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忻州石窟寺调查与研究

2023-01-30范潇

云冈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石窟寺藻井摩崖

范潇

(1.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云冈研究院,山西 大同 037007)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下辖14个县区,是山西省地理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它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接太行与河北相邻,北有恒山山脉与大同、朔州相隔,南有石岭关与太原相接,地理位置特殊,是晋北与晋中、晋南联系的必经通道,区域内保存了较为丰富的石窟寺资源。

根据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数据可知,忻州市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9处,其中宁化万佛洞和宁化朝阳洞为同一石窟寺两座相邻洞窟,广武令赵郎奴摩崖造像又包含于七岩山摩崖造像中,实际的石窟寺数量应为47处。区域内石窟寺开凿年代自北魏晚期开始,东魏、北齐、唐、元、明、清皆有开凿,其中明代石窟占一半以上。结合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和石窟寺分布特点,可划分为忻定盆地、汾河流域、五台山周边和黄河东岸四个区域(图1),不同区域的石窟寺在时代、类型等特点上存在差异。

图1 忻州地区石窟寺资源分布图

一、忻定盆地

忻定盆地周边共有7处石窟寺,它们均分布在盆地边缘,数量不多但是开凿年代较早,有3处北朝石窟和摩崖造像、1处唐代摩崖造像和3处明清石窟。

(一)北朝石窟和摩崖造像

1.大沟湾石窟

大沟湾石窟位于忻府区合索乡苗庄村西的黑云变粒岩山崖之上,坐北朝南,现存1窟1龛,根据窟外力士旁发愿文“大代京(景)明……”题记可知石窟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500-503年)。[1]洞窟外立壁门楣为尖拱形,楣面上雕7坐佛,门楣上方及两隅雕10身供养比丘、供养天人像,窟门两侧各凿方形龛,内雕1身力士像,门拱左右两侧壁刻忍冬纹(图2)。洞窟平面呈横长方形,三壁三龛式,平棊顶,宽0.98、深0.73、高1.3m。正(北)壁开一圆拱尖楣龛,龛内雕结跏趺坐佛,龛外两侧雕二胁侍菩萨,龛下浮雕二狮子;左壁为帐形龛,龛内雕交脚弥勒菩萨,地神承托菩萨双足,龛外两侧雕二胁侍菩萨;右壁开一圆拱尖楣龛,龛内雕结跏趺坐佛,龛外两侧雕二胁侍菩萨;平棊窟顶分为四格,每格内各雕一身飞天。摩崖龛位于洞窟东侧上方,雕圆拱尖楣龛,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两侧各雕胁侍菩萨。

图2 大沟湾石窟外景

2.石佛湾石窟

石佛湾石窟位于忻府区三交镇北冯村北的花岗岩崖壁上,坐东朝西,有1窟9龛。摩崖龛均为小型圆拱龛,宽0.22-0.32、高0.2-0.35、深0.02-0.15m,每个龛内仅雕1尊坐佛,风化严重,难以辨识。根据摩崖龛旁孝昌二年(526年)题记可知摩崖龛开凿于北魏。洞窟平面呈方形,券顶,宽1、深0.9、高1.3m,正壁设坛,无造像,窟门下方有元丰三年(1080年)题记,洞窟可能开凿于北宋。(图3)

图3 石佛湾石窟

3.七岩山摩崖造像

七岩山摩崖造像位于定襄县南王乡黄场峪村东南沟谷两侧的石灰岩崖壁上,现存东魏天平三年(536年)和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摩崖造像及造像碑记(图4),据记载还有北魏神龟二年(519年)摩崖造像和碑记,[2](P25-28)现已无存。摩崖造像以小型圆拱龛为主,兼有少量帐形龛,龛高最大约0.25m,最小约0.08m,共有造像1200余尊,内容以一佛二胁侍立像、二佛并坐和千佛龛为主。另有2座禅窟,平面方形,券顶,无造像。

图4 北齐天保七年广武令赵郎奴摩崖造像(坍塌移位)

大沟湾石窟和石佛湾石窟均为北魏迁都洛阳后不久开凿,是忻州地区也是黄河和太行山之间仅有的两处有明确纪年的北魏石窟寺。特别是大沟湾石窟与云冈石窟晚期洞窟极为类似,明显受到云冈模式的影响。此外,2013年在忻府区发掘的佛教造像窖藏坑中包含一批北魏、东魏、北齐到唐代的寺院供养佛教造像遗存,[3]一方面说明了忻定盆地是北魏晚期佛教自平城经忻州南传洛阳时的主要通道,另外一方面说明在东魏北齐时期,晋阳成为北方的军政中心,定襄盆地所属的肆州地区成为了战略要地,佛教的传播和造像活动也随之繁荣。

