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研究
2023-02-02张启文朱佩强
张启文,朱佩强
菏泽市妇幼保健院后勤保障科,山东菏泽 27400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一些会对群众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的突发性事件,常见的类型包括严重传染疾病、职业中毒、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现为群体性、突发性、破坏性、不可预知性、影响范围比较大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科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医院不仅要肩负救死扶伤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中,医院单位缺乏执行力度,管理质量欠佳,可能影响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医院单位需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重视,确保后勤保障管理工作质量。此次研究围绕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的现状展开分析,明确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策略。
1 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后勤管理模式落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传染病疫情)一般突然暴发在短时间内并迅速蔓延,在疫情防控中是否能快速阻止疫情蔓延,作为我国治理体系中重要一部分,公共卫生体系在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发挥出色。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视频会议商讨,并开展防控及救治工作,政府、卫健委组织各个医院有序落实防控措施,医院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案,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一线,这些都是公共卫生体系管理效能的重要体现,但是在以往疫情防控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是突然发生的,无法提前预测,这也就导致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存在滞后性。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需要根据相关程序进行办事,所有操作均需要层层汇报、审批,下级需要在上级指挥下开展工作,下级对上级决定进行执行[1]。
1.2 后勤系统稳定性被弱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质量与后勤人员综合素质有着明显的关联,后勤人员配置直接决定着管理质量。随着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卫生服务需求量不断升高,对服务质量标准也在随之提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勤工作中往往需要员工更加无私地奉献,加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不可控性,如果员工不具有无私奉献精神,一旦公共卫生事件暴发,社会化合同岗位人员容易发生离岗、辞职情况,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招聘到人顶替岗位,加之,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实战经验,工作能力不够强,会影响后勤保障系统正常运作[2]。发生这种情况后,医院需及时抽调人力,保障后勤工作质量,这也使得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加大,严重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效率。
1.3 应急物资难以保障
所谓应急物资,就是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资,若应急物资准备不足,会导致应急工作效率受到影响。不同公立医院在医疗物资储备能力方面也存在差异。但是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资不仅数量比较大,且种类比较多,物资购买不仅需要的资金比较大,且在更新、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3]。
1.4 后勤队伍专业度不够
医院后勤工作是医院单位工作开展的重要后方力量,是确保医院单位发展、运作的基础保障。目前,医院单位不断更新设备和仪器,这也深化了医院后勤工作人员的内涵,而后勤队伍的建设工作也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但针对后勤科室的发展,多数医院缺乏关注,在后勤队伍建设方面,决策失误,没有认识到队伍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导致后勤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不高,技能型人才欠缺[4]。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公共卫生事件,医院的隔离病房、发热门诊改造工作将会因人才短缺导致改造任务受到影响,对后勤人员队伍效率、工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在疫情暴发期间医院后勤人员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工人角色,需要在临危不惧,快速反应。以空间改建为例,后勤人员无法做好流线、分区管理,污水处理难度高,负压病房通风设置等技术要求比较高,这也就要求后勤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素质。
1.5 后勤信息化技术不足
目前,现代社会开始朝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这也使得医院管理模式转向智能、信息管理模式,但在后勤队伍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力度仍存在不足,导致后勤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发展仅仅局限在供水电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消防系统,管理工作仍需依靠人力进行监测,安全保障效果欠佳,而一站式运维保障虽然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在暴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不仅需要应对日常保障事件,还需落实医院消杀工作以及防控事项。若运营保障信息化平台录入、上报滞后,会导致信息共享无法及时传达至管理人员[5]。
1.6 应急工作重视程度低,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
部分医院一直以来都没有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并未意识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后勤保障管理,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类医院往往没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6]。另外,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因为缺乏足够认识,没有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开展没有依据支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开展中安排不合理,应急工作安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精力、时间浪费。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制度的约束,缺乏规范性,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管理工作质量显著下降。
