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美学审思与实践探寻

2023-02-01◎钱

中小学德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美学美的思政

◎钱 敏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客体的创造性活动。美学是经典的思政教育研究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与新课程理念双向赋能的背景之下,需要从美学角度审思当下的思政教育,在回溯源点、回归本质中与时俱进、主动应变,让思政教育回归“以情动人”的美学本真和“以理服人”的学科本质,为生命个体注入自我教化的意识和自主成长的动能,增强“以美育德”的内生动力与“立德树人”的价值效能,让美德美行真正成为价值并不断创造价值。

一、思政教育的美学意蕴

(一)契合崭新时代的美好向往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新时代的中国,呈现出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安宁有序、生态和谐美丽、人民美满幸福的美好图景。新时代的思政教育,自当与美好社会图景相契合,立足美好生活内涵把握时代大势,在致力探寻三个基本问题,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过程中,更加地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更加增强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战略自信。而实现人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美好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新时代的思政教育自当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将美的元素切入教育全过程,将审美尺度纳入教育内容与评价,力求将美好生活所需的道德水平有效转化为个体的道德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受教育者全面而自由发展,推动美好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观照生命个体的精神世界

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构造”这一论断。从马克思美学视域诠释人的本质,人本身就是一种美学的存在,审美实践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审美对于个体追求精神自由、塑造完美人格、健全美好心灵的独特作用,是其他实践活动无法企及的。“美是有情感意味的形式”“情感当之无愧是道德培育的‘阿基米德支点’”[2]。以情感培育撬动道德学习与实践,才能观照生命个体的精神世界。这要求思政教育者怀着“慢慢走,欣赏呀”的美学心态,赋予教育“超功利性”的美学意义,引导学生以深沉的情感探寻、理解生活与生命的意义,将知识、思想内在的真理力量通过情感力量转化为美感力量,以深刻的道德体验强化道德规范、道德真理的价值体认,让真善美的光辉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提升思政教育的效能价值

“道德教育本质上首先应是良好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3]好的思政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将学习过程变成自觉化的审美行动,优化审美图式,激发道德潜能,让教育悄悄发生。学生并非生活在真空世界,认知学习的“真假”、道德践行的“善恶”与审美活动的“美丑”,总会如影随形般交织、碰撞。思政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途径,必须关注现实生活、直面时代问题。将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进行场景化再现、客观性思辨,将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进行具象化阐述、微观化表达,将社会中美好人事物蕴含的文化美、智慧美、精神美充分挖掘、彰显出来。通过求真、向善、尚美的内在统一促进学生的意识自觉,通过“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协调并进,引发学生“知”的自主建构与“行”的意义创造。以此,对抗违背人与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异化”,提升思政教育的效能价值。

二、思政教育的美学向度

(一)课堂气氛的美学呈现

“气氛”作为新兴的美学概念被定义为一种含有特定情绪的空间,由“声、光(颜色)、空间结构及其动态呈现、符号、表面构造及由此引发的通感,气味或嗅觉”[4]等要素构成。本质而言,人始终在特定的气氛中生活、感知、思考和行动,气氛构成了人们生活体验的基底,气氛体验便成为基于身体感知、情感活动与精神交融的审美实践。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气氛的美学呈现便成为实践思政美学的一个新视角。

1.感知者和被感知物的“共同在场”

思政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传统的思政教育因为过于重视社会层面的“他需求”,过于强调教师教的“他作用”,学生往往处于主体忽略、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气氛严肃有余、自由不足,过于封闭、开放不足,理性过多、美感不足,严重压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感受力的发挥。美学观照下的思政课堂重视气氛的营建,倡导教师、学生及知识“共同在场”,多向互动,共同建构。首先,要让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对话、互促共进的“双主体”;其次,要优化教育方式,激活所教内容,让知识从死板、静默状态变得形象、活化起来;再者,要将影响教学氛围的物质因素、人文因素与精神因素,包括环境布置、多媒体使用、师生关系、即时生成的各种资源等易被学生捕捉、感知的因素,纳入氛围的预设与营造。

2.情感与认知平衡的“空间情绪”