(二)唐代摩崖造像

区域内唐代石窟仅有木图石窟一处,位于原平市苏龙口镇木图村北金山脚下的片岩岩体上,仅有1圆拱龛,高0.7、宽0.5、深0.9m,龛外用片石垒砌成券洞,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铺五尊式造像。主尊倚坐于高台座上,两足呈倒“八”字形,各踏一朵圆莲,莲茎用阴线刻出。左右两侧弟子菩萨皆为立像,主尊左侧弟子为一年长者,侧身面向主尊,主尊右侧弟子为一年少者,跣足正向站立。主尊左侧胁侍菩萨右手搭于弟子左肩,侧身面向主尊,主尊右侧胁侍菩萨,跣足正面站立,龛右侧有1则造像题记,可惜年代残缺(图5)。

图5 木图石窟

(三)明清石窟

1.白佛堂

白佛堂位于定襄县河边镇继成村东南五仙山主峰南侧,忻定盆地东缘,开凿于石灰岩中,坐北朝南,仅有洞窟1座,造像16尊。据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五仙山白佛堂石窟开凿石殿记”摩崖碑载,寺院始建于宋代,后经战火变为废墟,僧人如秀于明代开凿洞窟。[4]洞窟为佛殿窟,分前廊后室,由仿木构前廊和石洞两部分组成,面宽三间,当心间宽3.16m,两次间各宽3.27m。通面宽9.5m,通进深4.5m。前檐设廊,平柱雕蟠龙,角柱抹棱小八角。柱顶置栏额、普柏枋、云形雀替,柱底为莲瓣柱础。斗拱五铺作,计心造,单幅云耍头。补间斗拱一朵,与柱头斗拱相同。屋顶雕椽、飞、勾头、滴水等。廊柱与檐柱之间用搭牵相连。檐柱之间置木制六抹头隔扇四扇(图6)。后室平面呈长方形,平顶,中央雕凿斗八藻井。殿中正壁低坛上圆雕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前面左右两侧分立胁侍菩萨和韦陀塑像,正壁主尊后依山体雕“僧人半掩门”题材,正壁两侧和左、右壁三面设高坛,坛上雕帐形龛,龛内供12尊造像。左壁前方雕一妇人像,右壁前方雕一官人像。窟顶四角雕角梁,与叠涩式藻井相连,作斗八式藻井。

图6 白佛堂外景

2.陀罗山石窟

位于忻府区合索乡黄龙王沟村西陀罗山顶的3块黑云变粒岩峭石上,整体坐北朝南,共有方形龛27座,线刻画6处,其中第1至9号龛在东区,第10至23号龛在中区,第24至27号龛在西区。根据中区西侧天启六年(1626年)“到此清凉”题记和第26号龛上方天顺六年(1462年)题记可知石窟开凿于明代。此外,在石窟北部散落有清代碑刻30余通,记述了重修山顶佛寺的情况。石龛平面均为方形,平顶,龛内无造像。部分龛外雕刻覆钵式塔,塔由须弥座、塔身、相轮、塔刹构成,雕刻精美(图7)。

图7 陀罗山石窟第5号龛外刻宝塔

3.罗汉洞

罗汉洞位于忻州市原平市解村乡朝霞峪村西约3km处,仅有1窟,坐北朝南,无造像,存有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罗汉洞石碑1通。洞窟平面为方形,顶部中间高,四周低,宽3.7、深3.7、高2.5m,上部有祥云雕饰,窟内原有塑像已毁。

二、汾河流域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南,经宁武、静乐两县向南延伸,在忻州境内其流域附近共有石窟寺19处,其中距离汾河2km之内的就有10处。该区域石窟以明代为主,其他石窟为北魏、北齐、唐、元、清时期开凿。

