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创新与实践*

2023-01-31山美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课程

山美娟

(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为了全面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国务院教育部2017 年首次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与“十三五”期间规划以及教育部2018 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我校于2018 年提出慕课建设策略,《Office 高效办公》课程作为该策略的首批建设课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探讨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到目标课程,甚至将其推广应用于其他课程。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和全面暴发,给我国各地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校园教学实践均带来了一次十分复杂严峻的新挑战。为确保全力积极应对好该型疫情,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各个县级市级学校教育部门纷纷启动应急教育方案,将教育日常与实践教育活动方式由传统的线下转向线上。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有1000 余所高校共策划组织学生开设并播出了将近1200 万门课次网络直播教学课程。这种超大教学规模的数字化教学和实践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数字教育项目的许多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也极大地有效促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与传统教学领域的广泛深度融合。

但是,当前教师在在线教学工作过程摸索中仍暴露出诸多突出问题,如在线教学思维模式过于老化、学生参与度并不太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普遍欠缺、学习过程质量难以管控、师生间交流少且互动不及时等,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在线教学活动的效果。针对这些核心问题,本研究小组尝试了采用混合式的教学组织理念和探究化的社群学习,立足于如何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起一种更高效实用的可被复制利用的新型混合式教学组织模式,以期可为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化课程的混合模式教学开展创新提供一种更新更实用的实践思路框架和方法。

一、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疫情期间学生的在线教学体验效果主要受限于本地区在线教学平台交互的操作流畅性表现不足、教师的线上授课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场景设计得不成熟不合理、学生课后自我评估管理方法欠佳,以及课后师生之间互动的不及时跟进等多方面问题。为了支持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建设,结合我们国家总体的教育及教学改革现实,课程团队开始着手全面优化课程教学资源配置,合理组织调整教学课程结构层次及授课内容,分别侧重从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计分方式设置三个方面加以梳理和分析,分析之后得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优势较为明显,适合各类应用型人才素质的有效培养,符合“数字化、智能化和移动网络化”的未来技术发展和方向。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教学过程一般被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学生新课预习、课中教师讲授知识点、课后教师布置练习作业。传统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挥中心,整个课程教学计划及时间安排都是由教师制定,教师处在一个相对更加主动积极的地位,想着如何教会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慕课崛起以前是学生全面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符合中国当时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与需要。然而,随着人类信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一方面表现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像是一个台下沉默的小听众,不能真正地融入课堂学习环节中去;另一方面是授课方式单一,教师一味地采取“灌溉式”教学,虽然课堂知识量很大,但学生课后真正所能牢牢记住的知识非常少;再者,传统教学忽略了尊重学生个人的自由发展,不能做到针对培养不同年龄段学生多样化特质及个性特点展开的“因材施教”的理念落实,不利于未来学生思维创新学习意识的培养。基于以上这些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完全不能有效满足学生当下未来人才培养方式的个性化要求,需要探索创新教学课程模式及实施方法来逐步改进这种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教学团队从教学的设计方式和学生学习的行为特征等几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性的分析研究。在互动式教学模式设计实施方面,交互式在线教学模式、课程自学和交流反馈,教师有效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课程指导。在学生学习行为方面,除日常的线下考勤,增加了线上视频学习的检测环节,及时得到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更好地调整线下课的重难点。设计合理的在线测试和线下综合项目实践,加强训练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技能与独立动手创造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和满足感。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新模式是对目前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方面的许多不足进行有效的补充,成为完全符合学校当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的一种新教学育人模式(见图1)。

图1 “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授课教学形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无论用户是在校学生还是培训教师,不会再受培训时间、地点远近等其他客观因素限制,只要家里有网络和一台电脑(或手机),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轻松开展学习培训与互动教学。教师角色由“教授者”转变成“引导者”,学生角色则由“被动者”转变成“主动者”。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指导下,教师不再采取“灌溉式”教育,而是尝试更多开放性的探究问题,引导每个学生主动通过使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自己去寻求答案,学生不仅解决好了各种技术操作上棘手的小难题,更加注重锻炼培养学生科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习效果将显著提升。

二、课程具体安排

(一)课程特点与优势

1.课程内容重构,更具应用性与前沿性

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将突破原有的单一课程教材章节,通过创新实践项目式教学模式来把现行课程框架结构进行科学的解构、分析归纳和内容优化的重构,构建成一套基于教学实际与现代信息产教学相融合的创新项目全程协同型教学模式。通过对职业技能鉴定需求的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训练项目,将“教—学—做”相结合。通过企业需求调查和学情分析,提炼课程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计算机应用技能,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课程本着实用有用的原则,选取了学习及将来工作中常见的计算机操作实务作为教学案例,结合教师对企业培训反哺教学,开发杂志封面设计、产品使用说明书、数据统计分析、商务PPT 等项目,将信息检索、Word 排版、Excel 数据分析和PPT 设计等活动融入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在线上教学视频中引入科技强国等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求索精神。

2.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数字化资源丰富,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20 多个实用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视频中,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线上资源包括教学视频60 节、弹题40 道、章测试题38 道、期末测试题200道、讨论话题10 多个;线下教学设计综合实践项目4 个,包含图像处理、新媒体创作、综合排版、数据分析、视觉表达等相关内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主题涉及职业生涯、新冠肺炎疫情等,具有时代性,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实践项目难度递增,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资源持续更新。

(二)课程目标

我校通识教育目标:培养全人(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积极的心态),聚焦为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分析和综合信息、团队合作,及表达与沟通的能力。通过学生知识结构、思维习惯训练和综合核心能力提升的有效培养,达到了以下几个课程目标:(1)全方位提升信息学习者自身的人文信息素养;(2)能够增强电脑学习者自身的现代Office 应用办公操作技能,能综合应用电脑信息技术方法解决企业实际经营问题;(3)有助于培养学习者长期利用网络办公自主学习、终身合作学习的优良习惯;(4)提升学习者的思辨及表达能力。

