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1-28李成刚向旭东

区域金融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市场化产业结构高质量

李 峰 李成刚 向旭东

(1.广州南方学院,广东 广州 510970;2.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引言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周期步伐加快,经济全球化面临退潮,蕴含的风险呈增大趋势。受国内结构转型等因素影响,宏观经济面临较强下行预期。如何提升我国抵御内部和外部风险能力,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韧性,以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师博和张冰瑶,2018)。新形势下,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阐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指出,实现金融体制和金融结构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夯实经济根基、支持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十四五”规划也再次系统提及构建现代金融与产业体系对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由此表明,金融与实体产业发展关乎一国经济增长之命脉,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国际竞争在“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多方面碰撞,也是决定长期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所在。金融与产业发展不仅要契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因此,厘清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对当前我国推动以结构转型为工作重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鉴于此,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进一步分析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与理论基础,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结构转型产生的作用效应。本文首先构建结构转型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阐明结构转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其次,基于新发展理念,并借鉴张侠和许启发(2021)的研究,本文从“经济增长动力”“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改善”五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中国各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加以定量测度,并试图回答如下几项关键但目前尚未解答的问题: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究竟如何?二者在独立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是否还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东部、中西部地域差异是否会造成二者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面临区别?二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是否受市场化水平、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环境规制不同的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否存在着空间聚集现象?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在影响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能否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对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起到带动作用?科学地回答上述问题,为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二、文献评述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源于长期以来各国学者对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问题的探索(Solow,1956)。伴随着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系列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经济发展质量问题逐渐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Sabatini,2005;任保平和文丰安,2018)。现有文献中,国内有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范畴主要聚焦于其内涵、推动机制、支撑要素、实践探索及测度等方面(王慧艳等,2019)。这类研究为处在经济增速换挡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将当前国内学者们的研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考究,另一部分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下,国家为促进经济由数量向质量转变而提出的战略指引,并以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行动指南(刘亚雪等,2020)。其内涵是以追求一定经济质态条件下的更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动机,内容表现出多维性和丰富性(金碚,2018)。高培勇等(2020)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属于总括性理念,经济高质量需以社会高质量和制度高质量为前提。而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一定表现为更为充分、均衡的发展,是涵盖发展方式、发展成果和民生共享等诸多维度的增长(赵剑波等,2019)。同时,随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细化,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两难”“多难”等问题也相继凸显。现有研究观点认为,我国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聚焦在金融、产业发展、创新、对外开放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余泳泽和胡山,2018)。

进一步地,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层面,现有研究侧重于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使用单一指标对其进行测度,如采用经济增长模型(Jorgenson &Griliches,1967)、全要素生产率(Madsen,2008)、人均GDP(黄永明和姜泽林,2019)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随着研究深入,部分学者认为采用单一指标虽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受限于维度单一性和测算波动性,此类方法终究存在片面和局限性。因此,更多学者依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陶爱萍和吴文韬,2020)。测算方法选择上,现有研究主要使用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与等权重法。同时,结合目前的研究来看,学术界对于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有关哪些层面的因素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却引起广泛讨论,考察重点集中在金融(汪淑娟和谷慎,2021)、产业结构(张红霞和王悦,2020)、科技创新(华坚和胡金昕,2019)、环境保护(陈诗一和陈登科,2018)、财政(侯世英和宋良荣,2020)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二)金融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以金融与实体产业为着力点提供的重要支撑,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杨伟中等,2020)。现有研究针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动力,是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在现有研究中已经被普遍接受(张红霞和王悦,2020)。针对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陈昌兵(2018)认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结构问题可归结为:一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二是制造业价值链高端发展缓慢、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较少。从另一角度来看,由于国内地区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悬殊,且发展模式不同,程翔等(2020)认为在对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下,未来产业结构调整要从国际化和普及化方面着手。同时也有观点认为,只有当经济质量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相匹配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并非越高越好(王桂军等,2020)。金融为一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分散风险,但由于经济增长模式发生转变,也将引致金融模式转型。针对中国过去在银行部门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当中存在的一系列融资难、融资贵以及资金匹配不当等问题,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因此高质量发展时期,迫切需要一个结构合理的现代金融体系。徐忠(2018)认为建设现代金融结构体系的重点是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以解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杨子荣和张鹏杨(2018)认为现阶段金融发展需要落脚在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来源、为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提供助力。新结构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与最优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最优金融结构,只有当二者相匹配时才能发挥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促进经济发展(林毅夫,2011)。但由于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传导机制与产业结构不同,因此在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金融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内在要求必然存在差异。