(一)北朝石窟

苏坊石窟位于忻州市静乐县丰润镇苏坊村北,开凿于砂岩中,坐西朝东,现存洞窟3座,从北向南编为第1至3窟。第1窟无造像。第2窟为千佛窟(图8),平面方形,覆斗顶,宽3、深3.1、高2.2m,根据造像风格和雕刻题材判断该窟开凿于北魏时期。[5]窟内正、左、右壁上部雕千佛龛,下部中间开帐式龛,风化严重,龛内残存一坐佛轮廓,左、右壁坐佛两边还残存二胁侍菩萨像轮廓。前壁损毁严重,左侧壁面已坍塌,右侧残存壁面雕千佛龛。顶部呈长方形,整体残损严重,中心方格内残存莲瓣,西披顶残存半身飞天像,旁竖刻“四天王奉钵”,该题材在云冈石窟第7、8窟,[6]洛阳出土的北魏佛教造像座[7]也出现过。第3窟为圆拱龛,敞口,下半部分被埋,宽3.45、深1.1、残高0.45m,依据造像风格判断可能开凿于北齐,为一铺五尊像,正壁面造像仅存3尊造像轮廓,风化严重,左、右两壁各有半身菩萨像,轮廓较清晰,其中右壁菩萨见圆形头光,戴项圈、璎珞,身体两侧飘带下垂。

图8 苏坊石窟第2窟

另外,近年当地百姓在重修静居寺周边寺庙取土时,新发现了1座洞窟,李裕群将其编号为新1窟,该窟平面方形,覆斗顶,三壁三龛,均为帐形龛,应为北魏时期开凿。[8]

(二)唐代石窟

1.静居寺石窟

静居寺石窟位于静乐县丰润镇丰润村南,除了上述1座北魏洞窟外,其余9座洞窟均开凿于唐初,李培林和李裕群做过详细研究,先后发表过调查报告和考察报告。[8][9]洞窟平面均圆角方形,三壁设坛式。窟内造像为阿弥陀、释迦和弥勒的三佛组合形式,单铺组合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四菩萨,窟门外侧多有二力士。

2.北屯石窟

北屯石窟位于忻州市宁武县化北屯乡北屯村南砂岩体中,共有3个窟和8个小龛,造像共计30余尊。洞窟自东向西依次编为1至3号,1、2号窟朝向东北,3号窟朝向东南,依据造像风格判断可能开凿于唐代。洞窟平面均为方形,平顶。第1号窟宽1.4、深1.31、高1.3m,正壁高浮雕一坐佛像,两侧各雕刻一身胁侍立像;左、右壁正中雕刻一圆拱龛,龛中雕一立像,龛外有小坐佛像(图9)。第2号窟宽1.52、深1.33、高1.26m,正壁设佛坛,上雕一坐佛倚坐于须弥座上,两侧各雕一胁侍立像;左壁正中雕刻一圆拱龛,龛中雕刻一佛二菩萨;右壁缺失。第3号窟宽1.47、深1.03、高1.45m,正壁佛坛上雕一佛像倚坐于须弥座上,两侧各雕一圆拱龛,龛中雕一坐佛;左、右壁正中雕刻一圆拱龛,龛中雕一坐佛,龛外雕有小坐佛像。8个小龛均为圆拱龛,浅浮雕坐佛1尊,风化严重。

图9 北屯石窟第1窟

(三)元代石窟

蒯屯关摩崖造像位于宁武县化北屯乡蒯屯关村东汾河东岸紫红色砂岩壁上,坐东朝西,摩崖造像高0.17、宽0.61m,距离地面1.8m。最下层雕刻有10尊供养人像,头戴冠,身着广袖宽袍衣,足穿履。两位供养人居中,其余8位供养人分列两端,身体微侧,分别朝向居中的两位供养人。供养人上方雕刻3尊造像,残毁风化严重。供养人最右端和右侧3m处各有1则题记,现已风化不清,据三普资料记载为元大德二年(1298年)造(图10)。

图10 蒯屯关摩崖造像

(四)明清石窟

1.洞洼石窟

开凿于静乐县鹅城镇杨家崖村西砂岩中,坐北朝南。现存洞窟6座,大小造像21尊。洞窟呈一字形横排,自西向东编为第1至6窟。石窟开凿于明代。第1窟为方窟,宽6.3、深7.2、高4m。正壁前中央设方座,高0.9m。左、右两壁均设低坛,前壁正中开窟门,窟顶为平顶,顶部中央雕饰成斗八藻井。第2窟为方窟,平顶,宽3.43、高1.98、深3.4m,正、左、右三壁设坛。第3、4窟相邻且壁面凿有窟门相通,均三壁设坛,洞窟均宽5.5、深5.35、高3.2m,顶部均与第1窟相同,平顶的中央雕饰成斗八藻井。第5、6窟难以进入(图11)。

