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异常心理与思政红色音乐辅助引导探讨

2023-01-25白雪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调节辅助红色

□白雪锋

现在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都会主动或被动地受到外界与自身,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影响。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分辨能力和承受转化能力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部分学生在这种影响下,可能会产生异常心理作用,造成学习、生活以及成长发展的困扰。本文基于大学生异常心理课题研究,在众多异常心理应对策略中,着重关注红色音乐的优势,以情绪调节为基础,融入思政教育,双管齐下,利用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强化学生心理韧性,提高正向能量。

一、红色音乐辅助调节的影响研究

借鉴以往的关于红色音乐的研究,红色音乐传承、发扬和表达了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精神,如不怕苦、不怕难、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等等,都是正向能量的体现,从外在表现和内在驱动都引导了心理的正向健康发展,对于异常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帮助、改善作用。对于常态心理学生,还有着促进健康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了红色教育、思政教育的力量,让思政教育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不只有讲授的单一枯燥模式。

红色音乐是一种教育文化趋势,形式易于接受,促进身心发展。它能鼓舞力量、提升自信、振奋人心、弘扬精神、寓教于乐。

二、红色音乐辅助调节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一)红色音乐的功能。

1.思想艺术作用。生活与艺术相结合,表达思想和情感、培养审美、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反映生活,引发思考。

2.共情带动作用。在红色音乐中,有节奏优美、欢快的歌曲,会让人心情愉悦;也有节奏缓慢、悲伤的歌曲,会让人情绪低落甚至悲伤;还有节奏激昂、热烈的歌曲,会让人激情澎湃,充满动力等等。其歌词都与生活相关,能表达民众的亲身感受,民众在生活中创作着红色歌曲,而红色歌曲也在不断地激励着他们。越是贴近生活,越是能起到共情的作用。通过共情,人们表达着情感、宣泄着情绪。

3.价值导向作用。红色音乐具有其自身的特质,主要源于它所处于的特殊历史时期与环境,在艰苦斗争的特殊生活条件下产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所体现出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奋不顾身、英勇奉献等革命精神不仅丰富了人民生活,更是在精神上给予动力和支持,无不激励着人们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勇往向前。它用一种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方式,表达人们的期望与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蕴含着正向的价值导向,催化思想形成,最后化成行为,获得更好的发展。

4.教育传承作用。红色音乐的思想教育功能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在音乐中传承和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精神。学习红色文化、红色音乐,就是学习历史的一个过程。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很清晰地说明了其重要性。

红色音乐激励人、教育人、塑造人,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红色音乐的学习、歌唱、协作与讨论等,重温历史故事、英雄人物,感受其精神世界,体会其身处情境,理解红色精神,思考和讨论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传承。从历史中学习、从红色文化中学习,从红色音乐中学习,获得学生个体更好的发展和国家民族意识的增强。

(二)音乐调节的作用机制。音乐辅助调节是通过人体的心理与生理产生作用,使其调节对象趋向身心发展的平衡。

心理的调节,是需要让调节对象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要想通过音乐满足心理需求则要关注调节对象的审美需要和想象契合需要。音乐的速度、和声、音色、节奏、旋律等都是营造想象的元素。在舒适的基础上,通过营造环境、塑造形象等激发调节对象的想象,引导负向情绪的宣泄释放、强化正向情绪,满足其需要。

生理的调节,通过音乐频率震动,产生神经和机体的“按摩”作用。通过对神经的刺激,身体分泌使人产生幸福感的化学物质。经国内外研究显示,舒缓、欢快、舒畅的音乐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人的肾上腺素浓度,让人趋于平静,理性思考问题。音乐的不同频率震动,能契合人体神经、肌肉、骨骼等集体的共振效应,达到柔性“按摩”,改善紊乱,和谐机体,放松、舒缓神经,产生愉悦的心情。

三、音乐曲目的遴选与曲库的建立

学生的日常情绪问题是异常心理的主要体现。本研究主要关注学生情绪变化与红色音乐在其中的作用。如果将其简单分类,可分为正向情绪音乐和负向情绪音乐,那么红色音乐主要引导情绪向正向发展。结合学生的情绪状态,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还可将音乐情绪类型划分为:悲痛感、舒畅感、平静感、抑制感、愉悦感、回忆感、振奋感、愤怒感。

(一)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分类。初步将其适应症状分为:恐惧感、焦虑感、乏累感、空虚感、睡眠障碍、烦躁感、易怒感、紧张感、悲伤感、自卑感等。

调节前的放松的音乐需选择不加歌词的伴奏纯音乐,但在歌曲讨论和回忆等调节过程中,还需思政教育的融入,需要指向性的红色音乐,可选择附加歌词的原声音乐。同时,还需兼顾大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音乐的多元化因素。大部分学生接触红色音乐文化较少,可通过心理调节契机,进行思想教育。本研究中考虑到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还可以选取一些形式流行、歌词朗朗上口、旋律流畅优美、价值导向正能量、有益身心的符合大学生的新音乐作为曲库曲目。