回顾现有文献,尽管已有学者围绕着金融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但也存在部分局限性:一是现有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驱动力研究中,虽然部分学者单独研究金融结构或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但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双重结构转型”在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是发挥“各自为政”的独立效应,还是同时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尚未有学者进行相关方面的讨论;二是研究普遍认为,金融结构市场化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那么是否意味着金融结构要完全转向依赖于资本市场配置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之间是否还存在非线性关系,目前也尚未进行讨论。三是现有研究在讨论金融与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发展时,往往从顶层制度设计、资源配置层面以及政府层面阐述二者在金融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但基于市场化水平、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环境规制等方面,研究以上因素如何影响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却鲜有提及;四是现有研究发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那么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是否也能够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带动作用,现有研究也并未进行验证。

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结构转型视角出发,并结合现有研究范式,构建包含实体经济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两部门经济发展模型,从理论层面阐释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第二,构建实证模型,验证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独立效应与协同效应,明确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转型任务,并为东部、中西部地区采取差异化转型策略提供决策参考。第三,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经济转轨时期,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在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可能受市场化水平、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环境规制的作用,因此本文还从异质性的视角检验了市场化水平、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环境规制存在差异的情形下,它们是否会影响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本文还进一步考虑空间效应,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采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研究金融结构市场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拓宽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三、结构转型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为了阐述金融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在Temple &Woessmann(2006)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模型,建立以技术A、劳动n和资本k为生产投入要素的两部门经济发展模型——实体经济部门和虚拟经济(金融)部门,且不同部门的经济产出是由各自生产要素投入所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存在着异质性,因此可将实体经济部门的劳动分为普通技术工人和高级技术工人,金融部门的劳动力可进一步划分为普通型劳动力和技术型劳动力。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经常采用行政手段影响资源配置,造成资本要素不能充分自由流动,进而演化为资本在部门内部与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也有所差异。如果将生产函数表示成Cobb-Douglas函数形式,则有:

其中,社会经济总产出y=ym+yb,ym为实体经济部门经济产出,yb为金融部门经济产出;Am与Ab为两部门各自的生产技术水平;nm1和nm2表示在实体经济部门中高级技术工人和普通技术工人的数量;km1和km2表示实体经济部门技术资本投入和普通资本投入;kb1和kb2表示金融部门技术资本投入和普通资本投入;α和ε表示不同部门的劳动力产出弹性大小。市场出清状态下,n=nm+nb,k=km+kb。

经济现实表明,即使市场出清时所有生产要素均已实现“充分就业”,但由于工资水平(w)差异与资本要素回报(r)的不同,也会引起生产要素在各自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进行转移。就资本要素市场而言,不考虑通胀因素下资本要素转移受资本回报率(r)影响,且由于资本的稀缺性,在逐利动机驱使下,少数资本将会向高回报的产业和部门集聚。但长期均衡时,部门内部之间资本回报率将会逐渐缩小,并趋向于相等,即rm1=rm2,rb1=rb2,因此资本要素只会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转移。同时,假设长期均衡状态下,金融部门平均资本回报率高于实体经济部门,即rb≥rm,并且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的资本回报率q=资本从实体经济部门向金融部门转移存在一定概率p,则由资本回报率差异所引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关系式可表示为:

其中,ϕ表示经济向长期均衡进行调整的速度。因此,两部门资本回报率之间的关系由式(3)进一步整理成下述公式表示:

与资本转移不同,工资水平差异是造成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力,同时劳动力受个人知识技能、学习能力、行业壁垒等条件制约。本文借鉴于斌斌(2015)的研究,假设因工资w差异引起的劳动力转移只会发生在各部门内部(nm2→nm1;nb2→nb1)。同样,假设经济处于长期均衡时,实体经济部门内部工资比γ1=,金融部门内部工资比γ2=与资本转移规律类似,假设劳动力在部门内部进行转移的概率分别为p1和p2,则有:

