患病的风险。
三、流行特点
在春季、秋季以及冬季时,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概率较高;夏季该病发病率较低。所有龄期羊只均可感染发病,其中,6~12月龄的羊患病后,死亡率极高。而对于其他龄期的羊,患病的死亡率约为40%,如若患病羊自身机体较弱,则死亡率更高。通过使用电镜观测,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的病原体呈球形、丝状甚至椭圆形。羔羊和成年羊对病原体较为敏感,患病概率较高,但是与哺乳期奶羊相比,小羊羔和成年羊患病潜伏期和病程均较长。在同一个羊舍内,小羊羔发病率会比母羊发病率低,而妊娠母羊患病后死亡率高。患病羊发病时,会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至健康羊只呼吸道,导致其他健康羊群发病。
由于该病症状与感冒极为相似,如咳嗽、流鼻涕等,因此较多养殖户会误认为羊只感冒,购买感冒药医治,导致羊只没有在最佳时机得到正确诊治,最终患得该病的羊只越来越多,而死亡羊只数量也随之增加。
四、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该病特征为发病初期咳嗽、高热、纤维性与浆液性胸膜炎和肺炎、流脓鼻涕,具有较高的急性重症死亡率。发病羊的体温会达到42℃,精神状态萎靡、呼吸急促、咳嗽、食量减少、鼻液增多。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羊呼吸困难,长卧不起,身体发抖,最后导致无法呼吸,引起死亡。一般发病时间短,发病后12小时内死亡。
2.急性型。这种病症类型较为常见,患病羊病情较轻时,临床症状表现为:流出较多鼻液、咳嗽以及体温持续上升;患病羊只病情严重时,鼻液会变成浓稠样、咳嗽加剧、体温一直上升、食欲下降、按压羊只胸部其会发出呻吟声,疼痛感明显、眼睛分泌物明显增加、眼睑处逐渐肿胀、头颈僵直等。在此种情况下,患病羊只可能会因为病症折磨,机体衰弱且无法走动。妊娠期母羊患病时,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流产(流产率极高,大约在80%以上)、腹部出现丘疹、腹泻等,整个过程持续时间大约为7天,之后会逐渐转为慢性型。
3.慢性型。慢性型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一般会发生在夏季,相较于最急性型和急性型症状,患得慢性型的羊只临床症状较轻,病程时间长,为1~30天。通常发生间歇性或连续性咳嗽、流鼻涕、毛发粗乱、食欲减退、腹泻以及体温上升至39℃左右。中期病程则产生呼吸困难,听诊肺有支气管呼吸音,叩诊肺部有实音,触压病羊胸壁,其表现疼痛、敏感,饮食衰减到废绝,机体极度脱水消瘦。若养殖户放任不处理患病羊,则会造成患病羊只营养不良,抗病性变差,羊病情加重,传染其他健康羊。
五、诊断治疗
1.诊断方法。通过流行特点、病原学、临床发病症状可对病羊作出初步判断,确诊需要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相结合。通过解剖病死羊尸体,可发现羊胸部、肺部、淋巴结处,因为病原体感染均发生不同变化。羊胸腔处出现较多黄色积液;羊肺处出现炎症;羊只胸膜变得粗糙,且与心包膜粘连;羊淋巴结肿胀;羊只胆囊充盈。
实验室检测胸腔积液、肺组织等病变部位,制作涂片后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观察阴性小球杆菌,病料接种献血琼脂与普通培养基,恒温37℃培养5天,普通琼脂板并无病菌生长。平板产生微黄色、细小半透明致病菌落,将其放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可发现中心类似煎蛋状凸起,涂片存在革兰氏阴性染色,多种细小菌体呈现,可确诊羊患有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2.治疗方法。
(1)对于确诊羊只,养殖户应及时将其隔离,避免感染其他健康羊只。在羊舍内部使用碘制剂或者百毒杀进行全面消杀,同时对患病羊只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断绝病原体传染可能性。空圈内可以使用20%生石灰进行消毒,接着利用火源再次消毒。
(2)针对病原体细胞结构,以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特点,进行相关治疗。治疗该病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等。患病较轻的羊只可以使用肌内注射,环丙沙星0.1毫升/千克,加支原净0.2毫升/千克,每天注射一次,持续注射3天。患病较重的羊只需要及时扑杀,以免其他健康羊群感染此病,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
(3)治疗该病时,也可以选用5%恩诺沙星注射液,或者土霉素等药物。在进行静脉注射或者肌内注射时,恩诺沙星注射液剂量,应为3~5毫克/千克体重,注射时间为7天;高烧不退的羊则使用安钠注射液30%进行肌内注射,10毫升/羊,10毫升维生素C 10%,2毫升维生素B 15%,200毫升葡萄糖生理盐水5%混合后注射,为病羊补充营养,每天一次,连续注射3天。
(4)使用阿奇泰能注射液,剂量为0.2毫升/千克肌内注射,每天一次,注射时间根据患病羊具体病情:若病情较轻,则一般注射两次即会痊愈;若病情较严重,则需要注射3~4次。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进行对症治疗。
(5)如患病羊食欲不佳,则可以对其注射复合维生素B,增加食欲,提高其抗病能力。治疗期间,养殖户应注意将饲料改为粗饲料,待到患病羊病情有所好转后,再给患病羊投喂精饲料,增加营养。如若发现羊只腹泻,则可在其饮用水源中加入微量元素等,缓解腹泻症状。
3.防治措施。养殖户应做好羊舍卫生清洁工作,确保羊舍干净卫生,每日清理羊舍内部粪便、污水、杂物,避免蚊蝇滋生、病菌滋生;保持羊舍内部始终处于通风干燥状态,若羊舍顶棚破损则应尽快进行修补,以免下雨时漏雨,导致羊舍内部潮湿阴冷,使得羊群整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感染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定期对羊舍内部全方位消毒,防止羊舍内部滋生病菌等;加强饲料管理,提高饲料营养,保证羊群饮水充足、干净,满足羊群日常营养供给需求,提升羊群抗病能力;做好冬季防寒工作,保证羊舍温暖、干燥,避免羊群受寒后抗病性减弱,从而有效降低羊群患病概率。另外,为了有效预防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可为羊群接种相应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疫苗,提高抗体。而新引进羊同样需要接种疫苗,经过15~20天的观察,确认种羊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后才可将其放入养殖场,再次隔离观察,30天后接种疫苗,进行并群饲养,确保羊群养殖的健康性与安全性。
六、结语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极高,养殖户应了解此病症状,发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避免误判造成巨大损失。此外,由于患得此病的因素较多,养殖户也应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如加强羊群营养吸收、做好羊舍消毒工作等,以此来保证羊舍羊群健康生长,提高羊群抗病能力,持续高产、高繁殖,提高羊场整体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