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1-24杜敏甘肃省成县河东小学
杜敏 甘肃省成县河东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可见,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阶段,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但纵观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却让人十分担忧,如师生互动形式单一、课堂提问过于随意、过分依赖多媒体、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作业布置机械重复等,这些问题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是极为不利的。下面,笔者就结合调查走访及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导入环节的设计过于死板,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堂课上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导入环节设计的妙不妙。如在日常听评课活动中,我们看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强不强,关键也要看他的导入环节设计的能不能吸引人。课堂教学中,合理有趣的导入不仅能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从一进教室就能够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整节课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当中,而有的教师则不然,因此,导入环节的设计对一堂小学语文课十分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对导入环节的设计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课堂导入过于死板。有的教师平时很不注重对教学方法的钻研,特别是在备课方面喜欢“拿来就用”,即不从自身实际及学生实际出发,把教学参考书或名师教案上的导入环节不加任何修改直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有的甚至连一个字都懒得改,一进教室便开始长篇大论,等讲到一半时发现好像一点都不切实际便草草带过。这种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是极为普遍的,甚至有的教师因此还闹下了笑话。另一方面,导入形式单一无趣。众所周知,不同教学内容,我们在设置导入环节时应该根据课文的体裁、作者、写作背景及知识特点等设计一些针对性、趣味性强的导入内容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没有把握导入环节对整个课堂作用的前提下应付性地设置一些导入内容来授课,也就是说导入作为整个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有就行,至于对整个课堂有什么作用从来不考虑。如习惯性地运用复习导入,指名背诵前一节课学过的古诗词、课文精彩片段,或者让学生听写生字词语等,机械重复运用这种形式单一的导入方式从不懂得创新,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二)师生互动形式随意且单一,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效交流
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教学过程[1]。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有效的师生互动既能够切实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改变传统教法下“填鸭式”“灌注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双向收益。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面做得还不够全面。首先,对教与学的定位不够准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则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多年来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们总是把学生看成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课堂上总担心学生记不住学不会理解不了,因此反反复复强调,课后还要求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背、抄、记等。因此,在有的教师的语文课堂上,基本上没有师生互动,大都是教师一个人喋喋不休地表演。其次,课堂氛围过于严肃。好的师生互动少不了和谐氛围的支撑,但实际教学当中,部分教师总喜欢把个人情绪带进课堂,当对全班学生一问三不知的情况下,很少从自身去寻找问题,考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太大或太难,而是一味地责怪学生不懂得思考、基础太差等,往往会大发雷霆,甚至谩骂学生,如此全班学生个个吓得屏声静气,整堂课难免会死气沉沉。再次,师生互动形式太过随意。众所周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最常用的形式之一便是问答,通过问答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掌握程度,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但有的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太过随意,对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毫无作用,比如滥用“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问题,为了急于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等学生思考便代替学生回答。最后,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师生互动环节当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师问,全班学生一起回答,秩序好的课堂倒也无所谓,遇上一些中低年级秩序还混乱的课堂,那一个问题提出后,下面总会乱成一团,也不知道学生回答的到底是什么。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教师总喜欢抓住几个基础好的学生只与他们互动,其他大部分学生成了观众。
(三)忽视语文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比较喜欢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授课,调查中笔者了解到,80%的小学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减轻教师的书写负担。的确,不论是在常规听评课活动中,还是在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活动中,整堂课是否运用了多媒体已经成了评价课堂好坏的主要依据。我们不得不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不论是作为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必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正是由于如此,我们却忽视了学生最基本的语文习惯的养成教育,导致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这也是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比如书写习惯的养成教育,前不久有位退休老教师在闲转之余这样说道,她说过去他们给一年级的学生上语文课时,首先是手把手教他们正确的握笔姿势,然后就是教他们写自己的名字,特别是笔画顺序十分注重。再回到现在的一年级语文课堂上来,笔者发现很少有教师给学生教学拼音或生字的笔画顺序,大都是通过幻灯片展示,然后让学生自行练习。众所周知,如今的小学二三年级语文识字量特别大,每篇课文除了“我会写”的生字外,还有大量的“我会认”的生字,按理来说,在教学“四会字”时,除了会读、会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就是会写,而会写就要侧重于汉字的笔画顺序。而在实际当中,有的学生升入五六年级了,很多生字的笔画顺序都是错的,并且错得出奇。再比如课前预习的习惯,尽管有的教师有布置,但没有检查,在学生还没有完全读通课文的前提下就开始导学课文的现象比比皆是。
(四)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欠佳,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明显