2 加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的对策
2.1 革新后勤管理模式
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适应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也被称之为适应性环境评估和管理,20 世纪90 年代该管理模式开始应用到政府及企业管理中。适应性管理模式在无法预测环境变化及复杂系统中可以让组织机构内部工作人员协调统一、准确地对环境、系统改变进行回应,灵活、迅速地对管理措施进行调整,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医院后勤管理也可以应用这种适应性管理模式。
适应性管理体现了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能力、反应程度,医院后勤队伍借助适应性管理模式,能够准确把控突发卫生事件,从而做好准备工作,分析、预判需求,根据突发卫生事件需求,提供服务保障。医院在面临突发事件时,需要及时分析,制订应对方案,并在复杂环境中对需求进行前瞻性分析,做好医疗物资储备以及配置工作,通过适应性管理能有效提升后勤部门群策群力、快速反应能力,便于协调和沟通各部门,保障一线医务人员以及患者。
2.2 优化后勤社会服务模块
通过对以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总结可以看到社会化后勤服务工作中仍存在不足之处。①第三方服务性单位需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明确第三方服务性单位相关职责,健全和优化责任追究制度,使职责的划分更加明确。结合岗位、人员实际情况,设计后勤管理责任清单,确保责任清单简单,方便操作,对后勤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地划分,详细对后勤管理权利、职责、义务进行说明,将责任切实落实到个人身上,落实到明确的时间上,实现责权对等、权责统一[7]。②一线后勤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同样重要,因此在待遇方面需要落实保障政策,使其与一线医务人员得到同等对待,予以一线工作人员关心、关爱,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使其树立责任感、荣誉感。③定期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会一线后勤工作人员在防护方面的知识以及技能,使其加强防护以及自我保护。
2.3 对应急储备物资进行完善
后勤工作是保障医院运作的重要部门,不仅要提升后勤部门应急能力,还需要提升后勤部门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需要快速组建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通过募捐、采购等多条途径确保能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求。后勤部门不仅需要与上级卫生部门积极交流,做好物资调配,依据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与其余部门协作,开通“绿色通道”。同时,还需要开通捐赠通道,以便社会各界捐赠,并做好捐赠登记记录,对防护物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及使用。严格对“进口”物资进行控制,同时也需要严格对“出口”物资进行把控,严格遵照国家肺炎防护策略、诊疗标准,做好后勤人员的分级防护,实现物资最大价值。所有物资必须做好申领登记,杜绝多领现象[8]。
2.4 组建专业的后勤人才队伍
在后勤发展中后勤人才建设应该把后勤人才建设放在第一位,不断对人才引进渠道进行深化,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积极引进综合性人才,明确后勤人才队伍的结构和层级,并对年龄结构进行调整,使队伍配置更为专业,不断加强后勤人才队伍专业结构配套优化[9]。定期组织后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后勤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培训工作的形式上,可与实际工作需求进行结合,培训形式,定期组织后勤工作人员参与相关业务学习,积极开展突发应急演练工作、技能比赛等,使后勤人员技能得到强化,提升后勤队伍的工作效率,提高后勤工作人员工作质量[10]。定期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和绩效挂钩。
2.5 对后勤信息化建设进行完善
目前,我国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经验,还未发育成熟,一旦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医院后勤信息化程度无法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人口成本越来越高,医院后勤保障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各个产业领域也开始应用服务型机器人、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人配送等信息化技术产物,各行各业都开始了智能化升级。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加强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还能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提升医院后勤部门工作效率,确保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安全高效地开展工作[11]。
2.6 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加大投入
在新形势背景下,各个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给予相关工作更多的关注,并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人员意识,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由专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工作进行管理,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落实,并明确相关人员职责,规范相关人员行为,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中的工作人员能各司其职,进一步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质量[12]。同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中,各个医院需增加投入资金,保障资金的支持,避免因投入中断导致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开展受到影响[13]。在实际工作中,医院也应不断对卫生应急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对现有卫生应急管理规章制度不断进行分析,寻找现有卫生应急管理规章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及漏洞,结合实际工作需求,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中发挥卫生应急管理规章制度的真正作用,确保后勤保障工作制度有序、顺利地开展。
综上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水平是巨大的考验,也是检验医院各个部门应急能力重要指标。国内大多医院在管理模式、队伍建设、物资储备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均存在不足,本研究通过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应多对以往疫情防控过程中的不足、经验进行不断分析,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完善后勤信息化建设,组建专业的后勤人才队伍,完善应急储备物资,对后勤社会化服务模块进行优化,革新后勤管理模式,才可使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得到强化,提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