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邪泻实刺法对面神经炎患者面肌恢复的影响

2023-02-01徐立伟吴松柏刘玉兰

河北医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面肌神经炎波幅

徐立伟, 吴松柏, 王 月, 刘玉兰

(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河北 承 德 067000 2.河北省承德县中医院外科, 河北 承德县 067000)

面神经炎是由于感染、受凉等因素使面部神经管发生变态反应,面神经被挤压缺血,导致受其支配的单侧表情肌出现瘫痪。其病理改变除了水肿和脱髓鞘外,较为严重的是轴索变性。研究发现面神经受压缺血的时间越长则患者面瘫程度越严重[1],所以,尽早解除这种水肿和缺血状态能够减轻面神经被破坏的程度,越有利于后期的恢复。而治疗面神经炎的方法众多,其中针刺最被广大临床认可[2],为了研究针刺时不同手法操作对患者面部肌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笔者采用祛邪泻实刺法与常规传统针刺两种不同手法治疗面神经炎,并对两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分组:本研究伦理审批号:LL040。收集70例2019年5月到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常规组,每组35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贾建平的《神经病学》[3]中面神经炎及赵吉平《针灸学》[4]中面瘫的诊断标准;②发病时间不少于7d;③从发病开始,未曾接受过其他方法治疗;④患者知晓,并同意参加。排除及剔除标准:①继发于颅内疾病、中耳炎、手术等周围型面瘫;②中枢性面瘫;③患有其他系统严重的疾病;④参与过程中又接受了他法治疗;⑤未能按照治疗方案严格执行者。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祛邪泻实刺法:主穴取患侧地仓透颊车、水沟透刺地仓、承浆透刺地仓、四白向睛明穴方向透刺、迎香向太阳穴方向透刺、攒竹透刺鱼腰;配穴取患侧翳风、颧髎、健侧合谷。操作:嘱患者可坐或仰卧位,酒精或碘伏消毒,透刺操作要针身与皮肤大约呈15度,朝着特定方向逐渐向深刺入,询问患者待得气后停止进针,此时拇指向后捻转时加大力量、向前捻转时减轻力量,以向后捻转为主,并轻插重提,患者会感觉针感增强。颧髎、翳风、健侧合谷等穴位均采用直刺,并行泻法提插、捻转,其中合谷穴要给予捻转、提插角度最大、刺激频率强、手法操作时间长等强刺激量。留针30min,起针的时候摇大针孔不要按压。每天进行1次针刺,施针10 次是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常规组给予传统常规针刺法:取迎香、承浆、水沟、地仓、颊车、阳白、翳风、牵正、颧髎、攒竹、合谷等穴位,均直刺进针,以患者获得针感为度,行平补平泻,留针时间及治疗疗程同治疗组。若有患者被提前治愈则停止治疗。

1.3观察指标:①两组一般资料比较。②疗效评价标准:根据H-B面神经功能分级制定[5]:痊愈:治疗后H-B 分级达Ⅰ级,面肌恢复正常;显效:H-B 分级Ⅱ级,面部基本对称,但仍轻度无力,轻微功能障碍;有效:H-B 分级改善为Ⅲ级,静止时基本对称,运动时不对称,可有轻度面肌痉挛、联合运动;无效:H-B 分级始终为IV、V、VI级,治疗后仍无明显改善,运动时明显的面肌运动障碍。③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根据《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及《局部解剖学》[6]关于口轮匝肌、鼻肌的生理功能制定:包括口角偏斜、鼻唇沟深浅、耸鼻、鼓腮漏气、食物残留,分为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4个级别,分别以0~3分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肌肉的功能障碍越重,主要通过与患者健侧对比的方法。④面部肌力:分为0~5级[7],分别以0~5分进行评分。面肌完全性瘫痪,无收缩为0级;运动时可见肌肉微动,为健侧的1/3以下,为1级;运动时虽困难,但手动可少许运动,为健侧的1/2以上为2级;运动时比健侧略差为3级;面肌运动时基本与健侧对称为4级;面部运动与健侧完全一致为5级。 ⑤肌电图:采用美国尼高力肌电图仪检测患侧口轮匝肌、鼻肌运动神经传导的潜伏期和波幅。潜伏期延长或波幅降低,说明神经存在损害,波幅越低,表示神经损伤越重[8]。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常规组总有效率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3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均降低(P<0.05),而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比常规组更大(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

2.4面部肌力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面部肌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面部肌力均得到升高(P<0.05),而治疗组的升高幅度比常规组更大(P<0.05),见表4。