其中,ϕ的含义与上述相同,进一步整理式(5)和式(6)可将工资差异表示为:

为考察实体经济部门与金融部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假设实体经济部门产出占经济总产出的比例为θ,那么金融部门产出占经济总产出的比例则为1-θ。整体经济产出y进行求导之后,再除以y,那么经济总产出y的变动可分解成技术水平、劳动要素与资本的变动,可由如下关系式表示:

四、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经济高质量发展(hqed)。依据前文所述,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且现有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采用单一指标或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测度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认为相较于单一指标而言,基于多重视角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综合测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并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张侠和许启发(2021)的研究,从“经济增长动力”“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改善”五大视角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选取28 项指标共同刻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另外,在测算方法选择上,由于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原有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后,容易造成信息含量下降等问题,同时等权重法赋予各指标以相同权重是否妥当值得商榷,而采用Malmquist 指数从投入、产出视角选取指标进行测算,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本文参考刘亚雪等(2020)的研究,采用熵权法对文中涉及的28项基础指标进行客观赋权,然后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组合,最终测算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及各基础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原则,经过测算,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港澳台地区数据缺失,故不纳入测算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动情况如图1 所示。由图1 可知,总体而言,样本期间内我国不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稳步提高趋势,但也不排除个别地区在不同年份有着短暂下滑(天津、海南等)。同时,从纵向比较来看,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浙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而广西、甘肃、贵州、云南和青海等地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排名靠后,这一结论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反映出不同地区之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深刻差异,这也为我国未来进一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一定启示。

图1 我国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变化趋势

进一步地,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总体样本进行分组(东部、中部、西部),绘制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变动趋势图,结果如图2 所示。由图2可知,首先,2000—2019 年期间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其次,受“次贷危机”影响,东部地区2008—200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速度明显放缓,而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应不大,说明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城市在面临外部风险升高时,将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最后,从东、中西部地区比较来看,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也进一步反映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东高、西低”特征,直辖市、沿海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

图2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变化趋势

2.核心解释变量。金融结构市场化(fin)。现有研究在衡量不同时期一国或地区金融结构变迁时,主要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从资本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的相对关系出发,采用股票市价总值与银行信贷规模之比作为金融结构发展的代理变量(刘晓光等,2019)。该方法反映一国或地区是倾向于市场主导型的融资模式,或是银行主导型的融资模式。另一类基于金融发展的内部关系视角,构建多项指标综合考量金融结构的变化特征(杨子荣和张鹏杨,2018)。本文研究认为中国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果仅采用单一指标,从不同渠道(资本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获取资金能力的角度来刻画金融结构转型,不足以解释现阶段我国金融结构转型的一般特征。而基于金融发展的内部关系,构建不同层面的金融结构指标综合测算金融结构指数更加符合金融发展的变化规律和特征事实。本文参考董嘉昌和冯涛(2020)等学者的研究,将金融结构划分为金融结构规模、金融结构活力与金融结构效率。金融结构规模,采用股票总市值与银行信贷之比,反映股票市场相对于银行部门的融资规模大小;金融结构活力,采用股票市场总交易量与银行信贷之比表示,以反映股票市场相对于银行部门的交易活跃程度;金融结构效率,采用股票市场交易总量占GDP 的比重、银行信贷余额与银行存款余额之比衡量,反映股票市场交易效率与银行部门存贷款转化效率。然后使用熵值法分别计算各指标所对应的权重,进而测算出金融结构转型指标。该指标值越大,表明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越高,金融资源配置越趋于合理。

产业结构转型。本文借鉴王桂军等(2020)的研究,从产业结构高级化(isu)与产业结构合理化(isr)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进行测度。产业结构高级化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来衡量。该项指标侧重于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反映产业结构从低端价值链向更高水平演进的规律(袁航和朱承亮,2020)。产业结构合理化衡量不同产业之间聚合质量、合理分配程度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现有文献中多数采用泰尔指数进行测度(于斌斌,2015)。本文沿用这一做法,通过以下公式测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

