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冲击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分析

2023-01-30

吉林金融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盈利流动性

冯 叶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长春 130051)

一、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对商业银行多方面均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以商业银行经营三原则为基础,主要从信用风险暴露、流动性管理和盈利水平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信用风险暴露方面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仍以贷款为主,因此不良贷款率是衡量其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如图1所示,2018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一直低于2%,且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均满足5%的监管要求,信用风险整体可控。2020年疫情爆发后,所有类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当年均呈现上升趋势,如国有银行由1.38%上升至1.52%,达到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农商行由3.90%上升至4.22%;2021年至2022年6月又均呈现下降趋势,股份制银行从1.64%下降至1.35%,城商行由2.35%下降至1.89%。

图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贷款余额占比变化趋势

具体分析来看,疫情发生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暴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疫情冲击导致实体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商业银行对公贷款或者其他应收款类资产质量承压,与此同时企业员工收入下滑甚至失去收入来源,造成商业银行个人贷款特别是房地产按揭贷款违约率上升,导致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这一时期由于贷款总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不良贷款率上升。随后国家及时出台政策应对疫情冲击,引导商业银行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尽管此时商业银行降低了风险偏好,但也加大对国家支持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信贷总额不断增加。如图1所示,商业银行贷款总额占其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比重不断上升,尤其是2020年6月后上升速度加快。同时商业银行加大了不良处置力度,2021年我国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同比增加0.11万亿元。由于商业银行逆周期信贷投放,贷款总额增加,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大大稀释了不良贷款的风险效应,即不良贷款率下降。

(二)流动性管理方面

中国银保监会于2018年5月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完善风险监测体系,细化监管要求,进一步促进银行机构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如图2所示,2020年-2021年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维持在58%,远高于25%的监管标准且2022年以来小幅上升,商业银行流动性较为充足。疫情冲击后,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呈现先大幅下降再小幅上升然后趋于平稳的走势,目前维持在140%左右;存贷比逐渐上升,截至2022年6月末已达到78%;另外城商行和农商行流动性比例大幅上升,均超过70%。

图2 商业银行流动性变化趋势图

具体分析来看,疫情冲击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其持有资产组合来实现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一般由其持有的流动性较好的利率债来满足。疫情冲击后,利率债收益下降,商业银行出于成本考虑大幅减持利率债,同时随着不良贷款的增加,银行预期不断减弱,预计未来优质流动性资产较大额度减少,即流动性覆盖率在2020年出现超幅回调。随着疫情对实体经济影响的逐渐释放,商业银行预期逐渐平稳,但优质资产的回流速度仍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同时市场上优质资产供给不足,导致流动性覆盖率维持在140%左右。近年来随着竞争不断加剧,商业银行负债端营销越发困难,与此同时为支持经济复苏发展,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导致存贷比不断上升。由于竞争能力不强,在当前优质资源相对较少的情况,城商行和农商行能够获取的可能性降低,可能导致部分资金闲置,在一定程度上被动提升了流动性比例。

(三)盈利水平方面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的,但是盈利性往往与安全性、流动性相互矛盾。不同时期,商业银行的侧重点不同,在经济上行期则更多地选择放松风险管控,注重追求高额利润,经济下行期则更多牺牲一定的收益,追求安全稳定过渡。如图3所示,2018年以来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基本呈现逐渐波浪式下降趋势,2020年底降至最低水平,由1.05%下降至0.77%,其中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资产利润率较高,农村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最低,2020年末时只有0.55%。从净利润增长率指标来看,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2020年6月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出现断崖式下跌,由上一季度的5%直接下降至-9.41%,下降了14.41个百分点,并且净利润率同比负增长态势延续了三个季度,直到2019年6月,商业银行净利润的绝对值才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图3 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变化趋势

具体分析来看,疫情冲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终体现在盈利水平上。一方面疫情冲击导致不良贷款绝对额增加,商业银行从遏制风险的角度出发,或迫于声誉、监管指标压力,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同时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资产配置中更多地偏向流动性高的低回报率产品,或者被动地持有闲置资金,生息或者高息资产规模下降,从而对商业银行盈利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会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由经济上升时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为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同时受疫情防控物理隔离要求,商业银行纷纷加速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从发展前景来看,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改变业务模式,强化风险管控,打造数字金融新生态,十分有利于构建竞争优势。

