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研究
——以“打连厢、荡湖船”为例

2023-01-25王懿

商展经济 2022年23期
关键词:活态苏州市文旅

王懿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太仓 215400)

1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世代相传并在适应周围环境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得到再创造的文化遗产,具有为相关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旅游行业和文化产业有机融合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启了全新的发展。

以文旅融合的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可持续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是指在日常交流中保护其物质形态、活态保存其传承载体。“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之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主要表现为不仅保护物质形态,还对传承载体认知体验、宣传弘扬,最终实现传承振兴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2 苏州打莲厢、荡湖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现状及其困境

2.1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现状

2.1.1 多方支持,保障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政府从管理机构的审理、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方面多方支持、保障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2001年,成立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简称非遗办),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相关事宜;2014年以来,苏州市一共出台了12个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个方面的法规和文件,有效保障了非遗保护工作开展的科学化、规范化;苏州是全国同类城市中最早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现今各类非遗专项资金每年总数达到1000余万元,各区县纷纷出台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给予一定的专项补助经费,例如太仓市对“打莲厢、荡湖船”传承人考核合格的给予不高于5000元补助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

2.1.2 多种举措,扩大非遗影响力的传播

苏州市非遗办采取多种举措,扩大非遗影响力的传播。由非遗办主办的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于2016年开馆,用现代化的展陈手段 “活态”展示苏州非遗资源,成为苏州开展非遗保护、传播、交流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基地;非遗办主办的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及“苏州市非遗办”微信公众号发布苏州非遗相关信息,展示非遗项目、传承人等魅力,如2022年6月苏州市非遗办官方微信发布太仓“云上非遗,品味魅力”中详细介绍了太仓打莲厢、荡湖船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19年起,苏州市非遗办先后开设“非一般”与“非一般的掌柜”两个抖音账号,以短视频的形式向全世界的粉丝普及苏州非遗和推介苏州优质的非遗产品;2022年6月,苏州市非遗办和喜马拉雅城市文化共同推出的《苏州底色——走入苏州非遗》节目,在喜马拉雅平台陆续讲述33个苏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故事。

2.1.3 形式多样,推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苏州市政府及其所辖各地区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出版关于非遗的书籍、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不断推进非遗活态的传承和发展。苏州市政协文史委编撰的《口述非遗》共出版5卷,以传承人口述形式记录非遗历史与现状;2004年,苏州将每年的6月28日定为“苏州文化遗产保护日”,通过举办系列活动,不断推进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为了更好地推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太仓城厢镇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并免费对外开放,展示内容涵盖2个苏州市级非遗项目:打连厢、荡湖船,并开启“非遗(戏曲)进校园”活动,在科教新城南郊小学、弇山小学、省太中专多个学校开展,确定弇山小学为太仓城厢镇的“打连厢、荡湖船”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向学生普及“打连厢、荡湖船”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并打造一支由学生组成的非遗传承团队。

2.2 苏州“打莲厢、荡湖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困境

在苏州地区,打连厢、荡湖船均为苏州水乡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不仅承载了苏州民俗文化的发展,还是苏州水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被正式纳入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苏州非遗保护和传承蓬勃发展的趋势之下,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打连厢和荡湖船”两项非遗的活态传承面临着一些困境。

2.2.1 开发模式较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打连厢、荡湖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大多是以文化馆展示、节庆活动等形式来实现,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元素的开发不够多元化,尤其是对其旅游开发还停留于较浅层次,苏州地区仅吴江甪直古镇在节庆活动中设计了打连厢民间舞蹈项目对游客展示,其他地区对其旅游开发还没有重视起来。开发过程中,对“打连厢、荡湖船”非遗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大多过于注重“形”而忽视了“意”,过于注重其舞蹈形式的展现,忽视了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也就无法凸显其独特的江南水乡地方文化特色。

2.2.2 产品创新不足,体验层级较低

“打连厢、荡湖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只在节日或大型活动中给游客带来表演,以观赏为主,游客很少能参与其中体验其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打连厢、荡湖船”非遗作品的题材、内容大都局限于传统内容,与时俱进的新作品极少,难以吸引现代观众的眼球。在平时的游览中,游客仅单一地走马观花,对“打连厢、荡湖船”非遗项目参与感不强,无法达到情感满足和沉浸体验。