式(13)中,tl表示产业的泰尔指数,isr为泰尔指数的倒数,该值越大,说明产业之间的聚合质量越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高,反之,则说明产业协调程度较低,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区间。表示我国三大产业分别占地区总产值比重表示三大产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分别占地区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3.控制变量。为缓解遗漏变量造成模型估计出现偏误,借鉴张红霞和王悦(2020)的研究,本文选取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城镇化率(urban),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政府财政支出(gov),采用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表示;房地产投资(house),采用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GDP 比重表示;工业企业发展(enter),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GDP比重表示。具体指标定义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选取与说明

(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2000—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国家统计局、中经网数据库与Wind数据库。此外,针对数据样本中个别指标存在少量缺失值的情况,采用插值法和移动平均法进行补填。表3为各层面指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3 描述性统计结果

通过上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测算,以及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的测算,绘制散点图和拟合线分析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为下一步实证分析奠定基础。图3分别汇报了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散点图。图3 结果显示,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拟合线为向上倾斜的直线,说明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皆呈现正相关关系,三者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二者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渐上升,体现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在金融结构市场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散点图中,虽然拟合线反映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但仍然有大量地区金融结构市场化分布在较低区位,而仅有少量处于较高区间,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明确,需要通过下文实证分析进行再次判定。

图3 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散点图

(三)模型设置

结合本文研究重点,为单独验证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独立影响效应,本文构建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hqedi,t表示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fini,t代表金融结构转型,isui,t和isri,t分别代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Xi,t代表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城镇化率(urban)、政府财政支出(gov)、房地产投资(house)和工业企业发展(enter),μi表示个体固定效应,φ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εi,t~N(0,δ2)为模型随机误差项。

为验证金融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协同影响效应,引入二者的交互项,构建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fini,t*isui,t表示金融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协同效应,fini,t*isri,t表示金融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协同效应,其余变量设定与上述一致。

五、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表4 汇报了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估计结果。其中,第(1)列结果显示,金融结构市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在1%的置信区间下呈显著正向影响,表明以促进国内金融结构市场化改革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第(2)列结果显示,金融结构市场化二次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1%的置信区间下显著为负,即金融结构市场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说明金融结构市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最优金融结构特征,当金融结构市场化达到最优金融结构之前,推动金融结构市场化有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在金融结构市场化高于最优金融结构临界值时,继续扩大金融结构市场化改革则不利于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第(3)列和第(4)列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呈现显著正向影响,表明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第(5)列结果显示,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不显著。第(6)列估计结果显示,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同样不显著,说明金融结构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未能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式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表4 基准回归分析

综上所得,就当前而言,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仍然是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的驱动因素,但二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未发挥“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而是体现“各行其是”的独立效应,并且金融结构市场化转型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面临潜在最优金融结构约束。以上结论为新时期国内加快金融与产业结构转型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二)内生性检验

基准模型回归当中,本文控制模型中的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并选择适当的控制变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模型遗漏变量问题,但可能还将面临以下情况导致基准回归结果与经济现实存在差异。首先,模型中虽然考虑了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其他因素,但在采用OLS 估计过程中,仍然包含诸多变量被遗漏问题,即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会受到某些未能观察因素的影响。其次,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经济向高质量迈进过程中,同样会对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使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更加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律,即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关系。因此,由于遗漏变量与反向因果等情况存在,导致基准模型可能面临内生性问题,造成估计系数存在误差。因此,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IV)试图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同时,因寻找理想的工具变量面临重重困难,李涛等(2018)认为自变量的滞后期、前定期比较适合作为当期自变量的工具变量。因此,本文参考现有研究选择将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内生性检验结果如表5 所示。由表5可知,工具变量检验中,模型IV-(1)、IV-(2)和IV-(3)的Kleibergen-Paap rk LM 和Cragg-Donald Wald F统计量反映模型不存在识别不足和弱工具变量问题,说明将自变量的滞后一期作为自身工具变量比较合理。同时,采用工具变量法之后,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表5 内生性检验结果:工具变量法

