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3-01-30张永珍
张永珍
(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 萍乡 337000 )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攀升,医院骨科会收治更多的患者。 因为大多数骨科患者的病情是外伤引起的,一般发生突然,而且疾病性质特殊,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时间长,长时间卧床无法活动,加之无法正常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也就难免出现易怒、烦躁等消极情绪,这对病情恢复有着不利影响,还会给身边的家人增添烦恼[1]。 如果能够在治疗期间配合科学、优质的护理服务,对缩短康复时间、优化康复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在医学技术更新发展中,医学服务理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对骨科护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念、措施落后,无法拉紧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如果患者的护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引发护患矛盾,甚至出现纠纷事件,影响科室整体声誉[2]。 基于人文关怀服务理念发展起来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能直击患者的心灵深处,给予患者更加周到的照料,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体验,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3]。 在骨科患者护理过程中,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发挥哪些作用,这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院选取2021 年1月-2022 年3 月入院的骨科患者98 例为对象进行了对比研究,以便给临床推广应用找到理论支持。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21 年1 月-2022 年3 月入院的骨科患者98 例,在入院日期单双号基础上做小组划分,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49 例。 其中,观察组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占比为23:26;患者年龄42 - 74 岁,均值为(56.27 ±3.59)岁;疾病类型:14 例髋部骨折、11 例膝关节骨折、10 例股骨干骨折、14 例胫腓骨骨折。对照组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占比为24:25;患者年龄39 -72 岁,均值为(56.04 ±3.51)岁;疾病类型:16 例髋部骨折、9 例膝关节骨折、9 例股骨干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 上述资料各组间差异小(P>0.05),符合对比研究要求。 本研究经过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纳入标准:①经过X 线、MRI 等检查确诊,可见明显的骨折线或骨折断端;②符合手术治疗指征;③对治疗和护理均有良好的配合度;④为患者和家属介绍本次研究的目的、具体内容后,同意加入研究并签订书面协议。 (2)排除标准:①伴随精神系统疾病或是认知障碍者;②伴随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疾病者;③伴随全身恶性肿瘤者。
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骨科住院期间运用传统护理方式。 内容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指标变化,遵医嘱定时给药;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相关内容,做好术后观察和基础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骨科住院期间运用人性化护理方式。 措施如下:(1)树立人性化理念。 为了在骨科顺利的执行人性化护理模式,首先就要为医护人员做普及和指导,树立人性化理念,理念驱使行动,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服务时犹如自己的亲人、朋友,多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尊重、亲切、有礼貌。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基础的护理服务,还需要从饮食、心理、生理等多个层面做宣教,满足患者的需求,最大程度维护患者的利益。 定期组织交流会,让医护人员之间互相探讨和学习,共同进步。 (2)定期人性化护理培训。 护理人员定期学习培训,内容有: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技术、安全护理措施、沟通技巧、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逐渐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人性化护理实施需求。 (3)建立人性化护理体系。 在患者治疗和康复整个过程中,要将人性化护理贯穿始末,科室制定相关准则,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提升其责任心。 患者入院后护士长与主治医生一同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和护理目标;在日常护理中由责任护士严格执行,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避免有内容遗漏。 护士长负责评估和监督日常护理工作,并随时对护理方案做调整,纠正不当的护理行为。 (4)完善人性化沟通机制。 有效的沟通能够清除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障碍,所以在人性化护理实施过程中,渗透人文情怀的沟通很有必要。 ①在沟通过程中,能够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通过情感交流还能获得患者更多的信任感。 ②通过沟通能够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感受和真实需求,相反也能让患者知晓各种护理措施的目的,彼此之间更好的理解,护理服务中能默契配合。 ③护理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中,需要有礼貌、态度和善、着装整齐,让患者有亲切感,并灵活运用语言技巧,让患者从中获得情感支持。④在沟通中不要急于反驳患者的观点,要善于倾听,鼓励患者提出建议,以便持续改进护理服务。 (5)打造人性化治疗环境。 很多骨科患者伴随组织或器官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果病房环境不舒适会给心理状态带来不良影响,出现情绪低落、悲观、焦虑等消极情绪。 因此,需要在病房中摆放充满生机的盆景、鲜花,让病房舒适温馨,放松患者紧张的心情。 条件许可,可以选择患者喜欢的音乐、电视节目等,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保持愉悦的心情。