图11 洞洼石窟

2.洞尔窊千佛洞

位于宁武县石家庄镇阳房村北紫红色砂岩崖壁上,坐东北朝西南,仅有洞窟1座,无石刻造像。根据窟内碑记可知,石窟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屡有修缮,石窟外有近年新建窟檐。洞窟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央雕刻藻井,高4.5、宽6.7、深6.4m。正壁、左壁和右壁壁面平整,现代进行了平整、敷泥,塑千佛,施金色彩绘,壁前设二层佛坛,正壁佛坛上供奉现代彩塑五尊,前壁两侧壁面上各画1幅现代水月观音像,正中开方形窟门。窟门外上方有横向凹槽。

3.青龙山天花洞

开凿于宁武县石家庄镇石家庄村西北紫红色砂岩中,坐北朝南,仅有1座洞窟,洞窟始建于明代,窟外有题记2则。洞窟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央雕刻藻井,宽5.1、深5.4、高3.7m。正壁平整,有凿痕,壁面上有12个方孔,壁前设佛坛,佛坛立面上雕刻团莲及花卉纹样。左右壁较平整,壁前设佛坛,佛坛上各残存3组佛座,壁面残存壁画,绘有头光及背光。前壁开拱券形门。窟顶藻井内残存1尊坐佛、2只动物造像和多组植物装饰,其余造像于本世纪初被盗凿破坏。

4.宁化万佛洞

开凿于宁武县化北屯乡宁化村西宁越山紫红色砂岩崖壁上,坐东北朝西南,有洞窟3座,自北向南依次编号。造像均为新塑,无石刻造像。根据窟内碑记和题记可知,石窟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在清光绪年间又进行了重修装彩。第1号窟又名朝阳洞,石窟平面方形,宽6.4、深6.8、高4.2m,平顶中央雕斗八藻井。正壁设坛,左右壁较平整,绘有水陆诛仙图,前壁开券形门。第2号窟又名万佛洞,外立面门楣刻有“万佛洞”三个阴刻楷体大字,窟门两侧石柱直达窟顶,柱面题刻对联,上联“智海圆充含万像而不遗纤芥”,下联“真空方广现森罗而不隐微毫”,柱两侧各雕摩崖碑1处。洞窟平面为方形,三壁设低坛,窟顶绘平棊,中央雕藻井,宽10、深10.9、高8.8m,正壁塑千佛30排,每尊佛像宽约0.07m,高约0.17m,正壁供奉新塑3尊造像;左右壁较平整,上半部分满塑千佛,下半部分绘有天庭地狱水陆图;前壁开拱券形门,两侧各开一明窗,明窗间满雕千佛;洞窟正中设有两根圆形通顶石柱,直径1m,下半部分绘有护法金刚立像,上半部分塑有千佛(图12)。第3号窟又名澄板洞,洞窟平面为方形,窟顶雕刻藻井,宽3.5、深4.5、高3.4m。正壁设佛坛,左右壁各残存5个圆孔及相应的圆形头光壁画;前壁开有方形窟门。

图12 宁化万佛洞

5.黄松沟石窟

位于忻州市宁武县怀道乡黄松沟村北砂岩石壁上,坐北朝南,共有洞窟3座,自东向西编为1至3号,窟内无石刻造像,均为现代重塑。根据第3号窟内残碑记载,石窟开凿于明代天顺壬午年(1462年)。第1号窟分前廊后室(图13),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前廊共置4根石柱,通高约3m,直径0.45 m,为八棱形。柱上雕刻有盘龙、祥云等纹样。檐下、柱头和补间雕刻5个仿木石雕斗拱,明间补间斗拱有45度斜拱,为单抄双下昂式。后室平面为方形,窟中央雕刻藻井,宽9.75、深8.67、高5.82m,四壁无雕刻,有凿痕,壁面上有方孔,正、左、右三壁设佛坛。第2号窟平面为方形,窟顶中央雕刻藻井,宽4.92、深6.76、高4.2m,左、正、右壁前设二级佛坛,前壁开方形窟门。第3号窟为天然岩洞,不规则,高3.39、宽5.26、深11.74m,内部蜿蜒曲折,形如螺蛳,当地人称为“螺狮洞”。