二、实证分析

疫情冲击对商业银行风险偏好、投资行为、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最终会体现在机构盈利能力的变化上,因此本文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疫情冲击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通过Wind数据库,选取了2018年一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32家上市银行季度数据来做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除了受疫情冲击的影响,还受到宏观经济和银行内部因素的影响。本文回归分析中将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被解释变量;疫情冲击(covid)作为虚拟变量,其中2020年前变量取值为“0”,2020年疫情冲击后变量取值为“1”;控制变量中宏观经济因素主要选择了经济增长率(gdp)和失业率(ur),商业银行内部因素包括资产规模即总资产取对数(lnta)、不良贷款率(npl)、流动性覆盖率(lcr)、资本充足率(car)等。从变量的统计结果来看,32家上市商业银行季度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值为3.33%,最小值为0.14%,均值为0.6%,说明上市银行之间收益率存在较大差异,可以用于回归分析。解释变量中经济增长率因受疫情冲击变动幅度较大,标准差达到了5.27,另外流动性覆盖率因监管部门要求时间较短,变动幅度相对较高。整体来看,各变量的标准差均保持在较低水平,数据质量较好,适用于实证研究。

(二)模型的构建

(三)实证结果分析

如表1所示,covid的系数为-0.106,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拒绝原假设,即疫情冲击对上市银行盈利能力造成负向冲击,进一步说明虽然疫情冲击可能带来银行机构加强管理、提升效率,但是其造成的负面作用更大。从整体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宏观变量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分别对上市银行盈利产生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虽然两者在统计上都较为显著,但是通过回归系数可以看出gdp对银行盈利能力(roe)的影响更大。银行内部因素中,不良贷款率(npl)对roe存在负面影响,即不良贷款率上升,则银行盈利能力就会出现下降趋势,流动性覆盖率(lcr)、资本充足率(car)和资产规模(lnt)对roe存在正向影响,其中资产规模影响最为突出,相对而言流动性水平的作用不是特别大。

表1 疫情冲击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回归结果

从稳健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对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分别进行回归,covid的系数分别为-0.1835、-0.067,与全样本回归系数符号一致,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结果较为稳健。从回归系数的绝对值来看,疫情冲击对大型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大于对小型银行的影响,可能因为大型银行受疫情冲击范围更广且由于体量较大,经营策略的调整没有小型银行灵活,所以在疫情冲击下,盈利能力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另外,大型银行的资产规模、资本充足水平对盈利能力的影响较小型银行更为突出,两类银行的回归结果显示流动性水平对盈利的影响不大。

三、政策建议

疫情冲击造成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同时,也为其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为了后疫情时代实现更好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强化风险管理,做好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商业银行只有始终坚持聚焦本源、专注主业,紧跟国家调控政策,才能实现稳健发展。一方面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型银行要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扎根县域农村地区,有针对性地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加大在乡村产业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另一方要加大对平台经济、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准确抓住这些领域中实力较好或者潜力较高的企业,加大信贷投放,抢先占领市场。同时,为了推动经济复苏发展,中央银行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比如专项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实现规模提升的同时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二)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遵从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原则,安全性是最根本的前提。一方面加强事前防范,完善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形成重点突出、相互制衡、激励相容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管控制度,培育合规经营文化,将风险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个业务环节,促进风控制度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在事中控制方面,加强全口径信用风险管理,强化风险监测预警,认真落实信贷“三查”,重点关注大客户动态,加强对其融资总量的把控和资金流向跟踪,提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最后在事后管理方面,要切实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当前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越发成熟,在加大处置力度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市场信息提高处置成效,降低资产损失。

(三)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

疫情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生活习惯,促使线上金融需求大幅提升。线上服务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网点运营成本还能突破营业时间的限制,同时大大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对此,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正确分析自身业务特点和客户特点,制定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和发展模式,协同推进数据治理、业务模式、科技能力等方面的变革,实现金融科技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共同提升。其次要完善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移动端应用功能,在全面完善各类智能风控措施的基础上,丰富线上信贷、理财等产品,持续满足客户多层次金融需求。最后要切实提高数据应用。依托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提高数据整合、信息发现的能力,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信息,不断提高业务效率,更为准确的了解客户需求,实现精细化管理。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盈利流动性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不良率农行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