传统教法下,语文课堂普遍运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注式”教学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了当下最常用且最受欢迎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一。但从调查问卷来看,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部分教师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毫无用处。一方面是合作学习活动总是流于形式,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作用不大。在课改的助推作用下,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或多或少都有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影子,有的确实很有趣,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起到了应用的作用,但有的却只是流于形式,看起来很花哨,实则毫无用处。比如在导学课文时,文章的分层及每段内容的总结,这本应该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的问题却把它当成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而在这一活动中,往往有的学生借助教学参考书,把现成的答案当成合作学习的最终成果,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展示,而教师还装作不知道对其连连称赞,试想: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有何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但总有一部分教师把无须讨论的主题置于其中,让学生装模作样地进行讨论,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活动可有可无。另一方面是合作学习参与面较小,很难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合作学习是在完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且各尽所长,从而促使学生在不同层次水平上的发展,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有效参与的学生其语文学习水平越来越高,而未能积极参与的学生其语文学习水平越来越差。不仅如此,还会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感觉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自信心。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体策略
(一)创设有趣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当然情境的创设不可太随意也不可太死板,一定要根据课文学习内容来创设,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不同形式的教学情境,要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对每堂都有所期待。如在教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小壁虎长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要借尾巴?”“它都跟谁借了尾巴呢?结果如何”等,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时,可以创设故事情境来导入新课,教师描绘大青树下小学的模样,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好的语文课始终离不开精彩有趣的引入,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情境创设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都带进课堂,如此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丰富师生互动形式,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丰富师生互动形式,才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说敢说的机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善于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和谐了,师生的情感才能达到共鸣,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感染下产生一种想说的欲望。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把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比如借助语言本身具有的魅力再加上教师富有激情的教学方式等,促使学生以高涨激动的情绪去积极思考。在读到欢快的片段时,能从学生的语速、语调中感受到他们的愉悦;在读到感人的篇章时,亦能从学生的停顿、重音中体会到他们的深情。其次,要懂得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日常教学中,我们总是抱怨学生不敢说话,不善说话,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受到了教师的限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所导致的。因此,平日里,当一个问题提出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组织,对此,可以在每堂语文课前留出三分钟的时间,鼓励学生主动到全班学生面前开口说话,可以讲故事,也可以讲笑话,还可以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忧愁等,这就好比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提倡的在每堂课前让学生唱歌的一样,尽管时间很短,但细水长流,一学期下来,至少每位学生都能上台一次吧。当学生敢说想说了,还怕师生互动没人敢说话吗?
(三)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上课,这都离不开学生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首先是认真书写和阅读的习惯。作为教师自己首先得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如在黑板上板书或教学生字的笔画顺序时,要一笔一画地写,不可在小学生面前写草书或行书,这样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而胡写乱画。同时,要求学生在写字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汉字的笔画顺序、间架结构等认真书写,切不可马马虎虎。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年龄层次,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书籍,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其次是课前预习的习惯。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是学习语文的法宝,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高学习自主性,减轻课堂学习负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四)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方面,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要循序渐进,不可盲目效仿。影响合作学习模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当学生很少参与过类似的学习活动时,往往会在新的学习模式下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兴许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将会一无所获。因此,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分组到尝试性运用,再到全面推广,需要一定的过程,切不可过于盲目同,急于求成。另一方面,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要有针对性,不是每堂课堂非用不可。
总之,尽管在小学语文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我们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敢于改革,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