图13 黄松沟石窟第1窟外立面

6.宋家村石窟

宋家村石窟位于静乐县鹅城镇宋家村北,开凿于砂岩岩体,坐西朝东,有洞窟1座,为佛殿窟。外立面窟门上方雕仿木构窟檐,屋面雕瓦垄,正脊两端饰鸱吻,檐下凿椽孔。洞窟平面呈纵长方形,敞口,宽2.4、深3.4、高1.95m。正壁前设两层坛,坛上无像,左、右两侧壁面凿拱形龛,龛内各雕1弟子立像,窟顶为拱形顶(图14)。

图14 宋家村石窟外景及屋面瓦垄

其他石窟诸如洞儿上石窟、石城石窟、悬钟寺石窟、雕儿崖石窟、苏坊南石窟、狮子崖石窟、木要石窟均为方窟,无造像遗迹或被现代重新彩塑;七岔石窟、昔湖洋石窟为天然溶洞稍加修整而成,平面呈不规则形,这些石窟应为明清开凿。

三、五台山周边

五台山周边区域的佛教雕刻遗存以五台山核心区为中心,向南北两个进山通道辐射,共有石窟寺9处,造像形式以摩崖线刻画和浅龛摩崖造像为主,基本为明清开凿。

1.秘密寺摩崖造像

位于繁峙县岩头乡岩头村东北、五台山西台西侧的秘密寺内。秘密寺周边区域称为秘魔岩,得名于高齐时的法秘,寺庙草创于唐代的辟间崇义,历代屡次修整,现存为清代建筑。[10]摩崖造像整体坐北朝南,分为东、西两区,共有26座龛,造像33尊,由东至西编为1-26号,东区包括第1-10号,西区包括第11-26号(图15)。根据第1号龛两则“大明正德三年(1508年)”,第10号龛“大明隆庆二年(1568年)”和第13号龛“大明嘉靖拾肆年(1535年)”题记可知,造像雕刻于明代。摩崖龛龛形多为圆拱龛和方形龛,表现形式为石造像、线刻画或石胎泥塑,内容以结跏趺坐佛为主,还有文殊菩萨像、大肚弥勒佛坐像、千手观音像以及道教题材造像,多有彩绘。第13号为单体石胎泥塑立佛像,高5.5、宽2.2m。

图15 秘密寺摩崖造像西区

2.台怀摩崖石刻

位于五台县台怀镇的千枚岩岩体上,雕刻于明代,整体坐西朝东,共有3座龛,7尊造像,由北向南编为1至3号,第1号龛宽0.42、高0.52、深0.03m,第2号龛宽0.4、高0.7、深0.04m,两龛均为尖拱龛,龛内雕刻1尊坐佛,坐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下雕莲座,龛口上方有一条横向沟槽。第3号龛为圆拱龛,宽0.8、高1.5、深0.2m,龛内雕刻一尊坐佛,面部疑为现代重新塑造,龛口上方有一条横向沟槽(图16)。

图16 台怀摩崖石刻

3.普化寺摩崖石刻

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普化寺南侧的千枚岩崖面上,雕凿于明代,整体坐南朝北,共保存有佛教线刻图像或浅浮雕17处,分布在高约5m,长约500m的崖壁上,由西至东依次编号。造像高度在0.6m至1.93m之间,宽度在0.5m至1.88m之间,内容包括坐佛像和菩萨像(图17)。

图17 普化寺摩崖石刻第15号菩萨像

4.南坡摩崖石刻

位于五台县台怀镇真容寺院内的千枚岩崖壁上,开凿于明代,共有4座龛,9尊造像,龛自北向南依次编为1至4号,第1号龛为尖拱龛,龛内雕刻一尊坐像,微微向右倾坐于莲台上。第2号龛为尖拱龛,龛内雕刻一尊坐像,两侧各雕刻一尊胁侍立像,均立于叶片之上。第3号龛为尖拱龛,龛内雕刻一尊坐像,左舒相坐于宝座上。第4号龛为不规则圆拱龛,龛正中雕刻一尊坐佛,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两侧分别雕刻一尊胁侍立像,左侧还有一尊结跏趺坐像(图18)。

图18 南坡摩崖石刻第4号龛

5.西沟摩崖石刻

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三泉寺外的千枚岩崖壁上,开凿于明代,坐西北朝东南,仅有1龛,为圆拱龛,高1.03、宽0.8、深0.15m。龛内正壁雕刻一尊坐佛,结跏趺坐于圆形仰莲座上,莲座底部中央雕刻一尊托举力士像,左右两侧饰青莲花枝。坐佛上方雕刻宗喀巴三父子,结金刚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台上雕六瓣仰莲瓣,身旁雕刻祥云纹样(图19)。