表4 两组面部肌力比较

2.5患侧肌电图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口轮匝肌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波幅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口轮匝肌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均减低(P<0.05)、波幅均延长(P<0.05),而治疗组潜伏期的减低幅度及波幅的延长幅度比常规组更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肌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波幅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鼻肌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均减低(P<0.05)、波幅均延长(P<0.05),而治疗组潜伏期的减低幅度及波幅的延长幅度比常规组更大(P<0.05),见表5。

表5 患侧肌电图比较

3 讨 论

面神经炎,属于中医“口僻”“口眼歪斜”范畴,其病机为正气不足,气血亏虚,风寒热等邪气乘虚侵袭面部筋脉,局部经络气血阻滞,筋肉组织得不到营血濡养,纵缓无力而不收所致[9]。《金匮要略》云:“浮则为虚……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正气引邪,喎僻不遂。”《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候》也指出口是由于体虚受风,说明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因。《灵枢·经脉篇》云:"卒口僻虚……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虚……故僻,指出寒热过极是面瘫发病的关键,寒邪太过使筋急反折不伸、热邪太过使筋纵痿而不用。尤其在疾病早期以寒热等实邪致病为主,此期邪气刚入经络,病位在外,正气虽亏,但尚能挡邪在外,虽虚中夹实,但以实证为主,本虚为次。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以风寒、风热侵袭证型多见,根据“风宜急宣”的理论,治疗时当及时祛邪外出,故针刺手法宜以祛邪泻实为主,辅以扶正。笔者在针刺过程中主要采用轻插重提,拇指向后捻转时加大力量、向前捻转时减轻力量,以向后捻转为主,并在起针的时候以针身摇大针孔不给予按压等操作手法,以达祛风散邪、舒筋通络之效,操作起来简单,安全方便。取穴的时候再根据辨证给予加减,风寒证可加风池、风门,风热证加大椎、曲池等;对体质较弱,本虚较明显的患者,再配伍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此类补益穴位可施以提插、捻转、开阖补法操作治疗,但面部依然用祛邪泻实的泻法操作。

面神经炎的治疗手段很多,针刺作为其首选方法,笔者临床中主要采用透刺治疗为主。透刺可以规避多穴多针的刺激,使刺激不致过大,减少面部损伤的发生。透刺一穴透达到多条经脉,从而可以疏通多条经络之间气血,改善局部循环[10]。《医经理解》记载:“地仓,夹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微有动脉。”,地仓穴发挥其近端治疗作用可治疗口周疾病。地仓穴与颊车穴区域之间分布着面神经的颊支和下颌缘支,支配着口轮匝肌、笑肌、颊肌、咬肌、唇肌和颧肌等。《千金方》言:“地仓颊车主口缓不收不能言。”,两穴均属于足阳明胃经。颊车穴,根据其名字来源,颊代表面颊,车取其具有运输功能之意,故本穴位的临床意义就是指胃经的五谷精微物质需要通过颊车穴循经运送到头面部,起到传送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所以选取地仓透颊车,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透刺直接刺激口轮匝肌、咬肌、颊肌、笑肌等瘫痪肌群,加强神经反射,促进局部拮抗肌和协同肌相互协作,利于恢复口角轴的正常三维运动[11]。二是可以激发阳明经气血,通过颊车运送胃经的气血物质到头面部,利于面部的气血供应,发挥其营养功效,促进恢复。水沟、承浆分别透向地仓,是顺着口轮匝肌肌纤维的走行进针,可以引起肌纤维收缩,防止萎缩,以促进肌力的恢复[12]。四白向睛明穴方向透刺、迎香向太阳穴方向透刺,也是围绕周围颧肌、鼻肌等瘫痪肌群进行刺激,加强神经传入刺激,提高周围肌群的神经冲动,改善面部肌肉张力和肌力[13]。有研究表明面瘫患者的受损面区兴奋性会下降,使相邻皮层区的兴奋性相对升高,通过刺激四白等穴位,可以激活受损面区的兴奋,从而抑制相邻皮层区域,重组周围性面瘫的功能状态[14]。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主要中医症状体征积分,面肌肌力,口轮匝肌及鼻肌的肌电图变化均得到改善,但是治疗组好于常规组,且总体疗效治疗组高于常规组。

综上,采用祛邪泻实刺法治疗面神经炎,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面肌的肌力,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优越。且祛邪泻实针刺法取穴相对较少,患者针感强,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但值得临床注意的是,本研究入组的患者病程均大于7d,对于7d内处于急性期的患者,仍需要面部少取穴(肢体远端多取穴)、少刺激(远端穴位强刺激)、针刺宜浅、留针宜短。

猜你喜欢

面肌神经炎波幅
视神经炎的悖论
开封市健康人群面神经分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分布范围研究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面肌痉挛最常见的问题
考虑传输函数特性的行波幅值比较式纵联保护原理
频率偏移时基波幅值计算误差对保护的影响及其改进算法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