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崇教育的本心
2023-02-01高德胜
◎高德胜
对教育本心的发现古已有之。儒家主流的性善论,其实就是正面教育的人性根基。孔子讲“天生德于予”,将“德”视为“天道”在人身上的体现,“修德”(修己、修身)就是对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德性的养与育。孟子讲“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教育所要做的,不是在“四端”之外去开辟什么新的内容,而是将人本身已经有的这“四端”扩而从之。
正面教育即将人本已有之的良善德性呵护好并使之发展壮大,不仅符合人之本性,也是教育规律的要求。人是复杂存在,既有良善本性,也有作恶的可能,甚至可以说善恶一体。在成长过程中,在正向力量尚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将发展中的人暴露于恶的事物之中,其实是将其置于危险之中。因为在“正未养足”的情况下,人对恶的“免疫力”低下,很容易被恶所沾染、腐蚀。养正,就是将儿童本身已有的良善力量扩而充之。而得到壮大的良善力量,其实也是抵御恶之侵袭的力量。
养正扶助的教育本心,在现代教育中渐渐被遮蔽、蒙尘。在一些教育活动中,养正不再是焦点,而防范、惩处则成了焦点,教育活动变成了预防犯错与惩处儿童的代名词。这种教育活动背后,其实是有人性预设的,即不再相信人包括儿童的良善本性,不再相信教育的养正本心,反而相信人与儿童的消极性,相信教育的任务在防堵或“制恶”。
预设即教育。当我们从消极方面来预设、看待儿童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实践本身就带有了消极性,本身就在向儿童发出暗示。在一定程度上,预设也是诱发。预设儿童的消极性,儿童就会表现出消极性。防堵或“制恶”导向的教育,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往往实行严厉的惩处。在惩处逻辑下,让犯错者付出代价以吓阻犯错者、其他人不再犯错的逻辑成了主导性的逻辑。吓阻逻辑,利用的不是儿童内在的积极力量,而是恐惧等消极因素。吓阻逻辑的盛行,使教育异化为与法律制裁类似的活动,养正扶助的教育本心则被进一步搁置。
以吓阻、威慑为逻辑的“消极教育”(如果还算得上是教育的话)问题如此明显,但在现实中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痴迷向往呢?这里面有一个迷思,那就是不切实际的渴望通过“非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教育问题,渴望通过威慑来“防患于未然”,渴望通过惩处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威慑利用的是人的消极力量,压抑的是人的积极力量,效果不能长久还在其次,关键是不能促进人的发展;惩处频用,掩盖的是问题,带来的是伤害。学术研究早已发现,那些在学校总是受到惩处的孩子,走出校门之后的越轨、违法甚至犯罪问题往往更为严重。
正面教育是教育的“本心”,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知易行难,在大规模、竞争化的教育时代,如何实行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大规模教育下,约束是最容易使用的手段,而约束利用的是人的自我保护等消极力量;同龄人聚集在一起接受教育,激发竞争是最方便的管理手段,而竞争逻辑背后同样是利用的人之争强好胜等消极力量。作为教育之本然形态的正面教育困难重重,而消极教育则畅通无阻,可以说是正反颠倒。在这种局面下,渴望一朝一夕式的全局性改变并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尊崇教育的“本心”,从局部、细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