(6)制定人性化手术护理内容。 ①术前准备:在术前访视中与患者交谈,评估其身体情况和心理情况,为患者介绍手术相关事项,避免患者对手术一知半解而出现恐惧、紧张感;耐心地叮嘱患者术前禁食禁水至少8 小时,并说明这一操作的目的;同时提前做好皮肤清洁工作,预防引发感染。 ②体位护理:术后返回病房后6 小时内去枕平躺,之后协助患者变换舒适的体位,减轻对切口的前拉力,缓解术后疼痛感;患肢适当垫高,处于功能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水肿,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③疼痛护理:受到骨科疾病特殊性的影响,患者一般会存在较严重的疼痛症状,手术治疗后也会因为创伤产生疼痛反应,降低患者的舒适性,为此要给予人性化的疼痛护理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疼痛。 首先要每天测评患者的疼痛程度,再以结果为标准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在轻度疼痛时,指导患者通过非药物方式缓解疼痛,比如冥想训练、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法等,还需为患者说明镇痛药物不当使用容易给机体恢复带来影响,所以疼痛能忍尽量不用;如果为重度疼痛,就需要运用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 ④临床观察:为了避免术后患者因为呕吐而堵塞呼吸道,需要将头转向一侧,并增加巡视次数,让患者有被重视感,也能在意外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脉搏、血压等指标变化;观察患者引流、导尿性状,如果每小时引流液超过100ml,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要立即告知医生对症处理[4]。 术后指导患者做好个人清洁工作,可以在家属协助下清洁会阴、床褥及贴身衣物勤换,帮助患者翻身叩背、按摩身体,预防并发症,提高身体舒适度。 ⑤预防压疮:术后疼痛、长时间卧床等均对导致患者无法自主活动或翻身,所以比较容易引发压疮。 因此,护理人员要提前对患者做压疮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比如:将气垫圈放在受压部位、局部皮肤按摩、定时协助翻身、使用气垫床等。 并为患者和家属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保持皮肤和衣物干燥、床单平整、避免拖拽等。 ⑥预防感染: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需要重点做好感染预防工作,这对促进机体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手术切口情况,如果存在比较严重的出血症状,棉球蘸取肾上腺素按压在局部,起到止血效果,也能降低切口感染风险。 另外,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房环境,定期做细菌检测,如果结果超标要分析相关原因,妥善处理,并在2 周内再次复检,这样能够保证病房中细菌含量未超标,患者处于这样安全环境中也就能降低细菌感染率[5]。 护理操作过程中坚持无菌化原则,所有器械和用品均需要专门管理,消毒合格才能使用,针对非无菌包、一次性无菌包、无菌包要分开摆放,还要定期检查是否处于有效期内,一旦过期要集中处理,避免直接给患者使用。 另外,每次使用消毒液之前需要监测其浓度,保证发挥正常的效果,消毒液也需要定期更换,避免过期。 ⑦预防不安全因素:骨科患者手术后存在较多潜在不安全因素,如果在护理中不能积极配合,会危害患者健康,比如:未给予人性化的安全护理,容易导致坠床、跌倒等,康复训练时未做正确指导,容易造成骨折愈合延期。所以,护理人员要在术后多与患者沟通互动,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帮助其及时的消除思想顾虑,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配合度。 此外,需要为患者和家属讲解床护栏使用和预防坠床、跌倒的正确方法,叮嘱患者下床活动时,要有人搀扶,拿开路面上的阻挡物,如果地面有水渍及时擦干,最大程度降低意外事件。 为了让患者骨折和肢体功能尽快恢复,需要帮助患者远离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根据手术方式和骨折部位的不同,指导患者展开踝泵、股四头肌长舒缩等运动,加速下肢血液循环,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同时,也有利于术后骨折愈合。 (7)人性化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主要是帮助骨科患者尽快康复,这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有必要加强人性化护理。 在护理中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和自身耐受性,帮助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卧床期要帮助患者被动活动,比如:定时翻身、肢体按摩、简单的肢体弯曲和拉伸等。 在患者身体情况逐渐好转后,护理人员积极的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尽早运动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但是要控制好活动强度,避免患者过度劳累或产生2 次损伤。 待患者身体进一步恢复后,可以指导患者完成功能训练,比如:在不会牵动创面的同时,让患者轻微的主动活动关节,活动后再进行冰敷;还可以做肢体屈伸运动,但是在运动前,要先将肌肉绷紧10 秒,再慢慢的放松,反复做数次,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在运动中过度肢体外展,影响康复训练效果[6]。 在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均需要陪伴在身边,指导患者的动作,保护患者的安全,同时在患者有进步时要口头表扬,并鼓励患者继续坚持,让患者能科学地进行康复运动,提升康复效果。 (8)人性化出院指导。 患者达到出院条件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出院前的检查项目,制定长期康复训练计划、确定复诊时间,为患者讲解出院后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果需要带药出院还需详细说明药物的正确用法。 留下患者的联系方式,并邀请其加入病友交流微信群,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医护人员,也会有专门的骨科护理人员定期发送骨科疾病日常保健相关知识的报道,逐渐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3 观察指标:(1)在护理前和护理后均使用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做评分。 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情况,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情况,临界值分别为53 分和50 分,总分越高消极情绪越严重。 (2)使用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对此次骨科护理的满意程度。 分为4 个部分,分别是护理细节、功能锻炼、心理干预、护理态度,每1 个部分最高100 分,总分越高越满意。 (3)观察并统计患者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情况,包括:尿潴留、关节肿胀、切口感染、静脉血栓等。