气氛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空间存在,弥漫着特定的情感品质,具有较强的情感渲染力量。“教学气氛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使用课堂环境创造的,具有情感和认知平衡结合的一种教学空间情绪,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学的高度投入、专注和享受的状态。”[5]气氛美的思政育人场重视和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全纳开放、容错友好的情感氛围;充分保护和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教学工具的多样性,创设一种充满挑战的“有意义的学习”空间。在动态平衡的气氛中,让学生保持学习情绪的适度活跃与兴奋,推动认知系统与情绪系统的同步发展。

(二)教育内容的美好展现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蕴美好特质,是“合规律之真、合目的之善、合理想之美的统一体”[6]。其本身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与精神价值。让学生在对思政教育怀有意愿、期待与渴望的实现过程中获得愉悦体验,更能升华美感、提升意义感。在这样的双向互动与生动创造中,思政教育内容之美便会展现光彩,彰显价值。

1.以美感度契合个体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是人之为人的生命内在的精神需求。思政教育内容设计要正视学生个体不同的审美层次与需求,展现文字的意蕴之美、理论的逻辑之美、思想的纯粹之美、道德的崇高之美、哲学的思辨之美,彰显平凡中的伟大、普通中的高贵、坚持中的力量、创新中的艰辛。以此提升精神高度和美感强度,让内容的质感美与形式的观感美交相辉映,让学生对思政教育怀有强烈的意愿和期待,获得愉悦体验,产生实践渴望。

2.以鲜活度实现素材“靶向供给”

思政教学内容要服务大局、紧跟大势,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把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伟大斗争中的典型事件、人物、精神转化为生动素材,构建思政课教育教学“大教材库”,用事实增强理论说服力[7]。一方面,要吸纳具有时代感的鲜活素材,为知识注入“时代火花”,思政课堂才能“接地气”“聚灵气”,从而获得强大生命力。一方面,要学会应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新媒介,为学生需求精准“画像”,全息收集学习信息,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分类供给学习素材,重塑学习场景。这样的思政课堂富于鲜活的美感,不仅直观生动、趣味盎然,更有思维的灵动,情感的碰撞,认知的跃迁,精神的升华。

(三)教育价值的美好映现

价值以人的内在尺度为基本依据,主体性是其根本属性。思政教育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主体的、站在人的立场上、用人的眼光看问题”[8]。“以人为主”,即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将其视为思政教育实现的目的。“站在人的立场”,即立足“现实的人”,尊重人、理解人、引导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人的眼光看问题”,即基于学生视角,既要整体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为群体提供普适的内容引导和问题解决方案,也要为不同教育背景、学习风格的学生个体,提供适恰的学习关怀与情感支持,力争一把“钥匙”开一把“心锁”,做到因人施策、因人施教,实现教育价值的美好映现。

1.“主体观照”通达“澄明之境”

“主体观照”强调祛除工具化、功利化、世俗化倾向,强化学生主体性,尊重其独立性、选择性、创造性,重视每一个具化的个体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体验与价值实现,引导学生在知识、思想、精神、信仰层面,形成具有审美意义的体验和完整有效的经验,实现按美的规律的自我构造。契合学生的内心所需和精神所向,挖掘深藏思政教育深处的本质、本真之美,智慧生发具有强大张力的知识增长点,艺术演绎“精准滴灌”的恰适沟通点,巧妙燃发起“生命在场”的情绪沸腾点。在说服力、亲和力、感染力与吸引力耦合作用下,课堂具有了超越性的审美力量,学生也有了高度认知的参与、强烈情感的投入和深度思维的激荡,进入通达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

2.“主体间性”实现“成人之美”

审美价值存在于主客体的关系之中,其本质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思政教育的审美活动中,客体是教育过程中人化的诸多对象与教育现场的各种行为现象,包括教室环境、课堂气氛、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等,而审美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其主体间性在于在“以人为本”理念与美学思想观照下构建的新型师生关系,主要在师生“双主体”平等交往式、友好对话式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与实现。它更强调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场域,在教师与学生间良性互动与和谐交融中,教师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促进其道德成长,同时,学生的学习满足与成长拔节反向提升教师的职业效能感,成为其满怀热忱持续精进的动力源。师生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实现彼此的“成人之美”。

三、思政教育的美学路径

(一)创设“审美惊异”,满足认知期待

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受其以往经验的“前有”和希望实现的“前设”影响,思想观念汲取和养成,行为习惯和倾向,审美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起着习惯合拍的定向期待和求新求异的创新期待的双重作用。[9]当思政教育审美超越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时,就会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唤醒学生的情感认知,引发强大的情感共鸣,推动其深度参与认知活动。

