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联合艾地苯醌对帕金森患者炎性因子与氧化应激的影响
2023-01-31肖智权刘志英赵巧珍
刘 妍 肖智权 刘志英 卜 萍 周 燕 赵巧珍
1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2 长沙市第一医院; 3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帕金森为临床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随病症进展临床症状随之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脑黑质神经元变性、死亡为该病发病原因之一,而该神经元病变会影响多巴胺合成过程,增强乙酰胆碱兴奋作用,进而出现动作迟钝、震颤等症状。艾地苯醌为帕金森常见治疗药物,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活性、抗氧化反应的作用,可减轻脑组织功能损伤和脑血管病变引发的神经障碍性症状,但单一用药治疗效果相对有限[1]。普拉克索为一种选择性多巴胺D3受体激动剂,通过增加患者多巴胺功能,以改善多巴胺减少引发的相关运动障碍症状[2]。为此,本次特选取68例帕金森患者开展前瞻性分析,探讨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68例帕金森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4)、B组(n=34)。A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4.61±2.01)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86±1.00)年;体质量指数(BMI)18~35,平均BMI 24.51±3.66。B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75.03±3.1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97±1.36)年;BMI 18~36,平均BMI 25.13±4.96。两组基础资料相近(P>0.05);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帕金森诊断指南[3];②均经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病史等检查确诊;③Hoehn-Yahr分级1~4级;④原发性帕金森;⑤患者和(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①小脑异常引发的功能障碍;②近期脑外伤、脑卒中病史;③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④合并精神病史;⑤合并恶性肿瘤;⑥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⑦药物治疗禁忌。
1.3 方法 A组给予艾地苯醌(深圳海王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70363)口服治疗,30mg/次,3次/d,饭后服用。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普拉克索(德国勃林格殷格翰;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40917)口服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0.125mg/次,3次/d,结合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调整,每5~7d调整用药剂量,最高用药剂量为0.75mg/次,3次/d。用药治疗2周时,门诊随访完成治疗效果统计。
1.4 观察指标 (1)血清炎症因子: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完成两组统计比较;(2)氧化应激反应因子: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完成两组统计比较;(3)认知功能: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4]评价,满分30分,分数与认知功能成正比;(4)帕金森症状: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5]评估,包括精神行为及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运动检查,共31个评价条目(0~4分/条目),分数与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
2 结果
2.1 血清炎症因子 治疗前两组IL-1β、TNF-α、IFN-γ、IL-6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氧化应激反应指标 治疗前两组MDA、SOD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MDA水平低于A组,SOD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认知功能、帕金森症状 治疗前两组MoCA、UPD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MoCA量表评分高于A组,UPDRS量表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对比
表2 两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认知功能、帕金森症状比较分)
2.4 不良反应 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71%,与A组11.76%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8,P=0.720>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艾地苯醌具有抗氧化作用及清除自由基活性,可减少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对其脑神经功能损伤;同时该药可抑制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刺激引发的运动失调症状,可改善老年痴呆、脑血管疾病引发的痴呆症状。在对帕金森患者治疗中,应用艾地苯醌治疗,可通过减轻其脑神经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其认知功能、运动障碍等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6]。但多巴胺合成异常为帕金森临床症状重要影响因素,艾地苯醌对患者多巴胺合成过程影响有限,因此单一应用艾地苯醌治疗可能会存在一定局限性。
普拉克索对多巴胺受体高度亲和,可作用于多巴胺D3受体上,纠正纹状体细胞异常放电功能,以减少多巴胺神经细胞因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凋亡,保持患者认知功能稳定性,并减少患者静息状态下帕金森患者震颤症状,保持其脑组织功能稳定性[7]。本文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B组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均低于A组。考虑原因为:单纯应用艾地苯醌治疗中,可直接减轻患者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降低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联合应用普拉克索治疗时可通过改变纹状体细胞放电频率,以减轻脑组织异常放电损伤,保持脑组织及脑神经功能稳定,进而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8];应用普拉克索后,可激活多巴胺受体功能,增强多巴胺对其脑血管功能影响,可扩张血管、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其脑循环,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下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脑组织中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减轻其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9]。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B组MoCA量表评分高于A组,UPDRS量表评分低于A组。可见,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损伤控制能力增强,可保持其脑组织及脑神经功能稳定性,进而改善因脑组织缺血、炎症因子损伤相关功能障碍症状,达到改善帕金森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其认知功能损伤的效果[10]。本文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近,提示对帕金森患者艾地苯醌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普拉克索治疗,未增加治疗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帕金森患者应用艾地苯醌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其氧化应激反应水平,改善其认知功能及帕金森症状,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