(三)分地区检验

一直以来,区域经济差异是造成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陆铭,2017)。从上文分析中能够看出,我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也同样存在“东高、西低”的特征,且中西部地区差异不明显。因此,本文将总体样本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两组,分别进行回归,研究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下,不同区域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表6的分地区回归结果显示,东部地区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它们皆是推动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分组回归后,金融结构市场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估计系数不显著,说明在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市场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并未很好地起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0.0009),对比东部地区略低(0.0016)。由此表明,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与地区差异存在明显关联,这也为当前我国以结构转型为重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性提出一定启示。

表6 分地区回归结果

六、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检验

以上分析验证了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明确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市场化水平、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规制差别较大,造成地区金融与产业结构转型的难易程度不同。以上因素是否会导致金融结构市场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显著不同?即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是否受上述因素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检验。鉴于此,本文进一步分析市场化水平、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规制存在差异时,它们将如何影响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一)市场化水平的调节效应

为考察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是否受市场化水平差异的影响,构建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marketi,t表示地区市场化水平,采用樊纲等(2011)编制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中的市场化总指数来刻画,交互项表示市场化水平的调节效应,其余变量同上。

表7 中列(1)至列(3)分别汇报了市场化水平对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列(1)结果显示,市场化水平与金融结构市场化的交互项(market*fin)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在1%的置信区间下呈显著正向影响,说明提升地区市场化水平有利于促进金融结构市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当市场化水平越高时,金融资源配置更加倾向于市场自发选择,而非政策引导,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稀缺金融资源合理化配置问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列(2)和列(3)结果显示,market*isu和market*isr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在1%的置信区间下显著为正,说明市场化水平同样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主要是因为,在市场化处于较高水平时,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快,促使企业之间优胜劣汰,产业资源配置更加趋于合理化,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向产业链条前沿追赶,从而整体带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表7 市场化程度异质性的估计结果

图4为市场化水平处于不同程度时,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应图。如图4(1)所示,当市场化水平低于某一程度时,金融结构市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应不显著,而随着市场化水平的逐渐提升,金融结构市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应不断增大,且在统计上显著,表明当市场化水平越高时,金融结构市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越强。与此类似,图4的(2)和(3)的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当市场化水平达到某一临界值以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应不断增大,且在统计上显著,表明当市场化水平越高时,同样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

图4 不同程度市场化水平下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应图

(二)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

创新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考察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是否受技术创新的影响,构建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techi,t表示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借鉴张治栋和吴迪(2019)的研究采用专利申请授权量取自然对数表示,交互项表示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其余变量同上。

表8 汇报了技术创新调节效应的估计结果,列(1)至列(3)分别为技术创新对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调节效应。列(1)结果显示,技术创新与金融结构市场化的交互项(tech*fin)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在1%的置信区间下呈显著正向影响,说明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有利于促进金融结构市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列(2)和列(3)结果显示,tech*isu和tech*isr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在1%的置信区间下显著为正,说明技术创新同样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主要是因为,以技术创新为增长动力,推动技术变革和知识创新,有利于实现金融资源合理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是解决经济高质量发展瓶颈的根本途径之一。

表8 技术创新异质性的估计结果

图5为当技术创新处于不同水平时,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应。如图5 所示,三张边际效应图共同表现为,当技术创新低于某一水平时,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应为负。而当技术创新超过不同临界值以后,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呈不断增大趋势,且在统计上显著。以上结论再次表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

图5 不同程度技术创新水平下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应图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调节效应

为考察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是否受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差异的影响,构建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fdii,t表示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参考李娜娜和杨仁发(2019)的研究,本文按当年人民币汇率平均价进行折算,然后除以地区GDP表示,交互项表示外商直接投资的调节效应,其余变量同上。

表9 中列(1)至列(3)分别汇报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列(1)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与金融结构市场化的交互项(fdi*fin)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本文实证分析未能证明通过加快吸引国外资本投资或放松外资管制的方式,能够提升国内金融结构市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列(2)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交互项(fdi*isu)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说明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列(3)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交互项(fdi*isr)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负,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减弱。主要原因是在逐利动机驱使下,国外资本进入国内市场会优先选择高回报和低风险行业,而非帮助国内产业资本进一步实现合理化配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本国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而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促进效应。