1.“出位之思”探寻共通与差异的融合

美虽是个体的主观判断,但学生对教育教学行为方面的审美渴望是具有“先验共通感”的。比如,他们都愿意接受民主平等、相互尊重、愉悦柔性的思政教育活动,反对传统的灌输说教、权威刚性的教育方式。正因审美差异性与共通性并存,有效的思政教育需借鉴美学的“出位之思”,跳出思政教育的学科本位,适度适量拓展内容,顺时顺势丰富形式,在差异化的个体间寻求知识获取与情感满足的最大公约数。“出位之思”本是西方的美学概念,经历中国传统美学立场的阐释与拓展成为兼具中西内蕴的诗学概念,意在跨出诗学自身的设定,将无限可能性作为根本追求,形成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所共享的“诗学话语”[10]。将其迁移至思政教育,旨在让思政教育者跳出学科本位,站在生命教育的高度,兼用审美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差异化的个体间寻求知识获取与情感满足、价值实现的最大公约数。

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出位”,敢于“打开课本”引入“活水源头”,链接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入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让学生从鲜活且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充分汲取知识;其次要在“思”上发力,对引入内容和介入方式进行美学审思,使其符合共通性;引导学生透过内容与形式学会价值思辨,从中体悟思政原理、道德规范蕴含的美感意义,让“思”具有个体生成性。如此,实现审美差异性与共通性的有机融合。

2.“视域融合”实现期待与惊异的平衡

“当审美对象不能使我们感到惊奇、使我们发生变化时,我们就不能完全把它看成审美对象。”[11]但是,思政教育融入新内容、运用新方法、采取新媒体,不可一味满足学生的个人喜好、迎合猎奇心理,不能只顾形式淡化内容而本末倒置。如此制造出的“惊异” ,并不具有深刻持久的内在意义。深刻的“审美惊异”在于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直接契合”,审美主体会表现高度热情与异常关注,呈现出一种鲜活的生命感从日常生活中“跃出”,这种内在的精神召唤、驱策他们感性、专注地体验对象。

在实践中,一方面要在审美期待与审美惊异间需要寻求动态平衡,既避免不及审美预期的“审美冷淡”,又防止技术、手段对思政教育全面殖民带来的“审美暴力”;一方面要在审美主体与客体对象间寻找直接、深度的“契合点”,通过美的活动、美的游戏、美的思考、美的表现,让双方精神相遇、情感对话、思想共鸣,走向“视域融合”,实现“期待超越”。例如,为检测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而设置网络游戏式的闯关抢答,看似热闹,实则本末倒置且具有潜在的不良诱导。教师可模仿“学习强国”的激励机制,将学习积分巧妙转化为富有激励性和文化味的段位,让学生在轻缓优美的古典音乐声中静思默想,完成答题,获得相应的荣誉。这种充满期待、具有美感的教学形式,深度契合学生的审美点,不仅完成了思政教育本身的知识传播、任务检测,还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性输出与美的熏陶。

(二)搭建“体验连接”,升华审美情感

1.切中需求,增加美感体验的“新触点”

“一种体验越有意义,它就越有美感。当我们能够把过去的体验和自己都融入当前的体验,并把生活与教学联系起来时,体验就有意义。这种体验会引起思想或者理念的转变,也会影响到将来的所有体验。”[12]有意义的体验一定是在具体情境中产生,但不是所有的经历都是富有意义的体验,“只有真正进入自家生命之中的经历才配称体验:体会,体察,体究,体征,体味等都表示深入骨髓的内在经验”。[13]体验的意义在于学生在情境场的具身经历与“触点”连接中,获得深刻的体味与领悟。其具有持续存在、历久弥新的美感意义,在特定或相似的情境下会再次被召唤出来。如此循环往复,将形成深入骨髓的美感经验,沉淀为由内而外的美感特质。

