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具里尽是智慧密码

2023-02-03仇春霞

中国收藏 2023年2期
关键词:农书精耕细作农具

仇春霞

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眼看老百姓无法正常春耕,41岁的知州苏轼率领领导班子到城东20里外的石潭求雨,老天爷居然回应了苏轼。为感谢老天爷开恩,苏轼又不辞辛劳地去石潭还愿谢雨。

路遥口渴,苏轼就想找人家讨杯水喝,他将这件事填了一首词《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境纯朴而散淡,可是我们也因此而知道了,即使是处于熙丰改革的鼎盛时期,北宋的老百姓仍然非常穷苦,因为真的还有人穿“牛衣”!

在古代文献里,牛衣是贫贱的象征,“身后牛衣愧老妻”“妻子牛衣色尚欣”就是贫穷的丈夫为穿不上好衣服的妻子写的诗。

牛衣长什么样?对于不谙农事的人来说,要确认清楚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古代文献虽然浩如烟海,但关于农具的图书却非常少。这是因为对农具感兴趣的文人并不多,而愿意出资刻印一本农书的人就更少了。所以,我们得感谢元代热爱农学、并且深谙雕版技术的王祯,他利用当县令的基层工作机会刻印了一部《农书》,里面保留了包括牛衣在内的很多农具。

《农书》里的牛衣展开后呈方形,使用时将它披在牛背上,再用麻绳绑住,主要是给牛御寒用。因为牛毛短,冬天冷,背上披一层麻衣会暖和些。

农人给牛披牛衣,往抽象里说,体现了重农的农本思想。往实在里讲,是精耕细作的需要。如何理解这个“精耕细作”呢?从《农书》中对牛耕工具的展示和排版就可以看出大概。

《农书》刊登了如下几件牛具:犁、耙、耖、耢、磟碡、礰礋。王祯给每一件实物都配上了一幅木刻插图。细看那些农具版画,估计有些人会提出异议,认为他画得不像。这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南田北地的差异,或者是山地与平地的区别,每一种农具的款式有很多种,并不只是像《农书》那般单一。可是《农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展示农具的种类和数量,而是想说明“物种的起源”以及农民如何实现“丰收”,所以只刻画代表图像就可以了。

犁是排在首位的牛具。是谁教牛拉犁呢?已经不可考,有人把它归到后稷之孙叔均的名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犁的出现与耒耜无法完全胜任农业文明的发展需求有直接关系。

“耒耜以养生,弓矢以免死”,耒耜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工具。由于不清楚是谁发明了耒耜,后人就按惯例将它归功于传说中的神农氏。每年立春那天,皇帝都要亲率大臣到东郊祭祀。其中有一个程序就是皇帝手推耒耜三次,三公推五次,卿诸侯推九次。

从“天子三推”的“推”字说明耒耜主要还是靠人力往前推,从而使耜翻土。这样的话,推拉耒耜的人会非常劳累。不仅如此,农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发现了丰收的秘密,那就是“精耕细作”。要做到这一点,农民要使用多种工具、付出巨大的劳动才能实现,牛的介入便顺理成章。

从耒耜到犁,变化的是木架结构,不变的是翻土用的那块尖硬的东西。牛拉的之所以叫“犁”,是因为翻土除草比人力快,通“利”字,再加个会意的“牛”字,就产生了“犁”字。

如何犁田是一门技术活,太深太浅都不行,要恰到好处。所以新手都要在老手的指导下边实践边学习。在人、牛、犁的反复作用下,荒田变成生田,生田变成熟田。

在农耕文明时代,无论是牛还是犁,都十分珍贵。为了避免两者受损伤,农民发明了许多配套工具。比如说,如果那片土地是新开荒的,就用钁先去掉一些大的树根或石块,再用鑱尖除掉深埋进土里的树根,这样可以避免擘缺犁头。

精犁之后,就是“细作”。为了做好“细作”,《农书》首先刊印了“耙”和“耢”。这两样东西的重要性可见于桓宽的《盐铁论》:“茂木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苖。耙耢之功不至而望禾稼之秀茂实栗,难矣!”意思就是要去掉田地里的茂木和大块土坷拉,才可能实现丰收。

如何理解这段话呢?王祯解析得非常详细:耙功不到,泥土粗大,土壤不实。下种后,苗长在粗土上,既不耐旱,虫子还容易爬出来吃苗根。耙功到位后,泥土变细了,苗根长在实土中不容易招虫害,还耐旱。

具体的耙法也非常讲究。除了种麦子外,所有的土地都先要秋耕,用铁齿耙反复耙地,然后用犁细耕,一边耕一边耢,直到土地非常平整了,再耙两遍。春天到来后,趁太阳特别好的时候再耙四、五遍。这翻操作后,土地爽润,容易变肥。

從上面这个程序来看,古人所讲的“一犁六耙”并非虚言,如果只犁不耙不耢,地就白犁了。

“耢”是个什么东西?如果说“犁”是翻大块地,“耙”是切成小块,那么“耢”就是把地整平的工具。与犁一样,由于水田与旱地的区别、山地与平地的区别,“耢”的款式也不一样。《农书》中展示的是平整旱地的耢,它的框架跟耙相似,但是没有齿,是用藤条编织的,操作的时候在上面压重东西,然后来回整作。

翻完地后,边耙边耢,地看上去平整多了。但要达到“精耕细作”的水平 ,还需要完成两道工序,就是再次深耙和再次将土碾细,它们使用的工具是“耖”和“磟碡”。

“耖”是“精耕细作”观念下的典型产物,它长得跟耙非常像,只是齿更长,操作时可以将泥土以下很深的地方都梳理到位,几番操作后,田地才称得上是“熟”。

“磟碡”和“礰礋”是最后清理“漏网”的大块土坷拉的工具。非常有意思的是,“礰礋”有齿,用于南方水田。磟碡无齿,是觚稜形金属,多用于北方耕地。

仔细读完《农书》中的农具图片和文字,不禁让人回想起苏轼时代那些令人抓狂的蝗灾,它们大片啃食农田,农民颗粒无收,官员也天天跟着捉蝗虫,整个系统都要崩溃了。其中的原因或许与宋代耕牛稀少、农民无法做到精耕细作有一定的关系吧。

猜你喜欢

农书精耕细作农具
邱志诚著《宋代农书研究》出版
古代农具“奇妙夜”
唐代农书“稀见”现象探析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农具印象
论古农书的目录
如何精耕细作让报纸出彩不出错
农具史话:耒耜、耧车
立足县域 精耕细作:让电视新闻更具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