表9 外商直接投资异质性的估计结果

以上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虽然能够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但同样会抑制国内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并且外商投资水平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商榷,本文实证分析中并未证明其正向影响。这一研究结论在新时期我国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开放、放松外资管制和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合理利用外资过程中提供了新的启示。

(四)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

为考察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是否受地区环境规制的影响,构建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enviri,t表示各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参考任晓松等(2020)的研究,将单位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SO2排放量以及工业烟尘排放量进行线性标准化,然后运用熵值法赋予三项指标不同权重,构造环境规制强度综合指数envir。envir越大表示该地区污染排放越高,环境规制强度越弱。同时,模型交互项表示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其余变量同上。

表10中列(1)至列(3)分别汇报了环境规制强度对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列(1)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金融结构市场化的交互项(envir*fin)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1%的置信区间下显著为正,表明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越弱的条件下,更有利于促进金融结构市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列(2)和列(3)结果也显示,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交互项(envir*isu)、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互项(envir*isr)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在不同置信区间下显著为正,同样表明若地区采取更高环境规制控制时,则不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即环境规制抑制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造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降低。主要是因为,当环境规制强度提升时,短期企业环境规制成本必然上升,这种扭曲效应一方面迫使企业负担增加,不利于产业结构转型,造成经济产出下滑。另一方面,长期而言,企业可能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降低其污染排放强度和环境规制成本,但在这种技术效应占优之前,企业环境技术研发投入是以挤占或牺牲生产要素投入为代价的,此种因素也必然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相应的抑制作用。

表10 环境规制异质性的估计结果

七、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检验

(一)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空间经济学认为区域间因位置相邻(或相近)而普遍存在空间相关性(Elhorst,2012),且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示范效应”和“模仿效应”带动相邻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此外,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多是基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因此分析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时,也应将空间因素纳入分析范畴以提高模型估计效率。由于本文待估计模型数量较多,如果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施瓦兹准则(SC)、LM检验和自然对数函数值(Log-L)对模型进行选择,可能会面临选取结果不一致等情况。因空间杜宾模型(SDM)兼顾了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的特征,能够同时研究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因此,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主要是因为,一是金融结构市场化和产业结构转型能够通过资金以及产业资本跨界配置在各地区之间进行转移,从而促进相邻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二是空间杜宾模型机理与实际生活更为接近,且容易被接受(乔彬等,2019)。

本文构建的时间-空间双固定空间杜宾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ρ表示空间滞后项Whqedit的系数,Wfinit、、Wisuit和Wisrit分别表示本文核心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即邻近省域金融结构市场化、金融结构市场化二次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W表示空间权重矩阵,其余变量定义同上。

关于空间权重矩阵W,以往文献中通常采用(0,1)权重矩阵,即区域相邻时权重为1,不相邻区域权重则为0。李婧等(2010)认为将地理位置相邻近作为选择权重的标准与现实有一定出入,是一种略显粗糙的设置方法。原因在于:经济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地理邻近层面,更为重要的是组织邻近,经济结构特征相似的地区也会表现出空间依赖关系。因此,现有空间计量研究中也经常选取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参考现有研究,采用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作为检验空间因素的权重矩阵。

本文的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设置如下:

其中,dij表示省份i和省会城市j的地理距离。通常而言,区域间地理距离越近,表明空间相关性越强,而随着距离增加,空间相关性逐渐递减,即地理学第一定律。

本文的经济距离空间权重设置参考余泳泽和张少辉(2017)的研究,将经济因素纳入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中,具体设置如下:

(二)空间效应检验

在进行空间计量模型估计之前,需要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以判定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的合理性。空间相关性检验的主要方法是基于莫兰指数(Moran 指数)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1 所示。由表11 可知,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两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Moran指数均在10%的置信区间下显著为正,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即某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上升将会带动(地理、经济距离)相邻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这反映出我国相邻省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相互独立的,而呈现相互影响的特征。因此,在研究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时,不应忽略空间因素,而应进一步考虑空间效应的影响。