2.2.3 缺乏文旅系统规划,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是各区市文体广旅局,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活动主要由各村镇、社区负责,村镇社区各自为政,对非遗与旅游的融合缺乏系统规划,导致打莲厢和荡湖船这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旅游融合度不高;宣传上重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传承方面的宣传,对提高非遗在旅游市场上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如打莲厢、荡湖船等水乡民间舞蹈没有形成综合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同时缺乏与周边传统旅游景点的有效整合,宣传也仅局限于节庆活动的展示、展览馆展示和文化遗产保护日的推介等。

3 苏州打莲厢、荡湖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策略

在文旅部提出“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三个重要理念的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可观、可感、可体验的旅游资源,旅游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与旅游的结合不仅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为非遗活态传承发展搭建了平台。本文以苏州市“打莲厢、荡湖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例,探索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策略。

3.1 深挖文化内涵,探索非遗旅游新模式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不断融合,传统的观光游览已不能满足游客对多元化、个性化旅游产品的需求,非遗承载着各地的文化气质和人文记忆,足以满足游客对异地他乡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调的独特体验。深挖“打连厢、荡湖船”文化内涵,探索非遗旅游的“旅游+研学”“旅游+演艺”“旅游+文创”等开发模式,不断推进非遗与旅游产业走向深度融合。例如,通过研学之旅,将“打连厢、荡湖船”与传习体验结合起来,使游客亲身感知非遗文化,满足研学旅游的体验性和参与性;“打连厢、荡湖船”的演艺无疑是对苏州水乡舞蹈、音乐、服饰、节庆、习俗等非遗文化的再开发,丰富了旅游节庆活动内涵,同时也成为旅游经济的增长点;打连厢水乡妇女的服饰和荡湖船制作道具过程中的造型、裱糊、剪纸和绘画方面的技艺及舞蹈动作、歌词小调等,均可将传统手工艺、音乐舞蹈艺术和现代创意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文创作品,不仅提高了非遗的影响力,还为旅游演艺增添了更多文化吸引力。

3.2 创新旅游产品,增强非遗体验

将非遗引入旅游,给旅游增添地域文化底色,并通过创意设计使非遗更好地融入旅游场景,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旅游的过程会因特色的非遗项目彰显乐趣,非遗也能拥有“活态传承”的生命力。增强打连厢和荡湖船 “活态传承”的生命力,可以融入现代优质旅游理念,推陈出新,实现非遗和旅游要素的高效聚集。例如,苏州可以打造水乡文旅特色古镇群,借助古镇特色深挖非遗文化内涵,如千灯的昆曲、吴江甪直的打莲厢、太仓浏河的荡湖船、胥口镇的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震泽的蚕桑丝织技艺等,设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让非遗自然地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让游客在消费传统技艺的相关产品时,主动参与到当地极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中。

“打莲厢、荡湖船”这样的民间传统舞蹈可以走进当地旅游景区以“行街展演”“非遗作品联展”等多种形式开展,在现场演出展示时,可通过传承人讲解演示、游客参与演出等互动形式,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场景,让游客更好地认识非遗、走进非遗、了解非遗。

3.3 做好规划设计,加强市场宣传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坚持从实际出发,推动非遗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加强顶层设计、实践路径的探索研究。苏州各区市文体广旅局应在《苏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做好本区市的文旅融合规划,考虑在文旅产业空间引入打连厢和荡湖船两个非遗项目的工作室、体验坊等,将这两个非遗资源植入文旅场景,加入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中,联合各村镇、社区培养传承人和演艺队伍,营造富有独特魅力的非遗文化展示、生活体验和旅游环境,开发具有非遗色彩的文娱旅游、体验旅游、民俗旅游,吸引市民和游客,形成一定的特色、风格,塑造具有非遗特色的旅游品牌。

文旅融合背景下,打连厢和荡湖船非遗项目更需要加强市场宣传,加大传播力度,加快营销推广创新。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打连厢和荡湖船主题传播活动,成为当地水乡古镇旅游活动中的常态化表演项目;可以鼓励非遗传承人拍摄表演短视频播出或通过现有平台直播等方式加强宣传,吸引网友观看,提高社会热度;打莲厢和荡湖船这两个非遗项目还可通过苏州非遗办开设的“非一般”与“非一般的掌柜”两个抖音号,以短视频的形式普及其非遗知识,并向全世界的粉丝推介其衍生出的非遗文创产品。

猜你喜欢

活态苏州市文旅
名医名家活态传承的现状及研究思路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文旅照明的兴起
福州喜娘 活态传承的闽都婚嫁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