图19 西沟摩崖石刻

6.石佛寺

位于五台山南出口石咀乡的浅粒岩崖面上,坐西朝东,有洞窟1座,造像8尊,雕刻于明代。洞窟平面方形,平顶,宽1.32、深1.5、高1.35m。正壁雕造像一组,上层雕刻一排三尊坐佛,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台上层雕刻仰莲瓣,下层雕刻覆莲瓣。下层横向雕刻一排三尊坐佛,结跏趺坐于双层仰莲台之上,中间莲台右侧雕供养人像,左右两壁及窟顶用现代装饰材料覆盖(图20)。

图20 石佛寺正壁

7.北龙山摩崖石刻

位于繁峙县金山铺乡北河会村北的花岗岩峭石上,开凿于明代,整体坐西朝东,共有小龛70座,线刻画1处,自下往上、自北向南编依次为第1至71号。第1至70号龛以尖拱龛为主,也有少量圆拱龛,龛中无雕刻,有凿痕,龛高0.26-0.6、宽0.2-0.32、深0.12-0.26m。第71号为一尊阴刻坐佛像,高0.5、宽0.35m,佛像头顶肉髻,大耳垂肩,头部周围雕刻两层头光,身着半袒右肩式袈裟,右臂袒露,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图21)。

图21 北龙山摩崖石刻第71号摩崖线刻

8.茶坊石窟和罗汉洞

两座石窟均为天然岩洞,有少量人工遗迹,年代不详,另据三普资料罗汉洞内塑像为肉身泥塑。

四、黄河东侧

黄河东侧共有石窟12处,其中距离黄河在5km之内的有7处,均为明清开凿,洞窟规模均不大,窟内无石刻造像,多有现代泥塑彩绘。从形制上看,除了一部分洞窟为方窟外,多为天然岩洞修整而成,部分洞窟形制特殊,生活功能性较强。

五、对忻州石窟寺调查的认识

(一)忻州地区石窟寺开凿延续时间长,自北魏晚期至明清皆有开凿。区别于其他地区,明代石窟可以占到一半以上,特别是汾河流域和五台山周边两个区域更甚,说明了该区域明代佛教活动较为兴盛。

(二)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仅有几个北朝石窟,一方面说明了北魏晚期迁都洛阳引发了沿途开窟造像的活动,另外一方面说明东魏北齐时晋阳作为北方军事中心对忻州地区的佛教造像也起到了辐射作用。

(三)汾河流域有一组平面为方形,三壁设坛,窟顶中央雕有仿木构斗八藻井的佛坛窟,分别是洞洼石窟、洞尔窊千佛洞、青龙山天花洞、宁化朝阳洞、宁化万佛洞和黄松沟石窟,均开凿于明代。除了上述石窟外,周围定襄白佛堂、临县灵佛庙石窟和天王寺石窟、兴县千佛洞石窟也属于这一类型(图22)。

图22 忻州石窟中的斗八藻井

斗八藻井由下向上分为方井、八角井和斗八三个部分,而仅有八角井和斗八两个部分的称为小斗八藻井。[11(]P213-216)上述石窟除了宁化万佛洞和兴县千佛洞石窟为外绘平棊、中央斗八藻井外,其余石窟均仅雕刻小斗八藻井。现存最早的木构藻井,是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上的斗八藻井。与木构建筑的斗八藻井相比,该区域石窟寺藻井雕刻内容以坐佛、忍冬花卉、鹿、凤鸟等佛教形象为主(表1),体现了石窟寺作为佛教建筑的礼拜功能,同时中央仰莲周围的八卦纹体现了明代道教元素逐渐融入佛教石窟的特点。

表1 斗八藻井雕刻内容对比

除上述石窟外,在陕西省北部分宋代石窟也出现了类似的斗八藻井雕刻,如延安清凉山万佛洞[12][13]、钟山石窟第3窟[14]等,这一区域恰好与山西出现同类石窟临县、兴县相连,可以初步推断山西明代具斗八藻井的石窟寺风格可能是源于陕西省北部延安等地。

猜你喜欢

石窟寺藻井摩崖
西狭颂摩崖石刻
传统经典藻井纹样——创意百变宝相团花
摩崖石刻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石窟寺文化需要基于保护的“新开发”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图辑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启动 “数字重生——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数字化保护项目”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甘肃武威亥母洞石窟寺的几件西夏汉文文献考释
中唐早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
武威西夏亥母洞石窟寺与金刚亥母鎏金铜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