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价值重建与实践改进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创新实践
2023-02-01黄可滢
◎黄可滢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不仅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为家校融合指明了方向。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为家校融合育人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并不顺畅,甚至出现脱节和冲突,比如因育人理念不一致而导致家校角色错位、因合作机制缺失导致共识共育受限、因相互参与不足导致共育不成体系、因教育素养不足导致共育效能低下等现象,这对于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家庭教育亟待进行价值转变,实现与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形成强大教育合力,共同促进融合共育。在这方面,学校须肩负起家庭教育主导者的重任,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发挥应有的职能。
一、观念转向:从传统家庭教育转向亲职教育
“亲职教育”是对父母实施的教育,其目的是改变或加强父母的教育观念,使父母获得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技能。[2]家庭教育与亲职教育有一些共同点,即都是为了让孩童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施行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把教育与生活实际需要密切联系,在教育目标上都是为了促进孩童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好公民。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与亲职教育有一些本质的区别。家庭教育采取父母中心的立场,父母以成人眼光、自身期望来施教。而亲职教育则采取孩童中心的立场,父母施行教育时会顾及孩童的生活需要及实际困难。在教育模式上,家庭教育采用训导的方式,注重训诲与管理,亲职教育采用辅导的方式,注重鼓励与引导。家庭教育偏重权威,易趋于严格管教,亲职教育则强调民主,但不流于放任态度。家庭教育借助身教和管教交互作用,希望子女依父母的价值标准行事,亲职教育则透过亲情交流,彼此沟通了解,减除代沟的存在。
从家庭教育和亲职教育的内涵中不难看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都在相应地发生改变,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亲职教育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相比,无疑是更符合家庭教育和处理亲子关系的教育方式,是解决新时期家庭教育困惑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提升家长的亲职教育素质,也是当前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传统家庭教育需要做出的有益转变。
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实现这一目标的一大举措,就是要通过亲职教育,扭转家长已不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落后家教观。这要求学校以正确教育观引导家长转变过度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单一、狭隘的成才观,树立全面、正确的成才观。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邀请教育专家、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基层教师及其他行业精英为家长开设讲座和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各行业知识和教育经验等的途径和条件,让他们知晓教育发展规律及青少年成长规律,从而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家庭教育工作。通过这种学校主导的家校融合教育,让家长认识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功,并不局限于能否考上名牌大学、能否获得高收入工作,而在于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自我、自食其力,在贡献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通过学习,家长将学会尊重孩子的特点和潜力,从关注孩子终身幸福的角度出发,以孩童中心立场和民主教育方式,建立合理的教育期望值,引导和鼓励孩子成长,从而实现从传统家庭教育向亲职教育的价值转向及重建。
二、内涵转向:从注重知识技能转向注重人格发展
传统家庭教育注重知识获取和技能训练,以便考上“名校”,在未来谋得一份好职业,成长为父母所期望的样子。这样的家庭教育目标不可避免地造成重智育、轻德育、轻人格的倾向,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分别有79.8%的四年级学生和79.9%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最关注的是学习情况,而对兴趣爱好或特长、心理状况方面的关注仅占10%左右。[3]
在唯成绩论的家教观念驱使下,家庭教育普遍地显现出焦虑状态,对此,大部分家庭知道要做出改变,却又依赖传统,或茫然无措。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进行价值重建,从过度关注知识技能转向更加关注价值观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只有实现这一价值转变,才能形成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正确家庭教育观,并提升家庭教育的价值内涵。新的家庭教育观大致包含五方面内容:一是新的家庭观——我们需要捍卫家庭,有了美好家庭才有美好的家庭教育;二是新的儿童观——我们需要尊重儿童权利,认识到儿童是具有巨大潜力和希望的人,是具有个性差异并需要尊重的人,是受到特殊保护的人;三是新的教育观——我们需要学习并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把反生活的教育变为爱生活的教育;四是新的代际关系观——我们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欣然向孩子学习,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五是新的文化观——我们需要提高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文化中发现儿童、尊重儿童权利、培养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等优点。[4]
提升家庭教育价值内涵的方式多种多样,学校指导在这方面能发挥显著作用。如广州市天河区一小学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以培养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导向,利用家长专业优势和资源,与家长共同开发并实施“科学精神”“人文底蕴”“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四类家长课堂课程。通过这种协同共育方式,由家长提供课程内容并亲自讲解,学校创设课程平台并统筹执行,开发并实施了一千多课时的融合课程。家长课堂课程不仅使家长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而且在顶层设计方面建立了家校融合共育的合作机制,课程内容也呼应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通过这种有效的学校指导,家长普遍认识到孩子巨大的发展潜能和成长的多种途径,从而改变了单纯追求学习成绩的教育倾向,开始更多地关注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这无疑丰富并提升了家庭教育的价值内涵。[5]
三、角色转向:从期望子女成长转向亲子共同成长
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子女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家长扮演着主导者和管教者的角色,在教育方式上偏于训导、训诲和管理,以父母的价值观和标准来要求子女,把教育目标聚焦在子女的成功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很高的期待。
在从传统家庭教育向亲职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家长的角色和对子女的期望也要做出相应转变。在亲职教育中,父母要扮演多元角色,运用多种身份,站在以子女为中心的立场,通过亲情沟通增进与子女间的了解。父母不再以居高临下的权威形象和身份来管理和训导子女,而是以民主但不放任的方式对子女进行鼓励和引导。在教育目标上,亲职教育中的父母虽然同样期望子女成功,但不仅仅被动等待,而是在理解和兼顾实际的基础上与子女一起学习,积极参与到子女的学习历程和成长过程中,关注他们的体验感受,实现与子女的共同成长。近年来教育领域积极提倡并广泛运用的“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运动”“父母的高质量陪伴”等概念和做法,就是对家庭教育在时代背景下的新尝试。父母应该多参与子女的学习和活动,在共情中理解子女,在学习中一起成长,从管理者和训导者转变为陪伴者和同行者。
在实现家长与学生共同成长方面,学校指导同样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如学校可以组织并实施多种形式的共育实践活动,由家长和学生共同进行项目设计、组织、实施,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总结都全程参与,在分工与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比如广州某小学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主题,设计了项目式学习和实践活动,由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单,通过收集资料、确定专题、前期培训、任务分解、人员分工、实地探究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共同完成共育实践活动。这一活动不仅使家长和孩子在学习实践中共同成长,而且各小组在活动后进行学习总结和成果提炼,形成各自的学习成果,并在学校开展集体展示和分享,使各小组成员之间也能学习其他小组的实践成果,实现更广范围的共同成长。[6]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7]“5+2=0”的现象也充分说明,当前家庭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因相互参与不足而导致共育不成体系,因此,在实现价值重建的过程中,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作用,与家庭教育建立起和谐一致的共育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育儿观念,以科学理论指导家教实践,实现与孩子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