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版折叠式医用推车防护装置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2023-01-31陈热花涂杳然
陈 晨,陈热花,涂杳然,万 晶
(南昌市第一医院a.门急诊; b.护理部; c.急创中心,南昌 330008)
急诊科是全院急危重症患者集中的科室之一[1],是患者实施入院治疗的中转站,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是院内转运急危重症患者到ICU、手术室等科室接受进一步治疗[2]。然而在患者转运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若护理不当可能会加重病情,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不仅要有完善的转运制度、正确的病情评估、治疗措施的落实,还需特别关注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情况[3],此类患者常常会使用各类生命支持仪器,如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微量泵、呼吸机、简易呼吸囊气管、插管转运箱等设备,在转运途中这些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直接影响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目前医院转运患者大多使用平车、轮椅及普通转运床,目前,这类转运工具尚无稳妥放置仪器的位置,这对患者安全转运存在潜在安全影响。有研究[4-5]表明,在转运过程中,仪器设备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4%~45.9%,如监护仪连接断开、仪器掉落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从而中断了患者的连续监护治疗,引起低氧血症和低血压,甚至发生心跳呼吸骤停事件[6-8],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本课题组设计并研制出一款改良版折叠医用推车转运防护装置,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20 2 1945890.0),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在规范转运急救仪器设备、保障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转运效率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需转运至ICU的重症患者,排除急诊介入手术转运者、急诊术后再转入ICU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转运方法
对照组使用普通转运床转运,观察组使用改良版折叠式医用推车防护装置转运。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1)由主管医生在危重患者转运前对其先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排除转运禁忌证;2)对患者或家属进行转运前的知情告知与谈话,解答疑问;3)签署转运知情同意书,并由主管医生开具转运医嘱;4)护士接到医嘱后评估患者病情,同时准备好转运所需携带的仪器设备,电话联系待转科室做好准备。
1.2.1 改良版折叠式医用推车防护装置结构设计
由轻便、耐高温、耐腐蚀的碳素钢材料制成,两边横杆均可以折叠,消毒、收纳方便;同时将外罩防雨布边缘加长20 cm,设计成双层加长荷叶边,内层类似床笠边,使用时,可以包裹于床垫下,形成一个移动“隔离房”,是飞沫隔离的重要措施之一,外层垂于床沿下,避免雨雪天转运时,雨水流入床垫下而浸湿床垫;棚顶防雨布中央纵向开口安装防水拉链,便于患者过床时反复取装防护装置,从而减少工作量,节约转运时间。两边的立柱上分别可以固定监护仪、微量泵、转运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棚顶横杆上设计了输液挂钩,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见图1。
A:外观整体,B:侧面,C:放大部分内部结构;1:防水拉链,2:外罩,3:外沿,4:支腿,5:万向轮,6:连接T块,7:连接架,8:支撑杆,9:床体10:内沿,11:连接套,12:床垫,a:放大部分。
1.2.2 改良版折叠式医用推车防护装置使用方法
1)在使用时,将患者转移到床体并躺在床垫上,将支撑杆套接在连接套上将连接架固定,将内沿塞到床垫和床体之间,将外沿搭在床体外侧;2)将转运所需的仪器设备(如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囊、转运应急箱等)分别固定在两边的立柱上,放置位置要能便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3)转运结束后拉开防水拉链可将患者从连接架内部带出,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杆从连接套上端取出,将连接架通过连接T块对叠在一起即可;4)转运装置的日常保养常规是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1.3 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2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率、家属满意度及转运时间。1)不良事件发生率:由于转运流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的不良事件包括供氧不当、中断输液、管道滑脱、护士对患者病情缺少了解、不当运送方式、转运前未联系接收科室、送错科室等的百分率。2)转运时间:查阅危重患者转运交接单上记录的转出时间、接收时间,并计算其差值。3)生命体征稳定率:转运至各科室后记录的第1次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SPO2等,同时各指标的变异度均不超过转运前的10%。4)家属满意度:自行设计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问卷,包含医疗服务态度、医疗服务质量、医护人员专业能力、信息沟通、就医环境5个方面,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以1~5分计分,总分100分;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不满意”计0分,“一般”计2分,“满意”计4分,“十分满意”计5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满意度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3,内容效度为0.835,由研究团队成员在完成转运后对患者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率、家属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见表2—3。
表2 2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表3 2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率、转运时间及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版折叠式医用推车防护装置可有效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时候入急诊科的危重患者在经过急救治疗后需要立即进行院内转运,院内转运虽然时间短,但涉及病情、转运人员、设备等多个环节步骤,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如果转运过程没有好的护理措施很可能伤及患者的性命[9-10]。为保证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通常在转运时需要携带简易呼吸囊、吸引器、心电监护仪和应急转运箱等急救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对保障患者安全转运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临床上普通转运工具往往缺少仪器放置位置[11-12],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发生的意外事件中,将近50%都与医疗设备相关,如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较大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双手提携或另行推车推送,转运协调难以保持且护送人力较多,尤其是在进入狭窄空间如电梯或门时无法同步进行转运,很容易发生呼吸机导管、监护导线脱落,导致缺氧、监护中断,甚至患者死亡;若将仪器直接放置于患者病床上,则很容易导致仪器摔落,同时还会降低患者舒适度[13-14]。本研究改良设计的折叠式医用推车防护装置可以将微量泵、监护仪、转运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固定于两边的立柱上,在转运过程中可以随时观察病情,也可以保证特殊治疗的不间断及患者的氧供;棚顶横杆上设计了输液挂钩,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确保患者的有效循环。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转运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率、家属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改良版折叠式医用推车防护装置能规范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仪器管理,提高转运后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率,缩短转运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急诊科能够在短时间内给予突然受到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的患者提供专业、科学的治疗[15-16]。由于危重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且极易发生生命危险,针对此类患者通常会在急诊科进行抢救,待病情相对稳定后,经院内转运至各专业科室实施进一步治疗、护理[17-19]。但对于危重患者来说,转运过程中容易受到诊治环境变化、参与转运人员技能水平、仪器设备相对简易等因素影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性,严重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0-21]。而改良版折叠式医用推车防护装置两边的立柱上分别可以固定监护仪、微量泵、转运呼吸机、应急转运箱等医疗设备,仪器放置一目了然,整洁有序,可提高护士携带转运物品齐全率;在转运过程中,转运装置四周的护栏可以有效的固定仪器设备,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持续有效地进行监护,利于维持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而且转运途中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和妥善固定,能够促进同步转运,快速经过狭窄通道,提高转运效率。尤其在下雨天时,改良版折叠式医用推车防护装置外罩防雨布边缘加长了20 cm,内层床笠边包裹于床垫下,外层垂于床沿下,避免了雨天转运时,雨水流入床垫下而浸湿床垫,避免了因室外无连廊造成的限制,缩短了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
此外,改良版折叠式医用推车防护装置能够兼顾感染防控与患者安全的双重要求,在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时,可以切断疑似感染患者对周边的人及环境传播的途径,达到标准预防的目的。同时,此装置在院内没有连廊的医疗单位,可以避免因天气因素带来的转运限制,降低转运过程中仪器设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保障转运途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同时能够持续平稳地对患者进行监护治疗,降低转运风险,提高转运效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