(三)课程实施

课程建设采用ADDIE 模型完成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如图2 所示。

图2 ADDIE 模型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

课程采用了多元化考核评估方式,结合每名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质量和个人学习实践效果分别进行全面考核监控与全面评价。校内、校外实行个性化教学,让学生按需所获,学以致用。根据学生网络平台的学习日志记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监控跟踪和及时有效预警处理和督促指导。

(一)校内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学生线上通过智慧树平台完成视频学习、在线测试、项目实践和问题讨论。线下课堂通过项目分析、小组讨论、开放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

(二)校外通过线上视频、章测试、见面课、期末考试和实践作业等开展自主学习。设置讨论主题,学生发帖反馈疑惑,师生交流互动。每期4 次直播见面课与学生跨校互动,除了分析项目、答疑解惑之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介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微软MOS 认证考试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备考,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及综合解决问题。选课高校也可根据情况开展相应的线下学习。通过视频学习、讨论学习、在线测试、阶段项目实践、期末考试等多个维度评价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四、实践检验与分析

(一)实践检验过程

为了全面验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可行性和有效性问题,本文研究者在西安某民办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进行教学实践,目的是探究以下三个关键问题:第一,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效果上的差异比较;第二,学生个人在混合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参与度怎样;第三,学生群体对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整体满意度怎样。

实验的研究对象为西安某高校2021 级本科生,来自全院各专业。班级数有17 个,学生人数约764 人。实验活动主要有通过课程的学习前预测和学习后抽测,以及学期末调查问卷等实验方式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班由不同教师授课,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均保持一致,按照预先设置的课程矩阵严格执行。利用Tronclass 学习平台可以进行各种线上测评考试,以此来检验每个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向各班学生发放学习调查问卷,掌握到他们在线学习的学习表现情况并实时获取其反馈意见。

(二)实践结果与分析

1.学习效果

学期一开始和学期结束后,各所在班级组的每名学生可在同一复习时间段后通过Tronclass 教学平台系统进行计算机测试,前、后计算机测试成绩将作为教学结果全面反映各学生当前的综合学习和应用效果。考试评价内容着重考查各个学生现阶段对相关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的全面综合实践应用情况。最后,教师应将计算机成绩数据导出用Excel 计算软件对系统进行加权均值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们的学习前自测考试和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分别是为60.5 和84.7 分,这进一步说明学生群体在经过大学一学期紧张学习训练后,他们的平均学习效果确实存在明显的提高。由此可见,混合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提升学习效果方面优势明显。原因在于这种混合式教学评价模式更能够合理引导每个学生去自主选择学习,也可以更大程度关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学生初步地完成自身的知识建构之后,才能更为顺利地实现同步教学应用场景系统中的应用,并快速完成相关知识技能的快速内化训练和迁移。

2.学习参与度与满意度

为了解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教学团队在课程结束时对各班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反馈结果如图3所示。在满意度方面,共有80.89%的学生表达了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参与度方面,86.2%的学生表示能经常完成各项作业,他们的学术能力(如搜索信息、解决问题等)有较大的提升;还有71.86%的学生认为学习技能(如做学习笔记、自学意识)方面也改进不少。另外,学生和老师也在课堂反馈中指出,在线课堂学习、互动提问答疑、综合项目拓展训练这三个活动有着很强的相互衔接性,能使他们轻松通过“学习—纠错—实践”这样的互动教学实践活动去达成课堂学习目标。同时,因其学习活动效果也与个人学习体验满意度几乎完全直接相关,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所应赋予教师的合理高效的课程活动组织安排、及时有效的课堂学习与评价将能够直接助力于学生获得各种素质能力的持续提升,并形成良性循环及持续学习体验。

图3 课程学习体验度调查

五、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的成果

课程自2018 年9 月在智慧树平台上线以来,已经连续运行9 期,累计有426 所学校32.75 万人选课学习,累计互动238.42 万次。选课学院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科背景涉及广泛,涵盖有文、理、工、医、艺术教育等多个相关学科。在疫情期间向社会学员免费公开学习,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2021、2022 连续两年荣获智慧树平台“最具人气”通识课,且被评为智慧树网“十万金课”称号。

跨校共享直播课极大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学团队多次与东北农业大学进行沉浸式直播互动。本网络课程还实现了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双向共享,得到了来自校内外众多师生专家的一致和好评。学生反馈,此课程对自身学习、未来工作和计算机考证都帮助很大。课程整体满意度为95.2%,教学运行评测认同率为94.5%。此课程还受到华中科技大学赵炬明教授等专家的高度肯定,评价课程“有用、有趣、有料”。《Office 高效办公》课程施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成果显著,2019 年被认定为陕西省一流本科线上课程,2020 年被认定为线上线下混合金课。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有了进一步了解,能够理清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应用思路,拓宽了行业视野领域及知识领域。

结语

开展混合教学,践行智慧化教育,提供精准化教学服务是当前的教育趋势。构建基于“线上智能教学+线下个性化辅导+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使学生获得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学习体验,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基于线上学习场景的海量动态数据采集分析,清晰实时了解学生实际的在线学习投入度、学习进度和困难,实现课程教学进度决策全程数据化、资源推送过程智能化,从而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混合教学既是学校为迅速解决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带来的负面影响所采取到的一项短期危机应对性手段,也正是顺应了现代教育模式与未来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一条长期逻辑。其应用不仅可以为其他同类课程形式的在线教学提供更多新技术的实现思路和方法,对其他高校及教育门类的在线教育课程也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