思政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的“场景思维”来重新定义师生的学习、生活方式,让课堂内外都成为连接学生感官触点的“体验场”。教师在课前要围绕核心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规划、预设、管理好情境中的“触点”;课中要在充满生成的情境场域中顺势生发出“新触点”,让每个学生在分布各种“触点”的场域中都能或多或少地形成连接,产生感官与心理的满足,获得思维与情绪的高峰体验;课后需适度借助家长的支持力量,通过开放性实践活动,延伸情境场,延续体验感,强化确证性或创造性的行动收获。

2.强化情感,突破道德动机的“激活阈”

实现人的生命情感规范与升华是思政教育美学维度实践的旨归,而“生命情感只有与具有社会性、类的客观性的价值真理相联系、相符合,具有了真理性才是美的情感,即审美情感”[14]。审美情感的培育、强化与迁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提升、道德审美的行为铺展起着关键作用,如同打开生命情感快速通道,突破道德动机的“激活阈限”,让美好情感伴随着道德知识通达、滋养学生的心灵,将道德意志渗透于道德行为,熔铸成崇高信仰和坚定信念,从而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美好之旅”。

实践中可从三个螺旋递进的层面发力:一是重视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身边的美好事物,将愉悦快乐、即时性的快感体验转化为富有意味、持久性的美感体验,提升审美敏感度和审美鉴赏力;二是引领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润泽心灵的养分,从优秀的艺术作品中获取审美上的崇高感,从历史长河中无数名人志士身上吸收气贯长虹的爱国情操。帮助其在理解中华民族和人类美好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将个人的未来同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紧密联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符合真理与价值观的审美情感;三是通过富有美感形式的“四史”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审美情感升华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笃行奋发”的人类情感。

(三)践行“施美流动”,实现价值创造

在审美精神观照下,师生互为审美主体进行价值共创,诗意栖居的人文关怀与生命觉醒的精神引领相得益彰,会让思政教育愈发“气韵生动”起来。“人在学习和汲纳美好的事物的同时,又把自己创造出的美的事物奉献给世人,在经受了审美浸润与熏陶之后,养性淑德,达到自悟自得、自由自觉的思想道德境界,形成对美的崇尚和追求,并产生施美流动和播撒”[15]。获得生命维度价值体认的“施美流动”,指向人性通达的美好境界,观照个体主观能动的本质力量,凸显着生命主体知行合一的价值旨归。

1.审美内化 ,深化价值体认

“价值体认不仅是一种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也是一种哲学理解的方式。只有对价值体认,包括对价值体认维度进行哲学解读,才能有更深层次的体认。”[16]智能时代,新的群体社会审美价值在多元矛盾的碰撞与对抗中不断被孕育和塑造。思政教育愈发关键,发挥着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直接作用。这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规划与安排,其价值取向自带“社会功利性”。思政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将“功利性”的教育内容用审美化的手段、艺术化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入脑”的审美内化中获得“入心”的价值体认。其应包含三个基本点:

一是思政教育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活动,需要自发尊崇、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行为法则、法律法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基本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立足于世,这是个体社会化之必然;二是思政教育是“人之更好为人”的一种超越性精神活动,需要融入情感智慧、理想信念、意志等因素,健全美好人格,增强担当精神、参与能力,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这是个体获得社会尊严感之必然;三是思政教育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一种社会性审美活动,需要将个体融入群体与集体,通过忘我工作、乐于奉献等将“小我”升华为“大我”,在不自觉中获得协同与认同,这是个体通过自助获得他助、逐步走向成功之必然。

2.知行合一,走向价值创造

思政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美的实践活动,美贯穿于教育始终,统一于教育主客体的自我超越和发展创造。审美视域下的知行合一,不仅是人的行为思考方式,更是本体生命的存在方式,且以心灵与精神表达出来。思政教育要引导学生学然后知、知然后行,学以致用、学以致行,知行并进、知行合一,并形成难以割舍的肌肉记忆与思维图式,这是思政教育美学“最高的善”。

在思政教育实践中,一方面,教育者本人应该就是美的化身,心灵美、风度美、谈吐美,成为最鲜活的“教材”。如此,感召学生心灵,唤起模仿美、学习美、践行美、创造美、传递美、奉献美的生命意愿,让美不断被复制、被放大,相互激荡,彼此回应,形成流动不居、互动不定的良性循环系统。一方面,美好时代大有可为,青少年应大有作为。教育者要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本领,在学习中学会创新,在给予中理解奉献,在创造中彰显价值,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美学美的思政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