表1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Moran's I指数表

(三)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根据上文设定的空间杜宾模型,通过引入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采用极大似然估计(MLE)方法研究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估计结果如表12 所示。由表12 可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系数在多数空间杜宾模型估计当中通过5%的置信度水平检验,表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邻近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表12 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估计结果当中,列(1)和列(5)结果显示,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当中,金融结构市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显著正向影响,说明金融结构市场化在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能够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外溢效应,对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相近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带动作用。列(2)和列(6)结果显示,金融结构市场化二次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1%的置信区间下显著为正,符号符合预期,说明虽然采用不同的估计方法,并且考虑了空间效应,金融结构市场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依旧呈倒“U”型关系,再次验证了上文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同时,金融结构市场化二次项的空间系数项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显著为正,即考虑空间依赖情形下,金融结构市场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但这一结果在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不显著。列(3)和列(7)结果显示,采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显著正向影响,说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能够对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列(4)和列(8)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仍呈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空间系数项当中也显著为正,由此也说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能够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影响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八、研究结果与政策启示

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时代特征和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率先从理论层面阐述结构转型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并基于2000—2019 年中国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市场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能力和环境规制差别较大,造成地区结构转型难易程度面临差异。因此,本文进一步探讨在市场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能力和环境规制存在差异时,它们将如何影响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即上述因素的调节效应。经检验发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本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采用MLE 方法实证分析在考虑空间因素后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

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但二者“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发挥不足,且金融结构市场化转型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面临潜在最优金融结构约束。第二,由于区域之间存在差异,造成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区别。实证表明,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均是推动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仅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主要作用。第三,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市场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能力和环境规制有着密切联系。国内市场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越高,越是有利于提升金融结构市场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而对于外商直接投资而言,本文并未证明通过提升外商投资水平以加快推进国内金融结构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提升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且外商直接投资还可能会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同时,如果地区采取更高环境规制措施,也不利于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第四,空间计量模型表明,中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并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具有一定趋势变化的空间自相关性,在地理空间上呈现明显的聚集现象。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在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能够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而对周边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产生带动作用。

本文研究结论提供了丰富的政策启示:第一,由实证结果可知,金融结构市场化和产业结构转型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推动结构转型,以转型促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首先,应打破不利于金融要素和产业资本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减少要素市场的制度性和行政性约束,才能进一步释放“结构红利”,使其成为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由于目前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尚未起到“相辅相成”的促进效果。因此,各地区下一步可借助金融结构市场化转型的契机,合理引导金融资源回归本源,在防止金融结构市场化改革方向转变的同时,使金融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培育协同发展氛围,以此提升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第二,根据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不同,实施差异化方针。东部地区应当继续发挥好金融结构市场化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引领作用,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就中西部地区而言,未来应当将金融结构市场化和寻找契合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调整方向作为重要发展举措,提升它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力,避免陷入不平衡发展境地。同时,还要发挥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互补作用,鼓励东部地区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到中西部地区建设,以促转型的方式带动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第三,由于金融结构市场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市场化水平、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环境规制相关。市场化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能够显著促进金融结构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因此,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简政放权,破除行政机制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制定多方面政策措施,激发社会各界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使得技术创新成果能够更快更好地落地产业化,进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本文研究并未证明通过提高外商投资水平,能够促进金融结构市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且外商直接投资还可能会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因此,我国在逐渐扩大金融开放以及放宽重点领域外资准入门槛的背景下,一方面要引导和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使外商投资布局更为合理,另一方面也要在不触碰国家利益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对合理利用外资进行利弊权衡。另外,较强的环境规制措施将会抑制金融结构市场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当前在面临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两难格局的情形下,一方面要坚持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绿色化调整的方向,重点解决产业结构趋同、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并且针对经济主体缺乏结构转型调整内在激励的问题,还要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寻找新的有力抓手和驱动力助推结构转型顺利实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四,金融结构市场化、产业结构转型在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而对周边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产生带动作用。因此,各地区应强化沟通合作,打造区域性合作平台,并积极加强区域间的产业研发合作,鼓励企业项目跨区合作,促使金融要素、产业资本和技术在区域间充分流动,在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市场化产业结构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