(二)红色音乐曲目选择与曲库建立。结合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从歌唱性(旋律感)、气氛烘托性(英雄形象与情绪表达)和节奏律动性(节奏和体验)等方面进行初步选择,遴选形成初步曲目库(体现在课题中),每个曲目需准备伴奏纯音乐与原唱音乐。以下为曲库部分红色音乐:

1.歌唱共情性音乐。如《映山红》《五月的鲜花》《情深意长》《南泥湾》《让我们荡起双桨》《唱支山歌给党听》《我爱你,中国》等。

2.烘托形象性音乐。如《红梅赞》《英雄赞歌》《珊瑚颂》《东方红》《绣红旗》《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等。

3.节奏律动性音乐。如《游击队之歌》《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咱们工人有力量》等。

4.主旋律新音乐。如《不忘初心》《幸福要靠奋斗来》《春天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国》《丝路蓝图》《五星红旗飘起来》《走向复兴》等。

四、音乐辅助调节方法及步骤

(一)调节方法。音乐作为应对异常心理的策略,有其独特的使人易于接受的调节作用。音乐辅助调节包含在音乐治疗之中,它既在音乐治疗的专业性指导下进行,又不能完全依赖于音乐,仅起到在心理调节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包括音乐放松、音乐探讨、音乐想象(引导与回忆)、音乐律动等等。本文将釆用相对简单易接受的音乐辅助调节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助调节。

其中,音乐放松、音乐想象、音乐讨论与引导是调解过程中需要运用的很重要的方法。尤其在音乐讨论引导环节,音乐探讨易于直接传达学生个体的思想状态,从而利于指导教师导入讨论主题,调节异常心理,促使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这里所选择的音乐,大多为红色音乐,带有情绪调节和思政教育的功能性目的。在与学生探讨的过程中,协助学生梳理情绪、应对异常心理,从红色人物、红色故事中发现自身的另一面。

(二)调节步骤。第一步:需提前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异常状况,进行多方面的信息收集;

第二步:根据个体情况,从曲风、旋律、节奏、音乐人物、故事背景等选择合适的放松音乐、引导音乐、辅助调节音乐;

第三步:开始播放音乐,基本选择事先准备好的无歌词干扰的纯音乐;

第四步:学生表达感受,指导老师做好记录;

第五步:学生再次聆听,指导老师根据当下具体情况加入歌词、影像等;

第六步:学生再次表达感受,指导老师做好记录;

第七步: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异常心理环境、舒缓情绪,并利用红色影响,使学生关注到正向能量;

第八步:学生谈感受、谈感想,指导老师做好记录;

第九步:为下次调节工作的细节调整和调节计划做好准备。

五、红色音乐辅助调节引导方向

(一)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引导学生在调节问题过程中发现自我、寻找自我,哪里是我缺失的?哪里是我做的相对较好的?了解自己的真实状态,不被他人所影响,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总结自己。你不一定最了解自己,但是你比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了解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最容易让人看清自己,并实现自己成长的方法。能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盲目,扬长避短。

(二)树立自信,培养独立能力。树立自信,是建立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无论是完成一份作业、参加一个活动,还是进行一次表演、加入一场竞赛等,都需要充满自信以提高自我成功的几率。学生个体也会对自己的发展充满信心,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培养自我的独立意识,且不断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独立生活、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脱离依赖性。

(三)提高抗压承受力,锻炼勇气。学生们常反映依据现在的能力,很难去改变大环境,难免遇困。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人们需要面对,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自我去适应,并做出力所能及的动作,螺旋攀升,每次挑战都是一种经验和机遇。正视社会的现实,不害怕失败,在一次次失败中提升能力,在一次次成功里获得成就感。

(四)形成正确价值观。很多学生都茫然于“价值观”这个概念,觉得范围很大,无从下手,但价值观却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中。在众多价值选择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经验和人民选择的正向价值观。以此为大方向,进行价值引导也是我们心理调节教师的使命。

六、结语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音乐审美欣赏的方式改善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问题。加入红色元素,是思政教育大背景下的教育理念要求,有利于对学生意识形态进行多维教育。在整个异常心理问题应对策略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依赖于音乐,还需要辅以其他手段来共同作用,因为解决学生心理异常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目的。要充分通过音乐的形式以及音乐的功能,对心理异常学生进行自然性的引导,解决异常心理问题。

猜你喜欢

调节辅助红色
方便调节的课桌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红色是什么
倒开水辅助装置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红色在哪里?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追忆红色浪漫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汽油机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