4 统计学分析:此次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25.0软件做对比分析,x2检验计数资料,用(n,%)描述;t检验计量资料,用(±s)描述,差异显著时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5 结果
5.1 2 组骨科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在护理措施实施之前,2 组的SDS 和SAS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经过不同方法护理,2 组心理状态指标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的SDS 和SAS 评分还要远低于对照组,并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见表1。
表1 2 组骨科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n=49)
表1 2 组骨科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n=49)
组别 SDS 评分 S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48.24 ±9.3635.02 ±8.7349.57 ±9.8233.12 ±6.86对照组47.73 ±9.5144.14 ±8.6949.21 ±9.6341.05 ±7.46 t 0.268 5.183 0.183 5.477 P 0.789 0.000 0.855 0.000
5.2 2 组骨科患者各种并发症情况对比:总计有2 例观察组骨科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则有8 例出现不同的并发症,2 组患者总发生率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见表2。
表2 2 组骨科患者各种并发症情况对比(n,%,n=49)
5.3 2 组骨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患者护理细节、功能锻炼、心理干预、护理态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见表3。
表3 2 组骨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s,分,n=49)
表3 2 组骨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s,分,n=49)
组别 护理细节 功能锻炼 心理干预 护理态度观察组90.57 ±4.6290.33 ±6.7289.67 ±5.1890.15 ±5.36对照组75.08 ±6.5176.42 ±6.5372.56 ±6.0374.06 ±6.52 t 13.583 10.392 15.067 13.344 P 0.000 0.000 0.000 0.000
讨 论
骨科患者疾病类型以骨折为主,多数是意外事故所致,还存在一定致残风险,加之受伤后严重的疼痛感,会让患者生活起居不方便、正常睡眠受到影响,长时间卧床休息和突然从健康状态变成不能生活自理状态,会让患者情绪低落,甚至产生自我否定、悲观、抑郁等不良心理,这将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7]。 尽管手术、药物等治疗方式能够帮助患者解决生理方面的创伤,但是不能解决心理层面的压力,这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才能解决患者心理问题。
目前在临床中比较普遍应用的依然是传统护理模式,虽然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护理体系,但是护理重点是执行医嘱,缺乏主动性,未能将患者放在护理中心位置,无法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满足患者的多种需求[8]。 随着人性化理念的不断加深,开始逐渐渗透到临床护理中,而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更具有人文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生理感受;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会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性格特点等,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提高护理的针对性,让患者获得重视感和归属感,促使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进行[9]。 人性化护理模式,能通过贴心的服务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让其能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认同,而且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护理人员也在不断的提升综合素养,从而形成高水平、科学性的护理体系;此外,人性化护理中,能给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环境,可以让医院整体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少纠纷事件[10]。 而且人性化护理模式的运用,让医院整体服务形象得到提升,出院患者凭借自身的感受大力宣传,也有利于医院拓展市场、长远发展。 在本次研究中,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观察组骨科患者中,SDS 评分和SAS 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也明显低于实施传统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 这都说明了人性化护理无论是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是改善生理状态方面均有着良好的表现。 此外,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4 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人性化护理能达到患者预期的护理效果,获得更好的护理体验,从而呈现更加满意的态度。 经过分析,主要是在人性化护理实施过程中,是将骨科患者作为服务的中心,在进行所有护理操作时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提升患者的信任感,从而达到理想的护理满意度。 另外,护理人员会定期学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在护理中避免出现差错,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同时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帮助患者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并对护患之间的关系有新的认识,在护理操作中能积极的配合,最终达到护理目标。
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措施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患者生理和心理恢复,并提高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